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_成员身份与组织行为_左勇华
- 格式:pdf
- 大小:189.49 KB
- 文档页数:5
ShanghaiManagementScience43220214Vol.43No.2Apr.2020 文章编号:1005 9679(2021)02 0071 10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周念华 余明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摘 要: 在企业社会责任不断重构家族企业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背景下,家族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尽管过去十多年来学者们从多种理论视角对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前因和结果等议题展开了颇具成效的研究,但研究成果呈现出碎片化和模糊化的特征。
基于此,首先区分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内涵,明晰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整合并评述了不同理论视角下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动因,并系统归纳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逻辑框架;最后,对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家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动因、影响效应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志码: A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ofFamilyBusiness:ResearchReviewandFutureProspects犣犎犗犝犖犻犪狀犺狌犪 犢犝犕犻狀犵狔犪狀犵(Antai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Withthebackground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ontinuouslyreconstructsthefamilybusi nessmodelandits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offamilybusinesshasin creasinglybecomeahotissueofsocialconcern.Inthepastdecades,scholarshavecarriedoutfruitfulre searchontheantecedentsandoutcomesoffamilybusines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frommultipletheoreticalperspectives,however,thisresearcharearemainsfragmentandblurry.Basedonthis,thisstudyfirstdistinguishesthedifferentconnotationsoffamilybusinessandnon family’scorporatesocialre sponsibility,andclarifiestheconnot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familybusiness’ssocialresponsibility.Mo reover,thisresearchintegratesandreviewsthebehavioralmotivationandmultipleeffectsoffamilybusi ness’ssocialresponsibilityfromdifferenttheoreticalperspectives.Thesystemsummarizestheinfluenceeffectoffamilybusinesssocialresponsibility.Basedonthesework,webuiltacomprehensiveresearchframeworkoffamilyenterprise’ssocialresponsibilitystudies.Finally,thisresearchlooksforwardtothefutureresearchdirectionoffamilybusinesssocialresponsibility.Keywords:familybusines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motivation,TheimpactsofCSR收稿日期:2020 12 29作者简介:周念华(1988—),男,湖北武汉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家庭企业、品牌战略,E mail:nhzhou@sjtu.edu.cn;余明阳(1964—),男,浙江宁波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 mail:myyu@sjtu.edu.cn。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案例Title: A Case Study of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in China正文:家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家族企业传承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中国的家族企业传承案例,探讨成功的因素以及重要的经验教训。
华北集团是一家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家族企业,专注于煤炭产业。
企业在创始人内部家族成员的努力下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随着创始人年龄的增长和退休的临近,家族企业面临了一次关键的领导权交接。
华北集团意识到家族企业的传承不能仅依靠血缘关系。
他们意识到,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管理和领导。
因此,他们决定引入专业经理人,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为了确保平稳的过渡,华北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通过合适的选拔机制,找到了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经理人作为继任者。
通过透明和公平的选拔,创始人家族成员接受了这一决定,并充分支持新任CEO的工作。
其次,新任CEO在接手之前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熟悉。
他融入了家族文化,并与创始人建立了信任和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种顺利的合作使得华北集团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顺利过渡,并保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华北集团还注重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传承。
他们重视家族良好的家风家训,并积极培养家族成员的企业家精神和执行力。
这种价值观的传承不仅有助于家族成员的自我提升,还有助于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华北集团成功实现了家族企业传承的平稳过渡,并在新的领导下继续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家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总之,家族企业传承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成功的家族企业传承并不仅仅依靠血缘关系,而需要专业的管理和领导。
通过透明、公平的选拔机制和家族价值观的传承,家族企业可以实现平稳的过渡,并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2024年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现状分析论文一、引言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独特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尤其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家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家族企业更是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的需求。
二、家族企业的定义与特点家族企业,指的是由一个或多个家族成员拥有和控制的企业。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家族传承的特点,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涉及经营决策,还涉及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
在中国,家族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它们在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现状1. 家族控制与企业传承在中国,大多数家族企业由创始人或家族核心成员掌控。
随着创始人年事已高或退休,企业传承问题成为家族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许多家族企业选择将经营权交给下一代家族成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经验,这种传承方式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
