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一览
- 格式:docx
- 大小:37.21 KB
- 文档页数:2
智能制造行业深度报告:国外工业互联网三类平台的比较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目录一、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 (5)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 (5)2、政策春风拂面,市场前景可期 (7)二、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 (11)1、不同分类下,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一览 (11)资产优化平台——平台竞争制高点11资源配置平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13通用使能平台——资产优化及资源配置平台的支撑142、三类平台的比较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15)3、他山之石:GE Predix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典型 (16)三、工业软件应用构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资源 (21)1、工业软件丰富程度决定工业平台整体竞争力 (21)MES软件是向上连接管理软件,向下连接车间的重要枢纽23PLM软件提升产品力,将迎来加速渗透262、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软件企业打开发展空间 (29)四、投资标的 (30)汉得信息:ERP实施服务龙头厂商,智能制造业务加速增长 (30)用友网络:国内ERP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工业云平台 (31)宝信软件:智能制造+IDC,双轮驱动推动转型深化 (32)东方国信:大数据业务龙头,工业互联网业务成新增长点 (34)风险提示 (35)图表目录图1: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5)图2: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 (6)图3:企业上云智能化转型路径 (7)表1: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分析 (7)表2: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 (8)表3:地方“企业上云”政策 (8)图4:“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目标 (9)表4:广东省11条扶持政策 (10)图5:工业互联网平台分类 (11)表5:资产优化平台一览表 (12)图6:MindSphere产业价值链 (12)表6:资源配置平台一览表 (13)图7:INDICS 平台架构 (14)表7:通用使能平台一览表 (14)图8:OceanConnect应用实例 (15)图9:2008-2017年GE业绩 (17)图10:Predix平台架构 (18)图11:Predix机器软件的边缘连接 (18)图12:Predix连接 (19)表8:Predix服务 (19)图13:Predix数据服务 (20)表9:Predix平台的优缺点 (20)表10:工业软件的分类情况 (22)图14: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22)图15:2016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结构 (22)表11:工业软件代表企业与发展特点 (23)表12:ERP系统和MES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23)图16:从信息传递看ERP和MES (24)图17:从事件反映事件看ERP和MES (24)图18:MES产品的软件模块 (25)表13:不同行业MES软件的高频使用模块与核心痛点 (25)表14:MES行业参与方类型与特点 (26)图19:PLM系统架构 (27)图20:PLM在整个生产流程都有重要作用 (28)表15:PLM产品模块功能 (28)图21:用友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图 (29)图22:MES产品的软件模块 (30)图23:用友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 (31)表16:用友与各省经信委合作进度一览 (31)表9:宝信软件:业务升级,聚焦云服务(IDC)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32)图68:宝之云:构建IDC批发业务的全面服务 (33)图69:宝之云:IDC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33)图70:公司MES业务: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构建智能工厂 (34)图71:公司无人化业务:实现两化深度融合 (34)图82: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BIOP:构建完善解决方案、拓展典型行业应用 (35)一、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升级的核心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5G环境下一种ToB行业专网低时延优化策略摘要:在5G+AICDE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向组织和企业销售的ToB业务,对业务提供商至关重要,ToB业务的收入,是业务提供商的主要木本收入来源。
业务提供商在提供ToB业务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5G网络业务时延能否进一步优化、能否同时满足低时延和大上行业务需求、如何保证ToB行业专网业务需求等。
针对当前大网用户下行业务需求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ToB行业专网低时延优化策略,可充分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
关键词:5G移动通信网络;ToB业务;行业专网;低时延;优化策略1 概述5G不仅仅是4G+1G,它具有低时延、大带宽、广连接特性,应用不仅仅是高清视频、VR/AR等,随着车联网、工业控制、智能电网、远程医疗、远程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对网络带宽、实时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图1:5G的三大应用场景及优势在5G网络环境下的ToB行业专网应用中,业务提供商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5G网络业务时延可以优化到20ms以内吗;(2)5G网络如何同时满足低时延和大上行业务需求;(3)在ToB与ToC共用无线基站的情况下,如何在不影响ToC用户感知的情况下,满足ToB行业专网业务需求。
大网用户下行业务需求较多,网络优化主要以下行感知优化为主,但5G环境下的ToB业务需求以上行为主,故需丰富5G网络优化策略。
基于此,本文特提出了一种ToB行业专网低时延优化策略。
目前该策略已应用于省内多个5G网络下的ToB行业专网项目,解决端到端时延问题,使时延、上行速率等指标测试结果达到客户验收标准,保障项目顺利通过客户验收。
2 基于ToB行业专网低时延优化策略2.1 5G环境下的ToB行业专网系统方案客户终端以无线方式接入5G基站,5G基站通过就近的传输网络接入位于企业园区的边缘专用UPF,边缘UPF和机房核心交换机直连以接入企业服务器,实现本地流量卸载和数据不出场。
终端发送数据通过5G网络的Uu口直接接入5G 基站,除控制信息外,来自专网用户的业务数据将通过就近的SPN网络直接传输至部署在企业园区的边缘专用UPF,边缘UPF与企业服务器直接交互,完成端到端业务流程闭环。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周报运营商加码5G+工业互联网 有望率先规模商用 ——通信 投资摘要: 每周一谈:运营商加码5G+工业互联网 有望率先规模商用 中国联通加速推进“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落地。
8月18日,中国联通召开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大会。
工业互联网与5G 的融合发展已成为5G to B 业务的重点应用领域。
中国联通计划与全国31省工信厅和重点工业城市联合打造50个全连接工厂示范标杆,覆盖数据采集与感知、远程控制、AI 机器视觉、远程辅助及产业协同五大场景。
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亦早有布局。
网络基础层面,针对工业互联网的5G 专网服务现已成熟。
中国联通已发布三款5G 专网产品和5G 专线产品。
通过与公网的隔离,可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不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求。
同时,网络解决方案的成熟也为“5G+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商用打下良好的网络基础。
政策层面加速5G 技术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
在运营商加码工业互联网的同时,政策层面亦逐步加大产业推进力度。
自2017年以来,相关政策力逐步落地。
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将持续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5G 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有望率先商用落地。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二者的融合发展将推动制造业从传统的局部信息化向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5G 下游应用中,To C 领域的AR/VR 技术、需求、产品均尚不成熟。
To B 领域方面,“5G+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明晰,在产业端与政策端的共同加速下,有望成为最先商用落地的5G 应用领域。
运营商已开始向To B 市场转型,打开新的用户及收入增长窗口。
从运营商2019年及2020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除了个人及家庭宽带业务外,物联网及DICT 等To B 业务的增长成为了运营商在传统业务发展瓶颈下新的增长动力。
工业4.0是什么意思?工业4.0是什么意思?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
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 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工业4.0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中德双方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有关工业4.0合作的内容共有4条,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就是“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双方认为,两国政府应为企业参与该进程提供政策支持。
