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布置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7.32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平面设计内容、要求和方法、各类空间的设计要点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门窗尺寸和有关内容根据建筑功能划分建筑空间:1使用空间(房间)分为主要使用空间(主要房间),辅助使用空间(辅助房间)两部分。
2交通空间(交通联系部分分为垂直水平交通联系)。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的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房间的面积(指使用面积)包括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使用活动面积、室内交通面积。
房间的面积大小影响因素:使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家具设备的配置。
商场面积由货架占用面积、使用面积、交通面积组成,货架与柜台间距≥900mm,柜台外双人通道宽度≥1500mm,单人通道宽度≥750mm。
双侧取货货架高度≤1200,柜台高900-950,宽度≥600mm,人站立取货时占用宽度≥450mm,人蹲下取货架底层占用宽度900mm。
房间的面积大小确定根据卧室的家具使用时所需尺度确定卧室床头距墙≥550mm,床头有大立柜时,从立柜取东西,柜门宽500-600,人站立宽度空间≥300,人坐桌前学习,椅子距墙占用宽度≥700mm。
旅馆客房标准间尺寸,根据家具布置确定房间尺寸,2张单人床宽1100mm,两床间有床头柜≥650mm,单人床距墙≥500mm。
非住宅房间开间3300-3600mm,进深4200-5100mm。
卫生间门的标准尺寸是2000*700毫米。
洗脸池600*1650,浴缸700*1600,马桶所占的面积尺寸:37cm×60cm,前侧活动区宽:不小于610 mm,两侧活动区宽:300-450mm,有手纸盒的一侧宽:300mm。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平面布局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平面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个良好的建筑平面布局不仅能够满足使用功能需求,还能提高空间利用率、美观度和舒适性。
为了确保建筑平面布局的质量,建筑设计必须遵守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建筑平面布局规范要求。
一、空间功能分区要求在建筑平面布局中,空间功能分区是最基础的要求。
不同功能的空间应当明确分区,并且相邻功能的空间应该相互关联。
其中常见的分区要求包括:公共区域、工作区域、生活区域、休闲区域、服务区域等。
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便利性。
二、流线及动线规范要求流线及动线是指人员和物资在建筑内部的路径规划。
在建筑平面布局中,流线及动线的规划非常重要。
合理的流线规划可以优化空间利用率,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行动便利性。
常见的流线及动线规范要求包括:主要进出口的位置、通道宽度、楼梯和电梯的位置和数量、紧急通道的设置等。
三、开间及面积要求在建筑平面布局中,开间及面积规范要求直接影响到空间的使用效果和舒适性。
开间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空间的通透性和采光效果。
而面积的合理布局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和活动空间需求。
常见的开间及面积规范要求包括:房间的最小尺寸、走廊的宽度、窗户的面积和高度等。
四、设备布置要求在建筑平面布局中,设备的合理布置是保证功能正常运行和提高使用体验的关键。
不同类型的建筑会有不同的设备布置要求。
例如,居住建筑需要考虑厨房、洗手间和暖通设备的布置;办公建筑需要考虑工作间、会议室和电脑网络设备的布置。
设备布置的规范要求包括:设备的相互关联性、设备与空间的结构要求、设备的通风和排水要求等。
五、安全规范要求建筑平面布局中的安全规范要求是为了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规范要求涉及到火灾安全、逃生通道、防盗安全等方面。
常见的安全规范要求包括:疏散通道的位置和宽度、消防设备的设置、危险区域的划定和提示等。
六、无障碍通道规范要求无障碍通道是指为了方便行动不便人士而设置的通道。
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间距是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
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
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厂外铁路线中心线的防火间距为40m。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平面布置要求:(1) 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2)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3) 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4)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5)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消防控制室设置层数及要求:(1) 宜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2)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3) 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4) 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对防火间距进行实地测量时,沿建筑周围选择相对较近处测量间距。
具体方法有: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岀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从其凸岀部分外缘算起。
建筑与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建筑外墙至储罐外壁或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建筑方案功能平面布局建筑方案的功能平面布局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和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合理地规划和布置建筑的功能区域和空间布局。
一个合理的功能平面布局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功能平面布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尽可能减少人流和物流的交叉和冲突。
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的安全、通风、采光、疏散等要素,使建筑达到高效、舒适和安全的目标。
首先,在功能平面布局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主要功能区域,根据不同功能的特点,将建筑分区。
比如,一个办公楼的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会议室区、接待区、休息区等。
这些功能区域之间需要合理地进行布局,使得员工和访客能够方便地移动和使用。
其次,在功能平面布局中,还需要考虑到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流线。
比如,一个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区域包括商铺区、餐饮区、娱乐区、停车区等。
这些功能区域之间需要有便捷的通道和交通工具。
比如,商铺区和餐饮区之间可以设置步行街,娱乐区和停车区之间可以设置便捷的停车通道。
此外,在功能平面布局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不同功能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比如,一个教室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到学生在教室内的学习效果和舒适感。
因此,在功能平面布局中,需要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合理地确定功能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最后,在功能平面布局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和疏散。
