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养生的名言如下:
1.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2.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
以养其心。
3.体欲常逸,食须常少。
劳无至极,食无过饱。
4.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5.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6.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
不流则气郁。
8.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于屋宽。
9.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10.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11.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12.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13.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
神。
14.治目当如治民,治齿当如治军。
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6.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17.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
18.爽口物多终作疾。
19.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20.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
21.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22.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23.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
24.性躁暴者,一身之剧贼。
25.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养生养心名言名句
养生名言
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养生也需要坚持和努力。
2. 先天不足,后天努力。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先天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养生状况。
3. 微调身体细节,成就健康人生。
不要忽视身体的微小细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让你的健康状况更佳。
4. 健康才是最好的财富。
只有健康才能让我们享受丰富多样的生活,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养心名言
1. 心静自然凉。
学会放下焦虑和烦恼,才能让心情变得平静。
2. 人生有太多艰难险阻,学会细水长流,让生命里的温馨与美好慢慢积累。
3. 所有的苦都是仰望而诞生的,所有的乐都是脚踏实地中得来的。
保持一颗平实的心态,才能过得更加幸福。
4.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得到一颗敞开的心。
与人为善,才能让自己心中充满正能量。
养生养心名句
1. 慢走才能长久,慢活才能长寿。
2. 健康是个全方位的概念,需要我们身体、心理和社交等方面都要注重。
3.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细心一份情怀。
4. 因为关注,所以珍爱;因为珍爱,所以关注。
关注身体和心灵,才能健康成长。
5. 如山间清爽的空气,如涓涓小溪的清流,如林间幽香的花香,都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滋养。
1.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3.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
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
4.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
5.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6.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
7.脏腑胃肠,常令宽舒。
其气流行,其血畅通。
各种器官,功能平衡。
身健神安,百病不生。
恣纵口服,煎炸烤烹。
香甜肥腻,悦人口食。
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8.《忱中方》日:怡养之道:勿久行、久坐、久卧、久言,不能强食,亦忘忧苦愁哀,饥则食,渴乃饮,食止行百步,夜勿水之性不杂则清,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
9.风者,百病之始也。
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10.养生之道,至暮夜而虚其腹,元气所以运转不穷。
1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12.物质是养生的基础,精神是养生的支柱,科学是养生的法宝。
要有正确的养生观,开创人生第二春。
13.养生莫善于习动,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4.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
必精而专,始能
由博而约。
15.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
1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17.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1.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
2.养生先养心,心平则寿长。
观天下之人,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
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
盖四者皆仁之端也。
3.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4.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5.养生莫善于习动,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6.养生之道,当于“眠、食”二字悉心体验。
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
胜于珍药矣。
服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处刻,亦足摄生矣。
7.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
8.适度是健康之母。
9.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
10.广庭于步,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11.节饮食,慎言语。
1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13.务存节欲,以广养生。
14.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15.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16.《忱中方》日:怡养之道:勿久行、久坐、久卧、久言,不能强食,亦忘忧
苦愁哀,饥则食,渴乃饮,食止行百步,夜勿水之性不杂则清,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
17.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18.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19.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
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20.安人之本,必资于食。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养生经典名言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 孙思邈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 孙思邈3.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 罗天益4.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 郑成功5.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 苏轼6.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
—— 欧阳修7.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 陈直8.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1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11.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1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1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14.起居无节,半百而衰皆以斫丧精神,事事违道,故不能如上古之尽其天年也。
—— 李梃15.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 董仲舒16.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吕氏春秋》18.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黄帝内经》19.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20.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
——《韩非子》21.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22.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养生要录》23.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 葛洪24.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 蒲虔贯25.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 钱琦26.养生以不伤为本。
—— 葛洪27.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嘉业堂丛书》28.食毕当行走。
关于养生的名言警句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立如松,行如风。
