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重要化合物(第1课时)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15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2.1 钠及其化合物(钠与水的反应)教案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2、预测:查阅资料,并根据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反应规律等所学知识,预测实验探究可能的结果。
3、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原理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实验现象,基于实验证据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推论。
对比实验前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得出初步结论。
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Step1:确定实验目的探究钠与水反应的产物Step2:从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①物质组成Na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变成钠离子:Na+e-H2O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OH-H+反应过程中,阴阳离子相互吸引,重新组合,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②氧化还原反应N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一定升高,变成Na+H2O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O已经是最低价态,H化合价降低,变成H2Step3:进行实验探究从钠在水中的位置、钠的形状的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解释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配套练习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的密度比水大B.钠与水的反应较缓慢C.钠与水反应时迅速变成光亮的小球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浮在水面上②金属钠为小球状③反应后水溶液呈红色④钠燃烧,火焰为黄色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无法确定3.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答案: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Na
2O
2
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Na
2O
2
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和学生探讨,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并体会归纳和演绎探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和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学生体会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2)通过合作与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并用双线桥标出转移的
电子数目
引导学生写出过氧化钠
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
学方程式转移的电子数目
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意识(3分)课
是
行
化
作能力
自评他评自评。
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材分析】《钠》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加以应用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中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的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理论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但可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通过初中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能不够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可能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能还有不足。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化学新课程主张“教”要服务于“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宗旨。
主张教师要从“传授者”的身份向“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转变。
在《钠》的教学设计中我以一演示实验为背景提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然获取知识。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2、Na2CO3、NaHCO3)的性质与主要用途。
2、能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学习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相关知识点回顾】金属钠性质活泼,因此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态存,初中所学过的钠的化合物主要有等。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结合课本P55“思考与交流”,尝试填写下表: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阅读课本并结合以前所学,尝试填写下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不能完成的内容,留待课堂探.............究后再填写。
......)3、焰色反应(1)定义:很多或它们的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
(2)应用:节日燃放的烟花,就是以及、等金属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现的各种颜色。
(3)钠钾的焰色反应:钠的焰色:,钾的焰色:。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实验探究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55“实验3-5”(或观察老师演示),思考、讨论如下问题:(1)实验现象。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2和H2O反应:Na2O2和CO2反应:(3)上述两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你能分析清楚其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吗?(4)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为什么?〖实验探究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56“科学探究”(或观察老师演示),完成课本中表格填写。
(2)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探究:①分别向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并比较异同。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分别向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滴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并比较。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合作探究〗(1)如何鉴别Na2CO3、NaHCO3两种固体?如果是溶液,又如何鉴别?(2)在Na2CO3中混有NaHCO3,如何除去?在NaHCO3中混有Na2CO3又如何除去?〖实验探究3〗焰色反应小组合作完课本P57“实验3-7”,思考、讨论如下问题:(1)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A. 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2)“钠的焰色呈黄色”,这里的钠是指钠单质还是化合物?(3)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有什么应用?〖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2CO3和HCl②NaHCO3和HCl③NaHCO3和NaOH④Na2CO3和Ca(OH)2⑤Na2CO3和CaCl22、把CO2通入NaOH溶液中,开始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若继续通入CO2至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氧化物凤城一中姚解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回忆前面的实验现象,巩固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固体的颜色、状态。
2.通过对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来掌握过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氧化钙与水、与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能写出氧化钠与水、与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体会和感悟类比法在学习同类物质性质方面的重要性。
2.在实验探究中明白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与实验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形成对待科学的严谨的态度。
2.通过对过氧化钠在现实生活屮应用实例的了解,认识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1)重点:本节课的重点为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重点的突破策略:通过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以突出重点知识并落实重点知识。
(2)难点:木节课的难点为从现象到木质,运用抽象思维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力的形成。
