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提纲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是本册的重点章节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17世纪中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本课内容涉及到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以及英国制度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英国社会制度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英国资产阶级的相关史实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为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资产阶级对英国社会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背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曲折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英国资产阶级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意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背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曲折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
5.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导学提纲【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发生、发展、结束;《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重点)2、思考和探究“革命的发生”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克伦威尔进行简单评价,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反复与曲折的斗争中,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难点)【学习重点】《权利法案》【学习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学习过程】一、导: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走向近代”,今天我们来学习“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首先来看“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二、学:(一)、请同学们阅读子目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完成下列填空:(1)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了制度。
(2)17世纪,英国开始了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推崇“”的理论。
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二)、请同学们阅读子目二“.革命的发生”完成下列填空:(1)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重申国王没有议会的同意不得征税。
后来,国王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战争。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随后,英国宣布为。
但共和国的大权又落到了以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三)、请同学们阅读子目三“.《权利法案》”完成下列填空:(1)1660年,做了英国的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继任国王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2)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
(3)1689年,议会通过了《》。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历史传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英国议会的诞生:(1)法律传统的形成: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2)议会制度的确立:根据《大宪章》,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17世纪,王权与议会矛盾尖锐(1)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
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2)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二、革命的发生1.革命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革命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革命过程:A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B 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C 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D 克伦威尔的独裁: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大权独揽。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E 王权复辟克伦威尔死后,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认识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英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君主立宪制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掌握君主立宪制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3.认识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君主立宪制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2.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君主立宪制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包括插图、历史资料等。
3.讨论材料:教师准备相关的讨论材料,包括君主立宪制的案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英国历史,引出本课的主题——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2.呈现(15分钟)教师使用课件呈现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同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君主立宪制的具体内容和特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讨论材料,进行小组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思维导图】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革命的发生
怎样评价克伦威尔?
他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对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共和国成立后,他逐渐走向反动。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
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权利法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历史传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英国议会的诞生:(1)法律传统的形成: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2)议会制度的确立:根据《大宪章》,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17世纪,王权与议会矛盾尖锐(1)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
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2)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二、革命的发生1.革命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革命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革命过程:A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B 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C 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D 克伦威尔的独裁: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大权独揽。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E 王权复辟克伦威尔死后,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掌握《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表现,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进步和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640年革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
【教学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649年1月30日,伦敦的天气阴沉寒冷,但成千上万的伦敦市民还是早早地围坐在白厅宫前面,等待着一个特别时刻的到来。
下午1时,昔日不可一世的国王查理一世在卫兵的押解下,走上了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断头台。
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一幕,臣民把国王送上断头台,这在英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英国人民为什么要处死自己的国王?这场革命到底给英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新课讲授(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教师讲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继承英国王位。
他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理论,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
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2020-2021学年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程标准】1.讲述英国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
2.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知识梳理】1. 背景(原因):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英格兰1215年颁布《大宪章》,具有“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传统;③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2.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3.高潮: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4.护国主政治:克伦威尔5.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6.结果: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力(2)内容:重申权利(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议员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力等);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3)影响: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7.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8.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君主立宪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第18课美国的独立【课程标准】1.知道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
2.讲述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结构】【知识梳理】1.背景(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英国的高压政策,将北美看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
2.过程:①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②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③建军:1775年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④建国:1776.7.4 《独立宣言》美国诞生⑤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⑥1781年英国在约克镇投降3.结果: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4.性质: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5.《独立宣言》(1)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020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提纲新人教版
第 17 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程标准: 叙述英国1640 年革命和后来的“荣耀革命”。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定的
历史意义。
1. 革命背景 : 查理一世实行君主独断政策, 解散议会 ,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 革命迸发 :1640 年 , 英国议会从头召开, 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
3. 革命结果 : 议会军队战胜国王军队, 查理一世被处死 , 宣告为共和国。
4. 革命结束 :1688 年 , 英国议会作出规定: 废黜詹姆士二世, 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史称“荣耀革命”。
5. 公布文件 :1689 年 , 议会经过了《权益法案》。
6. 历史意义 : 以《权益法案》为基础, 英国确定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1 / 11 / 1。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提纲新
人教版
课程标准:讲述英国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1.革命背景: 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革命爆发:1640 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
3.革命结果: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查理一世被处死,宣布为共和国。
4.革命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规定:废黜詹姆士二世,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5.颁布文献: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6.历史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