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MIS与现代管理科学
- 格式:ppt
- 大小:629.50 KB
- 文档页数:32
管理信息系统(MIS)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多个学科领域之间既存在肯定的联系又有肯定的区分。
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共同促进。
(1)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管理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进展使得空间和距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弱化。
管理科学是关于怎样建立目标, 然后用最好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的艺术。
管理科学的艺术性体现在团队建设与项目沟通方面,团队是一组个体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依靠、协同工作的项目组织。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管理工作的优化,遵从软件工程的原则,开发运行稳定、质量牢靠、互动性好的MIS软件系统,配置合适的硬件环境,从而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展和普及,电子计算机日益成为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和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
这主要是由于它能供应高速度的主机、大容量的存储器、丰富的软件、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友好的用户界面等条件,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供应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一般来说, 要胜利开发和建设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技术技能是必备的。
(3)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生产管理的关系运筹学是一种适用于系统运行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方法, 能对运营管理人员的问题供应最合适的解答。
运筹学通过建立问题模型,运用大量的数学方法, 强调定量地查找最优策略,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模型如猜测模型、决策模型、竞争模型、安排模型、库存模型、排队模型、更新模型、路线模型、运输模型、动态规划模型、搜寻模型、模拟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等,都出自运筹学。
随着生产管理新理论的进展,管理信息系统与它们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管理信息系统支持这些管理理念的进展,这些管理理念融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如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Reengineering,BPR)、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灵敏制造(AgileManufacture)等等。
现代管理科学一、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1)科学性:现代管理科学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强调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
(2)系统性: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动态性:现代管理科学关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影响,强调灵活应对和持续改进。
二、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提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组织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3. 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 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方法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强调灵活应对和持续改进。
三、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实践1. 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政府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3. 非营利组织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志愿者管理、筹款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组织效率和影响力。
现代管理科学在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应用实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实现组织目标。
四、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的决策2. 绿色管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管理强调在组织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管理学专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一、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管理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MIS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探讨MIS在管理学专业中的意义和应用。
二、MIS的定义与作用1. MIS的定义:MIS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处理、存储和传递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的系统。
2. MIS的作用:a. 提供决策支持:MIS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b. 提高管理效率:MIS能够自动化数据收集和处理,减少人工纸质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c. 加强沟通与协作:MIS可以促进组织内外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效率。
三、MIS的应用领域1. 企业管理:MIS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如人力资源管理、销售和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领域。
2.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MIS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3. 决策管理:MIS提供了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工具,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战略和运营决策。
4. 信息安全管理:MIS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和应对信息安全威胁,保护机密信息和客户数据的安全。
四、MIS的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了解组织的需求和目标,明确MIS的具体功能和特点。
2. 系统设计:设计MIS的架构、数据库和界面,确保系统稳定、安全可靠。
3. 系统开发与测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编码,并进行严格的功能测试。
4. 系统实施:将开发的MIS部署到组织中,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系统维护与优化:定期维护和更新MIS,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五、MIS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系统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用户认证和访问权限控制。
2. 技术更新与升级:及时关注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更新系统硬件和软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MIS的学科内容及与其它学科关系§1.5 MIS的学科内容及与其它学科关系MIS不仅是⼀个应⽤领域,⽽且是⼀门学科,它涉及社会和技术两⼤领域,是介于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个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
它运⽤这些学科的概念、⽅法,融合提炼组成⼀套新的体系和⽅法。
MIS 是在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管理科学向MIS提出了要求,⽽现代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数据通讯技术为MIS提供了最有⼒的⽀持,同时数学和运筹学的⽅法和模型为MIS提供了预测和决策的功能。
下⾯介绍与MIS相关的学科情况⼀、管理科学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1910年-1930年,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出现。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泰勒在1911年写的《科学管理原理》,他论述了改直线制为职能制、动作和时耗的研究、分⼯、劳动定额和计件⼯资。
第⼀次将科学原则引⼊管理中。
2.1930年-1940年,出现“⾏为科学学派”,代表作为美国的迈约“⼯业⽂明中⼈的问题”,他主张激励⼈的积极性,甚⾄提倡⼯⼈参加管理。
3.1940年-1950年,出现“数学管理学派”,代表作为前苏联的康托纳维奇“⽣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法”,他认为⽣产指挥的问题主要是数学问题。
4.1950年-1960年,出现“计算机管理学派”,⽆明显的代表。
他们把计算机⼴泛⽤于管理,形成了计算机管理的第⼀次热潮。
5.1970年-1980年,出现“系统⼯程学派”,代表作是美国的卡斯“组织与管理---从系统出发的研究”。
该学派是集过去之⼤成,更加综合、全⾯,它主张分析环境,确定系统⽬标,什么⽅法合适就⽤什么⽅法。
⼆、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OR)是管理的⼀种⽅法,运筹学⽤了⼤量数学⽅法,但它不是数学,它的创⽴也是和数学有完全不同的渠道。
早在1935年英国的防空研究出现了运筹学的萌芽,但第⼀个运筹学组成⽴于1940年,它们研究伦敦周围⾼炮的布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