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少年闰土
- 格式:pptx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3
小学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原文及教案5篇少年闰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学习抓住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3、初识鲁迅,初步感受鲁迅文字的味道。
【课前交流】A.这篇文章很长,对于这样的文章,比较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默读。
(板书:默读)默读与朗读有何区别?(1)默读时,不能发出声音;(2)默读时,不能张开嘴巴;(3)默读的速度比朗读更快。
“一目十行”说的就是默读。
有的同学认为,朗读可以读出感情,而默读不出感情,你们认为呢?(朗读通过声音和表情传达感情,默读可以通过表情来传达感情。
默读时,读者的表情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而不断变化。
)待会默读时,老师要看一看,谁的嘴巴没有动,谁的脸上能传达出课文的感情。
B.上语文课三项基本功:聚精会神地听、全神贯注地看、滔滔不绝地讲。
看徐老师半分钟,不知道同学们对我这个大朋友有什么样的了解,谁来说说?(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语言神态等方面体会特点)好了,经过几分钟短短的聊天我们都认识了,你跟朋友聊天是不是这样坐得端端正正?不用,今天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敞开自己的心扉,好不好?我看看谁最自然。
哎,对了,放松一点,没关系。
刚才你们从徐老师外貌动作神态甚至是语言对我这个大朋友有所了解,相信通过这节课我们彼此会有更深的了解。
C.谈学生姓名中五行知识。
【教学预设】一、导课,识鲁迅1、出示插图,深情朗读第一段。
——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2、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少年闰土》。
知道作者鲁迅吗?我们手头也有现成的资料袋。
学生自读课后“资料袋”,渗透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
——读了资料袋,我们了解了鲁迅其实是作者的笔名。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鲁迅的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人说味道很好,有的人说读不懂,得慢慢品。
下面就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感受一下大作家鲁迅的语言风格。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少年闰土》语文教案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少年闰土》语文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 了解《少年闰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 学习和理解《少年闰土》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少年闰土》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2.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少年闰土》;2. 阅读笔记。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课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并复习相关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Step 2 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少年闰土》全文,并进行思考和理解。
鼓励学生自己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要素,并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问题:1. 《少年闰土》的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2. 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有什么特点和与众不同之处?3. 闰土和刘志民之间的友谊是如何发展的?4. 故事中有哪些关键事件和转折点?5. 你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感到心情起伏、悬念迭起的地方?Step 3 课文分析(15分钟)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词义和用法,并通过讲解、讨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4 课文运用(15分钟)安排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形式下,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展开相关的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
Step 5 情感态度培养(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少年闰土》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如友情、勇气、坚持等。
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将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整理成笔记,并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Step 7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阅读《少年闰土》全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少年闰土》是小学高年级的一篇传统课文。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少年闰土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特点。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闰土的“知识丰富”。
教学过程概述如下:一、初读课文,认识特点二、直入重点,理解“知识丰富”(一)找“事情”,理解“知识丰富”之一--知道得“多”1.师述: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闰土勇敢机警、知识丰富、聪明能干,那你喜欢闰土特点的哪一个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丰富”。
)2、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找出6-16自然段)3.快速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里闰土说了哪些事?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4.“无穷无尽”是什么意思?它说明了什么?(多;闰土知道的事情多,说明他“知识丰富”。
)5.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闰土知道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多”可以看出闰土的“知识丰富”。
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面。
(二)品词句,理解“知识丰富”之二--知道得“详细”1.再仔细读这一段,想一想,这四件事当中,哪几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举例说说。
2.讨论汇报。
“雪地捕鸟”。
闰土十分熟悉捕鸟的过程,还用了非常贴切的动词,如:扫出支起撒下一拉……“看瓜刺猹”。
绘声绘色描述:啦啦地响油一般的滑……3.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这两件事,从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闰土对海边的农村生活是知道得多么详细啊!这对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你又悟出了什么?(闰土知道的事情不但多,而且对每件事知道得十分详细,这“详细”是他知识丰富的第二个方面。
)(三)体会“三个不知道”,理解“知识丰富”之三--以“少”衬“多”1.快速读这一段话,想一想这四件事,课文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我和闰土的对话)2.请大家找一找“我”和闰土的对话句子,并用“”画出来。
《少年闰土》教案教学目标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2.谈话引入:上节课咱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绍兴农村孩子。
这节课将重点研究闰土的语言和动作,体味他的个性。
3.回忆:闰土讲的哪些事让“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呢?二、新课(一)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3.学生畅谈(1)看瓜刺猹。
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
(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
(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
4.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
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
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熟记以下生字:扭胯厨套猥畜窜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他的特殊感情。
4、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5、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他的特殊感情。
【学习难点】: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等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指导】:扣词扣句,自读自悟,自主建构【资料链接】:本文节选自短篇小说《故乡》,是鲁迅于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反应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作者回故乡,童年的伙伴、农民闰水(也就是文章中的闰土)来探望他,伙伴的巨大变化使作者感触万千,引起了作者的深切同情,于是鲁迅艺术的再现了农民闰土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节选部分是作者与小伙伴少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写出了一位聪明、活泼、能干、可爱的农村少年,表现了他们少年时代纯真的友谊。
【学习过程】一、基础达标:(预习完成)1、看拼音写词语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其间、仿佛、便是、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素不知道、如许、先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熟悉文本,说说文章写了闰土哪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浏览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几件事?请试着用简练地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精读课文,感悟特点合作探究:1、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活不理解的地方,同桌探究,解决不了的小组合作。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揣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以读为主,体会重点。
