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头按照水量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V型滤池计算一、设计参数一)设计规模1、总处理水量Q max=180000*1.06=190800m3/d(水厂自用水量按6%设计)滤池共分为两组,则单组滤池处理水量应为:Q0=190800/2=95400 m3/d=3975 m3/h=1.104 m3/s2、单格滤池处理水量:每组滤池分为五格,则每格处理水量应为:Q=95400/5=19080 m3/d=795 m3/h=0.22 m3/s(校核水量)Q=63600/5=12720 m3/d=530 m3/h=0.147 m3/s(设计水量)二)滤速设计取滤速为:v=8.74 m/s(6万m3/d水量时设计滤速为5.82 m/s)三)冲洗强度气冲:Q q=15.0L/s∙m2 t=6min水冲:Qs=1.94L/s∙m2(气洗阶段)t=6minQs=3.8L/s∙m2(气洗阶段)t=6min 表洗水(原水)强度1.8L/s∙m2 持续冲洗二、设计计算:1、有效过滤面积:F0=Q/v=795/8.74=91m22、取反冲洗排水槽宽度为:b=1.0m3、平面布置取滤池池长L=13.0m,池宽B=8.4m则:滤池有效过滤面积为:F=13*8.4-13*1.4=91m2故符合要求。
实际滤速为:v=795/91=8.74m/s(校核水量滤速)v=530/91=5.82m/s(设计水量滤速)(计算中取反冲洗排水槽壁厚为0.20m)4、反冲洗水量、气量5、进水孔取过孔流速v=0.9m/s,则空口面积应为:F jk=Q/v=0.22/0.9=0.24m2取孔口尺寸为:LxH=500x500(mm)过孔实际流速为:v=0.22/0.25=0.88m/s6、进水渠道取进水渠道内流速为0.48m/s,渠道宽为2.0m,渠道内最大流量为:Q0=1.104 m3/s,则渠道内有效水深应为:H=1.104/0.48/2.0=1.15m取超高0.40m,则渠道断面为B×H=2.0×1.55m7、V型槽V型槽槽底设表面扫洗出水孔,直径取d v孔=0.04m,表扫孔间距150mm,每槽共计表扫孔86个,则单侧V型槽出水孔总面积A表孔=(3.14×0.042/4)×86=0.108m2进水量为0.11m3/s时,v孔=1.02m/s表扫水量为0.08 m3/s时,v孔=0.74m/s8、滤后水出水管(滤后水集水渠与操作间水泵吸水渠联通管):取出水管管径为DN1200,则出水管内流速为:v=Q/F=1.104/(3.14×0.62)=0.98m/s9、出水总管:出水总管采用钢管,取管内最大流速为1.4m/s,则管径应为D=1400mm。
9.7过滤设备(V型滤池)9.7.1设计要点:①滤速可达7—20m/h, —般为12.5〜15.0m/h。
②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一般为0.95〜1.35mm,允许夸大到0.70〜2.00mm不均匀系数1.2〜1.6或1.8之间。
③对于滤速在7—20m/h之间的滤池,其滤层厚度在0.95 —1.5之间选用,对于更高的滤速还可相应增加。
④底部采用带长柄滤头底板的排水系统,不设砾石承托层。
⑤反冲洗一般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和水冲三个过程,大大节省反冲洗水量和电耗,气冲强度为13—16 L/s • m2,清7水冲洗强度为3.6 —4.1 L/s • m2,表面扫洗用原水,一般为1.4 —2.2 L/s • m2。
⑥整个滤料层在深度方向的粒径分布基本均匀,在反冲洗过程中滤料层不膨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保证深层截污,滤层含污能力高。
⑦滤层以上的水深一般大于 1.2m,反冲洗时水位下降到排水槽顶,水深只有0.5m。
⑧V型进水槽和排水槽分设于滤池的两侧,池子可沿着长的方向发展,布水均匀V型滤池是恒水位过滤,池内的超声波水位自动控制可调节出水清水阀,阀门可根据池内水位的高、低,自动调节开启程度,以保证池内的水位恒定。
V型滤池所选用的滤料的铺装厚度较大(约1.40m),粒径也较粗(0.95 —1.35mm的石英砂均质滤料。
当反冲洗滤层时,滤料呈微膨胀状态,不易跑砂。
V型滤池的另一特点是单池面积较大,过滤周期长,水质好,节省反冲洗水量。
单池面积普遍设计为70—90m2,甚至可达100m2以上。
由于滤料层较厚,载污量大,滤后水的出水浊度普遍小于0.5NTULV型滤池的冲洗一般采用的工艺为气洗一气水同时冲洗一水冲洗+表面扫洗。
9.7.2设计参数确定设计水量Q=8X 104m3/d ;滤速V=10m/h。
