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人类的形成
- 格式:ppt
- 大小:694.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内容人类的形成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课时一课时总课时一课时授课形式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是平等的..1、教学过程中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注意从文字资料中获取必要信息,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2、采用例证法和对比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在观察、比较等方面,同时对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起到良好的基础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探究式学习,教师不断深入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自由讨论等过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2、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3、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教学方法新授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资源《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九年级上)》《世界史纲》 [英] 威尔斯部分网络资源板书设计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三、四百万年前)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国家产生真的吗?这么多?这些故事一定很有趣!学生讲述两个神话故事得找证据.. 达尔文学生朗读小字当然了,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则认为人是原本存在的..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我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展示图片)谁能讲的比我有趣?这些都是神话故事,我们无从考证其真伪,关于人类的起源,单凭这些口碑相传的故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怎么办呀?(停顿)对得找证据..有这么一个人,在经过了多年的考察总结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结论……对呀,此人即为达尔文..(展示达尔文图像)达尔文的这套学说,奠定了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他还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发展的思考,阐明这几乎是常识性的知识不必强调,有些学生会不以为然,教师要抓住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特点,以此为突破口,抓住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际上很强,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用“好玩”来挖掘出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讲述这两个神话能更好的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部分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出结论..“老师,从猿到人经历了多长的时间呢?”这里的“长期”竟然有这么长呀,好几百万年..学生朗读教材的小字部分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也就是你们刚才说的那个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是提出后就为人们接受,大家可以阅读教材第2页,看看达尔文的观点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尽管达尔文的观点遭到了多方面的谩骂和围攻,但是这个观点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动荡、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我们看看这个学说的观点是怎样的?大家阅读课文..(学生归纳)在这个观点中,大家要注意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人类是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劳动,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这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展示)第二,人类形成的时间是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展示)问的很好,现代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一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1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考古学、历史学的不断发展,为我们不断探索人类出现的这个问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研究证据..“露西”是一个西方女性常用的名字,可是,在考古学上,她可是大名鼎鼎..为什么这么说平静学生刚才的兴奋,使他们能够转回到教师的思路上来..讲述这里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讲出达尔文的名字,让学生自由的想象,再次起到激发学生兴奋的作用..这里需要向学生交待清楚..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强调重要知识点,落实三维目标..“老师有什么证据呢?”不是的“猿人”好理解,“智人”怎么理解?“现代人种的差异显示出来”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老师,是不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是同时产生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中间的小字部分..(展示南方古猿的复原图)这就是我们的“露西”,就是文章里提到了“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正是他们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完全形成人..我在网络上找到一些资料给大家看看..(逐一展示)首先,看看南方古猿同大猩猩的头骨比较,尽管有很多差别,但是很相似..其次,看看人类同猿类的骨骼对比,人类的骨骼更加适合直立行走..再次,看看脑,差别不大..这些都反映出一个问题,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展示进化图)讲到这里,大家设想一下,是不是南方古猿在进化成为“完全形成的人”的时候,是一蹴而就的?(稍微停顿,给学生思考)实际上,人类从南方古猿到“真正”的人类或者“完全形成的人”所经历的几百万年也是在逐步发展变化的..我国的考古学家根据化石发现,将这个进化过程划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展示)“智人”是人类进化的最后阶段..关于“智人”的详细情况可以参看我这里就不赘述..在这里要注意晚期智人,看看这一时期有什么特殊信息值得关注..世界上有哪几个人种呢?(展示人种的图片)人种的差异是很显著的,但是这种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例如生活在炎热地区的人类为了抵抗太阳的暴晒,皮肤的黑色素多,所以显现出黑色人种的特征,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类则为了抵抗严寒,他们的身材长的比较矮,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通过简单比较,使学生了解人和猿之间的进化关系..产生的作用..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展示)让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出问题,加强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的基础再提出问题,使其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追寻了早期人类的足迹,了解了人类的产生,最初的人类社会以及国家的产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会从历史文物、资料中提取又价值的历史信息和知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对我们今后的历史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课堂练习1.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如果想到实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则应该去()A.非洲 B.美洲C.亚洲 D.欧洲2.古代希腊著名的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的情况()A.晚期智人 B.母系氏族C.父系氏族D.奴隶社会。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起源: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2、原因: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中,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3、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猿: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人类的远祖4、人类进化的三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分类:早期猿人:距今约250万~180万年左右,能够直立行走,并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晚期猿人:距今约150~20万年前(元谋人:约170万年,1965年发现北京人:约50万年,1921年发现)(丁村人:约12—10万年,1953年发现)晚期智人:约始于10万年前(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1930年发现)出现人种差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二)、氏二、氏族社会的出现1、氏族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2、发展的过程:母系氏族社会:原因: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群婚特点: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父系氏族社会:原因:男子在社会经济种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稳定结果: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观念和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产生(奴隶和奴隶主)→战争、军队、政府等出现→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为什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①直立行走首先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和进行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②促进了脑的发育,使人从动物界完全分离出来。
