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生态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9
【标准】各种生态纺织品标准大全2015-05-15目前国外许多国家针对纺织品的环境要求除了强制性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外,不同国家、不同机构颁布针对纺织品的环境标志的认证标准作为一种自愿性的环境要求也对纺织品国际贸易有很大潜在影响。
针对纺织品的环境标志中,以欧盟成员国颁布的最多,标准也最为严格。
这些纺织品环境标志有些是政府颁布的,如欧共体委员会1996年颁布了针对T恤衫和床单的环境标志认证标准,另有一些是由纺织品认证机构颁布的,如OekoTex标准100,Toxproof等,这些环境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1)ISO14000标准ISO1400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ISO14000系列标准,对企业的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产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以审核,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经常的检查和评审,使得环境质量有持续的改善。
ISO14000目的在于激发企业自觉采取预防措施及持续性改善措施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ISO14000是一种自愿性的标准。
目前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正逐步开始。
通过ISO14000认证是符合环境管理要求的重要标志。
ISO可能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但另一方面通过ISO14000则可以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2)欧盟生态标志欧盟生态标志——生命之花欧盟生态标志建立于1992年。
1994年由丹麦负责制定纺织品生态标志认证标准。
1996年4月欧共体委员会最后制定了T恤衫和床单生态标志的认证标准。
由于认为主要的环境影响是由棉花生长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化纤生产中有毒加工过程以及染色、印花、整理等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使用造成的,因此该标准对限制棉花生长中农药的使用提出了一定要求。
1996年底欧盟开始将纺织品生态标志认证标准扩展到棉质和化纤服装、其它纺织品,如窗帘、地毯、家具罩等。
(3)德国Oeko-Tex标准100OEKO-TEX 100认证标志1994年德国海恩斯坦研究所和奥地利纺织品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制定Oeko-Tex标准100纺织品生态标志。
生态纺织品标准
关于生态纺织品标准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环保纺织品的标准也变得越来越强调。
生态纺织品标准定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标准,以确保有效使用和开发生态纺织品。
首先,原料要求。
生态纺织品标准要求原料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同时也不允许使用野生动物皮毛和羽毛来生产纤维,对这种原料也有着严格的禁止令。
其次,工艺要求。
有些采用有害过程生产的纤维不符合生态纺织品标准,这些物质将会有潜在的危害。
同时,生态纺织品标准还要求使用水和化学药品的技术必须达到最大的污染缓解,而且要以环保为本的技术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最后,产品使用要求。
生态纺织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期间不会有长期影响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有害负担,也要求不污染或威胁这个环境。
因此,生态纺织品标准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当人们购买环保纺织品时,应仔细阅读标准,以确保佩戴的安全。
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100
OEKO-TEX Standard 100是国际市场上最权威的、影响最广的生态纺织品认证。
这一标准通过检测纺织品以及辅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来确保这些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它不仅适用于纺织品,还适用于床垫、羽毛和羽绒、泡棉、室内装饰材料及其他具有相似性质的材料。
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的级别分类如下:
1. 婴幼儿用品(一级认证):除皮制衣物外,一切用来制作婴幼儿及两岁以下儿童服装的织物、原材料和附件。
2. 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二级认证):穿着时,大部分材料直接接触皮肤的织物。
如:上衣、衬衣、内衣等。
3. 不接触皮肤的产品(三级认证):穿着时,只有小部分直接接触皮肤,大部分没有接触到皮肤的织物。
如:填充物、衬里等。
此外,OEKO-TEX Standard 100还规定了附录4和附录6两个限量值标准。
附录4属于常规考察项目(物质)及其限量值要求,基于人类生态学考量,检验纺织品中所含有害物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规避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是针对300多项有害物质规定了限量值的标准,检测的物质包括禁用偶氮染料、致癌和致敏染料、针对天然纤维纺织品的
杀虫剂、多环芳烃(PAH)、有机锡化合物、氯化苯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PFOS、PFOA、表面润滑剂残留(APEO)等。
如需更多关于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的相关信息,建议访问OEKO-TEX 官网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据TESTEX瑞士纺织检定北京代表处提供的消息,Oeko-Tex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在2003年初对Oekc-Tex Standard 100标准作如下修改:1.对2~4级别的水洗后产品将不再测试干摩擦牢度,但对1级别的水洗后产品仍将测试耐酸性汗液牢度、耐碱性汗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唾液和汗液色牢度。
