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大纲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说明(2010)一、考核说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学习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先修课,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程序设计方法,包括C语言程序结构和上机运行程序的基本过程,各种数据类型的常量和变量的定义与表示,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表示与应用,各种流程控制语句的定义与作用,各种常用函数的定义格式与调用方法,用户函数的定义与调用,数组、指针、结构、文件等数据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注重书本知识是空洞的,只注重上机实践是迷茫的,必须两者结合循序渐进,通过书本知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和吸收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将该课程考核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 考核对象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的学生。
2.教学媒体文字主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葛日波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习参考资料《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 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以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制。
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4. 考核要求本课程是以掌握C语言知识并解决实际程序设计问题为目的。
主要考核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解决一般问题的程序设计能力。
对C语言知识要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并且逐步递进,具体含义如下:(1) 了解层次:记忆C语言中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2) 理解层次:掌握C语言中的每个语法成分和语句的定义格式、含义及作用;(3) 应用层次:利用C语言,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能够分析和编写程序。
5. 命题原则(1) 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命题。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考核说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北京电大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选修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主要介绍C++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一些典型应用问题的程序设计方法(即算法),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等内容。
学好该课程将为学习其他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核对象:“开放教育试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
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严格按照计算机应用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编写。
本课程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实验教材两本,均为李宁主编并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主教材为《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材为《C++程序设计实验》。
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考核要求: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C++语言基本语法规则进行典型程序设计的能力。
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以下3个层次:了解: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一些基本概念。
理解:能够阅读和分析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即能够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或指出程序的功能。
应用:能够根据解决特定问题的要求利用C++语言编写出程序。
命题原则:1. 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命题。
2. 试题的覆盖面较广,并适当突出重点。
3.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容易占40%,一般占40%,较难占20%。
4.题型有五种:单选题、填空题、写出程序运行结果、指出程序或函数的功能、编程题等。
考核形式:采用期末卷面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20分。
其中记分作业4次、“必做实验”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比例调整为80%,其余20%由网上教学活动、专题讨论、小组学习、自学笔记等内容构成。
期末卷面考核占80分,由北京电大统一命题并为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120分钟。
两方面成绩累计达到60分者为及格。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C++语言概述考核内容(知识点):1.程序、程序文件和函数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大纲关于大纲的说明:1.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和通用方法,提高通过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1)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开发环境、掌握C语言基本语句、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顺序、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文件、结构体类型变量、结构体数组等的使用等。
(2)提高性要求:学生应在掌握C 语言的基础知识后,能够自行设计程序解决现实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3)技能性要求:熟悉C语言编程环境、C语言基本语法,掌握使用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编写、调试和运行一般的应用程序。
熟悉开发环境VC++ 2010的使用。
2.本大纲的推荐使用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苏小红、王宇颖、孙志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程序阅读题、程序填空题、程序编写题。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为什么要学C语言1、本章要求(1)了解计算机语言及其分类。
