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常犯的11种错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35
一.拒绝承担责任. 1.不要开口就是“我意为”, 要先认错“这是我的错”; 不要努力辩解, 而是要努力表现; 不要好大喜功, 而要脚踏实地; 2.美国员工做事积极主动, 不愿麻烦上级是因为怕上级打乱自己的思维, 毁掉自己的创意; 日本员工做事勤奋踏实, 不愿麻烦上级是因为怕上级看不起自己, 被骂无能失去尊严; 中国员工喜欢麻烦上级是怕负责任, 中国上级喜欢被下级麻烦是怕被架空或失去掌控, 所以一个喜欢麻烦, 一个喜欢被麻烦, 造成了互相推诿.二.未有培养下属, 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的事. 我们要随时.随地.随人.随事的培养下属. 我们说的一把抓是负责任的紧盯, 而不是大权独揽.三.只重视结果, 不重视思想教育. 没有好的思想, 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先有思想, 再有触动, 才有行动, 才能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最好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思想教育在于启发不在于教条.四.在公司内制造对立. 不要在公司内出现你们.他们的称呼, 而要统称为我们. 中国人对五伦内的人(君臣. 父母.兄弟. 夫妻. 朋友)还可以谦和相处, 在对五伦外的人就本能的对立.五.管人不能只用一种方法. 人的性格因不同出生地. 不同生长环境. 不同星座. 不同血型等均会不同, 所以在管理人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人. X +Y = Z理论.即:强势管理X + 参与管理Y = 综合管理ZX. 适合人为: 逃避责任. 厌恶工作. 不愿思考和付出, 主动性差的人;Y.适合人为: 乐意接受任务. 喜欢挑战工作, 富有发展潜力的人;Z.综合考虑从: 物质+精神上从惩罚+激励上从制度+人性层面考虑文明高度开发文明中度开发文明低度开发制度(法律)执行度人情(面子)影响度六.忘了公司的命脉—利润. 一个企业的发展, 要先由跟随者作起, 再逐渐开拓作生存者, 最后才能达到行业的领导者. 一流的企业定规则, 二流的企业作品牌, 三流的企业拼服务,四流的企业杀价格. 企业的竞争, 无非是:1. 质量;2.. 成本;3. 服务.4. 创新.5. 品牌, 总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七.只看问题, 不看目标, 扮演救火队. 我们要有大的框架. 香港回归, 英国人给订了四个框架: 1. 港人制港; 2.保证香港议会的成立; 3. 香港土地私有50年不变; 4. 因为香港经济同中国内地经济差距较大, 希望回归后,中国内地人到香港能持护照, 保证香港经济平稳发展. 5. 50年政策不变. 写IBM有一本书叫<<忧郁的巨人>>, 指出IBM有三个毛病: 1. 高层主管每日都在开会; 2. 对问题和危机反应迟钝. 3.忘了顾客的需要. 一个企业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应该是: 短期是理清自已的产品线, 有重点把利润产品线作强. 中期是发展自己的策略联盟, 建立好自已的商业圈(产品链) 长期是结合需求, 开发高端. 中端. 低端市场, 完善控制产业链.八.要有作主管的样子, 不要当难兄难弟. 一个管理者不要坏了伦理,不要作贱了自己. 要有威信和威度. 俗话讲在其位谋其政. 雍正王朝中有一个情景, 说雍正刚当皇上时, 有一天晚上六阿哥求见, 雍正的师爷吴先生传话说: 告诉六阿哥, 如果是军机大事, 找十三爷, 如果是朝中大事, 找张中堂, 如果是私事, 皇上没有私事, 请六阿哥回去.九.没有作业标准, 所谓的作业指导书只是操作流程, 没有细节量化. 我们要把让员工追求标准作业变成作业者的原动力. 所谓原动力就是一种自尊.自爱.自我上进的动力. 这需要我们建立起组织的品牌和文化氛围.十.纵容能力不足的人. 人力资源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一个错误的人摆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 一个组织要有上进文化, 留住不求上进的人, 对组织其他成员来说不公平. 现在是信息时代, 又说是知识经济时代, 每个人, 每个组织, 每个国家都在不停学习和进步. 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按地理划分有三个区: 渤海湾区又叫大北京区, 包括北京.天津. 唐山. 保定. 大连. 旅顺. 青岛. 威海. 长三角区: 上海. 杭州. 无锡. 苏州. 嘉兴. 绍兴. 宁波.珠三角区: 广州. 深圳. 珠海. 顺德. 佛山. 南海. 东莞. 香港. 澳门 . 纵容能力不足的人, 还有一层原因是怕别人超越自己, 所以就互相包庇.. 清朝末期只所以半个世纪不停的签约, 就是因为纵容了能力不足的人. 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 1858年签署天津条约. 1860年签署北京条约. 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 1901年签署辛丑条约. 中国的慈禧和英国的维多利亚, 同样都是寡妇, 一个天天溜鸟, 一个在那不停的想, 我应该怎样搞定这个世界呢?.一直到现在, 她的后裔伊丽所以她拿下加拿大, 搞定澳大利亚. 吞掉新西兰. 攻下香港. 占据伊拉克. 埃及和南非, 成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沙白女王, 还是英联邦国家: 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巴多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哈马、伯利兹、斐济、格林纳达、加拿大、毛里求斯、瑙鲁、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所罗门群岛、图瓦卢、新西兰、牙买加等十七个国家的元首。
