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内容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内容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

1. 引言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是指中国债券市场从目前的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一项重要改革。注册制是指发行人按照一定程序和条件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发行申请,并经过审核后获得发行许可,然后通过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和交易。这一改革旨在提高债券市场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效率,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改革背景

中国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过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准入门槛高、流动性差等问题。传统的核准制模式导致了债券发行审批周期长、效率低下,阻碍了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成为当前中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3. 改革内容

3.1 发行主体准入机制改革

在注册制改革中,首先需要对发行主体准入机制进行改革。目前,债券市场发行主体准入门槛较高,限制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改革将推动建立更加市场化、便利化的准入机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3.2 发行审核机制改革

注册制改革还将对发行审核机制进行改革。传统的核准制模式下,发行审核由证监会集中负责,审核周期长、效率低下。改革将引入注册机构参与发行审核,并建立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市场监管效能。

3.3 发行方式多元化

注册制改革还将推动债券发行方式的多元化。传统核准制模式下,只有公开发行一种方式,限制了债券市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改革将允许私募债、定向增发等其他发行方式,并建立健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保护投资者权益。

3.4 债券交易机制改革

注册制改革还将对债券交易机制进行改革。传统核准制模式下,债券交易流程繁琐、流动性差,市场活跃度不高。改革将推动债券市场的交易制度改革,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加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4. 改革影响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对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改革将提高债券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制度的建设,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改革将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元化、便捷化的渠道。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注册制改革将有助于解决融资难题。

再次,改革将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债券交易。这将有助于提升债券市场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改革还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5. 改革进展与展望

截至目前,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发布,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制度框架,为注册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再次,推动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在多元化、专业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债券市场开放和国际化方面积极参与全球合作。

综上所述,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通过改革将发行主体准入机制、发行审核机制、发行方式和债券交易机制进行改革,并提高债券市场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流动性。这将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将取得更大的成果,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证券发行市场的定义和构成

证券发行市场的定义和构成 证券发行市场的定义和构成 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以发行证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的场所,又称一级市场、初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是买卖已发行证券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次级市场。那么证券发行市场的构成又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证券发行市场的含义 证券发行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一个无形的市场。 证券发行市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筹措资金的渠道。 2.为资金供应者提供投资和获利的机会;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 3.形成资金流动的收益导向机制,促进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货币资金的优化配置。 (二)证券发行市场的构成: 1.证券发行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需求者筹集外部资金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向银行借款和发行证券,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2.证券投资者 3.证券中介机构 在证券发行市场上,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为证券发行与投资服务的中立机构。 (三)证券发行与承销制度 1.证券发行制度 (1)注册制:证券发行注册制即实行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布制度。它要求发行人提供关于证券发行本身以及和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发行人不仅要完全公开有关信息,不得有重大遗漏,并且要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承担法律责任。发行人只要充分披露了有关信息,在注册申报后的规定时间内未被证券监管机构拒绝注册,就可以进行证券发行,无须再经过批