2.调整邻苯基苯酚(OPP)的限量值,1级别产品更改为50ppm,2~4级别产品更改为1OOppm。
3.对第4级别产品不再测试锑antimony萃取量4.在禁用致癌染料名单中增加了分散橙11。
5.将原“有机氯化导染剂(chlorinated organic canrriers)”改名为“氯化苯和甲苯(chlorinated benzenes and toluenes)”。
6.在还原条件下染料不允许分离出的芳基胺类名单中增加了4-胺基偶氮苯。
其说明为:按照目前的科学技术还不能鉴别出能分离出4-胺基偶氮苯的染料。
一旦发现了一种可靠的测试方法,就会开始使用。
欧洲纺织品生态标准及执行机制<--资讯内容start--><--开始展示内容--> 欧盟委员会于2002年5月15日作出决定(2002/371/EC),对原有的授予某些符合要求的纺织品欧共体生态标志(Eco-label)的生态标准进行修订,并发布新的生态纺织品标准。
这意味着欧盟在进一步统一、完善纺织品生态标准和倡导、推进全生态的理念方面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有关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从完整意义上看应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含义:(1)原料资源的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3)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不会受到损害;(4)废弃以后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或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由于目前对生态纺织品的认定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各方的做法也千差万别。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Eco Textile Standard 100)是一项旨在保障纺织品环保和健康的标准。
它由国际知名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机构颁发,对纺织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纺织品的环保性和健康性达到国际标准。
首先,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对原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它要求使用的纤维原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能含有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
同时,对于天然纤维,如棉花、亚麻等,也要求其种植过程符合有机农业标准,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保证纤维原料的环保性。
其次,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对纺织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严格把关。
它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品使用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能使用有害物质,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对废水、废气等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标准还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劳工条件符合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规定,保障工人的权益和健康。
此外,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对成品的质量也有严格要求。
它要求成品不能含有有害物质,如甲醛、偶氮染料等,对于接触皮肤的部分更是有严格的限制。
同时,标准还要求产品的耐久性和色牢度等指标符合国际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生态纺织品标准100是一项全面保障纺织品环保和健康的标准,它不仅要求纺织品本身符合环保要求,还要求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都达到国际标准。
因此,获得这一认证的纺织品通常都是品质优良、环保健康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对于纺织品生产企业来说,获得生态纺织品标准100的认证不仅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努力提升产品的环保和健康性,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
总之,生态纺织品标准100的出台,对于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越来越多的纺织品生产企业能够重视这一标准,生产更多环保、健康的纺织品产品,为社会和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oekotex标准Oeko-Tex标准是一种国际性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它是由国际研究和测试协会Oeko-Tex联盟制定的。
Oeko-Tex标准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生态纺织品标准之一,它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并确保纺织品的安全性。
Oeko-Tex标准涵盖了纺织品的各个环节,包括纺织原料、纺纱、织造、染色、成衣等,对纺织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限制,保证纺织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首先,Oeko-Tex标准对纺织原料的限制非常严格。
它要求纺织原料不得含有致癌物质、有毒重金属、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等。
这些限制有效地避免了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证了纺织品的安全性。
其次,Oeko-Tex标准对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也有严格的要求。
