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习题)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3讲真题集训把脉高考
- 格式:doc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2
课时规范练29 沉淀溶解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山东济南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盛有1 mL 0.1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2滴0.1 mol·L-1的N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向其中再滴加2滴0.1 mol·L-1KI溶液,可见有黄色沉淀,由此可得出K sp(AgCl)>K sp(AgI)B.相同温度条件下,AgCl在不同浓度的盐酸中,溶解度不同,但K sp是相同的C.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越小,则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越小D.已知:20 ℃的溶解度:AgBr>AgI,将AgBr与AgI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Br沉淀多于AgI沉淀2.工业上向锅炉里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而后用盐酸去除。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 W和c(OH-)均会增大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 O32-(aq)+CaSO4(s)CaCO3(s)+S O42-(aq)C.盐酸中,CaCO3的溶解度大于CaSO4D.Na2CO3溶液遇CO2后,阴离子浓度均减小3.(北京通州模拟)实验:①0.1 mol·L-1 AgNO3溶液和0.1 mol·L-1 Na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滤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4.(江苏徐州模拟)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 Cu2+(aq)+MnS(s)CuS(s)+Mn2+(aq)。
章末质检卷(八)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B.0.1 mol·L1CH3COONa溶液pHC.水的离子积常数K WD.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此过程涉及沉淀溶解平衡B.pH=4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pH=5C.用pH相等的盐酸、醋酸分别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两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是:V(盐酸)<V(醋酸)D.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测其浓度时,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所测的碱液浓度偏低3.常温下,将1 mL pH=2的一元酸HA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HA溶液时,溶液酸性增强B.若1 mol·L1 HA溶液与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A),则2<a<4C.某浓度的NaA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4d mol·L1D.HA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A)>c(OH)>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稀释0.1 mol·L1 NH4Cl溶液,溶液中增大B.向BaCO3、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中减小C.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 sp(BaSO4)>K sp(BaCO3)D.25 ℃时K a(HClO)=3.0×108,K a(HCN)=4.9×1010,若该温度下NaClO溶液与NaCN溶液的pH相同,则c(NaClO)<c(NaCN)5.25 ℃时,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c(H+)+c(M+)=c(OH)+c(A)B.Na2CO3溶液:c(OH)=c(HC)+c(H+)+2c(H2CO3)C.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c(CH3COOH)D.pH=4的NaHA溶液:c(HA)>c(H+)>c(H2A)>c(A2)6.(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三模)表中是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CaCl2Ca(OH)2CaCO3溶解度(g/100g) 0.001 3A.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Cl2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NaOH溶液B.0.1 mol的Ca(OH)2和0.1 mol CaCO3混合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OH)>c(Ca2+)>c(C)C.将CaCl2、Ca(OH)2、CaCO3三种物质和水混合,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相同D.足量的NaOH溶液与Ca(HCO3)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OH+Ca2++2HC Ca(OH)2↓+2C+2H2O7.(2022陕西榆林四模)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1丙烯酸(CH2CHCOOH)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酸度(AG)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优化方案】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已知NaHSO 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2-4。
某温度下,向pH =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 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 为2。
对该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温度高于25 ℃B .由水电离出来的H +的浓度是1.0×10-12 mol ·L -1C .NaHSO 4晶体的加入促进了水的电离D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 为12的NaOH 溶液可使溶液恰好呈中性解析:选A 。
本题考查NaHSO 4对水的电离的影响以及与碱的反应。
25 ℃时水的pH =7,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故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pH 减小,A 项正确。
NaHSO 4相当于一元强酸,电离出的H +抑制水的电离,C 项错误。
蒸馏水pH =6,则此温度下的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2,NaHSO 4溶液pH =2,则溶液中的c (OH -)=10-1210-2 mol ·L -1=10-10 mol ·L -1,而溶液中的OH -浓度与水电离出的H +浓度是相等的,B 项错误。
pH =12的NaOH 溶液,其c (OH -)为1 mol·L -1,所以等体积反应时碱过量,反应后应显碱性,D 项错误。
2.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B .③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②④解析:选D 。
乙酸、碳酸和苯酚为弱电解质,其酸性强弱关系为乙酸>碳酸>苯酚,乙醇为非电解质,则等浓度的四种溶液pH 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乙酸<碳酸<苯酚<乙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将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B .为确定某酸H 2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 溶液的pH 。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复习目标:1、巩固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2、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3、能对溶液的导电能力判断及对强弱酸碱进行比较。
基础知识: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4.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八章电解质溶液检测题(三)一、选择题1.室温时,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20mL,向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05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的BaSO4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对应溶液的pH:a=1B.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m=2.33gC.原混合液中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D.当V[Ba(OH)2(aq)]=10m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 SO42-BaSO4↓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25℃时,pH=7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c(H+)= c(OH-)=c(NH4)=c(Cl -)B.0.1mol/LNa2S溶液:c(OH-)=c(H+)+c(HS-)+c(H2S)C.25℃时,pH=2的H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c(HCOO-)+ c(H+)>c(Na+)+c(OH-)D.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CO32-)+2c(HCO3-)+2c(H2CO3)=3c(Na+)3.向10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变化趋势正确的是4.已知:HCl为强酸,下列对比实验不能用于证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A.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的pHB.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C.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D.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5.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各离子浓度均减小B.pH=7的NH4Cl和氨水混合溶液中,c(NH+4)=c(Cl—)C.加热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溶液颜色变浅D.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HCO—3)>c(OH—)6.