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届中考物理 基础知识手册 专题一 基本仪器
- 格式:doc
- 大小:652.50 KB
- 文档页数:7
2018届中考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手册(打包24份)第一篇基础知识篇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网络构建⎧⎧⎪⎪⎨⎪⎪⎪⎩⎪⎪⎧⎪⎪⎪⎨⎨⎪⎪⎩⎪⎪⎧⎪⎨⎪⎩⎪⎪⎩⎧⎨⎩⎧⎧⎪⎪⎧⎪⎪⎪⎪⎪⎨⎪⎪⎨⎪⎪⎨⎪⎪⎪⎪⎪⎩⎩⎪⎪⎧⎪⎨⎪⎩⎩测量工具长度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概念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选定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定义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单位直线运动分类意义机械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曲线运动s v t ⎧⎪⎪⎪⎪⎪⎪⎪⎪⎪⎪⎪⎪⎪⎪⎪⎧⎪⎪⎪⎪⎪⎪⎪⎪⎪⎨⎪⎧⎪⎪⎪⎪⎪⎪⎪⎪⎪⎪⎪⎪⎪⎪⎪⎪⎪⎪⎨⎪⎪⎪⎨⎪⎪⎪⎪⎪⎪⎪⎪⎪⎪⎪⎪⎪⎪⎩⎪⎪⎪⎪⎧⎪⎪⎪⎪⎪⎪⎪⎪⎪⎨⎪⎪⎪⎪⎪⎪⎪⎪⎪⎩⎩⎩原理:=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实验过程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实验探究篇实验能力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一)刻度尺1.种类:常见的刻度尺有米尺、卷尺、钢板尺、塑料尺等。
2.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厘米、毫米等几种。
3.用途:测量物体的长度。
4.使用方法: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五对。
(1)“选对”是指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放对’指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如图甲所示。
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如图乙所示。
(3)“看对”是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如图所示。
(4)“读对”是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计值)。
如“25.38 cm”,其中25.3 cm是准确值,0.08 cm是估计值。
(5)“记对”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只写出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而忘了写单位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二)停表(或秒表)1.构造:大表盘、小表盘、秒针(长针)、分针(短针)、按钮A、按钮B等。
2.原理:(1)一般的停表(秒表)有两根针,长针是秒针,每转一圈是30 s;短针是分针,0.2 s,即它的精确度是0.2 s。
3.使用方法(1)“一调”:先进行调节,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
(2)“二按”:按动停表控制按钮开始计时。
(3)“三停”:计时结束时,要按动停表控制按钮,这时停表会停在最后计时处。
(4)“四读”:先观察内圈的分针指的位置,如果超过两个数字之间的半格,意味着此时秒针转动的是第二圈。
即此时的秒数是超过30 s的;如果秒针指的位置不足30 s,直接加上30 s就可以。
反之,如果分针不足半格,意味着秒针转动的是第一圈,即此时的秒数是不足30 s的。
用分针所指的示数加上秒针所指的示数就是所测的时间。
如上图所示的时间是1min 7.8 s。
2019年2019中考物理必考考点(三)对于相当比例的中等生,要想经过冲刺复习有长足的进步,仅仅做好基础题是不够的,还要适当的关注一些拉分点。
大家知道2019中考物理必考考点吗?下方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仪器——学习物理学的工具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熟习物理学中的各种仪器是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
能正确运用各种仪器,就能很好地学习物理。
1、总纲:根据需求选器材,范围零刻最小值,运用规则认真记,记录精确加估读。
2、刻度尺:程度放置零对齐,刻线紧贴视野垂,特殊方法四小类,积小成多曲线替。
3、弹簧称:竖直静止匀速读,力的平衡交换的,调零观察最小值,运用不能超范围。
4、温度计:热涨冷缩是原理,接触范围不脱体,体温特殊可脱体,运用之前要先甩。
5、天平:程度放置游码零,刻盘指针对中块,左放物体右法码,游码一直加右盘。
6、平面镜:物像相等镜对称,物动像动含2倍,钟面成绩十二减,全像镜长物一半。
7、凸透镜: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见虚正,实像物近像变大,像大必定像距大。
实像倒立虚像正,物距像距反向变。
8、杠杆:匀速转动或静止,力和力臂积相等,支点支在支架上,调理螺母程度衡。
用力最小力臂大,支点力点连线垂。
9、滑轮:轮上之力必相等,轴上之力轮2倍,省力必定费距离,轮上移距轴2倍。
10、定滑轮:固定不随物挪动,支点轴上在园心,力臂相等为半径,省力一半不变向。
11、动滑轮:动滑支点在轮上,竖直用力省力半,效率计算要计重,不变方向费距离。
12、滑轮组:n个定动一根绳,定出2n变力方,如要2n多一股,动出多省方不变。
13、伏特表:内阻很大电流忽,并联要测的两端,若是串接在电路,V表有数A有数。
14、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阻,有效部位分清楚,有效不通或短路,滑片接伏三类型。
五、联系生活——学习物理的灵丹妙药物理景象与生活密切联系,联系身旁的生活景象,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成绩,才能变知识为能力,才能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广州2019中考助手物理老师举了如下例子:1、长度测量:太薄太短少积多,圆形弯屈细线法。
2018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10)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十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
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物理试题 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 激光笔 1 支 铁架台 1 个( 带铁夹 )平面镜 1 块( 10cm ×10cm )玻璃板 1 块( 30cm × 20cm ) 白纸 1 张(B5 打印纸 ) 直尺( 20cm ) 纸夹 2 个, 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 1块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白纸上画出中线(法线) ,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2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板,竖放在平面镜上。
