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27.60 KB
- 文档页数:3
女性避孕技术进展的文献研究作者:唐家平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6年第19期DOI:10.16659/ki.1672-5654.2016.19.047[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型安全、高效、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少的避孕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用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宫内节育器、屏障避孕技术、药物避孕技术等新型技术。
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致力于进一步普及女性避孕知识,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女性避孕技术;宫内节育器;屏障避孕技术;药物避孕技术[中图分类号] R1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6)07(a)-0047-03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婚育龄女性节育率在88.38%~92.94%之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广大女性在避孕技术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宫内节育器(IUD)的使用率从50.09%上升到66.50%;屏障避孕技术(barrier methods)、药物避孕逐步上升到17.11%,成为主要选择。
该文就目前一些常用避孕技术的文献进行研究,供广大妇女临床实践中参考和借鉴,以便更好地保障育龄妇女的健康,最大限度地调动避孕节育主动性[1]。
1 宫内节育器(IUD)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等特点,是我国广大妇女普遍选择、乐于接受的主要避孕方式,流产后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不仅成功率比较高,而且减轻了妇女对置器导致出血的顾虑,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宫内节育器技术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了惰性节育器、含铜节育器、载药节育器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我国自1957年引进日本太田氏塑料节育环和不锈钢圆环,上海、北京等地区相继研制不同原料、形状、大小的惰性IUD,如麻花环、塑料环、钢塑混合环等。
1972年,我国引进带铜T形节育器后,又创制研发了各种含铜IUD,有效减少带器妊娠与出血等不良反应,提高避孕成功率。
含吲哚美辛的带铜金属环状和V型宫内节育器于1985年研制成功;纳米铜金属粉体与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复合制成的IUD,能够减少普通含铜IUD导致的疼痛和出血等副作用。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米非司酮时一种新型的抗早孕激素,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临床可作为非处方预防早孕的药物。
米非司酮的疗效与常规的黄体酮对比,其疗效更为显著,具有较强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且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性也较高,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其引产效果良好。
此外,该药物无雄性激素、抗雌性激素的生物活性,临床服用剂量合理,不会影响皮质醇水平,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随着不断的研究,米非司酮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
标签:米非司酮;妇产科;糖皮质激素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主要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实现阻断孕酮作用的目的。
起初米非司酮仅用于终止早孕,但是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在妇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传统的单纯抗早孕到终止中期妊娠以及死胎引产,均获得了安全、有效的效果。
此外,在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疾病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成功[1-2]。
今后将向着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癌等孕激素受体的肿瘤治疗方面发展。
本文作者仅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希望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良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药理作用米非司酮分子式为C29H35NO2,17α位上的丙炔基侧链为功能基团,可以与受孕酮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抗孕激素的作用。
米非司酮在妊娠期间的任何时间断内均有治疗效果,并且效果显著。
酮类有机物质具有降解胶原纤维的作用,因此米非司酮可以将存在于子宫内颈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溶解,进而使妊娠期妇女体内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黄体会发生溶解,子宫颈被软化、扩张,会使胚囊和脱膜被排出,最终实现流产的目的[3-4]。
同时米非司酮还可作用于下丘脑,进一步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有效阻滞排卵或者对已经着床的胚胎发生流产,具有催经止孕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米非司酮具有口服吸收快的药理动力学特点,在口服1 h内会达到高峰期,吸收后主要作用于大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等器官,未吸收起作用的药物会经过肝脏代谢进入胆汁,或者经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5]。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的避孕和治疗工具。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妇科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对于有效的治疗方法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左炔诺孕酮是一种合成雌激素,可以通过宫内节育系统的方式缓慢释放,从而对子宫内膜和子宫颈产生调节作用。
在过去的研究中,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已经显示出在治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中的潜在优势。
尽管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不同类型的妇科疾病中的具体机制和效果也还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挑战,为进一步完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其临床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具体包括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不调等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患者群体对该疗法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通过系统综合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和文献资料,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比较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其他常规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前景和潜在风险,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最终旨在为提高妇科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避孕和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具有持续性、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
