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1.33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2、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4、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够居住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懂得课文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本课可采用变序教学法,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读中感悟。
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一、提出课题,整体感知1、提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段中语句填空:因为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教给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
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训练朗读,通过理解“母亲”、“摇篮”等词语,指导学生带着亲切、感激之情练读重点语句,学生评议读的效果怎样。
出示遥看地球表面的图象,师生一起描述看到的美丽景色。
理解完后,再练读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人类生活范围为什么是很小的。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四、质疑自学,讨论探究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读、质疑、解疑、讨论、查找资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第二段。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没读懂的内容用笔标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概况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概况2、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老师梦见同学们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飞船,邀请老师去参观。
老师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里,高兴极了,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忽然,飞船外面变得漆黑一片,只看见到处是闪闪的星星。
坏了,飞船飞到宇宙中来了!可这时老师并不害怕,因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丽了,也太好客了!都说要请老师去它们家做客。
忽然,老师看见一个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圆东西(课件出示地球的图案)。
这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球)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妈妈一样,人类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
2、师:地球妈妈也很好客,于是老师就和她聊了起来。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老师问问地球妈妈吗?(学生自由发问,老师不作回答。
)3、小结:同学们向地球妈妈提了许多问题,但地球妈妈并没有告诉老师答案,她说你们的问题有些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课文写了地球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读读。
(学生读了以后请几个说说写了什么。
)三、学文明理师:现在,先让我们来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妈妈的样子吧!(电脑出示地球全貌图。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优秀5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没想、移民、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师: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
2、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记在书上的空白处。
1、师检查学生字词的读音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2、学生汇报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师生共同梳理,达成共识。
三、精读课文,感悟中心:师过渡:茫茫宇宙中,地球如一叶扁舟,,渺小而不起眼,但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发了感叹,(出尔小黑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全班齐读。
师: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一)①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为什么把地球称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②师小结:是啊,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那样可爱,那样美丽。
我们要赞美它、热爱它。
带着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二)感悟地球的“渺小”,学习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三)①师:为什么说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②师:如何理解“本来”?生态灾难会给人类生存带来怎样的威胁?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课外资料举例说明吗?③师小结:人类对待不可再生资源是不加节制的开采,对待可再生资源是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才使地球母亲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与伤害。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你的愤怒和惋惜,让人类清醒吧!(四)小结:正是地球母亲无私地养育了人类,但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使宇航员发出了感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逐步掌握自读自悟、自由畅想等多种学习方法,深入思考,是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难点:通过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环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3、大家的知识很丰富,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
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
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
刚才我们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
让我们把括号里的词语牢牢地记在你的小脑袋里,齐读。
3、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4、请同学们快迅浏览课文,用“——“划出表现地球“可爱”的语句.三、研读课文(一)研读“地球可爱”过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1、学习第一段(课件)(1)“薄”字读音。
形容厚度小读“bao”和浅在一起时读“bo”(2)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知道纱衣指什么吗?(大气层)运用了什么手法。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本课从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
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
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
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
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3、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4.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5.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昨天学习的生字词。
2,交流我们查找的有关地球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2、交流:谁来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地地球?”3、快速阅读,画出课文中能概括介绍地球特点的句子。
(即宇航员的感叹)(可爱,易碎)三、精读感悟,品赏悟情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宇航员会有如此感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记下自己的疑问。
(理解地球的可爱)2、交流点拨,读中感悟:⑴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好吗?(第一自然段第一句)⑵抓住晶莹透亮这个词来想象地球的美,这正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愿意读给我们听吗?⑶找到相同句子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补充,要敢于说我有不同的想法,我有不同的读法。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二、教师范读课文考虑: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1.读生词:漫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身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第二段:(5~9自然段)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维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安排作业1.誊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资料。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2、能力目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能用“贡献、渺小”造句。
3、情感目标使学生受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教育,懂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爱,同时有多么脆弱。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地球上可供人类生存的范围非常有限、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地球人类将别无出路等角度说明不能再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了,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条理清晰,说服力强。
1、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再破坏资源了;为什么破坏了地球将别无去处。
2、难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目前地球面临的危机,从思想深处接受爱护环境的教育。
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最优化的电教手段,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许多真实的、具有震撼力的画面摆在学生面前,不必教师多做分析,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便能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安排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本领,如预习,查阅一定的资料,自学生字、新词,等。