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HCl B.13M3+C.CH3COO-D.+1728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的值减小8.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B.N aCl溶液是电解质C.N 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 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大量的离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10.常温下,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NaHSO3与Na2SO3混合溶液中:3c(Na+)=c(HSO3-)+c(SO32-)B. 0.1 mol/L 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盐酸10mL 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c(CH3COOH)>c(Cl-)>c(H+)C.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c(Na+)=c(SO42-) >c ( NH4+)> c(H+)>c(OH-)D. 向1.00L 0.3 mol/L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0.2 mol CO2气体,溶液中:c(Na+)>c(CO32-) >c(HCO3-)>c(OH-)> c(H+)11.图8是一水溶液在pH从0到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衡时的组成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8A.此图是1.0 mol/L碳酸钠溶液滴定1.0 mol/L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B.在pH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 = c(HCO3-) = c(CO32-)C.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的形式存在D.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2CO3,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12以上12.常温下,向20 mL 0.2 mol /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 /L NaOH溶液。
一、盐类水解实质与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溶液的pH发生了较大改变D.水解后溶液一定呈酸性或碱性解析:盐类水解是盐电离出的某些离子结合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A错误,B正确;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故pH改变不大,C错误;醋酸铵水解后,溶液仍呈中性,D错误。
答案:B2.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①HCl+H2O H3O++Cl-②AlCl3+3H2O===Al(OH)3+3HCl③Na2CO3+2H2O H2CO3+2NaOH④碳酸氢钠溶液:HCO-3+H2O CO2-3+H3O+⑤NH4Cl溶于D2O中:NH+4+D2O NH3·D2O+H+⑥HS-的水解:HS-+H2O S2-+H3O+⑦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水中:FeCl3+3H2OFe(OH)3(胶体)+3HCl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⑥⑦D.全部解析:①④⑥是电离方程式且①应用“===”;②是水解反应方程式,但应用“”;③的水解方程式错误,应分步进行;⑤应为NH +4+D 2ONH 3·HDO +D +;⑦应用“===”。
答案:D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3.在一定条件下,Na 2S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 2-+H 2OHS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通入H 2S ,HS -浓度减小C .升高温度,c (HS -)c (S 2-)增大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解析: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不变,A 项错误;通入H 2S ,HS -浓度增大,B 项错误;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 (HS -)增大、c (S 2-)减小,故c (HS -)c (S 2-)增大,C 项正确;加入NaOH 固体,溶液碱性增强,pH 增大,D 项错误。
第一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夯实基础课1.(1)概念与物质类别(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①弱电解质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H++HCO-3,HCO-3H++CO2-3。
b.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的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
②酸式盐a.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4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2-4。
b.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电离,如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 ++HCO-3,HCO-3H++CO2-3。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2)电离平衡的特征(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属于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平衡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外界条件电离平衡移动方向电离程度变化温度升高温度向右移动增大浓度稀释溶液向右移动增大相同离子加入与弱电解质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向左移动减小反应物质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的物质向右移动增大[对点练习]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而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3)AgCl的水溶液不导电,而CH3COOH的水溶液能导电,故AgCl是弱电解质,CH3COOH是强电解质(×)(4)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一定减少,离子浓度一定增大(×)(5)温度不变,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CH3COOH电离平衡左移(√)(6)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二者pH相同(室温下)(×)(7)25 ℃时,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c(NaOH)>c(氨水)(×)(8)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用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消耗NaOH的量多(√)2.(2018·无锡模拟)已知0.1 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1.(2014·高考福建卷)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2-3
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2-3)
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解析:选B。
A.H2CO3为弱电解质,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很小,书写电离方程式时,不能拆开,正确写法为NaHCO3===Na++HCO-3。
B.注意是H+和OH-的物质的量的乘积,而不是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
加水稀释,n(H+)、n(OH-)均增大。
C.根据电荷守恒的规律,应在c(CO2-3)前面乘以2。
D.温度升高,HCO-3的电离程度、水解程度都增大,所以c(HCO-3)减小。
2.(2013·高考福建卷改编)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C.加入NH4Cl固体,溶液中c(H+)增大
D.其溶液的pH=13
解析:选C。
A项,NH3·H2O为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B项,加水稀释,c(NH+4)与c(OH-)均减小,故c(NH+4)·c(OH-)减小;D项,因NH3·H2O为弱电解质,只发生部分电离,c(OH-)<0.10 mol/L,pH<13。
3.(2014·高考安徽卷) 室温下,在0.2 mol/L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解析:选C。
A.Al2(SO4)3为强酸弱碱盐,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
+3H2O Al(OH)3+3H+,A错误。
B.a~b段,加入NaOH消耗H+,使Al3++3H2O Al(OH)3+3H+反应正向进行,Al3+的浓度减小,B错误。
C.b~c段,pH变化不明显,说明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C正确。
D.c~d过程中,pH变化较大,说明发生了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所以c点以后Al(OH)3开始溶解,D错误。
4.(2014·高考山东卷节选)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含0.2 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 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 L溶液A,溶液B为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 a=7.1×10-4,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
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c(NaNO3)=c(NaNO2)=0.1 mol·L-1,c(CH3COONa)=0.1 mol·L-1;由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NO3>HNO2>CH3COOH,酸越弱其对应盐溶液中的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c(NO-3)>c(NO-2)>c(CH3COO-)。
由“越弱越水解”可知,A溶液的碱性比B溶液的碱性弱,pH A<pH B。
要使pH A=pH B,则应使pH A增大或pH B减小。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水解程度虽然增大,但pH A减小,不符合题意。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能使其碱性增强,pH A增大,符合题意。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水解程度虽然增大,但pH B减小,符合题意。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能使其碱性增强,pH B增大,不符合题意。
答案:c(NO-3)>c(NO-2)>c(CH3COO-)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