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37
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梳理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因为。
(2)制备方法:放在中让其吸水涨破,然后通过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另外还有少量的。
脂质中最丰富的是。
细胞膜的组成元素有。
3. 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和越多。
4.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了和等物质。
5.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分隔开,使细胞成为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
(2)控制进出细胞。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②细胞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进入;③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进入;④有些病毒、病菌也侵入。
⑤细胞将其产生的代谢废物细胞外;⑥细胞产生的抗体、激素等物质细胞外;⑦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物质到细胞外。
(3)进行细胞间的。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和交换,也有赖于的交流。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细胞分泌的(如激素、递质)进入血液,随到达全身各处,与的细胞膜表面的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
②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相邻两个细胞的直接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
如和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③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使细胞质相互沟通,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注意:该种信息交流方式没有受体参与。
6. 植物细胞壁(1)主要成分:和。
(2)作用:对植物细胞有和作用。
(3)去壁方法:,用和处理。
(4)特性:。
7. 细菌细胞壁成分:;真菌细胞壁成分:。
8. 细胞活性判断: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包含了细胞膜的获取、成分和功能,对细胞中的化合物具有具体化和结构化的作用,又对物质的输入输出做出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所以将细胞膜的成分、功能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细胞膜的功能及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对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并且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了一定的掌握。
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分析对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下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其组成成分的内在联系(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六、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师:课件展示本节重点:1.结合实例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生命观念)2.借助模型识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科学思维)一细胞膜有哪些主要功能?一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通过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的分析,你对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有哪些领悟?(二)课堂导入:问题探讨师:展示课本P40的问题探讨有关台盼蓝实验能使死细胞染色的资料,展示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并讲解。
讨论1:L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提示: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阻止台盼蓝进入细胞,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生:思考回答。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讨论2:据此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功能?提示: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基础训练·1.要使临时装片中的红细胞吸水涨破,应该_______并重复几次( ) A.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生理盐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B.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生理盐水,同时在这一侧用吸水纸吸引C.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这一侧用吸水纸吸引2.为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下列最适宜作实验材料的是( ) A.植物细胞B.动物细胞C.鸡的红细胞D.人的红细胞3.在脂肪,肌肉和肝脏组织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受体是两个A亚单位和两个B亚单位组成一个大分子蛋白复合物,A亚单位是胰岛素结合点,B亚单位是跨膜蛋白,膜内部分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胰岛素与受体A结合,引起B的自身磷酸化,然后酶被激活,由此能导致其他细胞内活性蛋白的连续性磷酸化反应,通过ATP参与使葡萄糖合成为糖原,使血糖降低。
从以上材料体现细胞膜的功能是( ) A.保护细胞内部B.信息传递作用C.物质运输作用D.合成糖原4.最可能是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 ) A.C、H、O、N B.C、H、OC.C、H、O、P D.C、H、O、N、P 5.“在原始海洋中,生命起源过程至关重要的阶段是膜的出现。
”这一提法的重要依据是( ) A.细胞膜是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B.细胞膜上有许多功能蛋白C.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其成为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6.下列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含有纤维素的是()A.西瓜果肉细胞B.人的表皮细胞C.草履虫细胞D.变形虫细胞7.细胞之间依靠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下列具体事例与之不符的是( )A.激素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B.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C.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D.核酸不能通过细胞膜8.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细胞则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制备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③红细胞数量多,材料易得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浓度。
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其实就是发生渗透作用吸水)3、过程: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⑵在高倍镜下观察,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引流法)⑶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⑷利用离心法将细胞内容物与细胞膜相分离,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的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2、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
3、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4、细胞膜的结构(1)外表面: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2)基本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流动性。
(3)蛋白质:嵌入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4)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一些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①间接交流:激素、神经递质②直接交流:细胞膜的接触,如精卵细胞的结合③通道: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四、细胞壁(全透性)1、细胞壁的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细菌——肽聚糖真菌——几丁质2、主要功能:保护、支持。
植物细胞壁对于植物体起着骨架的作用,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第二节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叫做细胞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专题总结(含解析)专题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共性和差异)1.细胞结构的共性(1)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系统①细胞都具有一层界膜即细胞膜,将细胞内外环境隔开。
同时细胞膜还具备与外界环境、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②为了调节物质进出细胞,并使细胞有最适宜的内部环境,生物膜系统有两个基本的作用:在细胞内外起屏障作用,即不允许物质随意进出细胞;在细胞内构筑区室,形成各个功能特区。
如核膜将核质隔开、各种细胞器的膜使相应的小环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而在细胞内同时满足不同的、甚至特殊的反应所需要的条件,而不相互干扰。
(2)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DNA其中真核细胞的DNA主要被包裹在膜结构即细胞核中,而原核生物细胞的DNA是裸露的,既没有蛋白质与之结合,也无核膜包裹,所以称为拟核。
(3)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在细胞的遗传信息流的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的核糖体不仅功能相同,在结构上也十分相似,都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只不过原核细胞的核糖体比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稍小一些。
2.细胞结构的差异(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典型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此外,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几乎没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概括地说,原核细胞没有功能完善的内膜系统。
(2)真核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①图31为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肝细胞 B.衣藻细胞C.乳酸菌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解析: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菌细胞无中心体,棉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内无中心体。
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在掌握不同类型细胞结构的同时,也要掌握一些特殊细胞,如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无任何细胞器,也无细胞核。
, 专题二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1.不同生物的细胞,其形态结构不同。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细胞膜 2细胞壁(植物特有)3细胞质基质 4叶绿体(植物特有)5高尔基体 6核仁 7染色质 8核外膜9核内膜 10核孔 11线粒体 12内质网13核糖体14中央大液泡(植物特有)15液泡膜(植物特有)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2.细胞膜(1)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白质,另有糖蛋白。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3.细胞质:细胞质基质 + 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又称”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双层)含少量的DNA。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双层)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和糖类合成的“车间”。
(单层)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单层)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无膜)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消化车间”)(单层)液泡是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
含有色素(花青素)(单层)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无膜)4.细胞核(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2)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想象图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需要的物质废物释放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演示注意: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内分泌细胞靶细胞激素血管靶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发出信号的细胞靶细胞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胞间连丝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对细胞膜的成分探索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等人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结论: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讨论:☆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可以铺展成单分子层呢?☆请画出水面单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极性)疏水“尾”部(非极性)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7~8nm)。
磷脂、蛋白质等成分如何构成细胞膜?缺点:静态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辛格和尼格尔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科学方法2:提出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