工业4.0概念股有哪些?A股工业4.0概念股一览表股票代码/名称300161华中数控000410沈阳机床300166东方国信000837秦川机床300353东土科技300023宝德股份300124汇川技术002380科远股份000821京山轻机300293蓝英装备300222科大智能002184海得控制300307慈星股份002063远光软件300136信维通信002559亚威股份300154瑞凌股份002031巨轮股份600560金自天正300193佳士科技600894广日股份000021深科技600089特变电工600448华纺股份300097智云股份600806昆明机床工业4.0龙头股一览工业自动化:日发精机、京山轻机、海得控制、中际装备、蓝英装备、汇川技术、金自天正、梅安森等。
工业互联网:东土科技、东华测试等。
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新时达、林州重机、智云股份、三丰智能、巨星科技、博实股份等。
3D打印:金运激光、亚太科技、银邦股份、光韵达等。
传感器:苏州固锝、汉威电子、华工科技等。
报告说明“十四五”期间,强化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需要持续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将新一代信息网络打造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发展的动力源,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现代产业经济体系构建的支撑与引导作用,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工业、能源、消费、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用户消费习惯由线下向线上方式过渡,信息通信业由流量消费向应用服务转型,行业发展的体系架构、应用模式和增长动能发生转变。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897.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94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38%;建设期利息642.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流动资金8309.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3%。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7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5666.20万元,净利润8616.2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11%,财务净现值1540.5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89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
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关键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增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核心技术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突破。
全省数据安全体系架构逐步完善,数据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能力有效提升,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有效实施。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西部第一。
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10一、 基本原则 ................................................................12二、 安全应急能力不断加强,安全防线更加坚实 ................................三、 强化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 ................................................1414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 .....................................................16一、 行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普惠民生服务持续增强 ............................18二、 通信基础设施加速升级,供给服务能力西部第一 ............................第三章 项目总论 ............................................................20一、 项目概述 ................................................................22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 .........................................................23三、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25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26五、 资金筹措方案 ...........................................................26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27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 .........................................................27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27九、 环境影响 ................................................................27十、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十一、 研究范围.............................................................2829十二、 研究结论 .............................................................29十三、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四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 ....................................................32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32二、 建设方案 ................................................................3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3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五章 项目选址 ............................................................35一、 项目选址原则 ...........................................................3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40三、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45四、 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48五、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515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5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七章 法人治理 ............................................................5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61二、 董事 ..................................................................66三、 高级管理人员 ...........................................................68四、 监事 ..................................................................第八章 发展规划 ............................................................70一、 公司发展规划 ...........................................................71二、 思路及措施 .............................................................第九章 运营管理 ............................................................74一、 公司经营宗旨 ...........................................................7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7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78四、 财务会计制度 ...........................................................84五、 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助推全省实现新发展 ..............................86六、 工业互联网发展工程 ....................................................86七、 助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88八、 移动物联网纵深发展工程 ................................................第十章 SWOT分析 ...........................................................90一、 优势分析(S) .........................................................91二、 劣势分析(W) ........................................................92三、 机会分析(O) .........................................................92四、 威胁分析(T) ..........................................................