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842.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1.1 液体传动有哪两种形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被称之为液体传动。
按照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液体传动又可分为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其中液压传动是利用在密封容器内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而液力传动则的利用液体的动能来传递动力的。
1.2 什么叫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所用的工作介质是什么?答: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的传动方式被称之为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所用的工作介质是液体。
1.3 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1)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是指能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为液压能的装置,它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
(2)控制调节装置:其作用是用来控制和调节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以保证执行元件和工作机构的工作要求。
(3)执行装置: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在工作介质的推动下输出力和速度(或转矩和转速),输出一定的功率以驱动工作机构做功。
(4)辅助装置:除以上装置外的其它元器件都被称为辅助装置,如油箱、过滤器、蓄能器、冷却器、管件、管接头以及各种信号转换器等。
它们是一些对完成主运动起辅助作用的元件,在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指传动液体,在液压系统中通常使用液压油液作为工作介质。
1.4 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答:优点:(1)与电动机相比,在同等体积下,液压装置能产生出更大的动力,也就是说,在同等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即:它具有大的功率密度或力密度,力密度在这里指工作压力。
(2)液压传动容易做到对速度的无级调节,而且调速范围大,并且对速度的调节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
(3)液压传动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便于实现频繁换向。
(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过载保护,能实现自润滑,使用寿命长。
(5)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可以很方便地对液体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并能很容易地和电气、电子控制或气压传动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复杂的运动和操作。
分析化学(第六版)思考题和习题参考解答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nx x ②0.00121)(2i =--∑=n x x s③0.00038==ns s④0.0012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stns tx u15、解:(本题不作要求),存在显著性差异。
思考题习题解答第1章 绪论( 思考题 )1–2 何为数字信号?何为模拟信号?答:如果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之为数字信号。
如果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之为模拟信号。
1–3 何为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称之为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的优点及缺点如下: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处理、变换、存储;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对同步要求高。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它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通信方式。
并行传输只适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
其优点是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
缺点是需要 n 条通信线路,成本高。
串行传输适用于远距离数字传输。
其优点是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
缺点是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性能指标有:码元传输速率R B 、信息传输速率R b 、频带利用率η。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误码率P e 和误信(比特)率P b 。