滤池冲洗确定(见下表)总冲洗时间12mi n=0.2h 冲洗周期T=48h反冲横扫强度1.8L/(s • m2)【一般为1.4〜2.0 L/(s • m2)】9.7.3设计计算(1)池体设计①滤池工作时间t'(读者注:平均每天的过滤时间)t ' =24-1 X 24/T=24 —0.2 X 24/48=24 —0.1=23.9(h)(式中未考虑排放滤水)②滤池面积F滤池总面积F=Q/V- t ' =80000/10 X 23.9=335 m2③滤池的分格为节省占地,选双格V型滤池。
一、翻板滤池设计供水量Q ’=3万m 3/d ,水厂自用水按8%计算得设计计算水量: Q=1.08Q ’=32400 m 3/d=1350 m 3/h1.设计主要参数如下:滤速取v=8m/h 最大冲洗强度16 L/s*m 2 最大气冲洗强度17L/s*m 2强制滤速v<=20 m/h 沙上水深 1.3m ,滤层厚度1200mm 本工程采用单层加厚均粒砂滤料,粒径0.9-1.2mm 。
2.滤池面积和尺寸2.1滤池工作时间,T=92.236048102424=⨯⨯-h 2.2滤池面积:F=3.16992.23832400=⨯==VT Q m 3 2.3滤池分为并列的2组,每组2格,共4格,查表可直接选择宽B=3.5 m 长L=11 m 滤板单格滤池内放置2块滤板,中间有气水分配槽将其分为两半,则单格滤池的长度为11 m 宽度为7 m ,单格滤池实际面积f=11⨯7=77 m 2 每组滤池宽度为11 m ,净长度为14 m 净总面积 11⨯14⨯2=308 m 2 在校核滤速时,可以按3个池子过滤,1个池子冲洗,3个池子分担一个池子的流量。
2.4强制滤速,v ’=13831-⨯=-N NV =12 m/h 满足V<20 m/h 的要求。
2.5滤池高度的确定:滤池超高5H =0.8 m 滤层上的水深4H =1.3 m (反冲洗时水位下降到派水槽顶,水深0.5m),滤料厚度H 3=0.9 m 滤板厚度H 2=0.1 m 滤板下布水区高度H 1=0.9 m ,承托层高度H 6=0.1 m ,则滤池总高H=0.8+0.9+1.3+0.1+0.9+0.1=4.1 m2.6水封井的设计 均粒滤料清洗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清H ∆=180v l d m m g 0202300)1()1(ϕγ⨯- 式中:清H ∆为水流通过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cm ,γ 为水的运动粘度,cm 2/s ,20℃时为0.0101 cm 2/s ;g 为重力加速度,981 cm 2/s 。
净水流量的计算方式
净水流量的计算方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进水流量、出水流量和水处理设备的效率。
首先,进水流量是指进入水处理设备的原水流量,通常以升/小时或立方米/小时来表示。
可以通过计量仪表来测量进水流量。
其次,出水流量是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净水流量,也通常以升/小时或立方米/小时来表示。
出水流量可以通过计量仪表进行测量。
最后,在计算净水流量之前,需要了解水处理设备的效率。
水处理设备的效率可以由设备制造商提供,常用的指标包括去除率或回收率。
计算净水流量的公式如下:
净水流量 = 进水流量 x (1 - 损失率)
其中,损失率 = 1 - 效率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净水流量,以便评估水处理设备的性能和适用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水处理设备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和指标,因此在具体计算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设计流量Q 设=380000m ³/d 自用系数α=5%实际流量s m h m d m d m Q /62.4/16625/399000%)51(/3800003333===+⨯= 一、平面尺寸计算1.冲洗方式: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并有表面扫洗气洗强度q g 为13—17L/(s ·m 2),取15L/(s ·m 2)。
水洗强度q w 为2.5—3L/(s ·m 2),取3L/(s ·m 2)。
表面扫洗强度q 表为1.4—2.3L/(s ·m 2),取2L/(s ·m 2)。
气水冲洗滤池的冲洗周期,为粗砂均匀级配滤料时,采用24-36h 。
单独气洗时间t 1=2min 气水合冲时间t 2=4min 单独水洗时间t 3=6min每次冲洗时间t=t 1+t 2+t 3=12min 冲洗周期T=24min 2.滤池面积滤速:正常滤速8-10m/h ;强制滤速10-13m/h ,取10m/h 。
