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5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概述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对工作面掘进地质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二、工作面掘进地质类型工作面掘进地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岩层类型:工作面所在地区的岩层类型和性质对工作面掘进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岩层类型包括煤、矿石、岩盐等,需要根据不同岩层类型采取相应的工作面掘进方法和工艺流程。
2. 地层构造:地质中的断层、褶皱等地层构造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对地层构造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掘进方案和支护措施。
3.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地下水的含量、流动方向等进行调查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作面掘进地质分析1. 地质调查:在工作面掘进前,对工作面所在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岩层类型、地下水等情况,为后续的掘进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 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面掘进方案。
考虑工作面的布置、掘进方法、支护措施等因素,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
3. 地质灾害预测: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经验,对工作面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
如煤层赋存、煤与顶板间的结构、断层活动性等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冒顶、片帮、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四、工作面掘进地质安全措施1. 工作面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常见的支护方式有钢支架、木支架、锚杆、锚网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瓦斯抽放:对于存在瓦斯的煤矿工作面,需要采取瓦斯抽放措施,减少瓦斯积聚,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3. 通风管理:合理的通风管理可以降低煤矿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和瓦斯浓度,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五、结论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煤炭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生技科安全副矿长:陈永健生产副矿长:杨大平总工:方均全矿长:严腊贤二0一0年十月二十二日道真自治县隆兴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矿井概况道真自治县隆兴煤矿位于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城南,直距23㎞。
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隆兴镇所管辖。
井田走向长5㎞,倾斜宽1.15㎞,面积5.614m²。
该矿由原来的西村煤矿、长湾煤矿、风吹凼煤矿和老寨煤矿整合而成。
道真自治县隆兴煤矿目前仍处于技改中。
井下的采掘情况是:布置有一个全岩掘进工作面和一个半煤巷掘进工作面。
无回采工作面。
二、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二叠系中统矛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I)、长兴组(P3с)、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у)J及第四系(Q)。
三、地质构造本矿区位于浣溪向斜南东翼,煤层倾角8—28°,平均18°。
区内未见发育有断裂构造。
四、水文地质本矿区所在区域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凤冈北北东向复杂构造变形区道真向斜西侧,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内部多盆地和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峰丛、溶斗、伏流等分布普遍。
根据地层岩性、构造特性、裂隙发育程度及泉水点出露情况,区内第四系松散层为孔隙含水层;矛草铺组、吴家坪组灰岩为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弱至中等。
五、煤层特征矿区仅有一层煤,产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3w)底部。
煤层厚0.70—0.85m,平均厚0.77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