3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经反射标出反射光的位置。
4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 3 再做两次。
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α和反5射角 γ ,记入表格。
物理试题 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中线作 1为法线2 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入射光线 13 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1 4把玻璃板固定在铁架台上,竖放在平面镜上 1 5用激光笔沿第一条入射光线入射到入射点 1 6 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志点1 7 用激光笔沿第二条入射光线再做一次 1 8用激光笔沿第三条入射光线再做一次1 9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 1 射角和反射角,记入表格10 得出结论,整理器材1实验记录:得分合计说明:实验次数入射角 α反射角 γ5°以内都不扣分。
1 1.量出的反射角与入射角差值为2.把白纸用纸夹夹在玻璃板上时 , 教师可协助学生完成这一步 , 注意纸的下边2 要与玻璃板下边对齐。
3实验结论:。
实验总得分 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 __________说明:考试日期: 2018年 4月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物理试题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 1 块 (20cm×25cm×3mm)火柴或火机白纸1张(8开)纸夹2 个或铁架台 1 个 ( 带铁夹 )完全相同的蜡烛 2 支刻度尺1把(30cm)直角三角板 1块小烧杯1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将 8 开白纸对折成两个 16 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1立在对折线上。
2018中考物理基本知识分类汇编D2345建立模型法用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
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转换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
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
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温度计把温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6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等效替代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用总电阻代替支路电阻;用电阻箱测未知电阻;等效电路:曹冲称象。
7类比法就是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描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
用水流表示电流。
用水压表示电压。
用操场的学生排队、做操、玩耍的情况类比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
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认识事物本质。
研究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
比较法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如,电动机和热机;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常用物理量及其度量】8物理量符号主单位符号测量仪器备注长度l 米m 刻度尺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面积S 平方米m2方格纸注意清点格数和每格面积体积V 立方米m3量筒或量杯注意分度值和凹形液面时间t 秒s秒表大盘表示秒数,小盘表示分钟数温度t 摄氏度(常用)℃温度计注意零下温度的读数质量m 千克kg 天平使用注意点密度ρ千克/米3kg/m3密度计(表)1g/cm3=103kg/m3密度表规律速度v 米/秒m/s 速度表1m/s=3.6km/h力 F 牛N 弹簧测校零、同向、稳定9力计读数压强p 帕Pa 液体—压强计气体—气压计1atm=1×105Pa=76cmHg电流I 安 A 电流表0~0.6A/0.02A 0~3A /0.1A电压U 伏V 电压表0~3V/0.1V0~15V/0.5V电阻R 欧Ω不随U、I的变化而变化,伏安法热量Q 焦J 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比热容c焦/(千克·℃)J/(kg·℃)比热容表比热容表的规律热值q 焦/千克J/kg或热值表热值表的规律10或(焦/米3)J/m3功W 焦J 电功—电度表1kW·h=3.6×106J功率P 瓦W频率 f 赫兹Hz能量 E 焦J【几个定义量的物理意义】定义量物理意义铝的密度2.7×103kg/m31立方米米铝的质量为2.7×103kg手表对课桌压强为100Pa 课桌每平方米受到手表的压力为100牛某机械做功功率为40W 此机械每秒所完成的功(消耗的能)为40焦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此时有用功占总功的80%q石油=4.4×107J/kg 1千克石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4×107Jc水=4.2×102J/(kg·℃) 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2Jg = 9.8N/kg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牛若自行车的速度为5m/s 该自行车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A、20Ω”3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3安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姆电能表所标注的3000r/kwh或6400imp/kwh 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r或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6400次。
实验探究篇实验能力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一)刻度尺1.种类:常见的刻度尺有米尺、卷尺、钢板尺、塑料尺等。
2.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厘米、毫米等几种。