它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有害物质,要求生产厂家建立健全的环保体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要求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保证了纺织品的环保性。
此外,Oeko-Tex标准还对纺织品的最终产品进行了限制。
它要求纺织品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甲醛、偶氮染料等。
这些限制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保证了纺织品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Oeko-Tex标准是一种非常严格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它保证了纺织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符合Oeko-Tex标准的纺织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且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的产品选择。
因此,作为纺织品生产厂家,应当积极推动生产工艺的改进,符合Oeko-Tex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纺织品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要严格遵守Oeko-Tex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选,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物质,加强对生产工艺的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纺织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同时,要加强对成品的抽检,确保产品符合Oeko-Tex标准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的纺织品产品。
总之,Oeko-Tex标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它保证了纺织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检测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检测近几年,在世界“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发和生产有益于人体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对于纺织工业则要求生产生态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不仅要求纺织品本身无毒无害,与人体接触无刺激,同时要求其生产加工工艺如印染、整理等过程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染料及印染助剂应具有安全性和好的生物降解性。
1 生态纺织品的基本概念生产、消费、处理三方面都满足生态性的纺织品可称为生态纺织品。
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害或少害,有利于资源保护和再生;从生产、使用、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带给环境的负荷都很小的纺织品;从对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出发,生态纺织品应达到:消费者产着实对健康无害或少害,生产过程对劳动者无害或少害,生产及处置对无害或少害,生产对地球资源无耗或少耗[1]。
生态纺织品的狭义含义:采用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合理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
2 生态纺织品的标志与标准许多国家对纺织品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作了限量规定,出现了10多种绿色纺织品的标准和标志,代表性的有:O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M.S.T(通过了有害物质测试的纺织品)、Eco-Tex(国际生态协议)、M.U.T(无环境污染方法制造纺织品商标)、GUW (生态友好装饰织物协会印记),这些标志对纺织品所含的'有害物质做了明确限制,综合检测项目多达30个[2] 。
2.1生态纺织品标准制定依据生态纺织品的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是1992年由l5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颁布的。
从颁布起,就成为国际上判定纺织品生态性能的基准,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
制定Oeko-Tex Standard 100的理论基础是纺织生态学。
纺织生态学从纺织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动态过程考察纺织生产与纺织品的生态性能,分为:生产生态学、人类健康生态学和处理生态学。
生态纺织品什么是生态纺织品它的定义和标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生态纺织品的知识。
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
我们将探讨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特点以及评价标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纺织品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生态纺织品的评价标准;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态纺织品的定义和特点;难点:生态纺织品的评价标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纺织品图片,让学生猜测哪些是生态纺织品,哪些不是,引发学生对生态纺织品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特点和评价标准。
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具有环保、健康、可持续等特点。
生态纺织品的评价标准包括原料、生产过程、环保性能等方面。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纺织品,判断它们是否属于生态纺织品,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生态纺织品的宣传口号,并在课堂上分享。