一、选择题:1.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 BA.腊玛古猿 B.南方古猿 C.海猿 D.外星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AA.原始人群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3.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人类分为 CA、黑种人白种人B、有色人种无色人种C、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D、黑色人种黄色人种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在母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在母系氏族中,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在父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父,不知其母”D.在原始社会末,出现阶级压迫是人类的倒退5.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DA.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B.男子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C.男子主要从事打猎和捕渔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6.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DA.使用语言B.建造房屋C.烧制陶器D.制造工具7.下面几项表现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D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使用陶器器皿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8.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知识点第一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黄色人种——亚洲;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
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前约3500 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古巴比伦(前约3500 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前约2500 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前约2070 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人类怎样由古猿进化成人并进入氏族社会的过程。
从南方古猿开始到晚期智人,人类完成了进化历程。
在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氏族公社产生。
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出现了阶级,国家产生。
二、课程标准(实验稿)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和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知道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理解生产力的提高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思考探究“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什么?”通过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通过对人种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不同人种之间是相互平等的;通过对氏族、国家产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里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
展示:司芬克斯之谜:“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学生:“人”。
教师:人是从哪里来的?她是如何孕育而生的?千百年来,这是一个曾经引起人们无尽遐想的历史之谜。
今天,请跟我一起走进历史,去揭秘人类的形成。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切入问题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揭秘人类起源教师: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众说纷纭,你都知道哪些说法?学生:女娲造人说、上帝造人说、外星人造人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教师:人类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哪一说法更具说服力呢?请阅读课本第2页正文及小字部分。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能力目标:(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
(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
(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重点和难点: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教学方法:提问法、分析法、归纳法。
学生学法: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
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讲授新课: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
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
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
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
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
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一、人类的出现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
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第1课人类的形成同步达标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A.腊玛古猿 B.南方古猿C.海猿 D.外星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A.原始人群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3.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人类分为A.黑种人白种人B有色人种无色人种C..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D.黑色人种黄色人种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母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在母系氏族中,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在父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父,不知其母”D.在原始社会末,出现阶级压迫是人类的倒退5.把下列“完全形成的人”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
A.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B.德国尼安德特人C.印尼爪哇人D.中国丁村人E.法国克罗马农人F.中国北京人6A.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B.男子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C.男子主要从事打猎和捕渔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7.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使用语言B.建造房屋C.烧制陶器D.制造工具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A.山顶洞人B.印尼爪哇人C.法国克罗马农人D.德国尼安德特人2.下面几项表现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使用陶器器皿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3.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这两段话表明A.男女分工现象出现,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B.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C.男子取代妇女掌握了氏族的统治大权D.男子的经济地位随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4.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社会形态B.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起始于170万年前,终止于公元前21世纪C.原始社会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时期D.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二、材料解析题5.阅读下列材料“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1课人类的形成1. 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而的,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形成的标志:制造工具。
2.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3. 三大人种的形成:(1)根据体貌特征,世界人类分为:黄种、白种、黑种人。