第十一章 技术方案 .........................................................10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102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103三、 质量管理 ................................................................104四、 设备选型方案 ...........................................................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05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106一、 编制依据 ................................................................107二、 防范措施 ................................................................113三、 预期效果评价 ...........................................................第十三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114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11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第十四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115一、 人力资源配置 ...........................................................115劳动定员一览表.............................................................115二、 员工技能培训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17117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 ....................................................118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20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21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122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七、 环境管理分析 ...........................................................123125八、 结论及建议 .............................................................第十六章 项目投资计划 .....................................................127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28二、 建设投资估算 ...........................................................130建设投资估算表.............................................................130三、 建设期利息 .............................................................13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31四、 流动资金 ................................................................132流动资金估算表.............................................................133五、 总投资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3134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13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第十七章 经济效益 .........................................................136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136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4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40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4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43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五、 偿债能力分析 ...........................................................14314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六、 经济评价结论 ...........................................................145第十八章 风险评估分析 .....................................................146一、 项目风险分析 ...........................................................二、 项目风险对策 ...........................................................148第十九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 ...............................................151一、 项目招标依据 ...........................................................151二、 项目招标范围 ...........................................................151三、 招标要求 ................................................................153四、 招标组织方式 ...........................................................157五、 招标信息发布 ...........................................................第二十章 项目总结 .........................................................第二十一章 附表 ............................................................160建设投资估算表.............................................................16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6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62流动资金估算表.............................................................16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6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6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6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6616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6716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基本原则创新引领,建用协同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与应用、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全省经济发展。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解析(附上市公司名单)中金在线导读: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无疑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
随着和“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也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机器替代的路线来展开。
OFweek机器人网讯: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官方将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1+X”的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透露。
另,发改委正在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我们来看下比较火的中国制造2025概念股。
近日,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落地,为能源互联网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
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充电桩建设提速以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应用,能源互联网建设将提速,在售电侧放开、电力自由交易、分布式能源推进的情况下,将诞生新的商业模式。
未来的智能电网,将成为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
无独有偶,国家电网近期也表示,将组织开展智能变电站建设,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安装智能电能表6060万只,建成投运“三线一环”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
可见,随着支持政策的频出,将带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产业链热度的持续升温。