一个科研实验楼的功能区域包括实验室区、办公区、仓库区等。
这些功能区域之间需要有合适的安全设施和疏散通道,以保证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总结起来,功能平面布局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个合理的功能平面布局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功能平面布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主要功能区域,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功能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建筑的安全和疏散。
通过合理的功能平面布局,可以使建筑更加实用、舒适和安全。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规划一、布置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在有关土地、水源等资源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服从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合理使用场地。
2、各种临时设施以满足施工需要并有利于安全使用为原则进行布设,充分考虑当地复杂的气候及地理特征一次修建到位,避免二次搭建。
3、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对重点优先开工项目的临时工程先行解决,以保证能及早开工,各种临时工程采取永临结合、降低造价的原则进行设置,并尽可能设置在永久征地范围内。
4、充分利用当地现有条件,避免多建。
5、由于本项目施工地段地形复杂,且分散,我公司考虑在本项目最优施工场地建立营地,所有材料、人员均安排在此地。
二、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施工区域的合理布置是施工组织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是通过立体的整体规划,平面的具体安排这两种基础手段,达到施工区域安排的合理化、程序化、系统化,有助于简化交叉施工的复杂关系,方便综合管理。
为了实施动态化现场管理,及时、准确、有效地反映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项目部办公室、建设单位办公室、监理办公室,并配备通讯设施,方便各单位保持联系。
施工平面的管理(1)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总负责,由项目工长、材料部门、机械管理部门、后勤组织部门实施,按平面分片包干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2)施工现场按照公司 CI 标准设置“五牌一图”。
即我司质量方针、工程概况、施工进度计划、文明施工区、质量管理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作好平面布置,主要包括:现场办公临建布置;现场食堂、厕所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布置;现场排水、排污布置。
(4)施工现场要加强场容管理,做到整齐、干净、节约、安全,力求均衡生产。
(5)施工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施工垃圾要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以保持场容的整洁。
(6)施工围蔽色彩一致,立放整齐,顺直。
设置专人每日巡视,施工围蔽因施工原因临时拆除后要及时恢复,对破坏的施工围蔽要及时更换。
(7)办公区1)办公室、会议室全部按公司 CI 标准进行油漆,并适当做作好绿化。
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包括
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是指在施工现场对建筑物进行整体布置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物及场地布置:确定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外围界线等,以及安排相关场地设施,如停车场、道路、绿化带等。
2. 建筑物内部布局:确定建筑物内部房间、功能区域的划分和摆放。
这包括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设备间、洗手间、休息区等。
3. 工程设备布置:根据工程需要,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布局,如电气设备、通风设备、水暖设备等。
4. 安防布置:考虑安全因素,合理进行安防设施的布置,如监控摄像头、防火设施、安全出口等。
5. 通道与交通组织:合理划分出入口、通道及交通组织,确保施工现场的顺畅与安全。
总体来说,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旨在合理利用空间,满足工程需求,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不同的项目类型和规模都会有相应的布置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建筑平面布置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平面布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是建筑师通过
对空间进行有序组织和合理安排来满足使用功能和美学需求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平面布置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空间体验,还能有效地
利用空间,并为人们提供方便和便利。
本文将探讨建筑平面布置设计
的要点和原则。
一、流线布置
流线布置是指在建筑内部空间中,通过合理的路径设置和流线引导,使人们在空间中行走、活动和使用设施更加方便。
流线布置应考虑人
们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以确保人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各种活动。
例如,一个办公楼的平面布置可以根据不同办公区域的功能需求,合理
设置各个区域之间的通道,使得办公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协作和交流。
二、空间分区
空间分区是指将建筑内部空间按照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
不同
功能的空间应相互独立,但又要有必要的联系和衔接。
通过合理的空
间分区,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保证功能之间的协调性和通畅性。
例如,一个酒店的平面布置可以将公共区域、客房区、餐饮区等不同
功能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分区,使得每个区域都能够独立并且有序地为
人们提供服务。
三、采光和通风
在建筑平面布置设计中,采光和通风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的采
光和通风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并为人们提供舒适和健康的
居住、工作环境。
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天窗、通风口等,可以使自然
光线和空气能够充分进入建筑内部,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安全和便利
建筑平面布置设计应注重人们的安全和便利。
在布局过程中,应根
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设置出入口、紧急疏散通道、消
防设施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设施,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方便、安全地进入和
使用建筑。
五、美学和创意
除了功能性考虑外,建筑平面布置设计还应注重美学和创意。
合理
的空间布局、流线引导和功能分区可以使建筑空间更加美观和具有创意。
通过巧妙地运用材料、色彩和形式等设计元素,可以打造出独特
而引人注目的建筑平面布置,提升人们的美学体验和感受。
综上所述,建筑平面布置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流线布置、空间分区、采光和通风、安全和便利、以
及美学和创意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可以提供舒适、便利、安全和美观的建筑空间,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因此,
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设计时,建筑师需要充分理解和应用这些要点和
原则,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