煤层顶板为约300㎜黑色页岩伪顶,其上是坚硬的石灰岩为直接顶。
底板为含硫铁矿粘土岩。
六、煤质特征1、煤的物理性质C1煤层为暗黑色和灰黑色,玻璃光泽和松脂光泽,条带状和细条带状结构,层状为块状构造。
以暗煤型、半亮煤型为主、亮煤型次之。
裂隙中可见方解石薄膜、粘土矿物及黄铁矿等充填物,高硫分煤层中多含透镜状、瘤状、侵染状黄铁矿,低硫分煤层中多含散晶状黄铁矿。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8# 巷道名称地面标高(m)1260-1290 井下标高(m)1057地面位置地面相对应位置为为丘陵地带,岩石裸露,有零星植被,没有居民居住。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东邻边界保护煤柱,西邻8#运输、轨道、回风下山,北与8112运输顺槽相邻,两巷从开口至8114回风顺槽停掘位置距离逐渐远离,距离在21~88m。
南为实体煤田。
掘进对地面设施影响基本无影响。
巷道设计长度(m)1214巷道设计高度(m) 2.65 设计方位角(m2)89°36′巷道设计宽度(m) 3.8煤层情况煤(矿)层总厚(m)1.9-2.2煤层结构煤层倾角5°左右夹矸1-2层,厚度约为0.4m左右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说明本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形成集中补给,集中排泄,8#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致密含水性较弱,在有裂隙的地段偶尔会有滴水现象,最大为淋漓状。
隔水层为细砂岩及砂泥岩,层厚稳定,隔水性能较好。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掘进影响不大。
预计最大涌水量3.5m³/h预计正常涌水量1.5m³/h煤层区段地质特征119号钻孔最接近巷道开口位置,根据该钻孔柱状图显示,开口将揭露砂泥岩、细砂岩、泥岩、8-1煤、粘土岩。
砂泥岩:灰色,含大量云母,厚1.22m。
细砂岩:灰色,具不明显条带状水平层理,厚0.38m泥岩:碎块状,含粘土质,厚0.12m。
8-1煤:黑色。
粘土岩:灰色具滑腻,节理发育充填大量黄铁矿薄片。
地质构造情况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影响程度DF13 85°355°60°-80°正断层0-18m 大DF41 80°350°60°-80°正断层0-15m 大根据8112运输顺槽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按照巷道原设计方位86°30′掘进将受到DF-13号断层影响,为避开该断层,巷道方位按89°36′56″掘进,仍无法避免受该断层影响,掘进至1030m时,将受到DF-41号断层影响,顶、帮将出现破碎现象。
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在4#煤运输大巷测F4-6点前124m处开窝,方位为345°,工程量1200m。
开采上限标高为+988m,下限标高为+926m,地层倾角(走向)3-6°;(倾向8-12°),工作面顺槽沿地层自然走向布置、切眼沿地层自然倾向布置。
与4101工作面相应地面均为荒山地,无主要公路、铁路、桥梁、重点建筑、重点设施对开采无影响。
地面标高+1100m~+1210m、相对高差11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四系冲积层厚0~60m,平均约40m。
4101回风顺槽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4#煤层,煤层厚度2.0—3.2 m,平均2.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煤的密度1.35m³/t,硬度2-3,煤种块状焦煤,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
下距13#煤层约87.0 m。
13#煤层厚度13.0m(根据关家崖煤矿揭露的13#煤层赋存特征)。
详见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煤层特征情况表表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通过相邻矿井(关家崖煤矿、刘家梁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4101工作面东部有两条大的断层,可能延伸到东坡井矿区以内,影响东坡井的采区、工作面的总体布置,无大的断裂构造,但不排除小断层出现,也可能会出现陷落柱。
二、总体分析:东坡井井田地质较为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灰岩及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因井田内部及邻近井田均未发现施工有水文孔,该矿原有一眼奥灰水水井(K5)井深度280. 21m含水层顶板埋深229.96m由于开采时间太长和其它不明原因,该井已经不出水。
东坡井又重新打了一眼饮用水水源井,井深度748.6m(在主斜井东南方向140m处)。