中国制造2025概念股大全名单一览一、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同花顺点评:中国制造2025规划,最主要内容就是工业4.0和机器人。
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无疑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
随着和“互联网+”的融合,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也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机器替代的路线来展开。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就表示,工业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
而智能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的使用,则将成为先进高端制造装备的“大脑”。
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7%,达到22.5万台左右,其中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54%。
国泰君安表示,工业互联网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方向,将为传统行业带来巨大效率改进,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有望可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相关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46产业l ndustry卡奥斯如何扛起“数字领航”大旗?每一个时代,都注定有新的事物站上舞台的中央,向所有人昭示着活力,也向世界宣告着新的风潮。
于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而言,工业互联网便是那个舞台中央的名字,其加速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向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趋势探索。
工业互联网,毫无疑问是时代中的机遇,但在这条路上,却亦有挑战,因为这一条尚且没有终极答案的赛道,每一位探索者都在未知中前行,也在等待引领者的到来……谁能在工业互联网这条道路上率先而行?这是所有人都在等待的答案。
而从现阶段来看,卡奥斯COSMOPlat有望成为那个“领航者”。
而这一点,或许可以从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榜单和评选中得到印证。
在近日国家工信部公示的《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中,卡奥斯COSMOPlat 赋能的海尔智家入选“数字领航企业”;其主导的“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获科技部批复建设;卡奥斯 COSMOPlat 联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国际标准IEC PAS 63441《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System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Applications》正式发布;凭借在智慧“数实共荣”全面起势,工业互联网,毫无疑问是时代中的机遇,但在这条路上,却亦有挑战,因为这一条尚且没有终极答案的赛道,每一位探索者都在未知中前行,也在等待引领者的到来……能源、绿色低碳、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又入选“可持续中国产业发展行动”2022年度产业案例……走在行业前列的卡奥斯COSMOPlat,迈着稳扎稳打的步子带领中国制造业踏上“新航道”,以“领航者”之任带动企业开启数字化新征程。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首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上,卡奥斯COSMOPlat 作为国家双跨平台代表集中呈现了平台在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生态创新等方面的引领性,也通过立体化赋能的新范式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了最佳选择。
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原标题:《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指南(试行)》解读近年,为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架构,相继发布多个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安全标准及指导意见。
这些标准从安全评估、安全建设、安全运维、安全应急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安全要求,例如2016年发布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2017年发布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指南》,《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评估工作管理办法》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等。
2019年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十部门发布《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近日为落实《指导意见》,指导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分类分级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分类分级指南》)的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尽管《分类分级指南》当前正处于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但为了帮助工业企业更好的理解《分类分级指南》,更为准确的进行分类分级工作,笔者就其中一些内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分类分级指南》适用范围从整篇指南上看《分类分级指南》的工业企业对象主要面向制造业企业,根据企业属性将工业互联网企业分为三类:1)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工业企业(简称“联网工业企业”);2)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简称“平台企业”);3)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运营企业。
其中联网工业企业主要涉及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行业,从企业属性上来看,大多都属于制造、加工类型,其工业属性更强,工业网络安全建设相对薄弱,应按照《分类分级指南》要求进行企业分级。
而平台企业对外提供的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互联信息服务,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多是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标识解析系统建设运营机构,其更适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分级。
SDN-工业设备管理系统方案第一部分软件特点和特色一、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不断的涌现,并以空前的速度更新换代,先进的仪器设备已成为一个单位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评价其技术能力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目前,由于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设备监管弱化,以及大中型企业的体制变更、人员流动较快、技术资料丢失、低效手动记录等,使得企业对设备管理出现漏洞,有的设备直至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时才得以发现,从而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二、系统工作流程图三、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功能SDN设备管理系统共分八大模块:分别为数据维护子系统、设备采购管理子系统、设备使用管理子系统、设备调度管理子系统、设备安全管理子系统、设备维修管理子系统、设备巡检管理子系统、特种设备管理子系统。
1、设备采购管理子系统:包括设备采购申请单管理、设备采购合同管理、设备配件领用管理、设备收支明细管理、设备库存管理等。
该子系统从设备购置的选型采购、合同管理、进厂验收和安装调试并移交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对设备的入库和出库、设备领用、库存保管帐和月报表进行管理,并对设置了库存预警线的零配件进行自动提醒报警,避免因设备零配件的不足引起设备延误维修的问题。
2、设备使用管理子系统:包括设备管理台帐、设备零部件管理台帐、设备技术状况管理、设备技术文档管理、低值易耗材料管理、设备使用记录管理。
该部分主要建立设备使用台帐,对设备的零部件技术、设备图片技术资料、制造厂家、技术参数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快速地分类检索。
对设备的技术文档管理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存入与设备相对应的数据库中,以利于查阅,避免因人员变动时遗失保贵的技术资料。
3、设备调度管理子系统:包括设备调度会议纪要、设备管理工作日志、设备运转时间记录。
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既繁杂,又带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系统专门为设备管理员设置了设备管理调度会议纪要、设备管理工作日志等功能,详细记录与设备开展的相关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绩可查,确保对设备的不间断管理。
新建工业互联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摘要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该工业互联网项目计划总投资22268.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142.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98%;流动资金5126.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2%。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5111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8799.24万元,税金及附加438.91万元,利润总额12311.76万元,利税总额14448.84万元,税后净利润9233.8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215.0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5.29%,投资利税率64.88%,投资回报率41.47%,全部投资回收期3.91年,提供就业职位1047个。