1–12 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B )。
信息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s 或bps )。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或 其中 M 为M 进制(M =2 k ,k = 1, 2, 3, …)。
1–13 何谓误码率和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误码率P e 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误信率P b 是指错误接收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第二章:电力电子习题解答第二章 整流电路习题及思考题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对电阻负载供电,R =20Ω,U =100V ,求当α=0°和60°时的负载电流Id ,并画出u d 与i d 波形。
解:当α=0°时: )(V .U .U d 451004504502=⨯==)(A ./RU I dd 2522045===当α=60°时: )(A ..U .U d 753325014502=+⨯=)(A ..RU I dd 691207533===u d 与i d 的波形见:教材43页图2-1。
2.图2-9为具有变压器中心抽头的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问该变压器还有直流磁化问题吗?试说明:① 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为222U ;② 当负载为电阻或电感时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与单相全控桥时相同。
解:由图2-9图可以看出,在2U 正半周1VT 导通,负载电流由变压器次级上端流出,由中心抽头流入,当2U 负半周时2VT 导通,负载电流由B 次级下端流出由中心抽头流入,正负半周电流相等,但在铁芯中产生的磁势方向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故变压器无直流磁化问题。
① 当1VT 导通时,在2u =22U 时,2VT 的阴极为22U ,而其阳极为-22U ,所以VT 承受的最大反压为222U 。
如果是阻感负载且电感是足够大时,当90=α,1VT 导通,2VT 的阴极电压为-22U 而其阳极电压为22,故其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222U 。
② 正半周1VT 导通,2U ud=,负半周2VT 导通2U u d =。
所以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与单相全控桥时相同。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V U 1002=,负载中R=Ω2,L值极大,当30时,要求:① 作出du ,di 和2i 的波形;② 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dU 、电流dI ,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2I ;③ 考虑安全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第2章 思考题与习题2-1 某一标尺为0~10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校验得到如下数据: 标准表读数/℃ 0 200 400 600 800 1000 被校表读数/℃2014026048061001求:1)该表最大绝对误差;2)该表精度;3)如果工艺允许最大测量误差为±5℃,该表是否能用?2-2 一台压力表量程为0~10MPa ,经校验有以下测量结果: 标准表读数/MPa 0 2 4 6 8 10 被校表读数/MPa正行程 0 1.98 3.96 5.94 7.97 9.99 反行程2.024.036.068.0310.01求:1)变差;2)基本误差;3)该表是否符合1.0级精度?2-3 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 ,精度等级为1.0级。
试问此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多少?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 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 ,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上是否符合1级精度,为什么?解答: 1)基本误差δ=100%⨯最大绝对误差∆max =0.01×10=0.1MPa 2)校验点为5 MPa 时的基本误差:%8.0%10010508.5=⨯-=δ0.8%<1% ,所以符合1.0级表。
2-4 为什么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要根据被测量大小来选取?选一台量程很大的仪表来测量很小的参数值有什么问题?解答: 1) 2)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级,0~250mA 2)2.5级,0~75mA现要测量50mA 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 解答:分析它们的最大误差:1)∆max =250×1%=2.5mA ;%5%100505.2±=⨯±=δ2)∆max =75×2.5%=1.875mA ;%75.3%10050875.1±=⨯±=δ选择2.5级,0~75mA 的表。