滤池每日工作时间T 0=24h/d 每日冲洗总时间t 0=0.2h/d每日有效工作时间T=T 0-t 0=23.8h/d总面积2347.1676/8.23/10/399000m dh h m d m vT Q F =⨯==,取1680m 2根据总面积设池数:n=14。
每池面积22120141680m m n F f === 单池为双格布置,沿宽度方向分为两段每格有效宽度b=4m单池长度m mm b f l 154212022=⨯==实际单池面积F=120m 2每格宽度b'=4.3m实际滤速h m dh m dm T n F Q v /98.9/8.2314120/39900023,=⨯⨯=⨯⨯= 强制滤速h m Tn F Qv /75.10)1(=⨯-⨯=强单池水量s m d m nQQ /33.0/2850033===单 单池总宽m m m m m b B 9.97.023.023.423.02,=+⨯+⨯=+⨯+⨯=排水槽宽度单池总长m m m m l L 6.156.01523.0=+=⨯+= 二、进水系统计算: 1.进水总渠渠内流速v 为0.7—1.0m/s ,取0.94m/s 。
5.主要构筑物与设备参数(一)格栅见草图:1.栅条的间隙数:设栅前水深 h=0.1m ,栅前流速 u1 =0.4m /S过栅流速 u = 0.6 m/S,栅条间宽度e=20mm,格栅安装倾斜角a=60on=Qmax×(Sina)1/2/(bhv)(Sin60o)1/2/(0.018×0.1×0.6)≈4= 0.00463×2.栅条宽度:设栅条宽度为 S=0.01mB=S(n-1)+bn=0.01×(4-1)+0.018×4=0.102m3.进水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设进水水渠宽B1=0.06m,渐宽部分展开角a1=20ol1=(B-B1)/(2tga1)=(0.102-0.06)/(2tg20o)=0.06m4.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l1/2=0.06/2=0.03m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为矩形断面,取k=2.5h1=β(s/b)4/3sinαk(v2/2g)=2.5×2.42×(0.01/0.018)4/3×0.866×(0.62/19.6)= 0.044 m6.槽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h2=0.1m,有总高度H=h+h1+h2=0.1+0.1+0.044=0.244m7.栅槽总长度:L=l1+l2+1.0+0.5+H1/tga=0.06+0.03+0.5+0.8+0.2/tg60o≈1.413m8.每日渣量:取W1=0.07m3/103m3(污水)所以,W=Qmax×W1×86400/K2/1000=0.0463×0.07×86400/2.5/1000≈0.0112m3/d≤0.2m3/d栅渣量极小,适宜人工清渣。
(二) 水解酸化池体的计算(1)水解(酸化)池有效池容V有效是根据污水在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的。
水解(酸化)池内水力停留时间需根据污水可生化性、进水有机物浓度、当地的平均气温情况综合而定,一般为 2.5-4.5h.考虑综合情况,本工程设计中水力停留时间取 T = 4 h,本工程设计流量 Q = 400 m3/d =16.67 m3/h,取 T = 4 h,则有效池容为: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容积 V有效 = QT式中 V有效——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容积,m3 ,Q----进入水解酸化池的废水平均流量,m3/h ;T----废水在水解酸化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 h本工程 Q = 16.67 m3/h,T = 4 h,代入公式后:4 = 66.68 m3 ,V有效 = 16.67 ×对于水解酸化反应器,为了保持其处理的高效率,必须保持池内足够多的活性污泥,同时要使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尽量快地与活性污泥混合,增加活性污泥与进水有机物的接触,这就要求上升流速越高越好。
福州市西区水厂一期扩建工程设计说明书1自然条件1.1地形、地质福州市地处闽江下游福州盆地,盆地总面积约200Km2,四周有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等群山环抱。