强调生态纺织品的重要性,提倡学生在生活中使用生态纺织品,保护环境和健康。
六、板书设计生态纺织品定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特点:环保、健康、可持续评价标准:原料、生产过程、环保性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特点和评价标准。
2. 答案: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具有环保、健康、可持续等特点。
生态纺织品的评价标准包括原料、生产过程、环保性能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生态纺织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理解评价标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纺织品的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纺织品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生态纺织品的定义:需要明确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
纺织品环保标准
纺织品的环保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这是首个有关生态纺织品的国家推荐标准,参考了Oeko-Tex Standard 100,产品的分类直接沿用了Oeko-Tex Standard 100的分类方式,将产品分为4个级别,即婴幼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用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和装饰材料。
2.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这是中国首次将关于纺织品安全性的生态环保要求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对纺织品的基本安全作了科学合理的规定。
该标准将纺织品分为3个级别,即婴儿类、直接接触皮肤类和不直接接触皮肤类。
3.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纺织产品: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纺织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保护环境。
该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适用于各类纺织品。
4.强制性通用技术要求标准:例如,2001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首先发布了纺织品中甲醛这一有害物质限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l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
回答完毕。
国际纺织品的生态标志与标准国际纺织品的生态标志与标准生态标志又叫环境标志或绿色标志﹐是对产品“绿色性能”的一种认可﹐说明产品在生产﹑消费和再回收过程中对环境和人类无污染﹑无害或通过相应措施能够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生态标志制度﹐包括节能节水低耗产品﹑可再生回收产品﹑清洁工艺产品和低污染低毒性产品等数千种﹐范围十分广泛。
随着国际上环保热潮的展开和各国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没有获得生态标志的产品很可能被某些国家拒之于国门之外﹐因此﹐可以说生态标志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纺织品的生态标志近年来已推出数种﹐授于这些生态标志所要测定的生态参数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各种化学试剂﹑杀虫剂和重金属。
本文列出具体名称和极限试剂值﹐以供有关部门和工厂企业参考。
纺织品生态参数及其限值至今已建立的纺织品生态标准中﹐被认为对安全和生态有害的参数一般分为化学试剂﹑杀虫剂和重金属三大类。
化学试剂化学试剂主要包括甲醛﹑五氯苯酚和某些偶氮染料的芳香胺中间体。
具体有甲醛﹑五氯苯酚﹑联苯胺﹑4-氯-2-甲基苯胺﹑2-奈胺﹑4-氨基联苯﹑邻-氨基偶氮甲苯﹑2-氨基4-硝基甲苯﹑3﹐3’-二氯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4-氨基-3,2-二甲基偶氮苯﹑4﹐4’-二氨基二苯甲烷﹑邻-氨基偶氮甲苯﹐2﹐4-二氨基苯甲醚等。
甲醛广泛用在以下产品的生产中﹕(1) 各种树脂预缩聚物和交联剂﹐如用于棉﹑涤棉﹑涤粘和其它织物的防皱整理剂DMU﹑ DMEU﹑DMPU和DMDHEU等﹔(2) 纤维素纤维的防皱防缩整理剂﹔(3) 活性柔软剂如甲基硬脂先胺﹐硬脂先胺-尿-甲醛缩聚物等﹔(4)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基的阳离子染料固色剂﹔(5) N-羟甲基丙烯酸胺﹑二羟甲基亚甲基双丙烯先胺等﹐它们是丙烯酸整理剂和涂料印花粘合剂的交联基团。
五氯苯酚用于树脂﹑浆料等的防腐剂。
因为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瓜耳树胶和其它树胶易被其中的微生物吸收﹐当贮存本色棉织物时﹐特别是在温暖而潮湿的空气中贮存﹐微生物极易在上述树胶中生长。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TC-standard 100)是由德国纺织品协会(OTS)制定的一项全球性的纺织品环保标准。
这个标准旨在评估纺织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从原材料的采集、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过程。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原材料:评估纺织品的原材料是否来自可持续管理的或者有机的农业或林业。
2. 化学品管理:评估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了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及这些化学物质是否得到了妥善的管理。
3. 能耗和排放:评估纺织品的生产过程是否高效,是否产生了过多的能耗和排放。
4. 水管理:评估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水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产生了过多的水污染。
5. 废弃物管理:评估纺织品的废弃物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是否对环境产生了影响。