准。实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可以向投资者提供证券发行的有关资料,但并不保证发行的证券资质优良,价格适当。 (2)核准制:要求发行人将发行申请报请证券监管部门决定的审核制度。实行核准制的目的在于证券监管部门能尽法律赋予的'职能,保证发行的证券符合公众利益和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需要。 公开发行是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可以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也可以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 我国的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发行申请需由保荐人推荐和辅导,由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中国证监会核准。上市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证券或者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由保荐人保荐,并向中国证监会申请。 2.证券发行方式 (1)股票发行方式: 我国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和上市后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公募增发)采取对公众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机构投资者配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战略投资者应当承诺获得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但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虽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票询价和网下配售。询价对象应承诺获得网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3个月。 上网公开发行方式是指利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主承销商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发行专户并作为唯一的卖方,投资者在指定时间内,按现行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进行申购的发行方式。发行人公告规定的发行价格和申购数量全额存入申购款进行申购区间上限申购。主承销商根据有效申购量和该次股票发行量配号,以摇号抽签方式决定中签的证券账户。 (2)债券发行方式 ①定向发行。又称私募发行、私下发行,即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 ②承购包销。指发行人与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内容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 1. 引言 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是指中国债券市场从目前的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一项重要改革。注册制是指发行人按照一定程序和条件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发行申请,并经过审核后获得发行许可,然后通过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和交易。这一改革旨在提高债券市场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效率,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改革背景 中国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过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准入门槛高、流动性差等问题。传统的核准制模式导致了债券发行审批周期长、效率低下,阻碍了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成为当前中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3. 改革内容 3.1 发行主体准入机制改革 在注册制改革中,首先需要对发行主体准入机制进行改革。目前,债券市场发行主体准入门槛较高,限制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改革将推动建立更加市场化、便利化的准入机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3.2 发行审核机制改革 注册制改革还将对发行审核机制进行改革。传统的核准制模式下,发行审核由证监会集中负责,审核周期长、效率低下。改革将引入注册机构参与发行审核,并建立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市场监管效能。 3.3 发行方式多元化 注册制改革还将推动债券发行方式的多元化。传统核准制模式下,只有公开发行一种方式,限制了债券市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改革将允许私募债、定向增发等其他发行方式,并建立健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保护投资者权益。 3.4 债券交易机制改革 注册制改革还将对债券交易机制进行改革。传统核准制模式下,债券交易流程繁琐、流动性差,市场活跃度不高。改革将推动债券市场的交易制度改革,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加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郑中华!孙!韦!!一、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四大类。如"##$年,中国债券市场国债发行量为"%&&’亿元,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亿元,短期融资券’’)(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十余年来,在多数年份中,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到%###亿元,且大部分债券不能上市交易。公司债券从"##$年开始发行,发行规模较小,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我国的企业债大多由国有大型企业发行,并与投资项目直接相关,它们很少发挥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数据和债券发行数量见下表%。表%!我国债券市场发行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年#"年#’年#)年#*年#+年#$年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编制从我国债券发行统计情况来看,本应处于主体证券地位的公司债券却恰恰被忽略了。在我国,公司的融资主要是间接融资,大量依靠银行贷款,在企业的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又处于弱势,这样一来,大量风险便集中在了银行部门,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同时,由于公司债券的缺失使得金融市场的投资工具单一,大量闲置资金涌入银行和股市,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另一方面,在投资组合几乎完全由股票构成的条件下,只要股市发生系统风险而全线下落,再高明的投资者也难逃厄运。这说明了一旦缺乏具有稳定性功能的基本品种———公司债券,就将给资本市场的运行带来严重风险。而直接融资规模相对较小,融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也就会受到限制。二、我国公司债市场发展滞后原因分析(一)公司债券的供给分析通常情况下,股东对公司的治理有着较大的影响约束,公司管理者必须以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公司选择何种融资方式要考虑到其融资成本。债权融资中,发行债券的利率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在资金的使用上也不会受到银行的过多干涉,其付出成本自然比银行贷款少。股权融资容易造成原有股东权利的分散,使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减弱,而且股权融资是一种高成本的融资方式,这是股东所不愿意看到的,由于他们对公司有着很强的监督约束力,这就会使得经营者在企业的运做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股权融资。所以债券融资较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更受青睐。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点是以国有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体,流通股所占份额很小,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持有者是大股东,对公司的治理享有绝对控制权。但是由于这种控制权是依靠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实际上公司的所有者缺位,就使大股东对公司的约束机制明显丧失;而众多的流通股持有者即小股东是高度分散的,更不具备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这样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就完全掌握在经营者的手中,即导致了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导致决策更多的体现经理人的意志而非股东的意志。这种情况下,再考虑不同方式融资的成本。债务融资是需要到期还本付息的,利息就属于融资的成本;而股权融资就完全不同了,不仅不需付息,也不需还本,而股价以及股权的稀释对经营者(公司的实际控制者)的利益根本没有影响,故不在成本考虑范围之内。这样看来,其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债务融资,因此融资者偏好这种方式:企业热衷于上市,上市公司偏向于配股。(二)公司债券的需求分析从公司债券需求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公司债券也不是投资者追逐的对象。投资者在投资时主要是权衡投资对象的风险与收益。在风险方面,公司债券具有较高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现今国家对公司债券的发行实行规模控制、严格管制,市场准入限制过多,造成公司债券品种少、规模小。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监管机构对银行资金和保险资金进入公司债券市场进行严格限制,如银行资金不准进入交易所从事交易、保险资金不准购买无担保的公司债券等。从而导致二级市场不活跃,这样就会使公司债券的变现能力受到影响,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而银行存款及国库券的变现能力是很高的,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也逐步发展了起来,与公司债券相比要活跃。其次,公司债券与其他债券相比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公司的