通过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其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的了解,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避孕药的妇科应用进展常用COC:复方炔诺酮(口服避孕片1号)炔诺酮600 炔雌醇35复方甲地孕酮(口服避孕片2号)甲地孕酮 1000 炔雌醇35复方炔诺酮和甲地孕酮(口服避孕片0号)炔诺酮300 甲地孕酮500 炔雌醇35 复方左旋18 甲基炔诺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150 炔雌醇30复方去氧孕烯(妈富隆)地索高诺酮 150 炔雌醇30超低剂量复方去氧孕烯(美欣乐)地索高诺酮 150 炔雌醇20复方孕二烯酮(敏定偶)孕二烯酮 75 炔雌醇30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达英35)醋酸环丙孕酮 2000 炔雌醇35屈螺酮炔雌醇(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复方左炔诺孕酮三相片(特乐居)左炔诺孕酮 50 炔雌醇30(1-6片)左炔诺孕酮 75 炔雌醇40(7-11片)左炔诺孕酮 125 炔雌醇30(12-21片)左炔诺孕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全合成的强效孕激素,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极强的孕激素活性,为炔诺酮的100倍,几乎无雌激素活性。
有一定的雄激素活性。
孕二烯酮:合成,孕激素活性是左炔诺孕酮的3倍,无雌激素活性,但具有抗雌激素活性,雄激素作用很弱。
明显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卵泡发育,宫颈粘液变稠。
环丙孕酮:孕激素活性显著高于左炔诺孕酮,无雄激素及雌激素活性,具有强效抗雄激素作用。
甲地孕酮:有明显抗雌激素作用,内膜抑制作用明显,孕激素活性高于黄体酮25倍,较左炔诺孕酮及炔诺酮弱,有一定的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作用。
去氧孕烯:对孕激素受体有明显亲和力,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对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很低,只有轻微的雄激素与蛋白同化作用。
与雌激素受体无亲和力,无雌激素作用,较强抗雌激素作用。
炔诺酮:孕激素活性较弱,抑制内膜作用弱,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呈明显剂量依赖性。
轻雄激素活性和雌激素活性,明显抗雌激素活性。
避孕药临床应用1、避孕2、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萎缩内膜法:月经过多:左旋18甲基炔诺酮(20μg/24h)的宫内避孕器——曼月乐无排卵功血:18甲基炔诺酮1-3mg/d ; 炔诺酮(妇康片)2.5-5mg/d;醋酸甲地孕酮(妇宁片)4-8mg/d ;醋酸甲羟孕酮10mg/d ——22天(2)调整月经周期3、治疗痛经原发性痛经50%完全缓解,40%明显减轻。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摘要】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节育方法,已经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本文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原理、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进展以及副作用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
当前的研究显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望未来,需要加强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以推动其在妇科疾病领域的广泛应用。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研究将为妇科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希望。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妇科疾病、研究进展、原理、应用、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副作用、安全性、前景、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左炔诺孕酮IUS)是一种长效避孕方式,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左炔诺孕酮是一种合成孕酮类激素,通过宫内节育系统的方式释放,能够维持稳定的荷尔蒙水平,从而达到避孕和治疗效果。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妇科疾病的治疗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药物治疗需要频繁服用、手术治疗有一定风险等。
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出现,为妇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临床实践中,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妇科疾病。
其长效避孕和持续释放荷尔蒙的特点,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避免频繁用药带来的不便,同时也减轻了手术治疗所带来的风险。
本文旨在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项,提高妇科疾病的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一种长效的避孕措施,具有放置后长效、便于使用、低剂量雌激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除了避孕作用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妇科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总结和讨论,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程。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作用及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原理及机制,深入分析其在调节内分泌、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改善子宫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2. 总结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不同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等常见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3. 回顾和分析相关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疗效评价和副作用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并探讨其在妇科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指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治疗妇科疾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一种长效、低剂量的避孕和治疗药物,可以持续释放左炔诺孕酮,有效控制月经周期,改善子宫内膜环境,减少生理带来的不适症状。
左炔诺孕酮是一种合成的雌激素,能够抑制卵巢的排卵,避免受精和妊娠的发生,同时通过改变子宫内膜的构造和功能,减少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和病变的发生,从而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米非司酮又叫抗孕酮,顾名思义,米非司酮就是一种打胎药,一般口服用药,主要针对抗早孕,让月经提前到来终止怀孕。
另外,如果胎死宫内的时候可以用米非司酮进行引产,当然它也可以在妇产手术上进行操作,比如进行刮宫术,排除子宫内膜癌时的取内模标本时都可以应用,也可以应用于子宫内节育器的取出和放置。