6. 产品设计:评估纺织品的设计是否易于回收、再利用或者堆肥处理。
7. 标签和信息:评估纺织品的标签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环保性能。
通过这个标准,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更环保的纺织品,同时也鼓励了纺织业采取更环保的生产方式。
中国生态纺织品标准
中国生态纺织品标准是指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生产出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纺织品。
这些标准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而制定的。
中国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自2000年以来,中国纺织行业开始逐步引入环保理念,积极探索环保生产方式。
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成立了“中国环保纺织品
标准委员会”,开始制定相关标准。
目前,中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保材料:生态纺织品必须采用环保材料,如有机棉、竹纤维、大麻等。
这些材料不仅对环境无害,而且对人体也没有负面影响。
2. 环保工艺:生态纺织品必须采用环保工艺,如低碳、低能耗、低排放等。
这些工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
3. 环保包装:生态纺织品必须采用环保包装,如可降解材料、回收材料等。
这些包装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4. 环保标识:生态纺织品必须标注环保标识,如“绿色纺织品”、“有机纺织品”等。
这些标识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产品的环保性能,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5. 环保检测:生态纺织品必须经过环保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这些检测可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环境安全。
总之,中国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中国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中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也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环保的产品。
一、生态纺织品(ecological textiles)生态纺织品是指从原料的选择到生产、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整个过程中,对环境或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又称环保纺织品或绿色纺织品。
它必须符合四个基本前提:⑴资源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⑵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⑶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没有危害;⑷废弃后能在环境中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即具有“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等特点的纺织品。
狭义的生态纺织品是指在现有的科学知识下,经过测试不含有会损害人类健康的物质,且具有相应标志的纺织品。
目前生态纺织品的检测主要是针对狭义上的有关内容。
二、检测对象有关的生态纺织品(和皮革制品)检测对象包括:●服装、睡袋、床上用品、毛巾、发饰、假发、帽子、尿片及其它卫生用品;●鞋袜、颈挂式钱袋、手套、表带、手袋、钱包/皮夹子、行李箱、座椅套;●纺织品或皮革制成的玩具,包括纺织制品和皮革服装上的玩具;●最终将为消费者使用的纤维和织物。
不属生态纺织品检测范围的有:●土工布、防水油毡基布等工程用纺织品●造纸毛毯、帘子布、过滤布、绝缘纺织品等工业用纺织品●无土栽培基布等农业用纺织品●防毒、防辐射、耐高温、阻燃等特种防护用纺织品●渔网、缆绳、登山用绳索等绳网类产品●麻袋、邮包等包装用纺织品●医用纱布、绷带等医疗用纺织品●装饰挂件、工艺品等小物件装饰用纺织品●广告灯箱布、遮阳布等室外装饰用纺织品●东方手工纺织制品除外●部分回用纤维制成的纺织品三、测试项目根据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Oeko-Tex 标准100,生态纺织品必须测试的项目有:pH值、禁用染料、甲醛、重金属、氯苯酚、色牢度、农药残留、有机氯载体、PVC增塑剂、有机锡、挥发性物质、气味等。
所涉及的化学物质有100多。
目前实际检测最多的主要是前五项内容。
1在后道加工中必须进行湿处理的产品,其pH值允许在4.0-10.5之间;产品分类为Ⅳ的皮革、涂层或层压(复合)产品,其pH值允许在3.5-9.0之间。
Oeko-Tex Standard 100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产品类别
Oeko-Tex Standard 100是针对各种纺织品和相关产品实施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认证的生态环保认证制度体系,其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是根据纺织品相应用途而定,原则是:纺织品和皮肤的接触越多(以及皮肤越敏感),对纺织品的人类生态学要求越高。
基于这一原则Oeko-Tex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将纺织品和相关产品相应地分为四大产品类别:
产品类别Ⅰ(婴儿产品):
是指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所有物品、原材料和配件,但皮类服装除外。
例如婴儿内衣、婴儿连脚裤、婴儿床上用品、布制动物玩具等。
产品类别Ⅱ(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
是指按规定使用时大部分表面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例如内衣裤、床上用品、毛巾、衬衫、上衣、长袜等。
产品类别Ⅲ(非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
在按规定使用时不会或仅有一小部分表面与皮肤接触的物品,例如夹克、外套、镶嵌材料等。
产品类别Ⅳ(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包括所有用于装饰的产品和配件。
如台布和窗帘,以及墙面和地面覆盖用纺织品等。