第2章 思考题与习题2-1 某一标尺为0~10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校验得到如下数据: 标准表读数/℃ 0 200 400 600 800 1000 被校表读数/℃20140260480610012)该表精度;3)如果工艺允许最大测量误差为±5℃,该表是否能用?2-2 一台压力表量程为0~10MPa ,经校验有以下测量结果: 标准表读数/MPa 0 2 4 6 8 10 被校表读数/MPa正行程 0 1.98 3.96 5.94 7.97 9.99 反行程2.024.036.068.0310.012)基本误差;3)该表是否符合1.0级精度?2-3 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 ,精度等级为1.0级。
试问此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多少?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 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 ,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上是否符合1级精度,为什么?解答: 1)基本误差δ=100%⨯最大绝对误差∆max =0.01×10=0.1MPa 2)校验点为5 MPa 时的基本误差:%8.0%10010508.5=⨯-=δ 0.8%<1% ,所以符合1.0级表。
2-4 为什么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要根据被测量大小来选取?选一台量程很大的仪表来测量很小的参数值有什么问题?解答: 1) 2)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级,0~250mA 2)2.5级,0~75mA现要测量50mA 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 解答:分析它们的最大误差:1)∆max =250×1%=2.5mA ;%5%100505.2±=⨯±=δ 2)∆max =75×2.5%=1.875mA ;%75.3%10050875.1±=⨯±=δ 选择2.5级,0~75mA 的表。
2-11 某DDZ-Ⅲ型温度变送器输入量程为200~1000℃,输出为4~20mA 。
第2章进程管理“练习与思考”解答1.基本概念和术语进程、进程互斥、进程同步、临界资源、临界区、死锁进程是程序在并发环境中的执行过程。
进程互斥:各个进程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逻辑上没有关系,由于竞争同一资源(如打印机、文件等)而发生相互制约。
进程同步:各个进程不知对方的名字,但通过对某些对象(如I/O缓冲区)的共同存取来协同完成一项任务。
临界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
临界区: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
死锁是指在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仅由该集合中的另一个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而无限期地僵持下去的局面。
2.基本原理和技术(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在操作系统中,由于多道程序并发执行时共享系统资源,共同决定这些资源的状态,因此系统中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就出现了相互制约的新关系,程序的执行出现“走走停停”的新状态。
这些都是在程序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的。
用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不能如实反映程序并发执行过程中的这些特征。
为此,人们引入“进程”这一概念来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
·进程有独立性,能并发执行;程序不能并发执行。
·二者无一一对应关系。
·进程异步运行,会相互制约;程序不具备此特征。
但进程与程序又有密切的联系:进程不能脱离具体程序而虚设,程序规定了相应进程所要完成的动作。
(2)进程的基本状态有哪几种?通常在操作系统中,进程至少要有三种基本状态。
这三种基本状态是: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或等待态)。
(3)用如图3-23所示的进程状态转换图能够说明有关处理机管理的大量内容。
试回答:①什么事件引起每次显著的状态变迁?②下述状态变迁因果关系能否发生?为什么?(A)2→1 (B)3→2 (C)4→1图3-23 进程状态转换图①就绪→运行:CPU空闲,就绪态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电力电子技术》习题解答第2章 思考题与习题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什么 导通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和负载上的电压由什么决定答: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晶闸管阳极和阳极间施加正向电压,并在门极和阳极间施加正向触发电压和电流(或脉冲)。
导通后流过晶闸管的电流由负载阻抗决定,负载上电压由输入阳极电压U A 决定。
晶闸管的关断条件是什么 如何实现 晶闸管处于阻断状态时其两端的电压大小由什么决定 答:晶闸管的关断条件是:要使晶闸管由正向导通状态转变为阻断状态,可采用阳极电压反向使阳极电流I A 减小,I A 下降到维持电流I H 以下时,晶闸管内部建立的正反馈无法进行。
进而实现晶闸管的关断,其两端电压大小由电源电压U A 决定。