2. 治理结构的局限性传统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往往存在局限性,如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弱化,决策权过度集中于家族成员手中。
这种结构在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环境简单时可能有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这种治理结构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3. 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的缺乏家族企业往往更倾向于从家族内部选拔人才,而非从外部引进。
这种用人策略限制了企业的用人视野,可能导致人才短缺。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非家族成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可能受到压制。
4.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承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断裂的风险。
新一代家族成员可能缺乏对家族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导致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出现断层。
四、家族企业治理的改进策略1. 优化治理结构家族企业应逐步优化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家族企业的不同定义家族企业是一种由家族成员管理和拥有的企业,通常在家族成员之间传承。
然而,不同的人对家族企业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文献和研究中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将探讨家族企业不同的定义以及相关的观点。
传统定义传统上,家族企业被定义为由家族成员经营和控制的企业。
这种定义强调了家族在企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通常涉及家族成员在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方面的直接参与。
传统定义的家族企业通常被认为是在家族代代相传的企业,拥有一定的家族价值和传统。
泛泛定义然而,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认为传统定义对家族企业的范围过于狭窄。
他们提出了更为广泛的定义,认为家族企业不仅仅是由家族成员所有和经营的企业,还包括具有家族特质和家族文化的企业。
在这种定义下,家族企业可以是由非家族成员管理但具有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企业。
隐性家族企业此外,还有一种家族企业的概念被称为隐性家族企业。
这种类型的企业可能不被公开认为是家族企业,但在实际上家族成员控制着企业的决策和经营。
隐性家族企业往往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隐藏家族成员的身份,但家族成员仍然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有重大影响。
家族企业的特点不论是传统定义、泛泛定义还是隐性家族企业,家族企业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信任、长期的经营目标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家族企业通常注重家族价值观和传统,重视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和责任感,这也使得家族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与非家族企业有所不同。
家族企业的挑战然而,家族企业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家族企业在传承和治理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如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继任者的选择和培养等。
此外,家族企业在发展和扩张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战略性的困难,如如何平衡家族成员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深入研究与讨论家族企业是企业管理和家族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不同的定义和观点都反映了家族企业这一特殊类型企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深入研究家族企业的定义、特点以及挑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类型企业,促进其持续和健康发展。
家族企业家庭共同财产家族企业是指由同一家族或家族成员掌管和管理的企业,通常由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创建和经营。
在家族企业中,家庭成员通常拥有共同财产,这是由于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运营,使得家族成员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都有了共同的利益。
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点家族企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核心是由一家家庭或家族多代人组成,继续传承和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
家族企业的特点包括:•家族成员担任重要职务:家族企业的管理层往往由家族成员担任,他们在企业中扮演着核心决策和执行的角色。
•家族传统和价值观:家族企业通常传承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企业的经营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营稳定性和长期性:家族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经营稳定性和长期计划性,由于家族成员对企业的关注和承诺。
家庭共同财产的管理和运营家族企业中的家庭共同财产是家族成员共同拥有和管理的财产,包括企业资产、股权、资源和其他权益。
在家族企业中,家庭共同财产的管理和运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家族治理结构:家族企业通常设立家族治理结构,以确保家族共同财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包括家族理事会、家族宪法等组织形式。
2.财产规划和分配:对于家族企业中的家庭共同财产,家族成员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以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3.财务管理和投资:家族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和资产配置,确保家庭共同财产的价值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4.家族企业传承:家族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传承问题,需要家族成员制定有效的传承计划和策略,确保家族共同财产的延续和发展。
家族企业的挑战和发展在家族企业中,家族共同财产的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需要家族成员共同努力和合作,推动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家族关系和冲突:家族企业中的家庭成员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想法和利益诉求,导致家族关系和冲突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2.企业治理和继承:家族企业在企业治理和继承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和规划制度。
家族企业风险承担行为案例
家族企业风险承担行为案例:
李氏家族企业是国内一家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由李氏家族创办并经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逐渐加大。
李氏家族企业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承担行为。
1. 高杠杆融资:李氏家族企业通过高杠杆融资方式获取大量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和开发新项目。
这种融资方式虽然能够快速获取资金,但也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资金链可能会出现问题。
2. 多元化经营:为了分散风险,李氏家族企业开始涉足其他领域,如酒店、旅游等。
虽然这种多元化经营策略可以降低单一行业的风险,但如果对其他行业不熟悉或不擅长,可能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3. 激进投资: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李氏家族企业开始进行激进投资,如投资新兴产业、开展海外并购等。
这些投资虽然有可能带来高回报,但同时也存在高风险。
如果投资失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第1篇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在我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其在经营管理和法律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规范家族企业的经营活动,保障家族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家族企业相关的法律规定。