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中心散落有乌山、于山和屏山等小山,南台岛上有仓山、盖山和城门山。
市区高程一般为5~15m(黄海高程系),闽江横贯市区,由于地势较低,易受洪涝灾害,需沿江、河筑堤。
市区主要有两类地质:一是靠山的丘陵地区,主要在于于山、乌山、屏山一带以及市区四周群山余脉高地和仓山区丘陵地带,容许承载力约0.25Mpa;二是淤积、冲积地区为高压缩性土,范围较广,淤泥埋藏浅,容积承载力为0.05~0.08MPa,地下水位高,一般在地面下0.5~2.0m。
1.2气象条件福州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1)气温年平均:19.6摄氏度极端最高:41.1摄氏度(1950年7月19日)极端最低:-2.5摄氏度(1940年1月25日)(2)水量年平均:1355.8mm年平均降水天数:151.2天24小时最大降水量:167.4mm暴雨主要出现月份:5~9月(3)霜冻年无霜期326天(4)风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平均风速:2.8m/s极大风速:40.7m/s基本风压:0.6KN/m2台风影响本市始于5月,结束于11月中旬,以7月中旬至9月中旬次数最多。
(5)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大相对湿度84%最小相对湿度5%(6)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451.1mm1.3水文条件闽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水量充沛。
闽江在淮安以下分为两支,北支为北港,穿越市区至马尾,将中心城区分为江北平原和南台岛两部分,长为30.5km,平均水面坡降0.15‰,枯水季水面宽150~200m。
南支为南港,又名乌龙江,经洪塘、湾边、纳入大漳溪河以后,出峡兜于马尾、长乐营前与北港又合二为一,南港长34.4km,进入河口段经亭江、倌口、琅歧流入东海。
设计水量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设计水量取水头部的设计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量计算:首先需要确定每小时所需取水量。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设计标准来确定,例如,家庭使用的取水量通常为每小时2-3升/人,工业用水的取水量可以根据生产需求确定。
2. 管道尺寸计算:根据取水量和水压要求,确定所需管道的尺寸。
可以使用管道流量计算公式,如Darcy-Weisbach公式或哈里斯-伯恩斯公式,来计算所需管道尺寸。
3. 水压计算:根据取水点的高度差和水泵的工作压力,计算所需的水压。
水压的计算可以使用水力学公式,如伯努利方程或瑞利切维方程来进行。
4. 水泵选择:根据水量和水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
水泵的选择可以根据所需流量和扬程来进行。
可以使用水泵性能曲线来确定合适的水泵类型和规格。
5. 水头部结构设计:根据取水点的位置和使用需求,设计合适的水头部结构。
例如,家庭取水头部设计可以包括阀门、过滤器等组件,工业取水头部设计可以包括闸阀、检修口等组件。
6. 材料选择:根据取水水质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不
锈钢、铸铁、塑料等,可以根据其耐腐蚀性、强度和经济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以上是设计水量取水头部设计计算的一些基本步骤和考虑因素,具体的设计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1.1.1V型滤池及反冲洗操作间1.1.1.1功能通过过滤介质的表面或滤层截留水体中悬浮固体和其它杂质的过程。
其中反冲洗操作间是安装V型滤池的反冲洗设备,并为管理和运行维护V型滤池和反冲洗设备的人员提供办公场所。
本段为V型滤池及反冲洗操作间,V型滤池分6格,反冲洗操作间共1座,V型滤池的处理能力为5.25万m³/d。
1.1.1.2主要参数设计流量:Q=5.25万m³/d=2188m3/h=0.61m3/s设计滤速:8.09m/h强制虑速:12.14m/h滤池分格:6格总过滤面积:332.64m2滤池冲洗方式为气冲——气水同时冲——水冲,同时全程表面扫洗。
先气冲时,气冲强度15 L/m2·s,冲洗时间2分钟。
气水同时冲时,气强度15 L/m2·s,水强度3L/m2·s,冲洗时间4分钟。
后水冲时,水冲强度6 L/m2·s,冲洗时间6分钟。
表面扫洗强度为2 L/m2·s,扫洗时间为全程。
