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英语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用语的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主要目标之一。
英语课堂教学用语是指英语课堂上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语言,从内容上包括课堂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学生交际用语和教师反馈英语,从课堂形式上包括问候语、指令用语、鼓励式用语、启发式用语及教师评价用语。
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运用得是否得体,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序进展,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最终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当前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现状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发现,虽然绝大部分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运用课堂教学用语能力有很大提高,课堂教学用语使用上进一步科学化,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 绝大部分教学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有许多课堂上教学过程仍然被视为教师给予与学生接受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课堂用语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自主发言提问的机会较少。
2. 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语言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不够,不能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使用课堂用语,可以使英语课堂用语与学生认知发展融为一体,避免随意性。
随着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以及教学过程的延续,课堂用语应适当增加难度,增加新内容,使课堂永远充满吸引力,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3. 教师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往往半途而废。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用英语表达且估计学生基本能理解的东西,应尽量用英语表达。
为此,教师可以配以手势、表情、简笔画,并尽可能用学过的英语来介绍、解释新内容,以降低语言难度。
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策略1.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平等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维系良好和谐的师生情感和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摘要英语教学中,语言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话语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英语教师的话语艺术的概念、特点、入门与提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话语运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一部分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概念英语教师话语艺术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具有说服力和情感力的话语表达的经验和技巧。
话语艺术是一种对语言表达进行加工和创造的产物,教师要用清晰、准确、语调和表情适当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和技能。
第二部分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特点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晰、准确英语教师的话语要求精益求精,清晰准确。
要求教师的语言要逻辑清晰性而不是简单的表达对错。
2. 色彩丰富、生动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利用多种语言, 多种教学技能和教育手段,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事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3. 姿态得体、生动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素质,说话的姿态和表情要得体,生动、活泼,让学生放松心态,积极参与学习。
第三部分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入门与提高1. 入门•教师要熟悉英语语言的表达形式,如语音、语调、语气、语态等。
•教师要熟悉教学课程,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心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语调等问题。
2. 提高•多接触英语语言环境,增加学习与教学的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话语表达能力。
•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如口头表达、身体语言、表情等,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授效果。
•注意教材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适时运用实际生活和社会背景来丰富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论英语教师话语艺术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实践中,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巧妙运用语言,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对话和表达,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师们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话语艺术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英语思维、兴趣、口语表达、交流能力、课堂教学、重要性。
1. 引言1.1 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重要性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的话语艺术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教师的话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运用英语。
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话语艺术水平,用心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有效的话语艺术,教师能够为学生打开英语学习之门,让他们在语言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2. 正文2.1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是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巧妙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讨论话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用语的艺术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艺术课堂用语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教员的课堂教学用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关紧内部实质意义,也是权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主重要的条目标之一。
英语课堂教学用语是指英语课堂上教员团体课堂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语言,从内部实质意义上涵盖课堂英语、教学英语、教员学生社交用语和教员反馈英语,从课堂方式上涵盖问候语、指令用语、激励式用语、启示型用语及教员名声用语。
教员课堂教学用语使用得是否得体,艺术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序发展,影响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和语言社交有经验的培育,最后表决课堂教学的胜败。
一、现时英语教员课堂用语目前的状况经过对该课题的研讨发觉,固然绝大多教员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课堂教学用语有经验有非常大增长,课堂教学用语运用向上一步科学化,不过仍存在一点问题。
1. 绝大多教学是在以教员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施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等待于进一步增长。
有很多课堂上教学过程还是被视为教员给与与学生接纳的过程,教员在课堂上占领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员的课堂用语占领了课堂大多时间,而学生自主发言提出问题的机缘较少。
2. 教员在运用课堂用语中接合学生岁数独特的地方、语言知识水准静认知水准还不够,不可以坚决保持按部就班的原则。