管理者常犯的十一种错误前段时间,纺织公司部分管理人员到济南学习了余世维博士的讲课,主题为“管理者常犯的十一种错误”,针对学习的主题内容并结合我分公司的实际情况,总结如下:一、拒绝承担个人责任拒绝承担个人责任,这是我们管理干部常犯的第一种错误;如发生不安全情况后,部门领导首先想到的不是查找原因,积极整改,而是想方设法推脱责任;工作做不好,不去考虑自己在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而是费尽心思找出一大堆工作干不好的理由,这正应了“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这句话.要做好一名管理者,首先要有为事情的结果负责的意识,不管我们安排的工作做好还是做不好,都应该负起领导者的责任,不能干好了是自己的,干不好是别人的.当出现问题时,在勇于承担的同时还要尽一切努力弥补自己的缺失,而不能想法设法找借口搪塞,或者找一个人当替罪羊、拉一个人当挡箭牌.我们公司倡导的“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体现的正是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先学习如何认错,为事情的结果负责,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做到持续改进.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所谓“在其位要谋其政”,这是企业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正如董事长所强调的“事不成,力不到”,我们不应该将精力用在如何找借口去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去开脱上.二、未能启发工作人员什么叫做干部、什么叫做优秀的干部,干部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指导别人,能够从一些实例中给自己和别人好多的启迪和启发.管理好的单位领导在与不在都一个样,新领导与老领导在时一个样,都不会引发混乱,因为优秀的干部做到了一点,那就是“责权分明”.许多单位领导习惯于将权力“一把抓”,总揽大权,单位或部门的任何事情都要向他请示,一旦找不到他,很多事情便无法进行.如魏征给唐太宗指出的劳神苦思、代下司职的错误做法这一案例,历史上还有三国时期诸葛亮大事小事一把抓、鞠躬尽瘁最终积劳成疾、累死在岗位上的例子;高层管理者表现太强势,下属得不到锻炼,不能提升整体的绩效,还容易导致中层和基层管理干部产生不受重视的感觉,不能很好地调动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容易造成我们的管理干部培养出现断层的现象,就如诸葛亮死后蜀国无将的局面,这是不可取的.所以真正的管理者只需要凡事紧盯,而不是把所有权力揽在手上,应该学会发到下属参与企业管理.只要我们将公司制度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贯彻落实下去,不管领导调职、退休等都不会使部门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三、只重结果,忽视思想成功的管理者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往往整合各方面因素,找准切入点,深入细致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早已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而这种习惯是逐渐形成的.很多领导喜欢说,“别告诉我过程,我只要结果.”“我只要结果”一句很酷的话,我们工作中时常听到.这句话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是要求明确工作目标;二是要求提高执行力;三是要求高效率完成工作;看起来十分完美、无懈可击.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这句话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余世维博士所讲:“当你的职员为了你要的结果而想破脑袋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他的思想,思路完全是与这个结果背道而驰的呢当他的思想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就不会形成合理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没有能力去完成这个目标.这时候,身为领导,教诲,启发,点播甚至培训都是很有必要的.