以下将从家族企业的定义、法律地位、股权结构、经营管理、继承与传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家族企业的定义与法律地位1. 定义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家族成员投资、经营、控制的企业。
家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2)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3)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与家族文化紧密相连。
2. 法律地位我国《公司法》对家族企业并未作出特别规定,但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家族企业享有与普通企业相同的法律地位。
家族企业作为企业法人,应当依法设立、登记,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家族企业股权结构1. 股权结构类型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单一股权结构:企业所有权归一个家族成员所有;(2)联合股权结构:多个家族成员共同持有企业股权;(3)股份制股权结构:企业通过发行股份,吸收家族内外投资者持股。
2. 股权结构规范(1)股权比例合理:家族成员持股比例应当合理,避免因股权过于集中而导致企业决策僵化;(2)股权传承有序:家族企业应当制定股权传承计划,确保家族成员权益得到保障;(3)股权激励与约束: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股权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防止内部腐败。
三、家族企业经营管理1. 经营管理特点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家族成员担任核心管理层;(2)家族文化在企业内部传承;(3)决策过程相对封闭。
2. 经营管理规范(1)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家族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管理;(2)提高决策透明度:企业决策过程应当公开、透明,避免决策失误;(3)加强人才培养:家族企业应当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家族企业现状、问题与建议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个体私营企业群体的出现。
它们由少到多、由弱变强,日趋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之一,不仅活跃着城乡市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而且构成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重要的微观基础。
调查说明,无论是农村和城镇的家庭小作坊,还是城市的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大都是由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经营的。
在目前我国处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尚欠发达的环境中,正处于成长期的家族企业如何才能进一步健康成长起来?这既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理论课题,也是个体私营企业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说的中国家族企业是指中国大陆的家族企业)。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之现状所谓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创业,并且企业资产和股份(50%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对经营决策权拥有重要影响的企业组织。
家族企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企业组织和当今世界上较为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据估计,目前以家族所有或控制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80%。
20世纪中期以后,无论是欧美国家的家族企业还是港台及周边地区的华人家族企业,都迎来了扩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与此同时,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家族企业却经历了一段公私合营的曲折历程,使家族企业正常演化的规律被人为地打破,几乎步入绝境。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家族企业才以个体私营企业为载体,在国有体制边缘重新艰难地萌生,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奇迹般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改革开放后大陆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与群体特征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家族企业孕育的胎盘。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包产到户,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将家庭复原成为了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使得传统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大地上冒出来。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判断是非得失的三条标准。
第34卷总第143期科学·经济·社会Vol.34,Sum No.1432016年第2期SCIENCE ·ECONOMY ·SOCIETYNo.2,2016收稿日期:2015-11-25作者简介:左勇华(1976—),江西湖口人,男,汉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博弈论、产业经济等。
家族企业、成员身份与组织行为左勇华1,黄吉焱2(1.中国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中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摘要:家族企业作为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各国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以家族企业为主导的民营企业,对于解决就业压力,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夫妻、父子、兄弟姐妹,同宗和姻亲等家族成员一起经营和管理的家族企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组织结构,且由于在企业组织结构中身份地位的不同会导致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结果的差异,研究家族企业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族企业;成员身份;身份行为;身份结构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2815(2016)02-0072-05Research on the Identity and OrganizationalBehaviors of Family EnterpriseZUO Yong-hua 1,HUANG Ji-yan 2(1.China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 ;2.China Shanghai ,School of Law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Family enterprise ,a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national e conomy.In our country ,the family enterprise ,which taking leads in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has the most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welfare level.Family enterprise ,which man-aged and operated together by family members such as coupes ,father and son ,brothers and sisters ,clan and relatives ,is a rather complex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identities in the enterprise structure will lead to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and results ,so ,it is worthy discussing.Key words :Family enterprise ;membership identity ;identity behaviors ;identity structure引言在任何国家和社会中,家族这一普遍的社群组织总是赋有血缘关系之外其他功能,而且从家庭血缘关系扩展到同宗和姻亲等大家族,更具有经济、政治、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中国传统家族虽然可以很大,但血缘与亲缘关系及其规模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家庭的收入除掉消费支出、转移性支出和社会保障性支出后,通常被家庭用来储蓄或投资[1]。
