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复习 力学计算专题
- 格式:pptx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57
一、计算题1.如图甲所示,均匀圆柱体A 和薄璧圆柱形容器B 置于水平地面上。
容器B 的底面积为22210m -⨯,其内部盛有0.2m 深的水,10N/kg g =。
求:(1)容器中水的重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现将A 浸没在容器B 的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所示。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1000Pa ,求物体A 的体积。
【答案】(1)40N ;(2)2000Pa ;(3)33210m -⨯ 【解析】 【分析】 【详解】(1)容器中水的体积2233210m 0.14m 02m B V S h --==⨯⨯=⨯水容器中水的重力33331.0kg/101010N/kg=4N m m 04G m g V g ρ-⨯⨯===⨯⨯水水水水(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31.0kg/m 0.2m 20101000Pa N/kg p gh ρ⨯⨯===⨯水水(3)圆柱体A 放入水中后,容器B 中水面升高量3311000Pa0.1m 1.0kg/m 010N/kgp h g ρ∆∆==⨯⨯=水 因为物体A 在水中完全浸没,所以物体A 的体积和它排开水的体积相等23B 23A 210m 0.1m 10=2m V V S h --==∆⨯⨯=⨯排答:(1)容器中水的重力为40N ;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000Pa ; (3)求物体A 的体积为33210m -⨯。
2.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
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容器接触)。
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3)从物块刚好浸没水中到h =10cm 过程中,水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强变化了多少P a ?【答案】(1)4(2)233k 10g /m ⨯(3)600【解析】 【详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 最大=15N ,此时的物块没有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G=F 最大=8N ;物块全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示=4N ,受到的浮力:F G F =-示浮=8N-4N=4N ;(2)由F gV ρ=浮水排得物块的体积:43334N 410m 1.010kg /m 10N /kgF V V g ρ-====⨯⨯⨯浮排水,物块的质量:8N 0.8kg 10N /kg G m g ===,33430.8kg 210kg /m 410mm V ρ-===⨯⨯; (3)由图乙可知,h 1=4cm 时物块刚好浸没水中,从物块刚好浸没水中到h 2=10cm 过程中,物块的下表面变化的深度△h=h 2-h 1=10cm-4cm=6cm=0.06m ,水对物块的下表面的压强变化:p g h V V 水ρ==1×103kg/m 3×10N/kg×0.06m=600Pa 。
-·班级姓名计分日期月日2020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5(力学计算专题)一、速度与路程、质量与密度、压力与压强、浮力、功与功率的综合计算1.(2017•齐齐哈尔)如图为现役某导弹驱逐舰,该舰最大航速54km/h,满载时排水量9000t。
(海水密度约为1.0×103kg/m3)g取10N/㎏。
(1)该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1h,通过的路程为多少?(2)若声呐探测器在水下10m深处,则声呐探测器所受海水压强为多少?(3)驱逐舰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4)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所受海水阻力为驱逐舰重力的0.1倍,那么该导弹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推力的功率为多少?解:(1)由v=可得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1h,通过的路程为:s=vt=54km/h×1h=54km;(2)声呐探测器所处深度:h=10m;受到的压强:p=ρ海水gh=1×103㎏/m3×10N/㎏×10m=1×105Pa.(3)导弹驱逐舰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满载时,武汉号受到浮力:F浮=G排=m排g=9×103×103㎏×10N/㎏=9×107N;(4)由物体漂浮得,G物=F浮=9×107N;因为驱逐舰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0.1G=0.1×9×107N=9×106N,v=54km/h=15m/s,驱逐舰功率:P===Fv=9×106N×15m/s=1.35×108W=1.35×105kW;答:(1)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1h,通过的路程为54km;(2)声呐探测器在水下10m深处,则声呐探测器所受海水压强为1×105Pa;(3)驱逐舰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9×107N;(4)导弹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推力的功率为1.35×105kW。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试卷:力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 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B. 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C. 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D. 滑雪板的面积比较大2.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L甲<L丙L乙>L丁B. L甲=L丙L乙=L丁C. L甲<L丙L乙=L丁D. L甲=L丙L乙>L丁3.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也随之增大B. 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C. 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C. 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量越大,压强一定越大D. 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5.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推箱子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甲乙两人在小车上静止,甲推乙,两人都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乒乓球能被球拍击回是因为乒乓球太轻,没有惯性D. 如图的过程中,摩擦力会变大6.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 落回地球B. 飞向太阳C. 绕地球运动D. 做匀速直线运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彼此不互相接触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C.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D. 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8.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装有1731g月壤的收集容器返回地球,顺利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
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科学家是利用美国采集的月壤样品,测得其密度为0.8×103kg/m3,然后为嫦娥五号设计了最多能装入2kg月壤的收集容器(如图甲),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按设计,嫦娥五号用来收集月壤的容器容积为多少L;(2)如果嫦娥五号采集的1731g月壤正好装满了该容器,则这些月壤的密度为多少。