(2)了解C语言的一些基本常识。
(3)领会C语言程序设计风格。
(4)了解C语言的运行环境与运行过程。
2、重点(1)C程序的结构。
(2)结构化程序的特点。
(3)C语言程序的调试与运。
第二章 C数据类型1、本章要求(1)掌握C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特征。
(2)掌握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方法。
(3)熟练掌握整型、实型、字符型数据类型。
2、重点(1)数据类型。
(2)理解变量定义实质。
(3)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特别是逻辑型与数值型的转换。
第三章简单的算术运算和表达式1、本章要求(1)掌握用C语言求解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2)了解算法及表示方法。
(3)掌握常用运算符和表达式,熟练掌握基本用法。
(4)掌握C语言的标准函数。
(5)了解使用#define命令定义宏。
2、重点:(1)赋值语句。
(2)算术、比较运算符及表达式。
(3)运算符的结合性与优先级。
(4)const常量的使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的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与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为考查学生对课程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主要为对C语言语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编辑和设计程序的掌握。
本课程先修课为计算机引论。
二、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1、 C语言概述考核知识点: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C语言的特点和C程序介绍。
考核要求:●理解C语言的特点、函数。
●掌握定义C程序的方法。
2、程序的灵魂——算法考核知识点: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性、算法的表示方法和结构化程序设计。
考核要求:●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性。
●掌握传统流程图和N-S流程图表示算法。
●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3、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考核知识点:C语言的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和字符型数据常量和变量的表示方法;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变量的赋值方法;算术运算符和运算表达式以及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考核要求:●理解C的数据类型。
●掌握常量和符号常量和变量的定义。
●掌握整型常量和变量的表示方法。
●掌握实型数据常量和变量的表示方法。
●掌握字符型数据常量和变量的表示方法。
●掌握变量赋值的方法。
●理解各种数据类型之间的混合运算。
●掌握算术运算符和运算表达式。
●掌握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了解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4、顺序程序设计考核知识点:字符的输入输出和格式输入输出。
考核要求:●掌握字符的输入输出。
●熟练掌握格式输入输出。
5、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考核知识点: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IF语句和SWITCH 语句以及IF语句的嵌套。
考核要求:●掌握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掌握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熟练掌握IF语句,IF语句的嵌套。
●熟练掌握SWITCH语句。
6、循环控制考核知识点:WHILE,DO—WHILE,FOR语句;掌握BREAK、CONTINUE语句以及穷举法、迭代法、牛顿迭代法和二分法。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WHILE以及牛顿迭代法和二分法。
初试C语言程序设计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了解面向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结构,了解程序代码规范化基本要求,掌握C语言基本语法,掌握自顶向下程序设计方法,掌握程序设计简单算法。
要求考生具有计算机简单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描述和基本操作(20分)C程序流程设计(40分)模块化程序设计(25分)指针(25分)结构体与共用体(20分)文件(2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分析设计题(60分)综合应用题(90分)三、考查内容第一部分 C语言基础知识C语言基本结构、常量与变量、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及其表达式、C语句、标准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宏定义考核要求:1、了解C语言发展史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中地位。
2、理解程序代码执行过程及编写格式规范化要求。
3、掌握符号常量的定义与应用。
4、掌握不同数据类型常量取值范围、变量定义与应用。
5、掌握运算符优先级和结合方向及其对应表达式的应用。
6、掌握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的应用。
第二部分程序设计三大结构考核知识点:顺序结构、选择结构(if\switch语句)、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语句)、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复合语句。
考核要求:1、了解三大程序设计结构特点和应用。
2、掌握常用算术库函数的应用。
3、掌握if语句中单分支和双分支及复合语句的应用。
4、掌握switch语句语法及多分支结构的编程方法。
5、掌握三种循环语句语法及嵌套循环结构的应用。
6、掌握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应用。
第三部分数组及其应用考核知识点:一维数组、二维数组、顺序查找、排序(冒泡、选择)、统计1、掌握一维数组定义、初始化和输入输出操作。
2、掌握一维数组应用(查找、统计、排序)。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系统学习 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 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 C 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 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C 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
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C语言概述1.教学内容(1) 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2) 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3) 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和程序结构;(4) C程序的上机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掌握简单的 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2)难点:编程入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