生态纺织品留量均应符合要求。
生态纺织品论证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环境标志--德国的"蓝色天使标志"问世以来,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风行世界。
目前,已有近40个国家的政府推出了环境标志制度,如美国的"绿色签章制度"-,日本的"生态标签制度"等环境标志涉及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扩大到服务领域。
而纺织品环境标志主要以欧洲各国的标志为主,在世界纺织品市场上颇具领导作用。
近年来,世界纺织品市场上刮起了一股绿色之风,并对国际纺织品贸易趋势和生态纺织品的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带来了对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标志产品的标准较高,尤其对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另外,高额的申请费用也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因此,环境标志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即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环境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手段,对引导和促进纺织业向有利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环境标志产品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主题的新型的生产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应该倡导。
应该说,上述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都不全面。
实际上,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管理手段,在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以及采用清洁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比拟的,这也是环境标志制度在世界风行的原因之一。
但由于种种原因,纺织品环境标志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本文对欧盟纺织品的环境标志作系统具体的介绍,并从经济、技术、贸易的角度对其作综合分析。
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也称生态标志、绿色标志,是由政府管理部门或独立机构和组织,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申请者颁发其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
其中,生态标准是环境标志的核心。
环境标志是一种证明性商标,获得者可以将它贴在商品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生产、使用、处理等整个过程或其中某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境促护理求。
环境标志制度执行自愿原则,即申请环境标志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生产者自主决定。
它是环境管理手段从"行政法令"到"市场引导"的产物。
环境标志通过市场因素中消费者的驱动,促使生产者采用较高的环境标准,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工艺,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环境标志的申请需经过严格的检查、检测和综合评定,经认可的委员会审定,签订特定的使用合同,交纳一定数量的使用费用后方可使用,其标志的所有权仍属于某一特定的认证委员会。
这与当今世界"绿色消费"浪潮冲击下,企业擅自对外宣称的"绿色公司"、"环保先锋"、"绿色产品"、"纯天然配方"等截然不同。
环境标志的授予有严格的标准,并需定期检查,标志的使用有一定的年限,逾期需再申请。
而有些公司自己宣称的"绿色",通常没有严格的标准和审核程序,一般是纯商业性的,目的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环保需求,获取利润。
这种"绿色"标志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欧盟各国的纺织品环境标志总体状况欧盟作为一独立体,有自己统一的环境标志,即Eco-1abel(生态标签)欧盟各成员国也都有各自的环境标志,大约共有10余种。
其中,以德国的环境标志最多,共有7种,涉及产品种类包括服装、地毯、纤维等。
其较有影响力的有oeko-Texloo、ToxProof;EcoTex等。
其他欧盟国家如荷兰、丹麦,北欧等国也都有各自的环境标志.这些标志有的表明最终产品上有害物质的限量低于特定的要求,符合人类生态学如Oeko-Texloo的要求;有的则表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从纤维培植或生产到最后废弃物的处理整个生产链,都符合一定的环保要求,如Eco-1abelo本文主要对市场上较有影响力的几种标志作系统介绍。
主要标志介绍(1)Eco-1abel标志Eco-1abel由欧盟执法委员会根据策880/92号法令成立,自1993年颁布了首批关于洗衣机和洗碗机的标准以来,现产品已涉及包括纺织品如床单、T恤在内的12种。
标志如图l所示。
欧盟环境标志标准的制定原则是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进行终生环保评估(1CA),即对其原材料、生产过程1产品流通、消费一直到最后废弃物处理各个阶段进行评价。
该方法是欧盟于1993年指定以LEIDEN大学教授为首的12个专家组研究制定而成。
Eco-1abel标志的申请、授予程序主要为:(1)欧盟执行委与有关各方磋商后,确定产品类别和每类产品的环境标准。
(2)每个成员国指定一个有关部门按欧盟的标准受理生产者或进口者的环境标志申请。
(3)环境标志申请需先经成员国有关部门批准(30天内)。
(4)申请批准后,申请者与成员国有关部门签定合同,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可使用该标志,成员国负责征收申请费和年度使用费。
(5)欧盟执行委通过"公报"公布产品清单,标志所授予的企业名称、授予国家等。
Eco-1abel标志可在欧盟十五个成员国的任一国内申请,并可在包括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在内的欧洲18国内使用。
1994年欧盟执行委委托丹麦制订了纺织品生态标准,并于1996年通过了床单和T恤标准。
根据欧盟执行委的规定,生态标准一般三年修订一次。
有关其他纺织品的生态标准目前正在讨论之中。