运行周期为T=12h1.1.1.3工艺计算(1)滤池工作时间T'-24==T'60)h(6.2423/(2)滤池面积F)m (8.3176.237525002=⨯==vT'Q F(3)滤池分格滤池分格数为N=6,采用双床V 型滤池,单床宽度m 3.3=单B ,长度m 4.8=单L ,每个滤池面积为)m (44.554.83.32L 22=⨯⨯==单单B f滤池总面积)m (64.33244.5562=⨯==Nf F'设计滤速为8.07m/h 强制滤速m/s)(11.122607.872-N N =-⨯==v v 强 (4)滤池高度的确定滤池超高H 1取0.8m ,滤层上水深H 2取1.3m 。
滤池采用单层石英砂均质滤料,粒径0.5~1.0mm ,有效粒径d 10=0.6mm ,不均匀系数K 80<1.6。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第9.5.5条的规定,滤料层厚度(H 3)与有效粒径(d 10)之比,对于细砂应大于1000,即1000103>d H 。
1.1.1V型滤池及反冲洗操作间1.1.1.1功能通过过滤介质的表面或滤层截留水体中悬浮固体和其它杂质的过程。
其中反冲洗操作间是安装V型滤池的反冲洗设备,并为管理和运行维护V 型滤池和反冲洗设备的人员提供办公场所。
本段为V型滤池及反冲洗操作间,V型滤池分6格,反冲洗操作间共1座,V型滤池的处理能力为5.25万m³/d。
1.1.1.2主要参数设计流量:Q=5.25万m³/d=2188m3/h=0.61m3/s设计滤速:8.09m/h强制虑速:12.14m/h滤池分格:6格总过滤面积:332.64m2滤池冲洗方式为气冲——气水同时冲——水冲,同时全程表面扫洗。
先气冲时,气冲强度15 L/m2·s,冲洗时间2分钟。
气水同时冲时,气强度15 L/m2·s,水强度3L/m2·s,冲洗时间4分钟。
后水冲时,水冲强度6 L/m2·s,冲洗时间6分钟。
表面扫洗强度为2 L/m2·s,扫洗时间为全程。
运行周期为T=12h1.1.1.3工艺计算(1)滤池工作时间T'-24==T'60)h(6.2423/(2)滤池面积F)m (8.3176.237525002=⨯==vT'Q F (3)滤池分格滤池分格数为N=6,采用双床V 型滤池,单床宽度m 3.3=单B ,长度m 4.8=单L ,每个滤池面积为)m (44.554.83.32L 22=⨯⨯==单单B f滤池总面积)m (64.33244.5562=⨯==Nf F'设计滤速为8.07m/h强制滤速m/s)(11.122607.872-N N =-⨯==v v 强 (4)滤池高度的确定滤池超高H 1取0.8m ,滤层上水深H 2取1.3m 。
滤池采用单层石英砂均质滤料,粒径0.5~1.0mm ,有效粒径d 10=0.6mm ,不均匀系数K 80<1.6。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第9.5.5条的规定,滤料层厚度(H 3)与有效粒径(d 10)之比,对于细砂应大于1000,即1000103>d H 。
按照水量计算
两种算法。
一种是按照滤板面积*平均个数/M2
第二种是根据滤帽的过水量来计算,水量/单个水量=个数。
(有曲线可以查)
两种综合一下,就是实际数量
滤速和水帽的选择几乎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考虑滤速一般和过滤/交换效果有关,这中间还有一个BV数的概念,国内叫做接触时间。
比如活性炭和树脂。
至于过滤,这就是和滤料性质,压损要求,过滤水质都有关系了,看看给排水设计手册也能知道。
不多说了。
至于滤帽数量,你可以根据以下的方式来确定:
1、根据一个经验值,比如每个平方布设45个滤头,计算好桶体的截面积,就可以算出滤头数量,这个经验值,在过滤系统和树脂罐什么的是不一样的,确实是一个经验值,而且往往用在估算上。
2、根据滤帽的过滤通量计算,比如国内用的比较多的,半吨滤头和一吨滤头,说得就是过滤通量,但是,这些数据一般不够精确,如果你看KSH之类的资料,你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过滤通量和压损对应的曲线,你跟着选择就可以了。
比如0.7的过滤通量,70T/Hr的水量就需要100个滤头。
3、根据排布方式,你选择你的排布方式,比如采用菱形还是采用正方形,圆形,等等,确定间距,你就可以排列了,比如间距150,你阵列一下,看看,有多少个(别告诉我,你要一个个数,呵呵,那就。
闲得慌),这个数字一般就是实际数量了。
这三种综合起来,就是你要的数量。
我做的时候,一般是根据通量算一个数字,然后就排排看,差不多就可以了,最后画出的就是实际数量,这个数量,可以和经验值算出来的,对比校核一下,差不多就
这可以了,如果差多了,嘿嘿,你又多了一个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