4.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5.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4.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5.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6.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7.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8.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9.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10.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11.爽口物多终作疾。
12.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13.食不语,寝不言。
14.食欲数而少,又欲顿而多。
1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6.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17.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18.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19.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20.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21.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
22.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
23.心要常操,身要常劳。
24.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25.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
26.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
27.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28.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29.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
30.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31.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
32.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33.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34.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
35.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
36.学习要深钻细研,吃饭要细嚼慢咽。
37.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健康养生格言健康养生格言健康养生格言1、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
2、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3、吃得巧,睡得好。
4、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5、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6、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9、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10、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11、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12、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13、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14、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乐,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平安~15、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16、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17、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18、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9、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20、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21、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22、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23、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24、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26、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
27、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28、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29、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31、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32、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3、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34、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
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
35、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36、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37、“四不”益寿又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
38、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9、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40、年轻时放弃健康获取财富;年老时会放弃一切财富去恢复健康。
41、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42、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43、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珍惜身体,保养身体,注重健康18个健康名言,值得收藏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2."养生之道,莫大于寡欲,保养之法,莫过于节食。
"3."运动是生命的源泉,静止是衰老的开始。
"4."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一半,适当的运动则是另一半。
"5."每日三省吾身,早餐吃了什么,午餐营养如何,晚餐是否过量。
"6."健康的秘诀在于适度——适量的食物,适量的运动,适量的休息。
"7."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良药。
"8."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健康管理始于饮食控制。
"9."睡眠充足的人,生命活力旺盛;身体健康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10."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注意日常保健无以至长生。
"11."人是铁,饭是钢,均衡饮食才是健康的根本。
"12."保持乐观,心宽体健;心态平和,百病难侵。
"13."锻炼就像银行存款,日积月累,健康就是你的利息。
"14."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医生。
"15."一日之际在于晨,健康之计在于恒。
"1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维护健康同样如此。
"17."身体若是一台机器,定期维护与保养至关重要。
"18."珍爱生命,首先要珍视自己的健康,因为没有健康,一切归零。
"。
养生名言名句1. "养生之道,顺应自然,保持心安。
"2. "养生要生态,精神养生最重要。
"3.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生是幸福的基础。
"4. "养生之道在于调和,和谐有序方能健康。
"5. "养生不是一日之功,坚持才能见到成效。
"6. "养生之道源自内心,心态决定生活质量。
"7.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情不可极,志不可满。
"8. "冷静淡定,处事不紧,休息调养,才能长寿。
"9. "宁静致远,心静自然安宁。
"10. "守住内心的安宁,健康自然随之而来。
"11. "以虚驭实,以静御动,以软克刚。
"12. "笑口常开,快乐是最好的养生良药。
"13. "舌尖上的养生,小处见真章。
"14. "行走久则养生,守一之道无不通。
"15. "自在无求才能远离烦忧。
"16. "和为贵,和则身心健康。
"17. "云淡风轻,自然健康跟随。
"18. "健康身心,享受人生。
"19. "身心和谐,喜乐终生。
"20. "宽心如海,轻松自在。
"21. "食有尺度,饱腹不可贪。
"22. "适量运动,活力永续。
"23. "静思察虑,宁静无忧。
"24. "强身健体,保持活力。
"25. "凡事适可而止,心平气和自在。
"26. "和而不同,平衡重要。
"27. "心境开朗,身心健康。
"28. "均衡饮食,健康永驻。
1.养生之道,不只在于身体之康,更在于精神之健。
内外兼修,方为养生之道。
2.养生之道,在于养心养身,身心兼养,方能拥有健康的人生。
3.以虚养生,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事。
4.养生之道,健康为先。
愿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常伴,幸福无忧。
5.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
6.养生之道,常饮清水,心安神宁,百病不扰。
7.养生真经,九窍畅通,通则不病,病则不通。
锻炼按摩,可令其通,青菜萝
卜,也令其通。
8.养生贵在养心。
养心重要是为自己的心松绑;静心在退,洁心在空,宽心忘
坎,忍心大度,用心心康。
9.深秋风云变幻,养生心情恬淡;血液供氧变慢,呼吸宜深不浅;添衣可以保
暖,抗寒冷水洗面;下午坚持锻炼,动作后急先缓;摸索养生细节,健康自然不难!