所以在课前可以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充分预习课文,这样便给课堂留出更多的时间加强能力训练,比如本课的说话、写读后感训练。
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使他们在查找资料、预习课文中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品尝探索的乐趣、收获的快乐。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只有一个地球》内容简练,涉及的许多知识学生都没有机会形象的了解,所以是一篇结合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好教材。
多媒体是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是教改的新课题,也是我们要探索的内容。
本课力求体现科学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认知语言能力,使学生在认知语言过程中,更有效地获得语言信息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本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秀8篇)篇一: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
2、理解题意。
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二、尝读课文,读中自悟1、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边读边用笔做上记号。
2、生再细读课文,进一步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这个问题。
三、师生共悟,深层理解小组选定代表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指导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重点语句,弄清楚一下知识点:1、地球渺小重点语句: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占其中的五分之有一。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1)师简单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展示课件1: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枯竭,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用煤价格的不断上涨了解资源的有限性。
(3)展示课件2;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会造成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生态灾难”。
(4)回到课文,感情朗读3、4自然段。
师问:你从这两自然段中明白了什么?(5)展示课件3:“地球的自述”,在画面解说中,让学生感受到满目疮疼、伤痕累累的地球,已经不再永久造福于人类了。
用“我虽已伤痕累累,但人类还会治好我的。
”作结尾。
3、无法移居师讲述“40万亿公里”需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速度,估算要飞行20万年。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的主要特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文计划上两个课时,所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知识;借助视频了解地球的可爱、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进行随堂作文,说一说,写一写,分别对地球、人类说些什么,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说写迁移,随堂作文。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地球有关知识;教师准备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认识地球。
1、播放展示地球风貌的视频。
2、请学生夸夸我们可爱的星球(尽可能用上四字词语)。
3、交流了解“世界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
4、介绍“世界地球日”日的由来。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2、简单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的音、形、意,提醒写法。
三、理解内容,获得知识。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2、交流: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
3、理解“美丽又渺小”A、“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齐读句子。
B、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地球可爱的段落,读一读。
C、观看视频,进一步体会地球的可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第【1】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
通过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资源又是有限的,人类除去地球别无去处从而唤发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号召。
小学生对地球的认识还比较少,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运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去学习课文内容,学生难以接受掌握。
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及结合本课的内容自编自制多媒体课件《只有一个地球》,进行辅助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小学生的兴趣往往带有积极的心理倾向,一旦他们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积极的情绪在教本课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时,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出如临其境的氛围。
大屏幕出现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色彩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确实好看极了。
随着画面转换,屏幕上推出了课文的一段文字:“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小学生被地球的美丽景色和背景音乐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们认真地倾听着课文说明,仔细地观看着地球的环境,动情地感发着对地球的热爱,在饶有情趣洋溢的氛围中,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我们设计并运用了“静态演示动态演示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媒体结构方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基本含义,懂得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懂得地下水的污染、耕地面积减少、乱砍乱伐的严重后果,并通过这些实例实景,让学生去感受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等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平时生活的实际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使学生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育学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所以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也就是精心保护生态环境。
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4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喜爱地球、关爱地球、感谢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爱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爱护活动。
力量: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学问:熟悉到地球为人类供应了生存与进展的基本条件;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从同学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六班级同学通过低班级相同主题内容的学习和生活阅历的积累,已经能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看到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对环境问题有肯定的关留意识,抱有能在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
但是由于生活范围的狭小,生活圈的闭塞,他们对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得环境问题还缺乏了解与熟悉,更不懂得从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要到达的就是让同学从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对全球环境的忧患意识,并能实践之于日常行动中。
从同学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社会在进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悦之余,又让人想到了哀痛之处,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
城市如此,农村亦是如此。
如今,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也在发生着让人忧心的改变。
工厂建起来了,但是,排出的污水使河水变浑了,排出的浓烟使天空变灰了;美丽的房子建起来了,但是耕地被占用了。
经济进展了,但是化肥农药的使用让土地盐碱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思想让人们乱砍乱伐,过度开发,造成森林资源在削减,土地沙漠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同学们正悄然经受着这些改变。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培育同学喜爱地球、关怀地球、感谢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通用16篇)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说明】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其中,前两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第3项为情感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则应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实现目标三个维度的整合。
二、教学流程本篇课文建议安排两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7个生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作者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来介绍的?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之处,从而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㈠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谈话导题:同学们,这就是蕴育多彩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她是多么美丽啊!欣赏了照片,读了这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归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进行整体感知。
