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实验指导(唐焕文,靳曙光主编)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09 KB
- 文档页数:1
《毒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使用)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二OO六年 6 月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任: 张 强 开课单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教研室课程编码: 课程中文名称:毒理学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 toxicology 《毒理学基础》课程是预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毒理学基础》以毒物作用机制研究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毒物与人群及动物的相互关系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毒理学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毒理学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在毒物研究方面实际技能,从而胜任毒物检测,化学品、药物、化妆品等新物品开发,新开发产品的上市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1、 基本理论 理论课教学要注重质量,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
对难点、重点问题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给予详细解释,有意识地引进本学科的新方法,以便扩展学生知识、开拓科研思路。
注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本技能 实习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先修课程要求:生物化学、生理学、 本课程计划60学时,3学分。
选用教材:毒理学基础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讲授 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教学进程安排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4二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56三 毒作用机制3四 影响毒作用因素2五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49六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49七化学致癌作用4八化学物的发育、生殖毒性作用3九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作用2十化学毒物危险度评价5合计362460 课内实验安排(实验课教学大纲另行制订,此处只简要标注下列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学时类型每组人数基本教学要求1一般操作及生殖毒性实验(电视录象3252毒理学的一般操作3253急性毒性实验6254皮肤致敏实验325小鼠精子畸形实验3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6第一章 绪论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毒理学研究对象,理解毒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毒理学研究意义和方法,了解毒理学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