教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接合学生实际水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运用课堂用语,可以使英语课堂用语与学生认知进展融为一体,防止随心性。
随着学生语言有经验不断增长以及教学过程的延长下去,课堂用语应合适增加困难程度,增加新内部实质意义,使课堂永恒饱含吸万有引力,不断激发学生兴致和殷勤。
3. 教员运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不可以坚持不懈,坚决保持到尽头,往往半路而废。
教员在课堂上要尽力多地运用英语课堂用语,凡能用英语表现且估计学生基本能了解的物品,应尽力用英语表现。
为此,教员可以配以用手做姿势、神态、简笔划,并尽有可能用学过的英语来绍介、诠释新内部实质意义,以减低声说话言困难程度。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一、引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陌生的学科。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英语教学的起点,也是打下英语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艺术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旨在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展教学艺术。
二、热身活动的艺术热身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来进行热身。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谜语接龙”游戏,鼓励学生通过英语谜语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艺术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图片、录音、视频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艺术感。
另外,教师还应通过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的艺术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口语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口语表达;对于阅读理解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来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五、语言教学的艺术语言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需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音语调的教学,例如通过播放英语原声材料,让学生模仿语音语调。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写作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课堂管理的艺术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课堂管理技巧。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条理清晰的教学结构,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的表达技巧一、引言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学有效的表达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二、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初中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注重语音、语调和语速语音、语调和语速是影响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确保发音准确、清晰,语调自然、流畅,语速适中、易于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注重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情景模拟、游戏等。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单词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单词;在讲解语法时,教师可以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初中生的情感需求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同时,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六、及时反馈和评价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初三年级英语学习中的口语表达技巧在初三年级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口语表达技巧的培养至关重要。
就像一位悉心教导的导师,我们深知每位学生都希望能在口语交流中游刃有余,展示出流利和自信。
因此,让我们探索一下,作为学习之路上的指导者,如何帮助学生们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建立起对英语语音和语调的敏感度,就像一个音乐家在练习中感知音符的变化一样。
通过反复的听力训练和模仿,他们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自然的语调。
这种过程就像是一场奏鸣曲,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调教,让每个音节都流畅自然。
其次,口语表达的能力不仅仅是语音的准确性,更包括了词汇的丰富度和句子的连贯性。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像一位园丁那样,耐心地培育学生的词汇庭园。
每个词汇就像是花朵,需要精心的培养和灌溉,以丰富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词汇的积累和语境的理解,学生们可以在交流中游刃有余,表达出精准的意思。
除了语音和词汇,口语表达还需要适应不同的交流场景和情境。
这就需要我们像一位引导员一样,教导学生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交流,他们可以学会在不同场合下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这种能力就像是一种导航技能,帮助他们在语言的海洋中航行自如。
最后,作为学习者的伙伴,我们还要像一位启迪者一样,激发学生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提供有趣和实用的口语练习,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愿意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进步。
总而言之,初三年级的英语口语表达技巧的培养,需要我们以教育者的拟人立场,像是引导者、园丁、引导员和启迪者一样,以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方式去帮助学生们。
通过耐心指导和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在口语表达中展现出自信和流畅,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教师使用2016.11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会决定英语课堂的整体氛围,这也会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与收获。
作为语言的教学,教师自身的语言艺术往往会带给学生们非常直观的感染,教师在和学生沟通或者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时都要注重表达方法,要透过合理且人性化的语言表达模式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深入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
这些都是教师的语言艺术所能够发挥的积极功效,这也会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推动。
1.生动直观的提问语言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也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得以展开。
课堂教学提问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普遍,这一环节也是很好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的过程。
教师在提问时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要规范合理,教师可以尽可能的用生动直观的语言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这种提问方式学生通常也会更好的理解问题的实质。
同时,教师对于提问的内容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拓宽,不要仅仅让提问内容为知识教学服务,提问的过程也可以是师生间进行交流互动的一个有效平台。
这既能够增进师生感情,也能够让教师更好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这些都可以融入在提问环节中,注重提问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才能够让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刚升入初中的第一节英语课,在和学生进行初步的交流沟通时我提出第一个问题:“Do you remember your old teachers?”然后又问:“Whatdo you remember about them?Do you like/dislike him/her?Why?Do they help you in studying English?”这些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仿佛使他们又回到了童年。