3.用途:测量物体的长度。
4.使用方法: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五对。
(1)“选对”是指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放对’指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如图甲所示。
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如图乙所示。
(3)“看对”是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如图所示。
(4)“读对”是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计值)。
如“25.38 cm”,其中25.3 cm是准确值,0.08 cm是估计值。
(5)“记对”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只写出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而忘了写单位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二)停表(或秒表)1.构造:大表盘、小表盘、秒针(长针)、分针(短针)、按钮A、按钮B等。
2.原理:(1)一般的停表(秒表)有两根针,长针是秒针,每转一圈是30 s;短针是分针,每转一圈是15 min。
0.2 s。
3.使用方法(1)“一调”:先进行调节,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
(2)“二按”:按动停表控制按钮开始计时。
(3)“三停”:计时结束时,要按动停表控制按钮,这时停表会停在最后计时处。
(4)“四读”:先观察内圈的分针指的位置,如果超过两个数字之间的半格,意味着此时秒针转动的是第二圈。
即此时的秒数是超过30 s的;如果秒针指的位置不足30 s,直接加上30 s就可以。
反之,如果分针不足半格,意味着秒针转动的是第一圈,即此时的秒数是不足30 s的。
用分针所指的示数加上秒针所指的示数就是所测的时间。
如上图所示的时间是1min 7.8 s。
实验探究篇实验能力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有:(一)刻度尺1.种类:常见的刻度尺有米尺、卷尺、钢板尺、塑料尺等。
2.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厘米、毫米等几种。
3.用途:测量物体的长度。
4.使用方法: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五对。
(1)“选对”是指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放对’指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如图甲所示。
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如图乙所示。
(3)“看对”是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如图所示。
(4)“读对”是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计值)。
如“25.38 cm”,其中25.3 cm是准确值,0.08 cm是估计值。
(5)“记对”指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只写出数字未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而忘了写单位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二)停表(或秒表)1.构造:大表盘、小表盘、秒针(长针)、分针(短针)、按钮A、按钮B等。
2.原理:(1)一般的停表(秒表)有两根针,长针是秒针,每转一圈是30 s;短针是分针,每转一圈是15 min。
(2)图中停表的分度值是0.2 s,即它的精确度是0.2 s。
3.使用方法(1)“一调”:先进行调节,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
(2)“二按”:按动停表控制按钮开始计时。
(3)“三停”:计时结束时,要按动停表控制按钮,这时停表会停在最后计时处。
(4)“四读”:先观察内圈的分针指的位置,如果超过两个数字之间的半格,意味着此时秒针转动的是第二圈。
即此时的秒数是超过30 s的;如果秒针指的位置不足30 s,直接加上30 s就可以。
反之,如果分针不足半格,意味着秒针转动的是第一圈,即此时的秒数是不足30 s的。
用分针所指的示数加上秒针所指的示数就是所测的时间。
如上图所示的时间是1min 7.8 s。
4.注意事项(l)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宜过紧。
(2)按按钮时不要过猛,以免损坏机件。
(3)回表后,如秒针不指零,应记下其数值,实验后从测量值中减去。
(4)防止摔、碰停表,不使用时将其放回盒内,并让其继续走动,放松发条。
(三)温度计1.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分别如图所示的甲、乙、丙。
2.构造:封闭玻璃管、液体、刻度。
3.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4.用途:测量温度。
5.使用方法——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l)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注意事项(1)被测液体的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不能甩。
(四)托盘天平1.构造:底座和支架、横梁和指针、天平托盘、标尺、砝码、游码以及平衡螺母等。
如图所示。
2.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3.用途: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
4.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为避免重复夹取砝码,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星。
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注意:与任何测量仪器一样,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值,也不能小于天平的最小称量值。
天平属于精密仪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要注意轻拿轻放。
物理天平应先调节底座水平。
(五)量筒1.量筒的规格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量筒的规格以所能测量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 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实验室常用的量筒量程是250 mL。
2.量筒的选择实验中应根据所测液体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易引起误差。
例如量取70 mL液体,应选用100 mL的量筒。
3.量筒的读数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如图所示)。