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基本政策

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基本政策 引言 中国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基本政策。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这些政策,并探讨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1. 市场准入改革 为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我国推行了市场准入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放宽上市条件:逐步取消限制行业和限制性条件,鼓励更多企业上市。 - 简化审核程序:优化上市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间,提高效率。 - 强化信息披露: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保护投资者权益。 2. 交易机制改革 为了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我国进行了交易机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引入做市商制度:通过引入做市商提供流动性支持,增加市场交易活跃度。 - 推行T+0交易制度:缩短交易结算周期,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 引入集合竞价机制:增加交易时段,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 3. 投资者保护改革 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我国进行了投资者保护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完善 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提高透明度。 - 加强监管 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 提升投资者教育水平: 加强投资者教育宣传,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和理财能力。 4. 创新发展改革 为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推动科创板建设: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科技创新企业上市。 - 发展 债券市场:完善债券发行、交易和风险管理机制,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 推 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5. 监管体制改革 为了提高资本市场的监管效能,我国进行了监管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强化监管责任:明确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协调配合。 - 提高监管能

注册制改制历程有关讲话和观点汇编

注册制改制历程有关讲话和观点汇编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一、注册制的发展历程 (5)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5) 2013年11月19日肖钢主席在《财经》年会上的演讲 (5) 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 (6) 2014年1月22日大力推进监管转型——肖钢同志在201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 201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7) 2014年5月9日,“新国九条”发布,文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股票注册制改革。 (7) 2014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工作 (8) 2014年6月27日,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注册制相关方案,计划年底前推出。 (8) 2014年7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注册制执行后短期内仍避免不了IPO排队问题。 (8)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 (9) 2014年11月22日姜洋副主席在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9) 2014年1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党委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0) 2014年12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问答 (10) 2014年12月29日法治是资本市场善治的根基——庄心一副主席在第五届“上证法治论坛”上的演讲 (10) 2015年1月16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5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 (11) 2015年2月13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已完成注册制改革方案初稿并上报国务院。 (12) 2015年3月2日,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表示,注册制今年有望落地。 (13)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14)

注册制改革解析

注册制改革解析 前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否“延迟”似乎变得有些扑朔迷离。据相关人士透露,证监会高层在春节之前举行的新春茶话会上表示,推行注册制方向不变,但目前还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据悉这样看法得到了部分专家的认可,他们预计现在离注册制真正推行还有2-3年。 尽管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证券发行制度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但其实换汤不换药,核准制不过是穿了个“马甲”审批而已,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股三高发行、疯狂抄新、新股业绩大变脸等问题都广受市场诟病。所以很多有识之士寄希望注册制能够解决新股IPO弊端,呼唤注册制的早日到来。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其重要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 而注册制改革首次见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要求,“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此后,2013年9月,证监会召开的闭门会上首次提出