他们兴奋极了,纷纷畅所欲言,虽然有的语句有些错误,但他们有话可说,他们愿意表达,这就是好的提问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生动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内容与提问模式,这往往会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也会让学生更好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中。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摘要】英语是一种词汇丰富的语言,且使用上灵活多变,常用词释义很多,不易掌握。
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的用语是否准确、贴切,对意思表达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言教学表达技巧一、区分同义词的原义和含义在口语交际和作文中,都应培养初中生选词用字贴切精准的能力,只有在炼字锻句上准确有力和流畅精当,才能充分发挥语言交流沟通的社会功能。
可以说,遣词造句的焦点是词汇选择,而选择就是为了贴切精准地表达。
选择同义词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疼,因为英语的同义词很丰富,原因是多少世纪以来英语从其他语言如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等借用和吸收了大量的词汇,但要记住一点:很难找到在意思和用法上完全一样的词。
它们在文体层次、强调的程度、感情色彩、语句搭配上总是会有点差别的。
不同民族的人从小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反映到选词用字活动中,形成了修辞的民族特色。
就学生而言,他们常把一个英语单词的中文译法看作它的确切意思,或者通过中文译法来了解英语同义词,因此导致了用词错误。
纠正错误的办法就是要掌握同义词的原义与含义的异同,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加以应用。
如country,nation,state和land的原义有相同之处,相当于中文的“国家”,可以和定冠词或不定冠词连用,单复数形式均可。
但它们的含义却很不相同。
country指地区、其人口及政府;nation 侧重指人民:state侧重政体及政治组织;land比country的意思广泛些,而且文雅些,并富有感情色彩。
例如:china is a country of vast dimensions,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
the united states is a nation of diverse people,美国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国家。
educ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state,教育由国家提供经费。
this is the land where i was born,这是我出生的国家。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双柏县大庄中学苏文君
教学语言(Teacher talk)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又称教师语言。
它是知识的主要物质载体,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
一个教室课堂语言的质量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
良好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要求。
掌握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英语教学语言是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英语教师动用教学语言这种特殊重要的工具“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完成教学任务,沟通学生心灵,启发诱导,开发智力,促进学习迁移,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所谓英语教学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语言艺术。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那么教师在语言艺术上应注意什么呢?
1. 语言要规范而艺术---英语教师的基本功
英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新鲜等方面下工夫。
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
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
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语言要优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
”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
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要实现美育教学,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
教态
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
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
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
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新课程标准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
英语教师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2.语言要有激励性
英语教师语言的激励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比激励和夸张激励两个方面。
人比人,激励人。
教师常在班上倡导比、学、赶、超的学风,比字当头,极富鼓动性,它能使学生心底的激情喷发而出,使一些纷繁难题峰回路转。
这种“比”就像一杆路标,激励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
除了运用对比手法来激励学生外,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在有意识地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说法来表达、突出、强调某种思想,从而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作出迅速的反应。
3.语言要有感情色彩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
”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
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
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
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小。
由此证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教师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就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 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 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美好的心灵,良
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4.要体现英语教学态势语的无穷魅力
态势语(body language or gesture language)是另一种英语教学语言。
它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等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让人明了其义,它是英语教学口语的重要辅助手段, 补充教学口语的不足。
态势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表情、指点和描画。
从表情来看,运用面部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某种思想感情。
从指点来说,指直接指点对象的态势。
从描画来说,它可指描画人或事物的形状,或借他物重要特征来表示,还可借适宜描画他方的行动来表示这方的事物。
英语教学中,动用态势语有助于形象直观地说明事物,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指挥和控制。
例如,用眼睛扫视全班,示意要安静(Keep quiet),点头(Nod)表示同意等。
态势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手势、走步、眼神、表情、点头、摇头、沉思、停顿、叹气等,表面上看来没有语言,但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
心理学家把这些各种非语言因素的事称为意识信号。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可见,态势语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
教学中,英语教师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活动,包括英语教师的生理能量等,凝聚在态势语中,形成一种意识信号。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所发出的意识信号是教师思想观点、知识功底、教学技艺和整个身心能量的体现。
态势语和英语教学的其它因素在一起,赋予英语课堂教学以艺术、生机和个性,使英语课升华到一种理想境界。
正因为这样,任何现代化的“人机关系”也取代不了面对面的师生关系艺术与美无处不在。
英语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尤其要把教学语言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照射并渗透到学生心里,进而创造出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