10.一日三餐,食之有道,养生自有其规律。
11.养生之道,当于“眠、食”二字悉心体验。
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
胜于珍药矣。
服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处刻,亦足摄生矣。
健康养生格言健康养生格言11、少食多餐,益寿延年。
睡觉不蒙头,黄昏郊外走,无事勤扫房屋,强似上药铺。
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乐观和欢笑是养生保健的金钥匙;忧虑和愤怒是损害健康的腐蚀剂。
3、人生有缘才相聚,何必与人过不去。
人逢花甲叹时短,我命在我不在天。
4、少量之酒,健康之友;多量之酒,罪魁祸首。
5、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
6、四莫忘:养生莫忘养心,养心莫忘寡欲;至乐莫忘求知,求知莫忘读书。
7、顺其自然,量力而行。
善待自己,无愧于心。
随遇而安,自成天趣。
信马由缰,快乐安康。
8、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笑口开,病不来,心烦恼,病来了。
9、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休息。
保持乐观情绪,遵循生活规律。
白天按时运动,身体就会康宁。
晚上按时休息,精神就会安逸。
10、酗酒殉命对联:上联:浓香型、酱香型、是酒就行。
下联:有病喝、没病喝、每天都喝。
横批:喝死拉倒。
11、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
12、旺盛的精力,来自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标志。
13、心胸宽阔,保健对联:上联: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下联:去留无意漫观天空月圆月缺。
横批: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的岛。
14、愚蠢的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势;聪明的人活动锻炼,生理保健。
权势是暂时的,健康是长久的。
15、重视健康,淡泊钱财,死不带去,生不带来。
1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人生路上多坎坷,身处逆境寻欢乐。
17、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
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
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
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
18、健康长寿四句话,十六个字。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点,四大作风,八项注意。
一个中心是健康;两个基点是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四大作风是: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天伦之乐;八项注意是: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保健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态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养生古语名言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生的古语名言:
1. "疾病从口入,养生亦由口。
" - 清·梁启超
意义:良好的饮食和饮食习惯对于养生至关重要。
2. "夜眠早起,三餐有节。
" - 唐·杜牧
意义: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3. "寒从足起,疾从口生。
" -《黄帝内经》
意义:脚部保持温暖有助于预防感冒,良好的口腔卫生对于防止口腔疾病也非常重要。
4. "养生之道在于循序而进,无过无不及。
" -《素问·平人藏象论》
意义:养生要循序渐进、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取得平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5. "食物为天然之药,药物为人工之食。
" - 明·李时中
意义:饮食中的天然食物具有养生的功效,选择合适的食物可以避免过多依赖药物。
6. "除疲劳之法,必游五脏之宅;暴饮暴食之患,多戒口尝之。
" - 明·杨真
意义:游泳是舒解疲劳的一种有效方式,要避免暴饮暴食对身体造成伤害。
7. "养生不求长寿,但求健康。
" -《黄帝内经》
意义: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而不是追求长寿。
这些古语名言提供了关于养生的智慧和指导,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医养生名言
1."饮食有节,养生之本。
"
2."顺应自然,气血调和。
"
3."心静则神宁,心宁则气和。
"
4."起居有时,身体健康。
"
5."和为贵,乐以养生。
"
6."少食多餐,胃气不伤。
"
7."行万步,久坐伤身。
"
8."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
9."清淡为主,健脾和胃。
"
10."早睡早起,精气充沛。
"
11."和胃养脾,健康长寿。
"
12."内调外养,阴阳平衡。
"
13."薏米山药,健脾养胃。
"
14."心态平和,身心放松。
"
15."饭后百步,活络通经。
"
16."五谷杂粮,营养均衡。
"
17."情绪愉快,气血调畅。
"
18."物理活动,健康身体。
"
19."上午工作,下午休息。
"
20."寒暑适度,养生有度。
"。
养生经典名句养生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问,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调整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健康等方式,以延年益寿、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养生经典名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指导。
1. “养生须知身体,合理饮食为先。
”——养生之道在于从饮食入手,合理搭配食物,摄取各种营养素,保持身体健康。
2. “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需从细节抓起。
”——养生不在于一次大刀阔斧的行动,而在于日常的细微之处,如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等。
3. “动静结合,身心合一。
”——养生需要保持身心平衡,既要适当运动,又要注重休息调节,使身心得到完全放松和恢复。
4. “欲养生,先养心。
”——心理健康对养生至关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减轻压力,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5. “饮食禁忌,远离疾病。
”——养生饮食要远离高糖、高盐、高脂肪等对身体有害的食物,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保持饮食平衡。
6. “运动养生,强身健体。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7. “寒从脚起,热从头生。
”——冷热对于养生来说非常重要,保持脚部温暖可以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头部避免过热可以保护大脑。
8. “养生之道,水为先行。
”——水是生命之源,养生的第一步就是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
9. “夜晚养生,早睡早起。
”——养生不仅在于白天的饮食和运动,还要注重夜间的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整。
10. “心静自然凉,身轻自然健。
”——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平和,可以减轻各种生活压力和疾病,达到养生的效果。
总结:养生经典名句是人们对养生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通过遵循这些名句所传达的理念和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养生,远离疾病,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养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养生的精髓。
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养生经典名句中受到启发,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共同追求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养生的经典名言养生的经典名言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小编收集了养生的经典,欢迎阅读。
1.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2.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养生要集》3.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4.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5.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6.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7.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8.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9.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
不知保养不算巧。
10.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11.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12.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
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13.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
——《吕氏春秋》14.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15.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16.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老老恒言》17.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
——《退庵随笔》18.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淮南子》19.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2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养生要集》21.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
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22.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
名人的养生名言1、水之生不杂则清。
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
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
2、大凡快意外,即是受病处。