当一个家族中某人由于直接或间接创建家族企业而掌握企业的经营权,其家族成员参与经营管理或生产活动时,这个企业就成了所谓的家族企业。
为了经营管理这个企业,家族的结构不能只限于基于亲子血缘的小组合“家庭”,特别是企业业务的扩展常常以扩大了的血缘关系———同宗和姻亲关系的家族为基础,于是家庭经营管理的家族企业性质变成了整个家族的经济活动,这便是家族企业的形成,突破了血亲关系但仍受到这些关系的规模限制。
一、家族企业组织中成员与身份结构在现代经济社会组织中,法律意义上的“身份”表明人们在群体经济利益中所占的某种利益份额。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个人存在于不同经济利益的身份关系之中,并可以在诸多的身份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2]。
家族企业从老板到管理者再到员工,很多都是来自一家人,外来人员只能处于非重要的岗位;所以,家族企业很讲究地位身份和出身关系。
这里的“出身”是指血缘关系,“地位”是指在纵向分层结构中的定位;“身份”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
所以,“身份”的概念大致与“地位”(status)或者角色(Role)相当,而与心理学“身份认同”概念中的身份(identity)有较大差别。
“资格”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具备参与某种利益分配可能性的成员资格;二是指以具备特定技能为确定条件的职业资格。
在社会学上认为,身份主要有六种含义:在社会中的位置;在等级制度中的位置;或是继承来的社会地位;任何一种用客观的特点(职业、收入等)测量的地位;或者是组织中的声望;权利与义务的结合[3]。
经济学家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功利主义驱使,人们理性地选择那些能够使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取最大化利润的行为。
刘勇在初始财产与内在能力双重异质性前提下,证明劳动供给内生的代表性消费者理论成立,财产与能力的匹配决定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4]。
而在社会学看来,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没考虑到各种要素的限制。
人们的行为经常受各种社会规范、价值观和其他理念所支配,人们为了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做出的主观决定,所有这些都受到理念和情境条件的限制。
在家族企业中,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高度合一的,家族成员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又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所以家族成员很有动力经营好企业,使得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同时家族企业中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团体,使得内部成员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成员间的协调成本大为降低。
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积之上的。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不仅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经济领域也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依旧是中国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最基本的管理哲学。
随着中国市场日益受到各国企业的重视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也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的家族企业。
由于血缘关系的维系,家族成员对家族高度的一体感和认同感,使其对家族企业产生了一种神圣的责任,使得家族成员为家族企业的工作真正做到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家族成员都不太计较自己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报酬是否处于合理的比例关系,从而使企业交易费用大大降低。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也可以是一种经济文化,它渗透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管理者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在对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上是最大的。
它可以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逐步渗透到全体员工中间,从而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去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5]。
家族企业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说明它与其它企业组织形式相比有其优越的一面。
当然,利弊相生,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这种特殊性也导致了家族企业诸多根本性的内在缺陷。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家族企业逐渐变成了家族持有所有权,而将经营权交给有能力的非家族成员。
也就是说,家族持有所有权、股权,但是经营权不一定是家族成员。
如果家族成员有能力,就由家族成员来担当管理职责;如果家族成员没有这种经营管理的能力,就会把经营权交给有能力的非家族成员。
这是现代化家族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必须剥离。
在西方经济社会中,长期的、稳定的、伴随着人身而存在的“身份”基本消失,而在中国由于没有经历成熟的资本发展阶段,传统的“身份”概念得以保留至今。
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身份”与“契约”的区别。
中国社会的身份行为类似于西方组织研究中的“地位或角色”,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西方不存在家长、兄长、尊长等地位和角色;中国社会中的身份有其特殊的规范,身份或角色的建立不是一个契约过程。
19世纪,英国法学家梅因在《古代法》一书中指出,所有社会的运动,到目前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一论断概括了法律从传统社会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
梅因指出,“在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其特点是家族依附的逐渐消灭以及代之而起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地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6]。
如此,社会的主要关系由身份关系演变为契约关系。
在西方完成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之后,即使“地位”这一概念也转变为“契约”性质。
西方封建社会时代的地位等同于身份,它主要由血缘关系继承和获得;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则主要取决于契约关系,如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往往直接源自于聘任契约,且有一定的任期。
如果对中国本土组织行为研究中不从“身份”这一基础出发,就会导致若干困惑,比如将家族企业创建者或领导者的行为混同于西方的领导,则若干现象难以解释:中国的家族企业领导行为不只需要完成西方的“激励”效果,家长式领导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维持其“家长”的身份,这一规范的基础是基于血缘的家族亲属关系,每一个体均有不同的身份定位,为维持传统社会的持续存在,社会行为就自然表现出“身份行为”的特征。
二、家族企业的组织成员身份及其行为家族企业中的创建者领导身份的建立、维持需要中国家长式领导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社会是基于凡事以家为重的家族主义。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在对家族的认知、感情及意愿三方面皆有以下特点:在对家族的认知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特别强调五种相互关联的事项: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誉。
在对家族的感情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主要有六种相互关联的感觉,即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感及安全感。
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抑制、谦让顺同、为家奋斗、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八种行为倾向。
基于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的视角,如没有对家族企业领导身份的认同,就不可能有对家族企业的认知、感情和意愿。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管理层大多数是由血缘关系确定的,因此,家族企业的创建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