“2015年要过度到注册制”。看来由新股IPO由审核制转向世界普遍采纳的注册制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中国不宜推行所谓的新股发行注册制。因为原先采用的核准制虽然不尽人意,也存在着部分发审委成员腐败问题,但好歹还对新股进行审查设置了一道关卡。同时,也将很多并不具备上市资质的企业拒之门外,如果实行注册制什么阿猫阿狗的公司都能上市,A股市场岂不大乱? 笔者认为,自今年新一轮IPO重启之后,由于制度设计没有大的改进,所以原先股市的很多弊端并没有消除,于是投资者闻IPO色变。但是中国要从核准制过度到注册制也并非一日之功。所以在新股核准制向注册制过度时期内,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后,注册制才能真正推行,而之前A股市场的一些沉积弊端也会迎刃而解。 首先,不管注册制也好,核准制也罢,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必须完整和透明。当前IPO重启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信息披露不透明、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之所以出现像昌九生化等新股被市场恶炒,造成暴涨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相关各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如果双方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各方在相同的信息下才会做出符合常态的理性行为。所以信息披露完整以及信息透明应是股票发行实行注册制的第一环节。 再者,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更严厉打击股票发行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其一,实行更严厉的核查和处罚措施,对于违规违法的上市公司给予应得处罚,是这个市场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其二,

债券注册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分析

债券注册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分析 背景: 债券注册制是指发行债券时,发行人需要通过登记注册的方式进行,将相关信息和监管要求提交给主管部门,并在注册生效前不能公开发行。传统上,我国的债券市场主要采用的是准入制,即在发行债券时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发行。然而,准入制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容易受到行政干预等,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2019年4月,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等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宣布将推动债券市场的注册制改革。这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即将迎来一次重大的制度性改革。 意义: 债券注册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传统的准入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注册制改革可以为债券市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简化发行程序、缩短发行时间、减少行政干预等手段,注册制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运作效率,增加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的发行人和投资者参与其中。 2. 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注册制要求发行人在发行前进行

登记注册,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这将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市场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债券市场,同时也可以减少潜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市场监管能力:注册制改革可以通过强化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能力,提高市场的规范性。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审核注册材料、监督发行行为等方式,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防范和打击潜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4. 促进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注册制改革可以推动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债券市场注册制的推行有助于构建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和监管规则,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5. 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制的推行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直接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债券注册制改革是我国债券市场一次重要的制度性创新。该改革将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加强监管能力,推动债券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动力。债券注册制改革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改变传统的准入制度,引入更加市场化的发行和监管机制。该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的透

债券注册制改革指导意见

债券注册制改革指导意见 一、引言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推动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决定进行债券注册制改革。本文将对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阐述。 二、背景 传统的债券发行采用核准制,即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准才能发行。这种核准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导致市场供求失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决定推行债券注册制改革。 三、改革目标 1.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实施债券注册制,加强对企业信用状况和信息披露 的审核力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优质企业融资。 2.增加市场流动性:通过改革债券发行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流动性供给, 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效率。 3.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债券评级体系、加强风险管理监管,防范金融 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 四、改革内容 1.发行方式改革:取消核准制,实行注册制。发行人可以根据自身融资需求, 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发行债券的类型、期限和利率等要素。2.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风 险提示等进行全面披露。同时,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和惩处机制,保证市 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3.债券评级改革:建立健全独立、专业的债券评级机构体系,提高评级准确性 和公信力。同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防止评级失信等问题。 4.投资者保护措施:加强对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工作,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 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和投资者赔偿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五、改革路径 1.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将制定详细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 表、路线图和具体措施。 2.逐步推进改革:根据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债券注册制改革。首先在特定区域 或特定类型的债券上试点,然后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全面推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 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0.03.01 •【文号】发改财金〔2020〕298号 •【施行日期】2020.03.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证券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 知 发改财金〔2020〕2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0〕5号,以下简称《通知》)有关要求,现就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债券发行全面施行注册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通知》有关要求,企业债券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企业债券的法定注册机关,发行企业债券应当依法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注册。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相关机构负责企业债券的受理、审核。其中,中央国债登