(2)Oeko-Tex标准100标志,Oeko-Tex标准100,首先是由维也纳奥地利纺织研究院于1989年作为OTNloo提出的,到1991年底奥地利已有10家公司通过了该标准。
1990年该研究院成立了包括德国海恩斯坦(Hohenstein)纺织研究院1国际生态领域的研究和测试联合会在内的"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测协会"。
近年来,该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了13个组织机构,其标准也几经修改。
由于其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前MUT(Markenzeichen Umwelt6chonende Textilen"消费者和环境保护纺织品协会")标志和MST(Markenzeich Schadstof-fgeprutte Textilen)标志已相继放弃了原有的标志与其合并oOeko-Tex标准100原来只有纺织品上有害物质的标准,但MuT和MsT介入后,对生产过程控制将是该标志今后的发展方向。
Oeko-Tex标准100悠久的历史,使其在欧洲市场上的知名度很高。
申请该标志的企业日益增多,截止1998年9月,已有遍布世界各地700家公司的1400种产品获得了该标志。
现行的Oeko-Tex标准100标准将纺织品划为四类,即直接接触皮肤、不直接接触皮肤、婴儿用品、装饰用品。
(3)Milieukeur标志Milieukeur是1992年由荷兰Housing,PhysicalPlanning and Environment部和经济事务部共同创立的自愿环境标志计划,其中文意思是环境评论基金会。
该组织是一独立机构,由来自政府、消费者、环境组织、制造商、零售商组织等各方代表组成。
对纺织品的生态要求幸更强调公产付担(4)WhitG Swan标志White Swan标志,即白天鹅标志,是由北欧几个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于1989年实施的统一的北欧标志。
各种标志涉及的产品种类各环境标志所涉及的产品种类如表1所示。
各标志的标准汇编各环境标志的标准除了执行有关国家相关的法规还对重金属、杀虫剂、甲醛、五氯苯酚、某些偶氮染料等参数作了更严格的限制。
对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的综合评价环境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手段,自出台之日起就引起各界人士褒贬不一的争论,作为国际贸易中敏感性商品纺织品的环境标志更是如此。
以下从经济、技术、贸易对其优缺点作综合评价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优点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环境标志制度本身。
首先,环境标志制度作为独特的环境管理手段,对于调动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法律、行政管理等强制性手段有着自身的局限性。
例如,它不能保证社会生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使环境效益反而得不到保证,市场机制本身也难以保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就是将行政的强制性与市场机制的引导性相结合,而环境标志制度正是这样的制度。
其次,它实行公开自愿的申请原则,平等地面向国内外厂商,这符合WTO的非歧视性、透明性、公开性贸易原则。
如欧盟的Eco-label标志、Oeko-Tex标准100等标志对产品类别、标准、评价方法、管理机构、申请程序、标志图形、标志费用及标志证书等某些剥色剂、阻燃剂、去污剂和拒水整理剂,以及一些后处理剂等。
染整纺织品上染料和助剂后处理残余的重金属离子在小剂量时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则对人体健康有害。
金属离子被人体吸收后,会在肝、骨路、肾、心及脑中沉积,当某器官金属离子沉积到一定程度,便会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
儿童尤为如此,因为儿童对重金属有较高的消化吸收能力。
生态纺织品与纺织产品基本安全项目检测生态纺织品——这一理念或概念源于欧盟,对欧洲乃至全球的纺织品和日用消费品市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从出现伊始就带有绿色壁垒的特性,它一方面限制了我国某些纺织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纺织产业的升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相关部门结合我国国情,从最基本的安全性能方面入手,制定了GB 18401标准,GB 18401标准中的考核项目都是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
1生态纺织品的定义“生态纺织品” 的概念源于1992 年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的“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的生态纺织品广义的生态纺织品又称全生态纺织品,是指产品从原材料的制造到运输,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回收利用和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即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都要符合生态性,既对人体健康无害,又不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纺织品必须符合四个基本前提:①资源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②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③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没有危害;④废弃后能在环境中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
即具有“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等特点。
有机纺织品是指纺织品的加工、消费及后处理过程是环保、无污染的,因此,有机纺织品即全生态纺织品,例如有机棉产品。
有机棉就是从种子到纺织品的生产过程是全天然无污染的,以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使用任何杀虫剂、化肥和转基因产品。
由于对全生态纺织品要求的严格性,致使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纺织品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是生态纺织品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