(六)弹簧测力计1.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盘等。
如图所示。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3.用途: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4.使用方法(七)压强计1.构造:U形管、有色液体、金属盒、刻度尺、底座、胶皮管,如图所示。
2.原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压时,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3.用途: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
4.使用方法(1)调节压强计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相同。
(2)将金属盒放入液体中,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
5.注意事项(1)使用前若U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则应将胶皮管从U形管上拔下后再重新插上进行实验。
(2)若实验时U形管两侧液面没有出现高度差,则说明装置漏气,应找出漏气点修复后再重新实验。
(八)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如图所示。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使用方法:让一个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当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就带上正电荷,从而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上)。
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就带上负电荷,从而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电子从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
(九)电流表1.种类:如图所示。
2.构造:表壳、表盘、指针、刻度盘、接线柱等。
3.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4.用途:测量电流的大小。
5.使用方法(1)将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绝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5)读数时要先认淆量程,再认清分度值,然后正确读数。
5.注意事项:电流表是精密的测量仪器,使用时要严格遵照使用方法。
(十)电压表1.种类:如图所示。
2.构造:表壳、表盘、指针、刻度盘、接线柱等。
3.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4.用途: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5.使用方法(l)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2)正、负接线柱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读数前要先认清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注意事项:电压表也是精密的测量仪器,使用时一定要遵照使用方法。
(十一)变阻器1.变阻器(1)种类: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滑动变阻器、电阻箱。
(2)用途: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2.滑动变阻器(1)构造:电阻线、金属杆、滑片、接线柱、瓷筒等。
(2)原理:通过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进而改变电流。
(3)使用方法: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
如图所示,若接A、C或B、C接线柱,则使用的电阻线是CP部分,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线变短,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若接A、D或B、D接线柱,则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屯路的电阻线变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
(4)两个常见错误一是将导线都接到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上;二是将导线都接到支架两端的接线柱上。
前者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且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后者也无法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且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电阻箱(1)滑动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它可以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为了能够表示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人们制造出了电阻箱。
(2)一般情况下电阻箱只有两个接线柱,只要将电阻箱串联在电路中就行了。
它有个数不等的旋盘,每个旋盘上都标有0至9的10个数字,旋盘的下方标有标记×1 000、×100、×10、×1等倍率。
读数时只要将旋盘指示数值乘以相应倍率再相加即可。
这种电阻箱的优点就是可以表示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但是它改变电阻是不连续的。
(十二)电能表1.构造:如图所示。
(l)“220 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 V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 A,额定最大电流为20 A。
电能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50 Hz” ——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3 000 revs/(kW˙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 000转。
2.用途:测量电流做功的多步。
3.使用方法:将电能表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通电后,铝盘旋转同时计数器计数,读出电流做功的多少。
4.读数方法:电能表计数器上显示着数字,计数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单位是kW˙h(度)。
注意电能表表盘中最后一位数字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