【设计说明】兴趣能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导入和质疑导读,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㈡自主探究,认识地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作者怎样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介绍?2、学生读后,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汇报中,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宇宙中的太阳系,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地球的渺小。
并适时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或生活经验,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加深体验,获取新知。
同时对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
【设计说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以引导为主,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读、思、议、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
题目贯穿全文,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
教学目标: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重难点: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好地球。
学情分析:使用本教学设计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次,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积累,这样在课堂上才容易与文本共鸣,较快地进入情境。
最后要求学生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才会精彩,教学目标才能高质量的完成。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知识方面的资料。
2、教师制作相关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地球的美丽壮观,另一方面真实地向学生展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两种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要精心保护。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语文教案7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晶莹、和蔼、慷慨、枯竭”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结合关键语句了解课文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莹、裹、篮”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半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重点体会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教学难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世界的杂志《时代周刊》每年都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
评出的这个人,肯定是这一年中在全世界影响特别大的。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等都入选过。
有一位中国人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入选,他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但是,198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闻人物。
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呈现《时代周刊》的封皮。
)对,就是濒危的地球。
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课文。
(同时板书。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思考:我们还可以把地球称为什么?(摇篮、水球、母亲、家园……)过渡:地球,母亲!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就像亲生母亲对我们来说都只有一个一样,宝贵的地球对我们来说也只有一个。
那么,地球这位“母亲”给予了我们什么?她的宝贵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化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打算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须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优秀4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设计理念】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通过精读、质疑、探讨、感悟达成目标。
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
使学生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
【教学内容】复习前两个自然段。
学习课文3~9自然段并总结本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复习检查:⑴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面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这些学问的呢?(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
)⑵ 谈话:信任同学们以后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晰。
2、引入新课:⑴ 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同学们在观赏这段文字时,发出了不少感叹。
当时是怎么感叹的?(指名说。
如:地球真是漂亮壮丽、亲善可亲。
地球真是可亲可爱。
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颗绚丽的明珠)⑵ 设疑:宇航员也有感叹,后面几个自然段中写到了,能把下文中写宇航员感叹的语句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指名读第八自然段: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指导朗读:应当带着什么样的感请读呢?(探讨后,注上骄傲而又担忧。
)质疑: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漂亮壮丽吗?(不仅在漂亮壮丽于)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不是多余的)你怎么知道的?(指名沟通:预习中,读了第三、四自然段就知道了)。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教学环境】网络教室【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感受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情意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合作探讨的意识。
2、情感欣赏,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的情感。
技能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2、明确各种说明方法的用处并灵活运用。
3、利用网络深化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资源的宝贵和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发展【学法指导】了解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同学们从图书馆,网络搜集有关资料,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研究一项环保小课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
(看视屏)――齐说地球你还想叫地球什么?(摇篮、水球、母亲)2、我们大家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和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一起,在天际遥望地球吧!(屏示:播放录像,)3、揭示课题。
看了刚才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是啊!地球是如此美丽,同时又是如此渺校据科学家观察推测,在茫茫宇宙的无数个星球中,只有地球这一个星球适合人类居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屏示课题: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看老师的手势再齐读课题,强调“只有”。
二、明确目标,理清条理。
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搜集资料,合作探究。
1、初步质疑。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从而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理念1、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以自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方法进行生字识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运用对照比较、社会调查、指导朗读、感官刺激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自由畅想等多种学习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得等几方面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
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地球。
那么同学们绝对地球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谈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了解我们这位无私的母亲。
(板书,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这篇课文。
2、读了课文,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心里有什么感受?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想问一下大家,那文中的宇航员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地球的可爱与易碎表现在哪里呢?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三、自主研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8 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 个生字,会写“晶莹、摇篮、壮观”等
20 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
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默读课文,学会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
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课件出示宇宙中美丽的地球图片。
这个在浩瀚宇宙中美丽的星球,就是地球。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母
亲,还是所有生物的母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地球有关的
课文。
(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了解科学小品文。
课件出示:科学小品文: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
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
2. 课件出示自读
提示。
课件出示: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读完课文,你
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地球?