第二章算法1.教学内容(1) 算法的概念及特性;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2) 简单算法举例;(3) 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4)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学习中利用流程图强化对程序的理解);(2)难点:算法概念以及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2. 掌握基本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3. 能够编写、调试简单的C程序。
4. 熟悉数组、指针、函数等高级编程概念。
5. 能够使用C语言解决一些简单的算法问题。
二、考试内容1. C语言概述- C语言的发展历史- C语言的特点- C语言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2. C语言基础- 程序的基本结构- 标识符、关键字和数据类型- 变量的声明和初始化- 常量和宏定义3. 运算符与表达式-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位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4. 控制语句- 条件语句(if、switch)- 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 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goto)5. 数组- 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 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遍历和排序6. 指针- 指针的概念和声明- 指针与数组的关系- 指针的运算- 指针数组和函数指针7. 函数- 函数的定义和声明- 函数的参数传递(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递归函数- 函数的返回类型和返回值8. 预处理指令- 宏定义(#define)- 文件包含(#include)- 条件编译(#ifdef、#ifndef、#endif)9. 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 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 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指针- 联合体的概念和应用- 枚举类型的定义和使用10. 文件操作-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文件的读写操作- 文件的定位和错误处理11. 动态内存分配- malloc和free函数的使用- 动态数组的创建和销毁12. C语言的高级特性- 位域- 内联函数- 静态库和动态库的使用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1.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C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
(完整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系统学习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 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 C 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C 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
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C语言概述1.教学内容(1) 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2) 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3) 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和程序结构;(4) C程序的上机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掌握简单的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2)难点:编程入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
第二章算法1.教学内容(1) 算法的概念及特性;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2) 简单算法举例;(3) 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4)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
2.重、难点提示(1)重点: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学习中利用流程图强化对程序的理解);(2)难点:算法概念以及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整体考核方式与标准一、课程性质《C语言程序设计》是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程序开发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程序设计和编程规范基础,并为以后从事C语言程序开发工作提供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学习使用流程图分析问题,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根据流程图编写C语言程序等。
二、考核对象修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生三、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总评成绩由形成性考核的各项成绩组成,全面考核学生的基础能力、动手能力和平时学习情况,分数比例为:课程总评成绩=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50%)+期末考核成绩(50%);具体构成比例如下:出勤(15%)+课堂表现(15%)+作业、实训项目(20%)+期末闭卷笔试(50%)出勤主要是平时上课出勤的情况,迟到一次扣2分,旷课一节扣5分,旷课超过本课程课时的三分之一,本课程成绩为0分。
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听课、讨论交流、完成课堂实操的综合表现;作业、实训项目主要检验学生使用C语言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闭卷笔试是对学生整个学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
四、期末考核内容与标准1、考试时间与方式:期末,120分钟,闭卷笔试2、考试说明:注重对学生C语言程序基本能力的考核,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C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考试基本要求(1)掌握C语言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2)熟练使用三大流程结构、数组、函数、结构体、指针、文件进行程序开发;(3)具有对所给程序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范围发布。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本门课程作为2021年五年一贯制招生考试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二、课程主要内容本门课程包括主要包括C语法基础和算法。