2.如图,用300N的力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2)拉力F做功的功率有多大;(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为地球上受到重力的16,未来你们当中的有些同学将有可能成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如果其中一位宇航员的质量为60kg ,求:(1)宇航员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3)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
4.福厦高铁路线于2023年9月28日开通,福州至厦门两地可形成“一小时生活圈”,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漳州站至福州南站全长约278公里。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小明乘坐G3052列车于20:54从漳州出发,22:24到达福州南,请计算列车从漳州到福州南的平均速度;(2)列车途经泉州跨海大桥,桥长约20.2km ,若列车长约为200m ,以3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求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5.2023年10月,第二届山东省自行车城市联赛总决赛在潍坊举行,本届自行车赛以“骑聚峡山向未来”为主题,共分为四个组别.其中竞技组人员环湖骑行全程,赛程信息如图甲所示.竞技组第一名骑行者中途补水休息用时5分钟,总用时2小时,求:(1)竞技组第一名全程平均速度;(2)“配速”(通过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时间)是自行车赛中经常使用的术语,选手骑行过程中,测速软件上显示“配速”4min/km ,该选手骑行的速度;(3)如图乙所示,这是选手在某段时间“配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12t t 、和3t 三个时刻中,在哪一时刻骑行最快,并分析说明。
2020 年物理试卷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九力学大型计算题★命题诠释1.大型计算题大型计算题俗称压轴题,是中考试卷主要题型,也是必考题型,同时也是产生差距,判断考生综合应用能力、题型难度属于中等偏上的题型。
大型计算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情况下所占比例在25%左右。
大型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
2.特点大型计算题要求有计算过程和步骤,每一步骤都有相应分值。
大型计算题的特点是:(1)结果合理性: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
(2)知识综合性: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
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性: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
★题型解密1.力学计算题主要内容力学计算主要涉及到功与功率计算、压强计算、浮力计算、简单机械相关计算等。
大型计算题很少是单一知识点或考点的计算,常见的是多个考点的综合计算,但其计算内容不变。
2.考前速记(1)压强公式:。
其中,压强p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符号是P a;压力F的单位是牛,符号是N;S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部分),单位是米2,符号是m2。
(2)液体压强公式:。
其中,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液体内部某位置到液面的高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计算》专项练习题(带有答案)姓名班级学号1.如图所示,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平直路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甲、乙两车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
问(此题均以地面为参照物):(1)甲车的速度是多大?(2)乙车在0~2s和2~4s分别做什么运动?2.徐州马拉松已经成为徐州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某参赛运动员质量为70kg,一只鞋底的面积为200cm2,(g取10N/kg)。
求:(1)该运动员的重力;(2)当该运动员奔跑时,路面受到的压强。
3.小鹏同学有一个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杯子,下课后装满水放在课桌上,其总质量为500g,他喝完水后又装满某种饮料,其总质量为540g。
(g=10N/kg)求:(1)装满水后杯子对课桌的压强;(2)该饮料的密度。
4.如图,是一辆环保“微型公交”,满载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总质量为300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恒为500cm2。
求:(1)满载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2)满载时车上有10人,平均体重650N,车的质量是多少?5.一辆蔬菜运输车从A地出发,历经8小时,行驶720公里抵达B地。
该蔬菜运输车总质量为30t,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求:(1)车全程的平均速度;(2)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3)在某段平直公路上,运输车牵引力做功2.34×107J用时5min,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6.如图,有一个重为5N的水桶,其总容积为20dm3,装入总容积一半的水,水深20cm,置于水平地面上,桶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g取10N/kg),求:(1)桶中水的重力;(2)装水后桶对地面的压强;(3)若将一块重为5N的木块轻轻放入桶中,木块漂浮,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浸入水中的体积。
7.搬运工人站在水平高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工人的重力为640N,提升时间为20s,重物上升高度为2m。
2020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计算题复习题1.如图所示,某工人重600N,站在水平面上,用100N的拉力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提起一浸没在水中体积为1.2×10−2m3,重360N的物体。
(物体始终浸没在水中,且忽略水对物体的阻力,ρ水=1×103kg/m3,g=10N/kg)求:(1)已知工人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3×10−2m2,工人没有拉动绳子时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提起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工人最多能够提起多重的同种物体?【答案】解:(1)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600N,S=3×10−2m2,对地面的压强:p=F压S=600N3×10−2m2=2×104Pa;(2)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1.2×10−2m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V排g=1×103kg/m3×1.2×10−2m3×10N/kg=120N;(3)提起物体时,滑轮组受到的拉力:F 拉=G物−F浮=360N−120N=240N,由图可知:绳子的股数n=3,则提起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F拉ℎFs×100%=F拉ℎF×nℎ×100%=F拉nF×100%η=240N3×100N×100%=80%。
(4)根据η=W有用W总=F拉ℎF拉ℎ+G动ℎ=F拉F拉+G动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F拉η−F拉=240N80%−240N=60N;由于工人重600N,则最大拉力F最大=G=600N,根据F=F拉+G动n可知:滑轮组受到的最大拉力F拉最大=nF最大−G动=3×600N−60N=1740N;水中的同种物体的密度为ρ物=m V=G gV=360N10N/kg×1.2×10−2m3=3×103kg/m3;由于水中的同种物体受力情况为:F拉最大=G最大−F浮最大,即:F 拉最大=G 最大−ρ水V 排最大g , 所以,F 拉最大=G 最大−ρ水G 最大gρ物g ,则G 最大=F拉最大1−ρ水ρ物=1740N1−1×103kg/m 33×103kg/m 3=261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