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XX综放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地测科编制:审核:科长:地测副总:总工程师:接到通知时间:201X.X.XX提交说明书时间: 201X.X.XX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第二节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 (1)第二章工作面地质 (1)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及向工作面内部的发展变化趋势 (1)第二节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陷落柱等 (1)第三节老空、老巷和钻孔 (1)第三章开采技术条件 (1)第一节煤层煤厚、产状、煤层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它情况等 (1)第二节煤层顶底板情况 (2)第四章水文地质 (2)第一节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 (2)第二节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 (2)第三节安全隔水层计算及分析 (3)第四节预计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 (3)第四节水害威胁情况分析 (4)第五章其它地质条件分析 (4)第一节地热、地应力、煤层自燃程度与煤尘爆炸指数 (4)第二节瓦斯地质情况 (5)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5)第一节储量计算边界与可采面积 (5)第二节储量计算方法、参数的确定与结果 (5)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5)附图: (5)附表: (5)XXXX综放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工作面开采方式,编制说明书的目的。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工作面位置、范围及与四邻地表的关系。
第二章工作面地质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及向工作面内部的发展变化趋势区内地层产状和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本工作面的影响,断层落差,掘进找煤方向及褶皱的位置和形态。
第二节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陷落柱等岩浆岩体、陷落柱等对工作面掘进造成的影响。
第三节老空、老巷和钻孔工作面周边老空区范围及钻孔情况。
第三章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煤层煤厚、产状、煤层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它情况等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等。
山西汾西瑞泰正太煤业温城矿150102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编制技术部长总工程师接到通知书时间:年月日提交时间:年月日150102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15#煤层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二采区工作面名称150102地面标高(m)1500—1525工作面标高(m)1123-1140地面位置本采煤工作面相对应的地面为一沟谷地带,最高海拔1525米,最低海拔1500米,相对高差25米,无任何建、构筑物。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工作面的上部为150101工作面,下部为丈八煤业矿。
走向长(m)760 倾向长(m)150面积(m2)114000煤层情况煤层总厚(m)4.75 煤层稳定结构复杂煤层倾角(度)4—12层位稳定,平均厚度4.75米。
煤层结构复杂,含1-4层夹矸。
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泥岩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泥岩12 黑色、碳质直接顶砂质泥岩 4.33 黑色粉沙质伪顶砂岩0.6 灰白色直接底泥岩 1.78黑色,性脆进地质构造情况受区域总体构造影响,井田呈一走向北北东、向北西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4°—11°,一般6°—8°。
井田内发育2条正断层,断层规模较小,对采掘影响不大,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和岩浆岩侵入体,构造简单为一类。
构造名称长轴(预计)短轴(预计)面积对掘的影响程度水文地质情况及探水措施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要注意上部采空区、陷落柱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
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在巷道安Φ108mm的排水管路;在合适的位置掘水窝,并安设排水设施。
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情况最大涌水量7.5(m3/h)正常涌水量5(m3/h)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40m3/min,相对涌出量为3.56m3/t煤(矿)尘有爆炸危险性,火焰长度80mm,抑制爆炸最低岩粉量70%;(矿层裂隙)煤的自燃自燃倾向等级Ⅰ级,容易自燃地温无高温热害区地压无冲击地压危险和应力集中区储量预算块段号走向长(m)倾向长(m)面积(m2)煤厚(m)容重(t/m3)工业储量(万t)回采率(%)可采储量(万t)150102760 150 114000 4.75 1.41 54.1 85% 45.9问题及建议1、掘进过程中,注意陷落柱的影响,若遇到陷落柱要加强支护。