其中,C语法基础包括:C程序的基本结构,C程序字符集,单词,编译,链接,运行,测试,调试;标识符,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左值;标识符的作用域,数据对象生存期;if语句,switch语句,while 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continue语句,break语句;函数的调用、声明、定义;递归;指针,数组。
算法包括:变量值交换,求和,穷举,排序,迭代。
三、课程的内容要求(一)基本知识(1)理解计算机如何工作(程序存储控制原理),懂得程序与可执行文件之间的关系;(2)掌握最基本的C程序结构(最简单的C程序),理解编译器,IDE 等概念并能熟练使用IDE;(3)学会利用printf()输出字符序列;(4)掌握代码编辑的基本技巧;(5)理解转义字符并能熟练应用,懂得构成C代码的关键字和基本结构。
(二)整数类型及其五则运算(1)掌握int类型整数常量的表示, int类型数据的+、-、*、/、%运算及输出,理解数据类型的概念;(2)掌握标识符构造规则并能熟练应用,会使用编译预处理命令#define改进代码质量;(3)掌握变量的声明,初始化及运算;(4)掌握其他整数类型的使用,学会交换变量算法,会用scanf()输入数据;(三)运算符、表达式及语句(1)理解顺序结构;(2)理解表达式、左值、右值的概念,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的概念并能正确写出表达式。
(3)掌握判等运算、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运算规则及优先级和结合性;(4)学会运用条件运算符。
(四)选择与判断(1)掌握if语句语法形式及构成规则,能正确写出规范的if语句,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使代码具备可读性;(2)掌握switch语句,理解break语句在switch语句中的作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说明(2010)一、考核说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学习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等课程的先修课,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程序设计方法,包括C语言程序结构和上机运行程序的基本过程,各种数据类型的常量和变量的定义与表示,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的表示与应用,各种流程控制语句的定义与作用,各种常用函数的定义格式与调用方法,用户函数的定义与调用,数组、指针、结构、文件等数据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注重书本知识是空洞的,只注重上机实践是迷茫的,必须两者结合循序渐进,通过书本知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和吸收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将该课程考核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 考核对象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的学生。
2.教学媒体文字主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葛日波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习参考资料《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 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以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制。
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4. 考核要求本课程是以掌握C语言知识并解决实际程序设计问题为目的。
主要考核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解决一般问题的程序设计能力。
对C语言知识要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并且逐步递进,具体含义如下:(1) 了解层次:记忆C语言中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2) 理解层次:掌握C语言中的每个语法成分和语句的定义格式、含义及作用;(3) 应用层次:利用C语言,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能够分析和编写程序。
5. 命题原则(1) 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命题。
在教学知识范围之内,需要灵活运用才能够解决问题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2) 试题的取材要求覆盖面广、区分度高。
(3) 试题兼顾各个能力层次,了解和理解约占40%,应用约占60%。
(4) 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容易占20%,较易占40%,较难占30%,难占10%。
题量安排以平时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者,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并有一定时间检查为原则。
6. 试题题型选择:根据题意,从四种可选择的答案中选择合适的一种答案。
填空:根据题意,在画有横线或空白括号内填写合适内容。
写出程序运行结果:根据所给的C语言程序,写出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指出程序或函数错误:根据所给的C语言程序或函数,指出运行程序或进行函数调用时所能出现的错误。
编写程序或函数:根据所给出的题目要求,编写出相应的程序或函数模块。
7. 考核形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上机练习、平时考勤及上课表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上机练习作业,占总成绩的20%;平时考勤及上课表现,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采用书面和闭卷方式,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由华商学院统一命题和考试时间,答卷时限为120分钟。
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合成成绩达到60及以上分数者可获得该课程规定的4学分,否则不获得该课程学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C语言概述考核内容(知识点):1.程序、程序文件和函数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函数的定义格式和作用,主函数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3.C语言简单语句和复合语句的语法格式。
4.#include预处理命令的格式与作用。
5.头文件的文件名格式、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6.程序中两种注释标记的写法和作用。
7.标准输出函数printf()和标准输入函数scanf()的定义格式和具体应用。
8.C语言程序文件名、编译后生成的目标文件名和连接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名的命名规则,以及上机输入、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程序的过程。
考核要求:要求了解和理解以上内容。