(2)形成的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3)人种差异形成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4)学会以此批判种族歧视的错误观点4. 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原始社会;5. 氏族的出现:(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1、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2、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占据主导地位3、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也以集体为主父系氏族1、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2、农业、畜牧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3、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始支配社会第2课时大河流域——人类明的摇篮1.明古国河流名称明出现统一时间明成果古埃及尼罗河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3000年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字等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公元前3500年以后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楔形字、空中花园古印度印度河、恒河约公元前2500年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古中国黄河、长江约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分封制、甲骨等2. 汉谟拉比法典:⑴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⑵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⑶地位(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法典。
3.种姓制度(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严格的等级制度。
影响: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印度社会的发展带不良影响)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4、人类早期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大河流域原因: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认识人类出现的时间、祖先、四个进化阶段及世界三大人种。
2.理解记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3.通过对史前人类形成的学习,明确劳动创造了人和世界的观点。
二、知识梳理1.人类的出现: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南方古猿2.形成过程:正在形成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出现人种差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3.早期社会形态: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点评:该部分的识记主要抓住南方古猿、完全形成的人中与中国相关的代表、早期人类社会的两个时期即可,同时也可以试着建立本课的知识结构表。
三、教材详解1.南方古猿: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距今三四百万年前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学会制造工具是人类出现的基本标志。
人们把南方古猿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2.完全形成的人: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其中晚期猿人的代表有中国的元谋人和人,晚期智人的代表有中国的山顶洞人。
3.人种的差异:由于不同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人类在晚期智人时代出现了体貌的明显差异。
根据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大体分为三类,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氏族社会: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
在这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先后出现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社会中占主要地位,那时的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私有制的出现,男子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
点评:1.人类的出现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本课采用的是较通常的看法。
2.注意晚期猿人和晚期智人的区别。
晚期猿人中的中国人已经使用天然火,会打制粗糙的石器,但与现代人类还有较明显的差别。
《教师用书》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三大问题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
本课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氏族社会的产生。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开始的。
直立人阶段的原始人类已经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生活。
在早期智人阶段,人类除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劳动社会分工外,同时在婚姻关系上已从原始的乱婚进入血族群婚阶段。
也就是说,在一个集体内部禁止母辈和子辈之间的通婚(但同辈人之间却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乱婚进步。
实行血族群婚制的集体,又称之“血缘家庭”。
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这种家庭的典型形式,应该是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姐妹,正因为如此,也互为夫妻。
”血族群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组织的最初萌芽。
晚期智人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行血族群婚的血缘家庭逐渐转变为实行本血族内禁婚,必须和血族外的异性通婚的族外群婚制,即本血族的兄弟姐妹不再互为夫妻而只能和另一个血族的男女通婚。
这种实行族外群婚制的血族就逐渐形成一个界线分明的社会集团,即氏族。
通俗地说,氏族就是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集团,它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细胞。
氏族社会的特点。
与原始群,特别是与国家组织形式相比,氏族社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氏族社会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即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血缘是制约人类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第三,氏族是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地位,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时期,妇女和男子先后成为氏族社会的主体;第四,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第1课⼈类的形成⼀、⼈类的出现1、现代⼈类从⾮洲南⽅古猿进化⽽来(属“正在形成中的⼈”)。
2、会不会制造⼯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是⼈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步。
4、“完全形成的⼈”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能⼈”;②晚期猿⼈:中国元谋⼈和北京⼈、(印度⽖哇⼈);③早期智⼈:中国丁村⼈、(德国尼安德特⼈);④晚期智⼈:中国⼭顶洞⼈、(法国克罗马农⼈)。
5、晚期智⼈出现的同时,现代⼈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种(即黄种、⽩种、⿊种⼈)出现的原因:⼈种的差异,是不同⾃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族社会1、⽒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族?⽗系⽒族母系⽒族:妇⼥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系⽒族:随着社会⽣产⼒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逐渐取代妇⼥成为主要劳动⼒,开始⽀配社会,⽗系⽒族逐渐取代母系⽒族。
2、国家的产⽣:⽗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
第2课⼤河流域——⼈类⽂明的摇篮⼀、⾦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个奴⾪制⼩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的古代埃及国家建⽴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字塔(古代埃及法⽼的陵墓)⾦字塔是埃及国王权⼒的象征。
⼆、新⽉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在两河流域南部建⽴起很多奴⾪制⼩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伦王国国王汉谟拉⽐统⼀了两河流域,建⽴了中央集权的奴⾪制国家。
3、汉谟拉⽐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步⽐较完备的成⽂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些⼩国。
后来,雅利安⼈⼊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起奴⾪制国家。
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要点:“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能力要求;(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
(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
(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重点和难点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教学过程:【讲授新课】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
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
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
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
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一、人类的出现1.“完全形成的人”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2.人种的差异现代人种何时出现?世界上的人类有哪些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
由于体型、肤色等外部形态的差异,人类学家把人类分成了这三大人种。
黄种人又叫蒙古利亚人种,如中国人、印地安人等;白种人又叫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又叫尼格罗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长时期不同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当人类出现的时候,人类历史也就开始了。
二、氏族社会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提问的方式进行。
在教师帮助下,师生共同归纳要点。
集体生活,但居无定所到定居,形成氏族、部落。
(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