33052综放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33052工作面属综放工作面,沿底板掘进。
编制掘进说明书是为掘进工作面服务的,是工作面生产管理与施工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工作。
编制掘进说明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安全生产,为施工单位编制作业规程提供依据,解决掘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合理布置,保证煤炭资源科学开发和利用,提高煤炭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工作面的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地表的关系33052工作面位于我矿三水平三采区,该工作面东以设计下顺槽为界与274-70钻孔相邻,南以设计切眼为界与4F33031断层相邻,西以设计上顺槽为界与33032采空区相邻,北以设计停采线为界。
地表有马家窑村庄,地面标高+176.6m~+214.5m,二1煤底板标高-312m~-380m,埋藏深度488.6m~594.5m。
第二章工作面地质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构造(断层、褶皱)情况并预测向工作面内部发展和变化趋势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建设重要的地质因素,也是其它地质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将直接影响工作面的生产和管理,该工作面前段为单斜构造,中段为向斜构造,后段为褶曲构造,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该工作面上顺槽掘进过33051-19断层、落差H=1m,33031-9断层、落差H=0.6m,33031-8断层、落差H=0.8m,33031-7断层、落差H=0.8m,33031-14断层、落差H=0.4m。
该工作面下顺槽掘进过33051-9断层落差H=1.3m,33051-7断层落差=1m,33051-6断层落差H=0.6m,33051-5断层落差H=1m,33051-4断层落差H=2.5m,33051-3断层落差H=1.2m,33051-2断层落差H=0.6m。
该工作面切眼紧贴4F33031断层,落差H=10m。
该工作面断层较多对掘进带来一定影响,为确保安全掘进,施工单位应制定过断层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详细情况见断层统计表)。
山西沁和能源集团曲堤煤业有限公司33071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KUANGJINGDIZHISHUOMINGSHU(33071)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山西沁和能源集团曲堤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委托书曲堤煤业地测科:根据我矿2011年采掘工作的安排,将要进行33071工作面的掘进工作,现委托你科室编制33071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以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1、项目名称:33071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2、地质说明书要结合本矿三采区及主要巷道的地质资料,根据本矿地质报告,按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进行编写。
3、地质说明书内容要能反应出33071工作面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要能够正确指导生产。
4、地质说明书提交要在委托书下达之日后15天完成。
特此委托委托人:受委托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签字(地测科长)签字委托日期:2011年12月1日33071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工作面位置及相邻关系1、地面相对位置:本工作面位于矿区东北部,地面为低山丘陵地带,平均盖山厚度为310m左右。
工作面相对地面位于端氏镇高庄村东部,区域内无村庄、河流、水库等大的建筑物,对工作面掘进无大的影响。
2、井下相对位置:本工作面西起轨道上山,东至矿井边界。
工作面东部为实体煤,西部为开拓上山大巷,北部为未开采工作面,南部为33051回采工作面(已采上分层)。
二、煤层赋存及顶底板岩性特征本区3#煤层平均厚度5.12m,一般无夹矸,局部地方含1-4层泥岩夹矸,厚度稳定,结构简单。
顶板为黑色泥岩,局部为深灰色中粒砂岩。
直接顶为泥岩,厚约 5.0m,开采达一定范围后开始冒落。
老顶为中粒砂岩,厚约7.45m,质地比较硬,一般不易冒落。
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厚约 1.5m,局部较软,开采时随围压条件改变可能产生“底鼓”现象。
全区煤层稳定可采,结构简单,无明显变化。
三、地质情况1、盖山厚度和地层:该地段煤层埋藏较深,盖山厚度达310m,透气性差。
区域内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
