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置管技巧-白亚飞
- 格式:ppt
- 大小:21.14 MB
- 文档页数:44
DSA下长期性血液透析导管的留置白旭明;石永兵;唐梅;顾星石;靳勇【摘要】目的总结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留置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方法、并发症及效果.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行DSA下长期性带涤纶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置入术患者62例64次,均系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本组置管62例共64次,62次在DSA下,2次在床边.4例因血流不畅,原位调整位置4次,重新置管2例,碎栓溶栓1例.62例患者置管后或调整后血液透析流量均达到230~300 ml/min;57例留置随访至今均在使用.5例生存期<6个月.结论长期性血液透析导管留置在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具有良好可行性,主要常见并发症为血流不畅,原因与置管位置及透析导管头位置相关.右侧颈内静脉为首选置管位置,双腔管头位置均应到达上腔静脉内;在DSA下具有定位准确,操作安全,调管方便等优点.【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02【总页数】4页(P134-137)【关键词】长期性血液透析导管;血液透析;尿毒症【作者】白旭明;石永兵;唐梅;顾星石;靳勇【作者单位】215004,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215004,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215004,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215004,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215004,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血液透析(血透)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存的主要方法之一,良好的血透通路甚为重要。
目前动静脉内瘘是常见的血透通路,然而对于内瘘阻塞、血管瘤形成以及因血管自身问题无法建立内瘘或内瘘失败等患者,长期血透导管留置不失为一良策。
我科近2年来行长期血透导管DSA下置入术6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临床资料 2007年 7月至 2009年 2月,我科共行长期性带涤纶双腔导管置入术62例共64次。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操作规程准备碘伏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袋
↓
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
患者头偏向对侧,将无菌治疗巾垫于静脉导管下
↓
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
↓
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
↓
先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
↓
分别消毒导管接头
↓
用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是否有凝血块,回抽量为动、静脉管各2ml左右。
如果导管回抽血流不畅时,认真查找原因,严禁使用注射
器用力推注导管腔
↓
根据医嘱从导管静脉端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
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
射),连接体外循环
↓
医疗污物放于医疗垃圾桶中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如何护理中心静脉导管是广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血液净化通路,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均可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完成血液透析,并且该管道能够实现在患者多部位留置,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以及中毒抢救患者当中的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均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期间无需反复进行血管穿刺的操作,并且插管置入以及更换方法较为简单,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保留,所以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除此以外,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包括临时性导管、长期性导管。
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又包含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以及股静脉置管等。
然而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感染、肿胀、导管堵塞等,这些对于患者的血液透析将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对于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导管护理非常重要。
1.导管置管前的患者评估在进行静脉置管前需要对患者做全面的评估,例如了解是否具有中心静脉置管史,患者以往是否接受起搏器的安装,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中心静脉狭窄影响置管操作和患者的生命健康。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接受抗凝治疗以及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观察双侧上肢的水肿情况,在进行置管操作前还应了解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这是由于血管通路可能改变患者的心输出量。
1.置管时的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置入部位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不同的置管部位在护理中也具有一些差异。
比如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通常选择右侧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患者头部向一侧偏移,这样能够更好的确保管道通畅,完成置管后利用无菌纱布对于管道进行妥善的环绕和固定,防止管道打折。
对于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在置管前需要指导患者清洁会阴部,并对同侧充分清除以及更换干净的内衣。
接受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操作中,头部需要向一侧进行偏移,从而确保管路能够维持自然伸直状态,并利用无菌纱布以及绷带等对管路进行妥善固定。
1.血液透析时导管护理方法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时,护士需要严格佩戴口罩,并充分清洁双手以及佩戴无菌手套,妥善去掉患者的导管敷料,进而使导管能够充分暴露,对于皮肤局部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并将导管冒妥善取下将其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