难点的突破策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实验现彖的分析、猜想,设讣验证猜想的实验探究方案,师生评价、课堂思考讨论、实验探究以突破难点。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石棉网、三脚架、脱脂棉、玻璃管、药匙)实验药品(过氧化钠、蒸馆水、酚豔)四.教学方法类比法、探究式、讨论交流、归纳法五、板书设计一•钠的化合物氧化钠白色固体Na2O+H2O 二2NaOHNa2O4-CO2=2Na2CO3 Na2O+2HCl= 2NaCl+H2O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2Na2O2+2H2O 二4NaOH+O2 t2Na2O2+2CO2=2Na2CO3 +O22Na2O2+4HCl= 4NaCl+2H2O +O2 供氧剂漂白剂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环节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交流通过检查、交温的内容。
第三章《金属化合物》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2、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3、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能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钠、钾)的存在。
[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利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过氧化钠的性质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 “吹气生火”实验[引言]今天我们的题目是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首先给大家做个小魔术,怎样解开这个谜团呢?这就涉及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新课板书] §3—2 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渡]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钠,钠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的。
其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我们在初中已有所了解。
[板书]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与交流]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及生成条件。
2.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CO2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CO2[学生活动]填写表1,回答问题[追问] Na2O2是否有相似的性质?[学生实验探究] Na2O2与水反应(课本P55实验3-5)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得出什么结论?[现象] 1 、剧烈反应,试管温度升高2、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振荡后红色又褪去。
[结论] 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钠的重要化合物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概念及性质;(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分析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概念及性质;(2)钠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分析相关问题。
2. 教学难点:(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实际应用中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和反应原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运用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2)进行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3)发放实验材料和教材。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概述(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概念;(2)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3)钠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第二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结构(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3)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3. 第三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反应及应用(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反应原理;(2)钠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3)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分析相关问题。
4. 第四课时: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1)进行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实验操作;(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 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1)总结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概念、性质、制备、反应及应用;(2)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布置课后作业。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材分析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
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与第一节教材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
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
这样的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
教材中的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2.教材重视采取对比的方法来介绍氧化钠和过氧化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这样的编写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并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们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教材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教材中编入的“讨论”以及小实验,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能力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
3.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1.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四、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的反应五、教学用具:1、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铁架台等2、Na2O2、Na2CO3、NaHCO3、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酚酞试剂。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Na 2O 2O 2NaOHNa 2CO 3NaHCO 3。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PPT图片,指出图片中的物质有什么关联?【教师活动】这些物质都与钠的化合物有关,今天我们就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师活动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钠的化合物呢?【学生活动】Na2O、Na2O2、Na2CO3、NaOH。
【教师活动】NaOH是一种强碱,我们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了。
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上一节课做过的实验,新切开的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活动】银白色的钠变成灰暗色,生成Na2O,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教师活动】钠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什么呢?【学生活动】Na2O 2【板书】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教师活动】作为典型的金属氧化物,Na2O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活动】归纳总结Na2O的性质【PPT演示】投影Na2O的性质。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再看一组消防员灭火的图片,他们用什么灭火?【学生活动】水或二氧化碳【教师活动】其实水,二氧化碳不仅可以灭火,其实还能“点火”。
下面我们来进行实验3-5.【实验演示】教师取少量Na2O2装于试管,滴加蒸馏水,观察现象;用带火星的火柴棒检验生成的气体;让几个同学轻摸试管;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活动】Na2O2和水反应都生成了什么物质?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学生活动】有氧气生成,因为带火星的火柴棒燃烧;有碱生成,因为酚酞显红色。
【教师活动】还有什么现象呢?用手摸试管壁有什么现象?【学生活动】试管烫手,说明放出大量的热。