只要结果的思想,往往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其实,在注重结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思想的建立在于启发而不是教条,有助于习惯的形成,还能防患于未然,避免结果出现时亡羊补牢.我们干工作、考虑问题时不要一味模仿前人的做法,要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做到推陈出新,这与我们公司当前倡导的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正好吻合.余世维博士的一句话讲的很到位,那就是: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四、在公司内部形成对立“在公司内部形成对立”主要是论述了一个观点:在谈到自己公司时,只有一个代名词“我们”常说“你们、他们”会造成一种疏离感,久而久之会破坏团结,这与我们公司现在倡导的创建“和谐型团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假如一厂厂长问二厂厂长的生产指标情况怎么样,看两种问法,问法一:“你们二厂的生产指标完成的怎么样了”问法二:“咱们二厂的生产指标完成的怎么样了”,大家认为哪种问法更亲近一点呢不要在公司内部形成对立教育我们各个部门之间不能互相攻击,互推责任,而应该精诚团结、共同协商、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一天到晚把其他部门看成对立者,不利于部门间的协同合作,继而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效率.整个公司就像一台机器,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所以我们今后工作中要着力培训各级干部及职工的团队意识,部门与部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都要有效团结起来.五、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我们平常说要一视同仁,也就是对人不分厚薄,平等对待.但是在管理当中“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要注重权变观点,没有一种管理理念时固定的,孔夫子提出“因材施教”也是这种理念,因为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是不同的,对下属的管理方法需要灵活多样,因人而异.该强势的时候要强势,该怀柔的时候要怀柔,一把钥匙只能开一道锁.一种技巧可能只对一个人有效.要想真正做好管理者,需要将精神鼓励、物质激励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在物质面、惩罚面和制度面上下功夫,而忽视了精神、激励和人性层面,同时应该注意提高法律、制度和规章的地位,降低人情和面子的地位.每个人都渴望赢得别人的尊重,任何不尊重别人的做法,对自己也是一种贬低,尊重别人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和修养.六、忘了公司的命脉:利润利润是企业生存之本.在市场经济的激流中,公司想要生存,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利润,要以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资金创造最大的利润.利润最大化应该是一个企业管理行为的永恒追求,没有利润,即使有最佳产品、最高形象、最好员工,也是很快就陷入困境.要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做到组织健全、势力庞大、文化规范,这样才能够和其他企业竞争;我们集团从最初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油棉加工厂发展到现在集棉纺、织造、染整、服装、热电、铝业、铝材深加工、海洋化工于一体的特大综合型企业,也正是走了这样一条路子.因此,作为管理干部,我们要从细节、点滴入手,严格控制各项消耗指标,优化、创新生产工艺技术参数,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严峻的市场经济中征求最大利润.管理就要注重效益和利润,没有利润、没有效益,任何人的工作都将失去意义.七、只见问题,不看目标作为领导者,在加大细节管理的同时,要注意抓大放小,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注重工作创造力的开发;做任何事要有时间观念: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要的事情做好;注重短、中、长期目标的制定,制定目标注重方向性和可操作性.作为管理者应该努力地发挥创造力,有效地利用时间.其实目标管理在我们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很常见,为达到一个目的而制定相应的目标这谁都会,关键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一名管理者整天忙于解决各种问题,到处扮演救火队的角色,会使我们忘记真正要做的目标,久而久之会丧失创造力.