4.检查自读情况。
5.1)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
晶莹摇篮壮观和蔼资源有限矿产无私慷慨节制枯竭贡献毁坏滥用生态设想例如基地目睹子孙
多种形式读记生词,正音。
6.2)课件出示关键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板书:美丽壮观)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板书:渺小)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板书:资源有限)
4.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
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板书:无法移居)
指名读,正音。
试着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1.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小组讨论:为什么文中说“只有一个地球”?
3.指名交流。
4.小结:课文到底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呢?等读完全
文,我们应该会找到答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 课《只有一个地球》。
请同
学们开火车读一读以下词语。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深入解读,明确中心
同学们,文中提到在宇航员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
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指名读第2 自然段。
(2)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为什么还说它是“渺小” 的呢?
说说你的理解。
(它是与宇宙相比较而言的,而且它只有那么大,不
会再长大。
因此说它是渺小的。
)
(3)课件出示练习,体会说明方法。
①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默读第3、4 自然段,思考:文中提到了哪些不可再生资源
和可再生资源?
(2)指名说说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保持增长率再生的资源。
(3)请用文中的句子说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拿矿产资源
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
才形成的。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
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
(4)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呢?请用文中的例子说
明。
(从“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
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
来了严重的威胁”可以看出如果人类不节制使用、不保护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
(5)体会第4 自然段中“本来”用词的准确性。
课件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如果把这句话中的“本来” 去掉,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6)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课件出示: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
严重的威胁。
①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地球?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预设一:我看到了地球到处都是汽车,尾气让天空布满灰霾。
预设二:我看到了地球许多河流的水污浊,上面漂浮着许多不同
颜色的泡泡⋯⋯
②课件出示地球被污染的图片。
③小组合作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④全班交流,小组展示。
3.明确人类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的事实。
课件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 万亿千
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理解“至少”的意思和用词的精确。
这个词说明了“40 万亿千米”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
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
体现了说明文
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2)感悟“ 40 万亿千米”有多远,体会地球是目前唯一适
合人
类生存和居住的星球。
(3)指导朗读第6 自然段第一句话。
(4)了解“移民基地”的设想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实。
学生交流火星和月球的相关知识,了解“移民基地”的设想是遥
远、难以实现的事情。
(5)课件出示相关知识链接:
课件出示:
①月球:月球没有大气,再小的尘埃也会直接轰击月面。
月面条
件比地球条件恶劣得多,白天接近130 摄氏度,晚上低于零下
170 摄
氏度,而且是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各占半个月,交替进行。
②火星: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一样,有四季分明
的气候,冬季最低温度为零下125 摄氏度,夏季最高22 摄氏度。
有
稀薄的大气,虽然没有看到液态水,但有水流痕迹,两极有大量的冰
存在。
尽管火星与地球最相似,但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主要气体是二
氧化碳和氮气等这些可怕的问题,还是让移居火星暂时只是梦想。
4.小结:由此可见,宇航员的感叹不无道理:地球的确是太可爱
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小组交流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
7.小组代表总结。
课件出示: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
地球是渺小的
↓
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
人类无法移居第二个星球
↓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三、课堂小结,感情升华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
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呼吁:精心保护地球!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四、作业
设计环保宣传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