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结构-第六章节点设计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41
第6章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6.1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特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规定,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 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2)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3)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振动4)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其它特定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以理解为适用性极限状态,常见的适用性问题有以下七类:1) 由荷载、温度变化、潮湿、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非结构构件的局部损坏(如顶棚、隔墙、墙、窗) ;2) 荷载产生的挠度防碍家具或设备(如电梯)的正常使用功能;3) 明显的挠度使居住者感到不安;4) 由剧烈的自然现象(如飓风、龙卷风)造成的非结构构件彻底损坏;5) 结构因时效和服役而退化(如地下停车场结构因防水层破坏而损坏) ;6) 建筑物因活荷载、风荷载、或地震荷载造成的运动,导致居住者身体或心理上不舒适感;7) 使用荷载下的连续变形(如高强螺栓滑移) 。
长期以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如承载极限状态那样受到重视,认为只不过是适当限制一下挠度和侧移。
随着结构材料强度的提高和构件的轻型化 (包括围护结构和非承重结构构件),情况已经有所改变,研究工作日趋活跃,包括分析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取值问题。
不过我国的设计规范和规程中仍然只有变形和振动限制两个方面。
6.2 拉杆、压杆的刚度要求1. 轴心受力构件刚度验算按照结构的使用要求,钢结构的轴心拉杆、轴心压杆以及拉弯构件都不应过分柔弱而应该具有必要的刚度,保证构件不产生过度的变形。
这种变形可能因其自重而产生,也可能在运输或安装构件的过程中产生。
承受轴线拉力或压力的构件其刚度用长细比控制,即:入max= (L0/i) max < [入]式中入ma --杆件的最大长细比L0——杆件的计算长度I —截面的回转半径[入]—容许长细比2. 轴心受力构件长容许细比规定一般而言,压杆由于对几何缺陷的影响较为敏感,所以对它的长细比要求较拉杆严格得多。
钢多高层结构设计手册钢多高层结构设计手册第一章:引言1.1 本手册的目的和范围本手册旨在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高层钢结构设计指南,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
本手册适用于超过30层的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和施工,并且概述了一些与空间结构和特殊结构相关的内容。
1.2 现行标准和规范高层建筑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本手册将根据最新的标准和规范提供设计建议,并指出其中的变化和差异。
1.3 本手册的结构本手册共包括八个章节,分别是:引言、材料、结构设计、节点设计、振动控制、防火设计、耐震设计和施工。
每个章节将逐一详细介绍相关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核心技术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材料2.1 钢材的选用和使用选取合适的钢材对于高层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常用的结构钢种类、性能、优缺点,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
2.2 钢材的特性与应用钢材的强度、延展性、疲劳性等特性对于高层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
本章将介绍钢材的力学特性,如强度、刚度、韧性等,并探讨其在高层结构中的应用。
2.3 钢材的预应力控制预应力技术在高层钢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章将介绍预应力的原理、方法和控制要点,并提供实际计算案例。
第三章:结构设计3.1 弹性设计基本原理弹性设计是高层钢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本章将介绍弹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假设条件和计算方法,并提供详细的计算流程和示例。
3.2 塑性设计基本原理塑性设计在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章将介绍塑性设计的原理、方法、局限性和计算要点,并提供实际计算案例。
3.3 极限状态设计基本原理极限状态设计对于高层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并提供详细的计算流程和示例。
第四章:节点设计4.1 节点设计基本原理节点是高层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体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结构节点连接设计手册钢结构节点连接设计手册第一章:引言1.1 目的本手册旨在提供钢结构节点连接设计的指导原则和规范,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各类钢结构节点连接设计,包括梁柱节点、梁梁节点、梁板节点等。
1.3 参考标准本手册的设计原则和规范参考以下标准:- GB 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8-201X 《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19-201X 《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GB 50046-201X 《建筑地震设计规范》第二章:基本原则2.1 安全性连接设计应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确保在正常使用和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
2.2 可靠性连接设计应考虑材料的可靠性和制造工艺的可控性,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3 经济性连接设计应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制造成本,同时保证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三章:节点类型3.1 梁柱节点梁柱节点是钢结构中最常见的连接形式,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梁柱节点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 考虑梁柱节点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 考虑梁柱节点的施工工艺,选择适合的节点类型。
3.2 梁梁节点梁梁节点是连接两根梁的关键部位,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梁梁节点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 考虑梁梁节点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 考虑梁梁节点的施工工艺,选择适合的节点类型。
3.3 梁板节点梁板节点是连接梁与板的关键部位,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梁板节点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 考虑梁板节点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 考虑梁板节点的施工工艺,选择适合的节点类型。
第四章:设计步骤4.1 确定受力情况根据结构荷载和受力特点,确定节点受力情况,并进行力学分析。
4.2 选择连接方式根据受力情况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进行初步设计。