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受理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为审核机构。两家机构应尽快制定相关业务流程、受理审核标准等配套制度,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受理、审核工作。 企业债券发行人直接向受理机构提出申请,我委对企业债券受理、审核工作及两家指定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并在法定时限内履行发行注册程序。 二、明确企业债券发行条件 企业债券发行人应当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企业债券一年的利息,应当具有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正常的现金流量,鼓励发行企业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建设。 三、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和中介机构责任 确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注册制监管理念,明确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发行人应当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及我委的有关规定,通过指定的渠道披露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承销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应勤勉尽责、诚实守信。中介机构应对债券发行人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协助做好信息披露等工作,对所出具的专业报告和专业意见负责。受理审核机构可对信息披露内容和形式进行督促检查。 四、落实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监管职责 按照注册制改革的需要,取消企业债券申报中的省级转报环节。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对募投项目出具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法规制度和产业政策的专项意见,并承担相应责任。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发挥属地管理优势,通过项目筛查、风险排查、监督检查等方式,做好区域内企业债券监管工作,防范化解企业债券领域风险。

新《证券法》修订要点与解读

新《证券法》修订要点与解读 此前几次修正和修订分别是: 1、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该次修正涉及两条:第二十八条修改为“股票发行采取溢价发行的,其发行价格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第五十条修改为“公司申请其发行的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由证券交易所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核准。”此次修订主要是推动股票发行询价机制改革和完善公司债场内交易机制。 2、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这次修订有五大亮点:一是明确国家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二是规定了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误导投资者行为的罚则。三是为开展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打开大门。四是明确客户交易资金所有权,严格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和证券。五是解除了部分限制性规定,调整优化了有关规定。原证券法中“分业经营和管理”、“禁止国企炒股”和“禁止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等规定,在修改后的证券法中有了“新的说法”:修改后的证券法在相关条款强调分业管理的同时,新增“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表述;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买卖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拓宽资金入市渠道,禁止违规资金流入股市”。这次大修适应了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稳步有序发展的新形势。此次修法后,具有历史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实施,并且取得成功。 2、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此次修正,只修改一条,将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证券公司设立、收购或者撤销分支机构,变更业务范围,增加注册资本且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减少注册资本,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司章程中的重要条款,合并、分立、停业、解散、破产,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发展直接融资的现实意义与政策思路

发展直接融资的现实意义与政策思路 一、背景 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证券融资,而非通过银行贷 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灵活性强等优势,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然而,我国直接融资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存在。据统计,2019年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比重为68.7%,而美国为 205.4%。这表明我国直接融资规模相对较小,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直接融资发展。 二、现实意义 1.促进企业发展 直接融资能够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提高企业的筹资效率。同时,通过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信息披 露制度,能够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透明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优化金融结构

直接融资可以分散金融风险,减轻银行贷款压力。同时,通过扩大证 券市场规模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能够促进金融结构优化,降低金融 风险。 3.推动经济增长 直接融资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经济增长。同时,通过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提高企业治理水 平和透明度,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 三、政策思路 1.加快发展股票市场 加快发展股票市场是推进直接融资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可以采取 以下措施: (1)完善上市公司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2)扩大股票发行范围。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等优质企业通过股票发行融资。

(3)加强投资者保护。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保障投资者权益。 2.拓宽债券市场渠道 债券市场是我国直接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拓宽债券市场渠道,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 (1)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加强对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监管,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 (2)推动发展绿色债券。鼓励绿色企业、环保项目等发行绿色债券,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3)拓宽投资者群体。鼓励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 3.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资本市场改革是推进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

