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蝴蝶飞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10
《蝴蝶飞呀》教案教案:《蝴蝶飞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演唱歌曲《蝴蝶飞呀》。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美丽景象,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热爱。
3. 通过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
2.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蝴蝶翅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蝴蝶飞舞的画面,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播放歌曲《蝴蝶飞呀》的前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歌曲教学(10分钟)(1)教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蝴蝶飞呀》。
(2)分句教唱:将歌曲分为几个乐句,逐一教唱,重点指导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3)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歌曲欣赏与分析(10分钟)(1)让学生欣赏歌曲《蝴蝶飞呀》,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
(2)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大自然的美好。
4. 歌唱技巧指导(5分钟)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师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演唱高音,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5. 课堂练习(5分钟)(1)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蝴蝶飞呀》,教师巡回指导。
(2)进行小组比赛,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蝴蝶飞呀》的歌词和旋律,便于学生观看和跟唱。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蝴蝶飞呀》的歌词和旋律,让家长参与孩子的音乐学习。
2. 练习演唱歌曲《蝴蝶飞呀》,加强高音部分的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蝴蝶飞呀》的演唱掌握较好,但在高音部分的演唱上仍存在一定困难。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唱:蝴蝶飞呀(节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2. 能专心聆听乐曲,感受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
2.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3.了解花儿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很乐意学习哦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难点: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4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青苹果乐园》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熟悉吗?你们知道是谁演唱的吗?简介小虎队的歌曲。
(如,《情深深雨蒙蒙》等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小虎队的歌吧!
二、学唱《蝴蝶飞呀》
1.播放《蝴蝶飞呀》。
2.提问调号、节拍,请同学们找出反复记号。
3.复听,学生进行模唱。
4.小声模唱,并提问有哪些唱不好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引导学生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5.让我们乘着蝴蝶的翅膀,放开欢乐的歌喉,歌唱青春的梦想,歌唱美好的明天。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可以加上形体的动作)。
初中教案蝴蝶飞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蝴蝶飞呀》,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蝴蝶飞舞的美好画面。
4.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蝴蝶飞舞的美好画面。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蝴蝶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对蝴蝶的印象。
2. 板书课文标题《蝴蝶飞呀》,让学生齐读标题。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美好画面。
三、课堂讲解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画面。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互相交流感受。
五、总结本节课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强调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板书课文标题《蝴蝶飞呀》,让学生齐读标题。
二、课堂讲解1. 对课文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蝴蝶象征美好、自由等,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互相交流感受。
四、总结本节课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强调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蝴蝶飞呀》的读后感,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音乐《蝴蝶》优质课件优质课件.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蝴蝶》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 解歌曲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教学重点:《蝴蝶》旋律、节奏、歌词以及创作背景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美好,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蝴蝶》。
2. 歌曲学习(1)教唱《蝴蝶》旋律,引导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学唱。
(2)分析歌曲节奏,让学生用手拍击节奏,加深对节奏印象。
(3)逐句教唱歌词,让学生体会歌词意境。
3. 例题讲解以歌曲《蝴蝶》为例,讲解旋律构成、节奏变化等音乐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演唱《蝴蝶》,检查学习效果。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蝴蝶》2. 内容:(1)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2)节奏:拍击节奏图示(3)歌词:逐句展示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蝴蝶》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演唱《蝴蝶》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其他描绘春天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拓展音乐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歌曲学习中旋律、节奏和歌词教学3. 例题讲解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针对性5. 板书设计信息量6. 作业设计实施与反馈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实效性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
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美景,旨在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春天气息,从而自然地过渡到《蝴蝶》这首歌曲学习。
在未来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情景创设,使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歌曲学习中旋律、节奏和歌词教学是课程核心。
蝴蝶飞呀-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感受蝴蝶飞翔的美妙与自由;
2.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并尝试用自己的感情来演绎;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水平。
二、教学重点
1.歌曲的基本唱法;
2.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
3.学生的演唱表现。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2.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感情来演绎歌曲。
四、教学步骤
1.引入: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蝴蝶的美丽与自由,引发学生对蝴蝶的关注和感受。
然后播放歌曲《蝴蝶飞呀》,让学生听一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调式、情感、意境等要素,并让学生跟着唱一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法。
3.歌曲演绎:分组请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来演绎歌曲。
4.集体表演:请每个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歌曲集体表演。
5.班内评选:选出表现最好的组进行评选,并在班内进行表彰。
五、课堂延伸
1.听一听: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其他的蝴蝶主题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更深入地感受蝴蝶的美妙和飞翔的自由。
2.唱一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演唱,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3.分享: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歌曲分享给其他同学听,并给出自己的演唱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课后作业
1.学生自选一首歌曲进行演唱,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表演;