老年人随事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醒。
3、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4、热食伤骨,冷食伤肺。
5、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脊梁欲直,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6、心逸则日休也。
7、精神不运则愈,血脉不运则病。
8、冬寒犹可近火,火在表也;夏热必纳凉,凉入里也。
9、太饥伤脾,太饱伤气。
10、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11、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
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12、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13、苦茶久食益意思。
14、食不语,寝不言。
15、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6、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17、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18、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19、养生如病,不得他求。
20、风者,百病之始也。
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21、以虚养生,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事。
22、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人生健康养生经典短句1、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2、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3、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4、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
5、穷奢极欲,算来何益精神。
6、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7、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8、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9、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1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11、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乐多。
12、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
1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14、常有小疾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
15、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1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18、大鱼大肉,大酒,体胖血稠,命不长久。
19、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20、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21、走路使您童颜常在,运动使你青春永驻。
22、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2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24、大鱼大肉,大烟大酒,体胖血稠,命不长久。
25、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26、使身体充满精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快活的习惯。
27、神疗重于食疗,食疗重于药疗,防病重于治病。
28、人若健康长寿乐中求,善笑者健康,欢乐者长寿。
29、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30、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31、一个经常锻炼的人,必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32、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
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
33、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
不要急得到,心静便无恼。
34、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
35、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36、多吃一点姜,益寿保安康,每天一只果,老汉变小伙。
37、忘掉年龄,保持旺盛精力。
忘掉怨恨,保持宽容待人。
38、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
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39、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1. 食毕当行走。
唐代医师与道士孙思邈
2. 无痰则不作眩。
元代医家朱震亨《丹溪心法》
3. 食不语,寝不言。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乡党》
4.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5. 养生以少怒为本。
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
6. 必先岁气,勿伐天和。
《内经》
7.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
8.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
北宋文学家苏轼
9.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唐代医师与道士孙思邈
10. 心察损神,语多伤气。
清代教育家申居郧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警句
1. 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基
2.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
3. 久卧伤气,久坐伤内。
《黄帝内经》
4. 广庭于步,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
5. 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
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6.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
宋代诗人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7.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8.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九日闲居》
9.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北宋文学家苏轼《策别十六》
10. 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
《卫生诀》
11.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
12. 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
13.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抱朴子》
14.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周,战国哲学家庄子《庄子·养生主》
15. 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
金代名医张从正
16. 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清代文学家梁章矩
17.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
18. 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
19.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唐代医师与道士孙思邈
20. 书可益智,书可熏性,书可养生。
清代官员杨名时
21.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22. 治身不静则身危,养生之道在于动。
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
23. 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
24.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吕岩
25. 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
26. 动也,形气亦动;不动,积滞气郁。
东汉末医学家华陀
27. 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
唐代文人马总
28. 烟有百弊而无一利,茶有百利而无一弊。
《黄帝内经》
29. 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
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
30. 善养者终之,旁忧者半之,虚用者夭之。
三国文学家曹植
31.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庄周,战国哲学家庄子
32. 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也。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33.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管子·形势解》
34.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北宋文学家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35.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
36. 养生之道,至暮夜而虚其腹,元气所以运转不穷。
清代官员杨名时
37. 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38. 冬寒犹可近火,火在表也;夏热必纳凉,凉入里也。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
39. 此善养生者,所以必以慈、俭、和、静思字为根本也。
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传说活了270岁李庆远《养
生自述》
40. 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
41.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
42.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