]温度升高时,晶闸管的触发电流、正反向漏电流、维持电流以及正向转折电压和反向击穿电压如何变化答:温度升高时,晶闸管的触发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正反向漏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维持电流I H 会减小,正向转折电压和反向击穿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晶闸管的非正常导通方式有哪几种答:非正常导通方式有:(1) I g =0,阳极电压升高至相当高的数值;(1) 阳极电压上升率du/dt 过高;(3) 结温过高。
请简述晶闸管的关断时间定义。
答:晶闸管从正向阳极电流下降为零到它恢复正向阻断能力所需的这段时间称为关断时间。
即gr rr q t t t +=。
试说明晶闸管有哪些派生器件答: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
"请简述光控晶闸管的有关特征。
答:光控晶闸管是在普通晶闸管的门极区集成了一个光电二极管,在光的照射下,光电二极管电流增加,此电流便可作为门极电触发电流使晶闸管开通。
主要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
型号为KP100-3,维持电流I H =4mA 的晶闸管,使用在图题所示电路中是否合理,为什么(暂不考虑电压电流裕量)图题答:(a )因为H A I mA K VI <=Ω=250100,所以不合理。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2-1 判断正确(√)与错误(×)。
电路的静态是指:(1)输入交流信号的幅值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2)输入交流信号的频率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3)输入交流信号且幅值为零时的状态。
( )(4)输入端开路时的状态。
( )(5)输入直流信号时的状态。
( )目的澄清静态的概念。
解(1) ×。
因为这是动态概念。
(2) ×。
理由与(1)相同。
U=时的状态,也就是正弦波过零点对应的状态就是静态。
(3) √。
即当i0U=的条件,可能有干扰信号从输入端窜(4) ×。
输入端开路时不能保证i0入,因此不能保证静态。
(5) ×。
这仍然是动态概念。
2-2 试判断图题2-2(a)~(i)所示各电路对交流正弦电压信号能不能进行正常放大,并说明理由。
图题2-2目的 检查放大电路是否能正常放大。
分析 一个能正常工作的放大电路应该同时满足四个原则,缺一不可。
这就是:①e 结正偏,c 结反偏。
由直流电源CC V 与BB V 保证。
②信号能输入。
③信号能输出。
④波形基本不失真。
由合适的工作点保证。
检查一个电路,只要有一个原则不满足就不能正常放大。
解 图(a)不能正常放大。
因为BB V 的极性接反了,使e 结反偏。
图(b)不能放大。
原因是CC V 极性接反了,使c 结正偏。
图(c)不能放大。
因为b R =0,使信号i U 通过短路线以及CC V 对地交流短路,加不到晶体管上,从而o U =0。
图(d)不能放大。
因为e 结处于零偏置。
图(e)能正常工作。
因为四个原则均满足。
图(f)不能放大。
因为电容C 有隔直作用,使BB V 不能在b R 上产生偏置电流,即BQ I =0,工作点不合理。
图(g)不能放大。
因为BB V 将信号i U 对地直接短路,不能输入到晶体管上。
图(h)不能放大。
因为c R =0,信号不能输出。
图(i)能放大。
四个原则均满足。
其中二极管起温度补偿作用。
※ ※ 2-3 电路如图题2-3所示,三极管为3AX21,b R =100k Ω,CC V =9 V ,晶体管参数β=50,BE U =-0.2 V 。
图题2-3 (1)要求C 2mA I =,BB V =?(2)要求C 2mA I =,CE U -=5 V ,c R =?(3)如果基极改为由电源CC V 供电,工作点不改变,则b R 值应改为多少? 目的 已知静态工作点反算电路参数。
分析 这是一个由PNP 锗管构成的放大电路。
计算时与求NPN 管相同,CC V 、BB V 、BE U 均不要代入负号。
单位:k Ω,mA ,V;B I 用μA 。
解 (1)C B 2mA 5040I I β===μA 3BB 0.24010V -=+⨯⨯100=4.2 V (2)CC CE c C 952k Ω2V U R I --=== (3)CC BE b B 90.2220k Ω0.04V U R I --===图题2-4 2-4 如果放大电路的接法如图题2-4所示,其中b R =120 k Ω,c R =1.5 k Ω,CC V =16 V ,三极管为3AX21,它的B β≈=40,CEO I =0。
(1)求静态工作点处的BQ I 、CQ I 、CEQ U 值。
(2)如果原来的三极管坏了,换上一只β=80的三极管,试计算此时的静态工作点有何变化?电路能否达到改善放大性能的目的?为什么?目的 已知电路参数计算静态工作点。
分析 这是一个由PNP 锗管组成的简单供偏共射电路。
求BQ I 、CQ I 、CEQ U 时只需在CEQ U 前面加上负号即可。
解 (1)从BQ I 入手。
CC BE BQ b 160.20.13mA 120V U I R --==≈CQ BQ 400.13 5.2mA I I β==⨯=CEQ CC CQ c 16 5.2 1.58.2V U V I R -=-=-⨯=(2)BQ 0.13mA I =不变。
CQ 800.1310.4mA I =⨯=CEQ 1610.4 1.50.4V 1V U -=-⨯=< 可见,管子已经饱和了,无放大作用。
原因是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稳定,与β值有关。
当β值增加时,Q 点向饱和区移动。
2-5 已知图题2-5(a)中:b 510k R =Ω,c 10k R =Ω,L 1.5k R =Ω,CC V =10 V 。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2-5(b)所示。
图题2-5(1)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得是否合适。
※(2)在CC V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管压降CEQ U 提高到5 V 左右,可以改变哪些参数?如何改变?※(3)在CC V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CQ 2mA I =,CEQ U =2 V ,应该改变哪些参数?改成什么数值?目的 用图解法合理安排Q 点。