【教师活动】很好,那么你们就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来写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板书】 2Na2O2+2H2O =4NaOH+O2↑【实验演示】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用坩埚钳夹取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上部。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板书】 2Na2O2+2CO2=2Na2CO3+O2【教师活动】Na2O2能与H2O和CO2反应放出O2,同学是否能根据过氧化钠的性质猜想其具有什么的应用呢?【学生活动】制备氧气。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教案)周至县第一中学石景强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②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水溶性、二者异同及相互转化;③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钠的两种重要盐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②通过实验和探究,提高实验操作、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合作与动手的乐趣,相互交流、团结协作;②关注与本节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上,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本节重点:钠的两种氧化物、两种盐的化学性质、比较及转化。
3、本节难点:Na2CO3和NaHCO3性质的鉴别和相互转化。
一、钠的氧化物1、联系上节课内容,回想钠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化合生成其两种氧化物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想其外观有什么不同。
2、钠的氧化物放在空气中会不会变质?如果放置的时间较长最后会变成什么物质?(1)结合教材P55思考与交流,写出Na2O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2)P55实验3—5(要求:仔细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现象:方程式:(联系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讨论上面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什么?)(3)Na2O和Na2O2与CO2作用。
①②结合反应②,想一想Na2O2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用途?3、Na2O 、Na2O2与盐酸的反应。
①②(想一想,Na2O 、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吗?)4、Na2O 与Na2O2的用途二、钠的两种重要的盐。
1、在我们的厨房里面,经常会用到发酵粉和食用碱,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俗称是什么?2、① Na 2CO3、NaHCO 3的外观有什么细小差别?能否溶于水?比较二者溶解度大小。
② Na 2CO 3、NaHCO 3溶解过程热量变化怎样?其水溶液酸碱性如何?填P 56科学探究(1)表。
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比较Na 2CO 3和NaHCO 3的热稳定性大小怎样?填P 56科学探究(2)表。
《必修 1》第三章第 2 节钠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授课教师: 4 号教师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本节教材的内容是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对这几种重要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化合物的性质的讨论。
本节课重点学习过氧化钠,介绍它与水反应,与二氧化碳以及与HCl 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让学生体会人类研究物质的最终目的是想让物质为人类所用。
对比学习氧化钠,让学生用分类思想,通过与氧化钙进行类比来认识其与水的反应等性质。
在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滴入酚酞溶液后先变红后褪色,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探究是什么物质使得红色褪去。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在于探究过氧化钠与水滴入酚酞先变红后使红色又褪色的物质是什么从而引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反应机理,使学生掌握学习物质方法和规律、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变化观念的树立、模型化学习的核心素养。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示意图两个阐述:钠元素在自然界中是趣味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有必要实验对钠的化合物进行研究尤其引入是钠的氧化物。
阐述:让学生深入思考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后红色为什么会褪去,是什么物质使得红色褪去?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设计方案,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实验,得到结论,并分析结论知识迁移到过氧化钠与 HCl 、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并提问老师在哪个地方用到这个原理。
小组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探究 Na2O2与 H2O2反应的产物并发现问题,红色褪去介绍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探究模式。
得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机理。
作业:让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学习模型自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并提出问题。
记录学习过程,以成果形式展示。
1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比学习Na 2O2、Na2O,能宏观辨识物质,能正确书写Na2O2与 H 2O、 CO2反应的方程式,能从微观探析角度分析。
2.能发现 Na2O2与 H 2O 反应后滴入酚酞颜色先变红又褪去,让学生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提高化学实验的设计、评价、改进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证据推理的能力。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课时1 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的性质的异同
2.了解过氧化钠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表格形式,通过比较,掌握知识
2.通过实物展示实险演示和学生参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同学们知道,二氧化碳通常是可以用来灭火的,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有时,二氧化碳却能使物质燃烧起来呢?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板书】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一、过氧化钠
1.颜色、状态:
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CO2的反应
2 Na2O2+2CO2 ==2 Na2CO3+O2
环节一
【合作探究】[实验3-5]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将带火星的香头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用手触摸试管的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有什么现象产生?将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填写在导学案上。
【小组展示】现象及结论:
1.试管外壁发热,说明反应放热;
2.滴加水后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香头复燃,说明反应剧烈并生成氧气;
3.向试管中滴入酚酞后变红色,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钠。
【教师点评】(如果学生提出刚刚变红的溶液现在褪色了,可告诉学生是过氧化钠的漂白性起作用,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加以解决)
【板书】
(2)与水的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思考与交流1】金属钠着火怎么办?
【小组展示】金属钠着火主要生成过氧化钠,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来灭火,得用砂子盖灭。
【思考与交流2】用双线桥法表示Na2O2与H2O、与CO2反应的电子
转移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小组展示】
环节二
【思考与交流3】1.回忆前面所学知识,描述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已知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
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展示】
【板书】二、氧化钠
1.颜色、状态: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a2O +H2O==2NaOH
【教师点评】极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
常见的Na2O、K2O 、BaO 、CaO可以和水作用,形成对应的碱。
这些氧化物还能与CO2化合生成相应的盐。
试写出Na2O与CO2反应方程式。
【学生展示】
【板书】
(2)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 +CO2 ==Na2 CO3
【教师讲解】金属氧化物中,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
如,Na2O、K2O 、BaO 、CaO、CuO 、Fe2O3等。
试写出Na2O与盐酸反应。
【小组展示】
【板书】
(3)与盐酸反应
Na2O + 2HCl==2NaCl +H2O
环节三【总结】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对比
【小组展示】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Na2O与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2O2比Na2O稳定
B 均与水反应生成NaOH,因而均是碱性氧化物
C Na2O能被氧化成Na2O2
D 均可与H2O、CO2 反应
2.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
C.Na2O2和CO2D.木炭(C)和O2
3.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