李恩付 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新一轮金融调控监管体制改革 将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批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包含13项改革内容,其中涉及金融监管领域的改革占了6项,足以凸显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新一轮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的又一次自我变革,此次改革理顺了监管体系,压实了各方责任,实现了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后面随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将有利于更好发挥监管效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步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重大缺陷,已无法适应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为此,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国际组织的主导下,启动了新一轮的全方位、深层次的金融监管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以“严监管、强管控”为主要特征的重大金融改革措施。 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主要是从监管深度和广度两方

面来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在监管深度方面,并未片面通过抑制金融创新、降低金融活力来控制金融风险,而是通过一套全新的监管标准对金融风险进行更为准确的识别和计量,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取代巴塞尔协议Ⅱ,对银行的资本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新出台的巴塞尔协议旨在通过对系统重要性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金融危机的再度发生。在监管广度方面,考虑到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不同监管规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监管规则体系。比如,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中央对手方监管规则,有效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又如,针对同类金融风险构建了多层级、多维度的监管体系,以弥补单个监管规则的局限和缺陷。 美英等主要发达国家也是积极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本国实践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和优化。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出台了《多德—弗兰克改革法案》,成立金融稳定监管理事会,形成“双层多头”的分权型监管模式。“双层”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有监管权,“多头”则是对于面向同类金融机构有多家监管部门进行分权。在联邦层,面向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包括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面向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有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面向保险机构的有国家保

中国的金融改革

中国的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经历了巨大变革,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的金融改革。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正式实行注册制,使得市场更加规范和透明。同时,中国也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除了证券市场外,中国的债券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 二、利率市场化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中国逐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了大部分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上限。此举促使银行竞争加剧,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金融体系将更加灵活、高效。 三、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监管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为了提升金融监管的效能,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加强了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理,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整体效能。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对金融科技的监管,确保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四、跨境金融开放 中国积极推进跨境金融开放,逐步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2019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取消了外资银行在华 业务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这一举措将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发展,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五、金融科技的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中国金融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领先。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将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 六、金融风险的防控 金融改革过程中,金融风险防控至关重要。中国加强了金融风险监 测和预警,建立了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同时,加大对金融乱象和违规 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中国的金融改革在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 跨境金融开放、金融科技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 中国将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体系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 段和改革阶段。 起步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起步阶段。当时,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潮带动了对资本市场的需求。198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始。这一阶段以发行申购制度为主导,股票 交易活跃度不高,参与者主要是国有企业、机关团体和外资企业。 发展阶段(1990年代末期-2000年代) 1990年代末期,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增长迅猛的阶段。在这 一阶段,中国证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此后,中小板、创业板的设立, 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 企业上市。

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一轮疯狂的牛市,A股市场指数曾 一度突破6000点,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然而,这一轮牛市也暴露了 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些问题,如投机炒作泛滥、监管不力等。市场监管 部门开始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改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为资本市场 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自2010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了改革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 主要集中在市场环境、体制机制和监管制度等方面。2014年,股票市 场推出了沪港通和深港通,实现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2015年,新三板改革措施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层的设立和科技企业的 融资。 2018年,科创板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又一重大进展。科创板以服务于创新企业为宗旨,采用注册制改革,为创新企业提供 了更多融资渠道和更便捷的上市通道。 除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2015年,国债期 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创新与发展。随后,公 司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也逐步发展壮大。

中国证监会关于就《关于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国证监会关于就《关于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11.18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就《关于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 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有关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大部署,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公司债券发行审核注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程度,维护债券市场良好生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我会起草了《关于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陆中国证监会网站(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d19364681.html,),进入首页右侧点击“公开征求意见”栏目提出意见。 2.电子邮件:*************.cn。

3.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中国证监会债券部,邮政编码:100033。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18日。 中国证监会 2022年11月18日 关于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就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准确把握公司债券发行注册制本质特征,按照立足国情、便利融资、防范风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提高审核注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程度,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培育健康的市场生态,激发市场创新发展活力,助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