关键词:米非司酮;避孕;妇产科临床应用引言:米非司酮是一个浅发黄的固体,属于一个综合性的抗孕激素,没有孕激素,雄性激素,抗雌性哺乳动物激素,雌性哺乳动物激素的生命力,但是有抗糖皮质激素的生命力,糖皮质激素是在体内应激反应中最主要的一个控制活力激素作用,主要控制于人类机体的生长,新陈代谢物以及人体免疫力功能。
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的亲和性力较大,和黄体酮一样,是黄体酮和孕酮受体亲和性力的五倍,抗孕效果良好。
一、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1.在终止早孕,中期妊娠方面的临床应用早孕终止妊娠就是指在四十九天之内用药,或者通过手术的方法,达到终止妊娠实现引产的目的,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少,引产成功率高,安全性高,是早期终止妊娠最有效,最安全的流产方式。
中期终止妊娠则指的是在孕期八到二十个四周的时候,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引产,对于受孕周期较长的孕妇和胎儿来说,传统办法一般采用的是刮宫术,但是刮宫不仅加剧了孕妇和胎儿的痛苦程度,而且还极有可能引发术后并发症,也有可能刮宫不干净导致宫内遗留,对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服用米非司酮则会改善诸如此类情况的发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流产的成功率。
即便可能会出现胎儿残留没有完全的排干净,但是也可以用清宫术进行彻底清除,米非司酮在临床上增加子宫肌对前列腺的敏感程度,在口服米非司酮三十六小时之后,有效抑制孕酮的活性,使细胞变性坏死,使内膜出血,脱落,达到最佳流产效果。
2.对于稽留流产方面的临床应用稽留流产指的是,胚胎或者胎儿死亡后并没有自然排出体外而是滞留在宫腔内的人,属于自然流产,这种流产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是极大的,尤其是一些晚期妊娠的流产者,因为那时候胎盘发育基本完善,与子宫壁粘连得非常紧密,要想完全脱离非常困难,并且在脱离过程中,胎盘组织很可能释放凝血活酶,在血液循环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血栓,传统方法使用钳刮术,由于宫口较紧,需要等宫口扩开后才能进行清宫手术,多次的清宫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可能会造成不孕,在临床上口服米非司酮,可以有效地把坏死的组织清除,比清宫术,钳刮术更加有成效,并且在术后不会带来损伤,还能缩短手术所用的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甾体类避孕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发表时间:2016-04-22T13:35:39.2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作者:杜华1 甘德建2[导读] 阿勒泰地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阿勒泰地区计划生育指导所男科目前,复方口服甾体类激素是各类激素避孕药中使用最广泛且依从性最高的药物。
杜华1 甘德建21、阿勒泰地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 8365002、阿勒泰地区计划生育指导所男科 836500【摘要】目的:总结载体类避孕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方法:选择10例使用甾体类避孕药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处理,观察处理后患者的情况。
结果:10例患者使用甾体类避孕药的常见的副反应包括类早孕反应、白带增多、面部色素沉着、下肢疼痛、体重增加以及乳房胀痛和乳小叶增生。
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目前,口服避孕药仍然是主要的、安全的、高效的避孕方法。
甾体类激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随着第三代甾体激素避孕药的出现逐渐减少,通过根据患者的情况加强避孕药使用的指导则能够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甾体类激素;避孕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目前,复方口服甾体类激素是各类激素避孕药中使用最广泛且依从性最高的药物。
甾体类避孕药的避孕效果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的作用而发挥的,甾体类避孕药对于女性的激素分泌具有规律的作用,停用后女性月经恢复,从而具有暂时避孕的效果,主要用于无防护措施或者防护措施失败的性行为后,防止出现非意愿妊娠。
研究指出,甾体类避孕药的长期使用会危害女性健康,本研究则主要是对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处理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使用甾体类避孕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36岁,平均28.0±4.3岁。
明确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服用甾体避孕药引起药物性抑郁症研究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事情的可控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可以通过科学发展的产物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建康,药物便是最好的途径,现代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发达,很多疾病都得到了治疗,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都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控制。
怀孕本是一件自然的生理反应,可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将会在无意之中发生,很多时候这些夫妇还没有准备好承担父母的责任,孩子就来了,给一些夫妇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压力,所以,很多夫妇选择了避孕,希望能够在自己做好了充足的物质和精神准备之后怀孕。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不管什么避孕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可能会对妇女的身体产生一些影响,因此,本会将对甾体类口服避孕药物对妇女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避孕药的概念,作用和类型进行介绍,对甾体类避孕药的特点和作用机理进行阐述,然后选择一个甾体避孕药引起药物性抑郁症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对甾体类避孕药引起药物性抑郁症问题进行讨论,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减轻避孕药对人们的伤害有所帮助。
标签:甾体,避孕药,药物性抑郁症1前言:在现代化社会,避孕已经不在是一个隐而不谈的话题,而是一种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负责任的表现,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怀孕将对整个家庭的和谐和稳定非常不利,因此,更多的人选择了避孕,选择在合适的时机怀孕,希望获得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现代的医疗水平很发达,避孕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避孕套(IUD)避孕法,自然避孕法,体外射精避孕法,口服避孕药等,但是每一种避孕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男女双方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在选择避孕方法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的避孕手段,本文将对口服避孕药的效果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很多夫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避孕药的介绍避孕药是一类妇女服用来避免怀孕的药物,可以实现对生育时间的有效控制,它的主要作用机理就是抑制女性的正常排卵,使子宫内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使女性的卵子不易与男性的精子结合,或者避免胚胎在子宫内的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