4.3 进行强度校核根据选定的连接方式,进行强度校核,并根据校核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代码:0600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依据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课程中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也可用于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本课程主要讲述了高层建筑常用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内力分析方法(手算),也结合高规讲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各种规定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设计方法(抗震)是毕业设计中要用到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原则、结构受力特点、内力分析方法、高规中设计规定,其中框架设计方法为重点,应掌握并能应用。
了解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计算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一般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为基础,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方法在本课程中不再详加讲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力学基础,故本课程开设前《结构力学》应已学完。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高层建筑的定义、常见的结构形式,了解国内外高层建筑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结构定义第二节高层建筑结构的功能第三节高层建筑的结构型式第四节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与展望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高层建筑的结构型式,各结构类型在实际工程的应用。
第二章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和结构概念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层建筑所受荷载种类、特点、计算方法,结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的注意事项,各种结构类型的特点的适用情形。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第二节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工作特点第三节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第四节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基本风压,风载体形系数,风压高度系数,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抗震设防类别,底部剪力法,反应谱曲线,特征周期,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基本自振周期,A级高度建筑,B级高度建筑。
第一章概述1、对于高层建筑,抵抗水平荷载成为结构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内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抗水平力设计4、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主要为钢、钢筋和混凝土5、按采用的材料,高层建筑的结构构件可分为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组合构件,组合构件是指型钢或钢管与混凝土组合的构件6、按采用的材料,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可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包括由全部构件为组合构件的结构,钢构件与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结构,钢构件与组合结构组成的结构,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组合构件组成的结构等7、钢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8、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剪力墙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C60,八度时不宜超过C70第二章结构体系1、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巨型结构。
2、框架结构的设计要点:(1)必须在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框架,以抵抗各自方向的水平力。
(2)抗震框架结构的梁柱不允许铰接,必须采用梁端能传递弯矩的刚接,以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比较大的刚度。
(3)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4)承重体系主要取决于楼板布置。
(5)沿建筑高度,柱网尺寸和梁截面尺寸一般不变。
在建筑比较高的情况下,柱的截面尺寸沿建筑高度减小。
(6)侧向刚度小,总高度受到限制。
(7)框架结构的非承重墙宜采用轻质材料,减轻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
(8)不应采用部分由框架承重、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承重形式。
(9)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第二章2.1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和钢结构房屋建筑各有哪些抗侧力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和钢结构房屋建筑各有哪些抗侧力结构体系?每种结构体系举1~2例。
答: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的抗侧力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如主体18层、局部22层的北京长城饭店);框架剪力墙结构(如26层的上海宾馆);剪力墙结构(包括全部落地剪力墙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筒体结构[如芝加哥Dewitt-Chestnut公寓大厦(框筒),芝加哥John Hancock大厦(桁架筒),北京中国国际贸易大厦(筒中筒)];框架核心筒结构(如广州中信大厦);板柱-剪力墙结构。
钢结构房屋建筑的抗侧力体系有:框架结构(如北京的长富宫);框架-支撑(抗震墙板)结构(如京广中心主楼);筒体结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束筒)];巨型结构(如香港中银大厦)。
2.2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曲线各有什么特点?答:(1)框架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其侧移由两部分组成:梁和柱的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呈剪切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减小;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侧移,侧移曲线为弯曲型,自下而上层间位移增大。
第一部分是主要的,所以框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曲线以剪切型为主。
(2)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其水平位移曲线呈弯曲型,即层间位移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3)框架-剪力墙在侧向力作用下,其水平位移曲线呈弯剪型, 层间位移上下趋于均匀。
2.3框架结构和框筒结构的结构构件平面布置有什么区别?答:(1)框架结构是平面结构,主要由与水平力方向平行的框架抵抗层剪力及倾覆力矩,必须在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设置框架,以抵抗各个方向的侧向力。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框筒结是由密柱深梁组成的空间结构,沿四周布置的框架都参与抵抗水平力,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位于建筑物的周边,形成抗侧、抗扭刚度及承载力都很大的外筒。
