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22.48 M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3.11.18 -2013.11.24 实习地点:巢湖地质实习基地

2013年11月 29

名 杨卫国

学 号 20113658

专业班级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1级

指导教师 陶月赞 张瑞钢 李娴等

院系名称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目录

实习目的 (2)

实习地点 (2)

实习内容 (3)

1. 马家山—平顶山路线 (3)

2.麒麟山路线 (5)

3.王乔洞—紫微洞路线 (6)

实习体会 (7)

附录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指导教师评语 (13)

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获得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2.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

3.锻炼我们的野外工作能力,为今后参加野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地点:

巢湖地质实习基地,马家山、平顶山、麒麟山、王乔洞、紫微洞。

地理位置

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位于巢湖市郊北部山区,大致位于北纬31º35¹-31º42¹,东经117º47¹-117º54¹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山脉走向为北东35°一40°,平面图上呈一个向右倒伏的斜体英文字母“M”形,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一平顶山、朝阳山一碾盘山、凤凰山一麒麟山一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为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裕溪河是巢湖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合肥市与长江沿岸芜湖等城市的水上通道。

图1.巢湖北部地区地质图

实习内容

1.马家山—平顶山路线

1.1 .马家山“Z”型平卧褶皱

该褶皱是发育在三叠殷坑组

(T1y)上部灰褐色薄层钙质泥岩

与中厚层泥灰岩内的平卧褶皱,

形成以虚脱层,是良好的储油层。

外观上呈“Z”之形,瘤状灰岩被折

断,黄绿色泥岩在转折端处被加

厚。

产状:130°∠60°;地理位置:

N31.628º,E117.82º,海拔53.8m.

图2.马家山平卧褶皱

1.2.龙潭组(P2l)

马家山西坡的北侧发现龙潭组。均属于二叠系。上段: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夹煤线,顶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白云质灰岩。下段:灰黄色中厚层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岩夹黑色硅质岩。发现左行平移断层。

1.3.栖霞组(P1q)

马家山西坡的西侧发现栖霞组。岩性:深灰色原层灰岩

1.4.孤峰组(P1g)

马家山西坡的西侧发现孤峰组。岩性:灰黄色灰岩

1.5.殷坑组(T1y)

产状:135°∠61°,上部: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带状白云质灰岩。中部: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似瘤状带灰岩。下部:浅灰、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似瘤状灰岩。

1.6.平顶山向斜

图3.平顶山向斜

向斜位于凤凰山背斜西部,与凤凰山背斜共用一翼。分布于野猪山—马家山—平顶山—碾盘山一带。总体走向为NEE—SWW。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两翼分别为南陵湖组、和龙山组、殷坑组和二叠系、石炭系组成。该向斜向SW方向倾伏于巢湖湖边,向NE方向扬起,扬起端位于平顶山—向核山—碾盘山一带。

产状:135°∠85°;地理位置:N31.63º,E117.83º,海拔57.2m.

1.7.和龙山组(T1h)

平顶山南坡的南侧发现和龙山组。产状:135°∠85°,此处接近核部,开始向SE倾伏。上部: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泥岩。下部:灰绿色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钙质泥灰岩。

1.8.南陵湖组(T1n)

位于平顶山核部,产状:275°∠53°,中厚层灰岩,含有化石。判断依据:①左右两侧倾角相反。②存在W形褶皱,此种褶皱只可能在向斜或背斜的核部出现。

1.9.大隆组(P2d)

平顶山南坡的南东处发现大隆组。上部: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质泥岩。中部:紫灰色泥岩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下部: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夹泥岩、页岩。地貌上,向核山、平顶山、马家山都属于向斜山。成因上是由于向斜形成时挤压非常强烈,核部两翼地层紧密接触,形成高地;此外,平顶山向斜核部地层主要是三叠系灰岩,坚硬抗风化。所以在平顶山向斜核部地区得以形成若干向斜山地貌。

2.麒麟山路线

图4.麒麟山东坡梁山煤线

2.1.和州组(C1h)

此为和州组最顶部岩层。蜂窝状灰岩,为土黄色,处于和州组与黄龙组的交界位置。

成因推测:先形成节理,而后产生逆断层,因为断面角度过大(通常以30°为衡量标准),而推动上盘的力不够导致上盘下掉。和州组底部为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粘土岩,颜色偏浅,较金陵组亮晶灰岩(含方解石晶体)更致密。岩石产状可以用夹层产状或两条相交的缝合线(形成一个平面)的产状来代表。

2.2.栖霞组(P1q)

标志:梁山煤线级以上部分属于二叠系栖霞组,梁山煤线上方深灰黑色岩体为臭灰岩组因船山组(梁山煤线以下)与栖霞组是石炭系与二叠系的界限。栖霞组岩性按由老到新的顺序依次为:白云质灰岩、上硅质岩、本部灰岩、硅质岩、臭灰岩、梁山煤线。

2.3.黄龙组(C2h)

标志:血丝肉红色白云质灰岩,但出现此种岩石的也可能为假黄龙。

2.4.船山组(C2P1c)

船山组跨石炭系和二叠系。石炭系部分的船山组:深灰色亮晶生物碎屑灰岩,黑白相间特征明显。二叠系部分的船山组:浅灰色厚层生物碎屑球粒灰岩,含较多海相生物化石。该部分球粒灰岩特征明显,为标志层。含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