(一)请同学们快速成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5‵]1、生答师板:闰土: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二)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第二段,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说出来让大家学习。
然后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6‵]3、谁能把你刚才学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呢?①摘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
体会闰土的健康、可爱。
师出示外貌图片及外貌描写的句子。
全班同学齐读外貌描写的句子,要读得天真、可爱。
4、谁再来把你刚才学到的说给大家听。
②摘捕鸟句子。
a、学生汇报句子时,教师出示幻灯。
问:从这段话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生答师边小结边板书:聪明能干。
对了,从闰土介绍他的捕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聪明能干的特点。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
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
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2)正音(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
引出感叹词“啊”。
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1. 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
(1)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
(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
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少年闰土》甘肃镇原南川小学梁芃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润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
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点】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一、单元导语,认识鲁迅,导入新课1.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鲁迅的了解。
2.这个单元我们将学习与大文豪鲁迅有关的几篇文章。
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节选自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的一个人物,题目是《少年闰土》。
二、预习分享,识记字词,整理标题1.读准字音,理清字词意思,读通句子。
(课件)2.整理标题,知道内容。
师:读完课文,你们喜欢闰土吗?为什么?(喜欢,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心灵手巧、淳朴可爱、健康活泼的小男孩)师:预习收获真多,连闰土是什么样的人都知道了。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目的:1、通过分析内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电脑、小黑板、图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读了此文,知道文中讲的是,出示画面并加以描述,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
二、学习讨论1、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讨论并简单交代相关事项。
(1)分小组讨论,设小组长一人。
(2)用铅笔划出相关语句。
(3)在空白处写上注释。
2、教师巡视指导(分优、中、差三组)3、分析理解(1)指名回答(2)学生回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3)教师指导a教师指导学生朗读b教师归纳分析启发一,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适当点拨,如说他的外貌怎样,从中就可以找出;启发二,引导学生还有哪些语句不理解,从而引出“知识丰富”这一点;启发三,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如何理解?(4)举例分析a外貌描写部分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导学生朗读,要突出其特点。
教师分析:“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勤劳)(板书)“头戴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朴实)(板书)“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说明了什么?(父亲爱他)b看瓜刺查部分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导学生朗读,要突出其特点。
刺查有几个动作?用横线划出。
从“听”中可以看出闰土什么?(板书:聪明能干)闰土为什么要“捏着”胡叉轻轻地“走”?(板书:机智勇敢)想象一下闰土是怎样刺查?哪个同学表演一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4、教师小结三、质疑延伸1、还有哪些疑问?2、学生提问3、师生解答4、课外延伸(可以去阅读小说《故乡》)四、教师总结点明板书五、板书设计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勤劳朴实颈套银项圈约莫十一二雪天捕鸟捡取贝壳机智勇敢闰土聪明能干看瓜刺鸟潮汛观鱼知识丰富舍不得送礼物真诚友善。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少年闰土_鄂教版《少年闰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回忆最好的小伙伴,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怎样才能写好自己的小伙伴呢?《少年闰土》会给我们启发。
2、昨天已预习了课文,说说闰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了解学生认读情况。
二、引导质疑。
读课题,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谈一谈自己想解决什么问题。
三、细读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逐一解决提出的各种问题。
2、学习闰土的外貌,读练结合。
(1)了解闰土的外貌特征。
①自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
②(小黑板出示有关句子)从这些外貌特点,我们感受到了什么?(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淳朴及深受父亲喜爱的农家孩子)。
象画面。
②仔细默读,边读边想:从四件趣事中,你体会到了闰土的什么特点?拿出笔,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完成相关练习。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盼望”、“新鲜”,并用它们口头造句。
(2)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4、全班交流,并指导感情朗读。
(闰土特点:见多识广、勇敢机智、聪明能干、活泼可爱)三、读悟感受句,体会作者感情。
1、指名分角色朗读6—16自然段,其余学生思考:“我”边听闰土介绍边有什么感受?找出相关段落。
(11、14、16自然段)2、(出示16节)指导朗读,提问讨论:你怎样理解这三句话?这段话采用了怎样的写法?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4、指导感情朗读。
四、图文结合,感受友谊。
1、出示挂图,简述图意。
(依依惜别,依依不舍……)2、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五、浏览全文,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全文写了什么内容?2、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3、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知道了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一些趣事,感受了“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而且学会了写人的方法,如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特点,通过叙事体现人物的个性,采用对比的手法等。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教案-少年闰土_鄂教版22 青年闰土第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明白得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明白得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分析:明白得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明白得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明白得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明白得课文内容。
教具预备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谈话交流,导入新课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经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明白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
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青年闰土》。
随机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组织分段朗读课文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启发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明白得“其间、无故、素不明白、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明白得;假如提出不明白得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明白得课文时解决)4、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说明连线:5、引发摸索,启发谈话初识闰土,了解特点1、提出摸索问题,并出示重点明白得的句子(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专门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引发学生摸索,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3、提出摸索问题,引导学生摸索并解答疑问结合“他见人专门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爽朗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3、组织学生做游戏1、随着教师的导入进入本课的学习2、全班齐读课题。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不明白得的地点做上记号。
并想一想青年闰土给你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
4、学生自读圈画,5、质疑。
(学生自读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全班交流解决)6、完成练习:连线其间只明白无故稀奇-素不明白如此如许从来不明白希奇其中单明白无缘无故7、说说青年闰土给你留下了如何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8、摸索:“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模样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