新建工业互联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二、项目承办单位三、战略合作单位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七、设备购置八、产品规划方案九、原材料供应十、项目能耗分析十一、环境保护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十三、项目进度规划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十五、报告说明十六、项目评价十七、主要经济指标第二章建设必要性分析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六、项目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建设规划分析一、产品规划二、建设规模第四章选址方案评估一、项目选址原则二、项目选址三、建设条件分析四、用地控制指标五、用地总体要求六、节约用地措施七、总图布置方案八、运输组成九、选址综合评价第五章项目工程方案分析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第六章工艺技术分析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二、技术管理特点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四、设备选型方案第七章环境保护概况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二、建设期环境保护三、运营期环境保护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五、废弃物处理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七、清洁生产八、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九、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第八章安全卫生一、消防安全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六、防尘防毒措施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第九章风险应对评估一、政策风险分析二、社会风险分析三、市场风险分析四、资金风险分析五、技术风险分析六、财务风险分析七、管理风险分析八、其它风险分析九、社会影响评估第十章项目节能评价一、节能概述二、节能法规及标准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三、项目节能设计四、节能措施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计划一、建设周期二、建设进度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四、人力资源配置五、员工培训六、项目实施保障第十二章投资情况说明一、项目估算说明二、项目总投资估算三、资金筹措第十三章经济评价分析一、经济评价综述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第十四章项目招投标方案一、招标依据和范围二、招标组织方式三、招标委员会的组织设立四、项目招投标要求五、项目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六、招标费用及信息发布第十五章项目结论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新建工业互联网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某经济示范中心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51000.00万元。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一览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工业设备、工厂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一、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应用之一。
它通过将工厂内的各种设备、机器人、机床等实体与云端进行连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能够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发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和优化。
同时,智能制造还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物联网设备管理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在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设备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物联网设备的统一管理,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设备状态的实时更新。
通过对设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预测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连接和协同,可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和调度。
工业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实时监控物料的供应和库存情况,根据订单的需求进行物料的调度和分配,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同时,通过对供应链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市场需求和供应瓶颈,促进供需的平衡。
四、车间调度与能源管理车间调度和能源管理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工业互联网的车间调度解决方案通过对车间内处于生产运行状态的设备和工人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车间生产进度的实时把控和调度。
同时,通过对车间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消耗的降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五、安全与风险管理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和数据的全面保护。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一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涵盖了多个领域,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到供应
链管理,从智能制造到设备维护,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化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并探讨其对企业的影响。
一、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
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提升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生产线、智能仓储和
物流、智能质量控制等模块,通过连接设备和系统,实现工厂的全面
数字化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是制造业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工业互联网,企业可以实
现供应链的可视化、智能化和协同化。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包括供应
商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模块,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企
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设备维护解决方案
设备维护对企业的生产运营至关重要,通过工业互联网,企业可以
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解决方案包括
设备数据采集、远程诊断、保养管理等模块,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企业可以提前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监测和分析企业
的能源消耗情况,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碳排放的降低。
能源管理解决方
案包括能源数据采集、能源监测和能源优化等模块,通过实时监控能
源使用情况,企业可以制定节能措施和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五、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信息安全风险,安全管理解
决方案通过加密、身份验证和漏洞修复等手段,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模块,通过
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企业可以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保护企业的
核心机密。
总结起来,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涉及到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设
备维护、能源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解决
方案,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高,提
升核心竞争力。
然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面临着技术、安全、隐私
和人才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企业充分认识到这些挑战,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来应对。
只有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工业互联网才能真正发挥其
在制造业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