第二章数据类型和表达式重点考核的内容(知识点):1.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的分类。
2.各种整数类型的关键字表示,存储空间的大小和值域范围。
3.整型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十进制整型常量的表示。
4.字符类型的关键字表示,存储空间的大小和值域范围;字符型常量的表示,回车、换行、单引号、双引号、反斜线、空字符等特殊字符的表示。
5.字符型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字符型与整型的关系。
6.枚举的概念,枚举类型的定义,枚举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枚举常量与整型常量的对应关系。
7.各种实数类型的关键字表示,存储空间的大小和有效位数。
8.单精度和双精度实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科学)表示,实型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9.加、减、乘、除、取余、赋值、增1、减1、取数据存储长度等算术运算符的表示、含义、运算对象个数和运算优先级。
10.关系运算符的定义和关系表达式的计算,逻辑运算符的定义与逻辑表达式的计算,根据任意表达式的值判断其逻辑值的方法。
一般考核的内容(知识点):1.整型常量的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
2.符号常量的两种定义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
3.位操作符、复合赋值操作符的含义与使用。
4.求关系或逻辑表达式的相反表达式的方法。
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上重点考核的内容,了解和理解以上一般考核内容。
第三章流程控制语句考核内容(知识点):1.C语言程序中的顺序、分支和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每种结构的执行过程。
2.简单if语句、带else子句的if语句、多分支结构的if语句的定义格式、执行过程和在处理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3.switch语句的定义格式、执行过程和在处理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4.if语句与switch语句之间的功能比较,if语句与switch语句之间的转换。
5.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的定义格式、执行过程和在处理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6.三种循环结构不同特点。
7.Break语句在switch语句和各种循环语句中的作用,continue语句在各种循环语句中的作用。
8.goto语句和return语句的定义格式和功能。
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本章的所有内容,并能够灵活应用。
第四章数组和字符串考核内容(知识点):1.一维数组的含义、定义格式及初始化格式。
2.数组长度、数组元素、元素下标的含义,访问数组元素的语法格式,下标运算符的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
3.数组元素的下标变化范围,数组元素所占存储空间大小和整个数组所占存储空间大小的计算,各元素对应存储空间的排列情况,每个元素的存储地址的计算。
4.利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按元素值的升序或降序排列数据,按给定条件或功能对数组元素依次进行访问和处理。
5.二维数组的含义、定义格式及初始化格式。
6.二维数组的行数和列数的概念,数组长度(即所含元素个数)的计算。
7.访问二维数组元素的语法格式,每个下标运算符的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
8.二维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排列情况,每个元素的存储地址的计算。
9.利用二维数组存储矩阵数据,按给定条件或功能对数组元素依次进行访问和处理。
10.字符串常量的定义格式,字符串的存储格式,字符串长度的概念。
11.一维字符数组、二维字符数组与字符串之间的关系,一维字符数组与二维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12.strlen、strcpy、strcmp、strcat等字符串函数的声明格式及功能。
13.利用typedef语句定义数据类型的方法。
考核要求:了解和理解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串的概念的使用方法,会利用它们存储和处理数据。
第五章指针考核内容(知识点):1.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2.指针赋值(=)、取对象(变量)地址(&)、访问指针所指对象(*)、指针比较(==、!=、>、<等)、指针算术运算(+、-、+=等)、指针增1或减1(++、--)等各种运算的含义和使用。
3.数组名的指针含义。
4.一维数组元素的下标访问方式与指针访问方式及其之间的转换。
5.二维数组元素的下标访问方式与指针访问方式及其之间的转换。
6.动态存储分配函数malloc()和calloc()以及动态存储空间释放函数free()的定义格式与调用方法。
考核要求:理解指针的概念,掌握利用指针访问简单数据和数组元素的方法,掌握进行动态存储分配与释放的方法。
第六章函数考核内容(知识点):1.函数的定义格式。
2.函数调用表达式的语法格式及执行过程。
3.函数定义中形参变量的作用及实虚参数结合的过程。
5.函数声明(原型)语句的定义格式及作用。
6.形参为一维数组或二维数组时的说明格式,调用时数组参数传递的过程。
7.变量的作用域的概念和含义;系统对全局变量、static变量、局部变量的建立和初始化过程。
8.函数的递归调用的概念和递归函数的具体执行过程。
9.头文件在程序文件中的位置和作用。
考核要求:掌握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声明与调用方法,掌握函数调用中一般参数、指针参数、数组参数的传递,以及函数体执行和返回的过程。
第七章结构与联合考核内容(知识点):1.结构的概念,结构类型的定义格式,结构类型的声明(即不完整定义)格式。
2.结构对象(变量)的各种定义格式和初始化,结构大小的计算,结构对象和结构数组对象的动态分配和初始化。
3.结构赋值,结构成员的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利用结构数组保存和处理数据。
4.结构和结构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和返回值类型的具体应用。
5.链表的概念,链表中结点的结构,链表的建立和遍历的方法和算法。
6.联合的概念,联合类型的定义格式,联合对象的定义和初始化,联合的存储结构及大小的计算,匿名联合的特点。
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结构和联合类型的特点以及数据成员的访问方法,了解和理解链表中结点的结构和建立与访问链表的方法,以及结构与联合嵌套定义的概念。
第八章文件考核内容(知识点):1. 数据文件的概念。
2.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方法。
3. 文件的各种访问方式的表示。
4. 对字符文件进行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方法。
5. 对字节文件进行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方法。
考核要求:了解和理解文件的有关概念和访问方式,会利用字符或字节文件保存和处理数据。
第三部分模拟考核试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由C语言源程序文件编译而成的目标文件的缺省扩展名为( )。
A. cppB. exeC. objD. C2. C语言程序的基本模块为()。
A. 表达式B. 标识符C. 语句D. 函数3. x>0 || y==5的相反表达式为()。
A. x<=0 || y!=5B. x<=0 && y!=5C. x>0 || y!=5D. x>0 && y==54. 枚举类型中的每个枚举常量的值都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