我们生活在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动力的社会中,通过不断学习新的信息和理念,使自己在行业内与时俱进,保持领先,这是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生活中所有变化都来源于每个人的思想与新理念的碰撞,这种碰撞就象台球桌上一个球与另一个球的碰撞一样.这就是经常学习新理念的人比不接受新理念的人进步更迅速的原因.八、不当老板,只做哥们儿不当老板,只做哥们儿,这是管理大忌.公司倡导创业人时一家,但并不是说主次部分;对下属好是有必要的,但工作关系与朋友关系必须分清,不能将私人感情混入工作之中.作为一名干部,在下属面前言行举止一定要慎重,不能过于随意,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偏激言辞和行为,要提高自己的人格影响力,时刻注意自身作风问题,干部的言行举止,不仅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思想工作的成效,干部心术不正,职工怎能不生二心干部不能廉洁奉公,职工怎能不生怨言没有好的工作风气和氛围,什么工作也是做不好的.总之一句话:“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九、未能设定标准纵观世界上各大企业成功的经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标准、有量化、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监督,任何一家优秀的公司,都是以制度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的.有了标准,有了细节,还要靠员工的自尊来引发员工去努力追求达到这个标准,而不能单单靠管理干部在后面挥动鞭子时刻监控着去干,只有依靠自己尊严和工作的主动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才能不停地推动企业进步.举个例子来说,电解换极作业,我们有严格的换极程序和标准,但这些标准是否被严格执行,这是影响换极作业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全国劳模李素丽曾说过:“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十、纵容能力不足的人现在有些干部怕被别人超过去,不敢启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而用了能力较差的人,对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不但不用反而处处压制,有些优秀的员工甚至被逼离职;对于能力比自己差的人互相包庇,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现象,这是不可取的,长此下去,再优秀的企业也会逐步走向失败.纵容能力不好的人,大家可能都会说你是个好人,但作为一名干部,你可能是个好人,但不代表你是一名好干部,因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永远是一个矛盾结合体,而你是一个管理者,你是要经常检查工作、得罪人是在所难免的.余博士还特别提到,搞管理不等同于比谁更受欢迎,在工作中不能当老好人,不能害怕面对他人.老好人不一定能让问题消失,不敢面对他人也就不能正确解决他人存在的问题.余博士借用韩非子的话说:只会压制自己叫做“怕”;只会纠正自己叫做“乱”;只会节省自己叫做“贱”.意思就是一名干部只知道压制自己的情绪和感觉,不敢压制部属叫做怕事;一名干部只敢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敢纠正部属的错误,就会公司大乱;一名干部只知道自己吃5元钱的盒饭,下属在外面啃牛排叫做贱.“老好人”主义干不好管理工作,在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这样的例子,管理不等于比赛谁最受欢迎,纵容能力不足的人,是对有能力的人不公平,纵容极少数违章违纪的职工,是对绝大多数职工的不公平,亲情管理并不否定严格管理,干部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上要严格.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实施“末位淘汰制”对于促进干部职工积极进取,维护公平公正环境能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选好人是办好事的关键,习近平说:“万事兴衰,唯在用人;用人关键,重在指导”.人能决定事物的成败,所以干什么事情,首先是人的问题.生产管理工作中要会用人,用好人.十一、眼中只有超级明星超级明星就是指整体资质很高的员工,而现实中的超级明星在员工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不会超过5%,大部分业绩良好公司都靠中等资质的一群人,加上少数的明星.余博士用金字塔概念告诉我们:一个人眼中不能只有超级明星,整个企业都是我们的,领导人是最高精神的象征,代表企业,而更多的企业员工就是“金字塔”的基座.一个人如果眼中只有超级明星,就犯了庄子说过的一句话:“快马先死,宝刀先钝,良木先伐”. 所以不要眼中只有超级明星,应看到人人都是宝刀,个个都是快马,大家都是良木,我们公司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全靠全体人员的团队精神.望各级管理干部认真组织学习,认真对照以上提到的管理者常犯的11种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