2.回顾今天所学,写一篇感悟文章,阐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及其对自己的影响。
蝴蝶飞呀-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材中的一节课,以蝴蝶为主题,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帮助学生逐步了解蝴蝶这一生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于生命的意义等问题。
二、学习目标1.能听懂《蝴蝶飞呀》这首曲子并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
2.了解蝴蝶的生命历程和生存环境。
3.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三、课堂活动1. 热身活动通过播放蝴蝶相关的音乐,例如蝴蝶曼舞、蝴蝶之恋等,让学生感受到和蝴蝶相关的情感。
2. 欣赏音乐播放《蝴蝶飞呀》这首曲子,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欣赏过程中注意将生命的意义与曲子联系起来。
3. 学习生命历程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蝴蝶的生命历程和生存环境,帮助学生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思考生命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通过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和思考。
5. 制作蝴蝶手工分发彩纸、剪刀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蝴蝶的认识和理解,制作蝴蝶手工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体现他们对蝴蝶和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认真地聆听《蝴蝶飞呀》这首曲子,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蝴蝶手工作品。
五、教学建议1.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时,老师要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料进行探究。
2.老师在课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在发现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老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信息,结合其他资源,将蝴蝶这一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蝴蝶和生命意义的理解。
2024年《蝴蝶飞呀》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编音乐教材第七章《春天来了》,具体内容为《蝴蝶飞呀》一课。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蝴蝶飞呀》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正确、流畅地演唱这首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蝴蝶飞呀》。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旋律。
(3)分析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的主题。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旋律,进行示范演唱。
(2)引导学生模仿演唱,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注意旋律、节奏、歌词的准确性。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小结(5分钟)(2)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蝴蝶飞呀》2.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要点3. 歌曲主题:春天、蝴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蝴蝶飞呀》的旋律、节奏、歌词,课后进行演唱练习。
2. 答案:课后练习中,正确演唱歌曲的学生即为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春天相关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演唱:蝴蝶飞呀(节选)》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
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2. 能专心聆听乐曲,感受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
2.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3.了解花儿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很乐意学习哦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难点:在聆听、演唱主题、律动参与等活动中感受乐曲的节拍韵律。
4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青苹果乐园》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熟悉吗?你们知道是谁演唱的吗?简介小虎队的歌曲。
(如,《情深深雨蒙蒙》等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小虎队的歌吧!
二、学唱《蝴蝶飞呀》
1.播放《蝴蝶飞呀》。
2.提问调号、节拍,请同学们找出反复记号。
3.复听,学生进行模唱。
4.小声模唱,并提问有哪些唱不好的地方,教师帮助解决。
引导学生用自然、朴实的声音演唱《蝴蝶飞呀》,不喊叫。
5.让我们乘着蝴蝶的翅膀,放开欢乐的歌喉,歌唱青春的梦想,歌唱美好的明天。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可以加上形体的动作)。
蝴蝶飞呀(节选)-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蝴蝶飞呀》的歌曲背景及情感内涵;2.能够准确演唱《蝴蝶飞呀》的节选部分。
1.2 技能目标1.能够感性理解《蝴蝶飞呀》的情感表达,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和谐;2.能够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认同。
2. 教学内容2.1 背景介绍《蝴蝶飞呀》是一首流传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歌。
歌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鼓励人们要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首歌也是苏少等人改编过的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材中的经典曲目之一。
2.2 歌曲分析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和“夏天的黄昏如此安静”。
每一部分都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押韵的歌词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引导人们珍惜生命、享受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2.3 节选演唱本课时着重“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个部分的节选演唱,通过声乐训练和情感传达,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内涵和节奏感。
2.4 情感体验通过唱歌和共同学习,帮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歌曲感悟生命的意义,体验到自由和快乐的心灵感受。
3. 教学过程3.1 歌曲学唱1.教师通过演唱示范,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整体形式和节奏规律;2.逐句教唱,要求学生注意歌词的押韵和情感表达;3.分组演唱,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唱功和表现力。
3.2 情感体验1.分享课堂,让学生分享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认同和珍惜;2.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感悟。
4. 教学评价4.1 同步评价1.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表现,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对于学生的合唱表现,教师可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唱法和情感表达。
4.2 终结性评价1.课后作业:完成《蝴蝶飞呀》的完整演唱;2.游戏互动: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024年《蝴蝶飞呀》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音乐教育》教材第七章《多彩的翅膀——蝴蝶飞呀》,主要内容包括了歌曲《蝴蝶飞呀》的学唱、乐理知识的讲解、音乐实践活动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乐理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和乐理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蝴蝶飞呀》的学唱、音乐实践活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课件、投影仪、谱架。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蝴蝶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蝴蝶飞呀》。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
(3)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3. 乐理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音符、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
(2)结合歌曲,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4.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给予评价。
5. 歌曲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歌曲《蝴蝶飞呀》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蝴蝶飞呀》2. 歌曲旋律:以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等基本知识。
4. 实践活动:分组合唱、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乐理知识,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
2. 答案:(1)歌曲《蝴蝶飞呀》的旋律和歌词。
(2)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蝴蝶飞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