2.5中心支撑钢框架和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支撑斜杆是如何布置的?偏心支撑钢框架有哪些类型?为什么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比中心支撑框架好?答:中心支撑框架的支撑斜杆的轴线交汇于框架梁柱轴线的交点。
对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设计的分析钢结构是由构件和节点构成的。
即使每个构件都能满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如果节点设计处理不恰当,连接节点的破坏,也常会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连接节点破坏是钢结构地震破坏的常见形式之一。
1994年1月美国北岭地震后,调查了1000多栋钢结构房屋建筑,有100多栋建筑的梁柱连接破坏,其中80%以上破坏发生在梁的下翼缘连接。
1995年1月日木阪神地震后的调查发现,部分钢结构也出现了梁柱连接破坏的震害,破坏位置卞要在扇形切角工艺孔端部。
可见,要使结构能够满足预定功能的要求,正确的节点设计与构件设计,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一、节点的连接方式高层钢结构的节点连接可采用焊接、高强度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与高强度螺栓的栓焊混合连接。
1.焊接连接。
焊接连接的传力最充分,有足够的延性,但焊接连接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对节点的抗震设计不利。
焊接连接可采用全熔透或部分熔透焊缝。
但对要求与母材等强的连接和框架节点塑性区段的焊接连接,应采用全熔透的焊接连接。
2.高强度螺栓连接。
高层钢结构承重构件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应采用摩擦型。
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方便,但连接尺寸过大,材料消耗较多,因而造价较高,且在大震下容易产生滑移。
3.栓焊混合连接。
栓焊混合连接在高层钢结构中应用最普遍,一般受力较大的翼缘部分采用焊接,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这种连接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在施工上也具有优越性。
由于施工时一般先用螺栓定位然后对翼缘施焊,此时栓接部分承载力应考虑先栓后焊的温度影响乘以折减系数0.9。
二、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节点设计原理1.节点的连接方式。
钢结构中节点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焊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具有充分的传力和很好的延展性等优点,它的缺点就是有很强的残余应力,不能满足于节点的抗震需求。
在焊接连接的方式中,一般使用全熔透的焊缝技术。
尤其是对一些强度连接和对塑性区段的连接等。
第二种是高强度螺栓连接,一般在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中,需要采用摩擦型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对施工的要求不是很复杂,不过其成本比较高,是由于这种连接方式的尺寸较大,还可能在震动很大的时候出现滑移现象。
钢结构的节点设计钢结构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易于加工和施工、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厂房等建筑领域。
钢结构的节点设计是整个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节点是钢结构中连接构件的部位,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合理的节点设计是保证钢结构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条件。
钢结构的节点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变形、耐久性和施工性等方面的因素。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节点常常需要具备一下几个要求:1、确定连接方式:钢结构节点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几种方式。
各种连接方式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焊接连接方式具有永久性、紧密性和可靠性、技术要求高;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方便、适用于大型钢结构,但是需要注意预紧力的控制;铆接连接方式适用于中小型钢结构,并具有易于掌握的可靠性和可更换性的特点。
所以,在节点设计的时候需要仔细考虑不同连接方式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从而选择出最适合的连接方式。
2、考虑受力特点:钢结构受力特点有切向力、轴向力、剪力、弯矩、切割力等等。
节点的设计需要按照不同的受力特点来选择连接方式和构造。
3、保证结构可靠性:节点在整个钢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所以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结构整体可靠性。
在节点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受力因素的影响,通过使用合适的材料、采用合理的构造方式以及严格控制节点的加工、制造和安装等环节来保证节点的可靠性。
4、降低节点的应力集中:钢结构中节点的应力集中是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会导致节点的疲劳损伤、强度降低。
在设计节点时,应该考虑如何降低应力集中,可选用适当的转角半径、飞边、硬度转化等方法,以减缓应力集中的影响。
5、考虑防腐措施:钢结构节点的耐用性也需要注意,并且该部位的氧化和腐蚀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在节点连接后进行镀锌、喷涂或涂覆一定的保护层,以增强节点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及钢结构体系梁柱的连接节点设计摘要: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可以选择钢结构施工技术展开施工,具体的钢结构施工中,为提升工程的质量、减少施工成本,需要科学的展开钢结构体系梁柱的连接节点设计。
然而,在实际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一些问题是切实存在的,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故此,需要加强对钢结构施工技术的解读和分析,在有效的控制钢结构体系梁柱的连接节点设计,旨在推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规避质量隐患,推动高层建筑的功能性发挥。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梁柱;连接节点1概述钢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与工业化强度大的优势。
当前,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主要包括了高层重型钢结构施工、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与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等类型。
虽然,高层建筑中使用的钢结构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钢的性质上。
钢本身作为一种金属材料,其热传递性较强,因此,高层建筑钢结构也就具有较强的热传递性。
因此,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势必会对整个高层建筑安全造成威胁,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因此,企业在高层建筑中使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时,应预先采取一定的安全性措施,确保高层建筑工程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2.1加强钢结构的下料中的施工监管加强钢结构的下料中的施工监管钢结构的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使得后续的施工不能正常开展。
另外,钢结构施工中,不是单纯的某种型号的施工,需要很多型号,规格的不同零件共同参与,零部件的管理虽然比较麻烦,但是他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对钢结构的下料过程中的监管,确保各项管理符合施工需要求,零件质量有所保障,才能更好的为后期的施工做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