郑煤集团公司郑新公司三五井2102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郑煤集团公司郑新公司三五井编制审核部长总工程师接到通知书时间提交时间2102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二、附图编制要求和注意事项:1、掘进地质所明书附图包括有: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综合柱状图、上下付巷预想地质剖面图、切巷预想地质剖面图等。
附图可将上述图种绘制到同一张图上,但要做到布局合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幅。
责任栏尺寸为:长×宽=14cm×7.5cm,其中图名一栏宽3.5cm。
主要内容包括:图名、编制(或制图)、审核、科长、总工程师、比例尺、资料来源、日期等。
图纸不分副时,图名应为郑煤集团××矿××工作面掘进地质图;图纸分副时,图名应为郑煤集团××矿××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郑煤集团××矿××工作面实测地质剖面图。
(矿名也可以为:新郑煤电公司、郑州煤电××矿)。
责任栏中的签名必须为手写签名,严禁打印。
日期应与说明书相对照。
如下图(示意图):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比例尺为1:2000、1:1000,图面范围一般为工作面外轮廓外推60~100m。
主要内容包括:坐标网、指北针(可采用简易指北针符号,正方格网可不标注)、煤柱、村庄、铁路、公路、地表水体。
实际施工的巷道、回采工作面,钻孔,测点,煤层底板等高线、断层、褶曲及薄(无)煤带,设计停采线,相邻工作面的探煤厚点、全煤厚值以及揭露的较大出水点、顶板淋水范围等。
若资源储量需分段计算时,需划分储量块段,并分段计算储量。
3、预想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500、1:200,主要内容包括:图名、比例尺、高程线及注记、剖面方位、已施工的巷道及测点与标高、相交或立交巷道及其名称(包括设计和已经施工的)、断层构造等。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引言工作面掘进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于工作面的进展和生产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说明书旨在对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以便矿务人员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地质特征和隐患,做好掘进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地质条件概述1.矿层情况工作面所在矿层为X煤井的**层,地质年代为**。
X煤井属于自然形成的**煤层,发育程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稳定性。
煤层倾角约**,层间角度平均为**,层间无明显断裂和滑移。
2.煤层岩性描述煤层主要岩性组成为煤、泥岩和砂岩。
煤的岩性特征为块状,质软,燃烧性能良好。
泥岩层岩性为黏土质,黏性较大;砂岩层岩性为细粒砂质,具有一定的硬度。
3.地质结构工作面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主要为斜坡和褶皱构造。
局部地区存在少量断层,断层面倾向为**,倾角为**,存在一定的断层活动性。
三、地质隐患分析1.顶板隐患顶板岩层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散岩体和节理带。
在掘进过程中,顶板可能存在局部坍塌和冒顶的风险。
因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需要加强顶板支护和巷道支护以确保安全生产。
2.底板隐患底板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整体相对坚硬。
然而,由于地质活动和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底板可能存在局部断裂和滑动的隐患。
因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需要加强底板支护,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3.煤层隐患煤层倾角和层间角度适中,但在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煤与顶板、底板之间的错动和滑移。
煤层的块状特性也可能导致掘进过程中的坍塌和落石风险。
因此,需要对煤层进行定时检测,采取及时的支护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四、应对措施1.顶板支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采取合理的顶板支护措施是防止顶板坍塌和冒顶的关键。
可以采用锚杆、喷浆、支撑架等支护技术,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
2.底板支护对于底板的支护,可以选用钢架、木材支撑或者矸石填充等措施,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底板断裂和滑动。
3124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概况+330m3124运输巷位于+330m回风上山下出口附近,北起+330m 回风上山下出口,南至采区范围边界,全长约600m,目前掘进80m,该巷道是正连煤层作半煤岩巷掘进,是+330m水平的主要运输巷。
二、煤层巷道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七段(T3xj7)下部,上距渣子龙煤层16.6~31.00m,一般20~25m,下距二连煤层4.90~9.50m,一般5~6m。