解 (1)图解Q 点:①用两点法画出直流负载线。
具体做法是由直线方程CE CC C c U V I R =- 求两个截距:C I =0时,C E C C U V ==10 V ;CE U =0时,CC C c 101mA 10V I R ===,连接两点(0,1)与(10,0)的直线为直流负载线,其斜率为c 110.110R -=-=-。
②估算静态电流B 100.718μA 510I -=≈,则B 18μA I =所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即为Q 点,如图(b)中虚线所示。
由图示可知,Q 点靠近饱和区。
(2)改变b R 和c R c 。
有三种改法:(a)b R 不变,使c R 减小,从而使CEQ U 增加。
(b)c R 不变,使b R 增加,BQ I 就减小,CQ I 也减小,从而使CEQ U 增加。
用箭头表示法可写成:b BQ CQ CEQ R I I U ↑−−→↓−−→↓−−→↑(c)同时使c R 减小,b R 增加,也能把CEQ U 提高到5 V 左右。
(3)先在输出特性曲线族上图解得到β值,再计算c R 与b R 的数值。
在图(b)上先在平行等距区域(放大区)固定一个CE U =6 V ,取B 604020μA I ∆=-=,对应找到C 321mA I ∆=-=,由β的定义式可得CE 3CB 6V 11020UC I I β=∆⨯==∆=50CC CEQc CQ 1024k Ω2V U R I --=== CC BE CC b CQ CQ 5010250k Ω2V U V R I I ββ-⨯=≈==※※2-6 在图题2-6(a)电路中,若已知b 130k ΩR =,c 2k ΩR =,CC V =8 V ,三极管3AG21的输出特性如图2-6(b)所示。
输入特性如图题2-6(c)所示,试用图解法求电压放大倍数。
(注:应选线性程度较好的线段,BQ I 值可用估算法求出)图题2-6如果输入信号是交流正弦波,那么不失真(即未饱和、未截止)的输出电压、电流(变化量的有效值)各是多少?目的 用图解法可以确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分析 本题的特殊性在于放大电路处于开载情况,此时交、直流负载线是重合的。
解 (1)估算BQ I 。
CC BE BQ b 80.260μA 130V U I R --===(2)图解β值,并计算CQ I 。
CE 3CB (31)108040U CI I β=∆-⨯==∆-=50 CQ BQ500.063mA I I β==⨯=(3)作直流负载线,确定Q 点。
CC C c 84mA 2V I R ===CE CC U V ==8 V 连接两个截距C 4mA I =,CE U =8 V 的直线为直流负载线,并与B 60μA I =的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为Q 点。
(4)作交流负载线,估算CE U ∆。
本题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重合,无需再画。
负载线与B 80μA I =及B 20μA I =的两个交点之间的斜线在横坐标CE u -上的投影约为0.5 V 和5.6V ,故CEU '∆≈1.5 V ,CE U ''∆≈3.8 V ,不失真动态变化范围CE CE 2()3V U U '∆=∆≈峰值。
(5)在图(c)上估算 BE U ∆。
BQ 60μA I =,过60μA 作水平线与输入特性曲线(-1 V ~-5 V)的交点为Q 点;B 80μA I =、40μA 时分别与输入特性曲线的交点垂直对应横坐标之间的距离即为 BE U ∆≈0.04 V 。
(6)计算u A 、o U 、o I 值。
CE BE 30.04u U A U ∆==∆=75om CE 11322U U =∆=⨯=1.5 Vo 1.51.41U =≈≈1.06 V o 1.520.53mA 1.41I ==≈≈ 说明 由于作图误差,本题答案只作参考。
2-7 如果在图题2-6(a)电路的输出端并联一个负载L 2k R =Ω。
(1)试分析此时电压放大倍数应是多少?交流负载线有什么变化?(2)求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和集电极电流变化量的有效值。
目的 练习图解法。
解 (1)电路带载后,其交流负载线变陡,电压放大倍数变小。
交流负载线的具体画法:先计算CCCEQ CQ c L (//)23(2//2)V U I R R '=+=+⨯=5 V 连接Q 点与CCV '点的直线为交流负载线,也作在图题2-6(b)上。
同理,比较不失真动态变化范围可得到 CE 2V U ∆≈, BE U ∆=0.04 V ,于是CE BE 20.04u U A U ∆==∆=50 (2)om CE 11222U U =∆=⨯=1 Vo 11.41U =≈≈0.7 V om om L c L L 11mA(//)2//2U I R R R R '===='o 10.7mA 1.41I =≈≈ 说明 以上答案均为参考值。
2-8 判断下面的提法是正确(√)或错误(×)。
(1)图解法比较适于解决的问题:①输入、输出均为小信号时电路的交流性能;( )②输入正弦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 )③输出为大信号时的幅值与波形;( )④输入为高频信号时的情况;( )⑤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情况;( )⑥输入为低频信号时的情况。
( )(2)h 参数等效电路法较适于解决的问题:( )①输入、输出均为小信号时电路的交流性能;( )②输入正弦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 )③输出为大信号时的幅值与波形;( )④输入为高频信号时的情况;( )⑤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情况;( )⑥输入为低频信号时的情况。
( )目的 明确图解法与h 参数等效电路法的适用情况。
解 (1)①×,功放是大信号时也用图解法;②√;③√;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