该煤层在矿区内均可采,煤厚最大,是区内最主要的可采煤层。
煤层中常含夹矸1层,夹矸单层厚度0.06~0.61m,一般0.20~0.30m,夹矸主要为泥岩,少数为粉砂质泥岩。
纯煤总厚0.36~1.59m,平均0.78m。
从煤层分布情况看,采用厚度具有由南向北逐渐变厚的规律。
属全区可采煤层。
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煤层的物理性质较为一致,均为黑色,条痕为褐黑色,宏观煤岩组多以亮煤为主、镜煤及暗煤次之,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硬度较小,内、外生裂隙较发育,细至中条状结构(仅渣子龙煤层为鳞片状或小的透镜状结构),层状构造,属半亮~半暗型煤。
煤质属中灰、特低硫、特低磷、高热值煤。
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 5751-86),煤层为1/3焦煤(数码35),可用作炼焦配煤。
煤层倾角30°~55°、平均42°。
三、顶底板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
四、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川东弧形褶皱带北端之峨层山山脉背斜东翼北段东部,该背斜之东为明月峡背斜,西为中山(铜锣峡)背斜,北与赫天祠背斜相接。
该背斜轴向为N30~40E,轴面倾向NW,地层倾角北西翼缓,南东翼陡,为一不对称背斜。
矿区处于峨层山背斜北段南东翼与赫天祠北斜相接部位,区内构造较复杂、断层较多,次级褶皱发育,局部地段地层有倒转现象。
地层倾向110~135°,倾角30~80°。
+330m3124运输巷位于矿区的中部。
0542区掘进地质说明书一、采区位置:此掘进区位于-70水平左翼石门右侧,掘进标高为-40~-60水平,左以542区边界道为始,右至采区边界为止。
左部为542采区,已准备完毕,标高为-31.0~-57.9m,右部为采区边界煤柱,上部为#14-0541区,已准备完毕,与上覆二层煤采空区间距36~64m,下部为-70水平,右翼运输。
地面为双顶子十一队民房及乡迈南侧农田,地面标高为+219~+221m。
走向长为205.0m。
二、煤层及顶底板:此掘进区为#24-煤层,为复杂结构,含夹矸三层,厚度在0.4~2.2m。
煤层厚度4.0~10.8m,平均7.40m,煤岩走向300°~320°。
煤层倾角8°~16°,煤层层理发育,硬度2~3,煤种CY。
局部为劣质互层,煤层直接顶板为凝灰质砂岩,厚度0.4~2.6m,老顶为凝灰质砂岩,灰白~灰黑色,块状坚硬,水平层理发育,局部含砾,厚度大于30.0m。
煤层底板为凝灰质砂岩及角砾岩,厚度大于50.0m。
三、地质构造:该区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无大的断层及褶曲,底板局部起伏较小。
四、水文地质: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因素为顶板砂岩及底板砂岩空隙裂隙水,主要变现为底板渗水,对掘进无影响。
五、瓦斯及其它:该矿井为低瓦斯沼气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t.43,煤尘爆炸指78m/数为43.6%煤层自燃倾向性属一类,容易自燃,发火期在12个月以上。
六、储量:地质储量:205×40×7.4×1.47=8.9万吨。
544区掘进地质说明书一、采区位置:此掘进区位于-70水平左翼左侧,掘进变高为-50~-60水平,右以-70水平右翼材料上山为始,左至煤层变薄为止。
右部为0542区,上部为井筒保护煤柱和543采区,543采区已准备完毕,下部为-70水平车场及变电所,地面为双顶子十一队民房及乡迈南侧农田,地面标高为+219~+221m。
责州細煤业有限公司10121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 ________ 袁玉福 ___队长 __________________分管副总 _______________总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总经理 _________________二OO九年五月二日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慨况1、井巷工程名称:10121工作面。
2、位臵:本工作面布臵在中央采区东翼,西起1580轨道石门、东至11采区1695轨道石门,北距1320运输大巷195m 南起底板等高线标高+1537m,;工作面上限标高为+1650m 下限标高为+1537m3、周围开采情况(包括原施工钻孔):(1)本面对应上方为地方小煤矿,自西向东分布有焦炭沟、金竹凹、罗汉松、金银、尖山、阿六寺等小煤矿,根据各方煤矿提供的开采资料,其开采层位分别为:焦炭沟开采3#、5#、9#煤层、金竹凹开采3#、5#、9#、11#、12煤层、罗汉松开采3#、9#、17#、18#煤层、金银开采3#、5#、9#、12# 煤层、尖山开采17#、18#煤层、阿六寺开采3#、6#、9#、17#煤矿;其开采标高及范围不详。
(2)原始钻孔情况:该工作面周围及面内分布有B3510、B3608、B3604、B3707、B3705、B3808等勘探钻孔,对该面的掘进、或回采工作将造成一定影响,各钻孔在12#至15#煤层之间均为水泥沙浆封孔,封孔质量不详.4、地面建筑物及地形情况:本面对应地面无重要建筑物,地势西高东底,地表最高标高为+2075m最低标高为+1650m 与本面最小高差为125m。
二、煤层情况:1、本面煤层厚度情况:根据1580轨道石门(2.3m)、1580 回风石门(2.2m)及B3510 号(2.08m)、3507 号(1.84m)、3511 号(2.33m)、3606 号(1.88m)、3604 号(1.17m)、3608 号(2.08m)、3705 号(1.54m)、3803 号(1.01m)等勘探钻孔实见煤层情况平均计算,本面 1 2#煤层平均煤厚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