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处方合格率公示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2
处方点评结果及其对临床的价值谢泽浩;李淳南;吴雪荣【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干预门诊处方用药,研究其对临床的价值。
方法:建立处方点评工作表,抽取2011年1~12月与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4800张,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针对门诊处方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干预。
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各方面都有明显改善。
结论: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促进用药规范性,防范用药失误,优化药品品种结构,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2页(P104-105)【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效果;比较【作者】谢泽浩;李淳南;吴雪荣【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人民医院潮安 515600;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人民医院潮安 515600;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潮州5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处方管理办法》第44条明文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点评表,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1]。
处方点评的目的是减少医疗事故、减少药源性灾害、减少患者经剂损失、节约医药资源。
处方质量的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医疗机构总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所以医院领导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
2010年3月1日卫生部又公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我院按照规范中的要求做了人力和财力相应的投入,建立不合理用药监测机制,随时通报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及医嘱,并做相应的处罚。
旨在提高本院医生临床用药合理性,对合理用药的干预落到实处。
现将我院在开展处方点评后处方质量变化作一调查分析,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和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每月30日从门诊处方抽取200张,共收集门诊处方4800张,按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抗菌药使用百分率等要求进行统计,并把所得结果填入Excel表格。
某人民医院医教部质控科制目录一、病历管理 (1)(一)运行病历检查情况 (1)(二)终末病历 (2)(三)病历迟交 (3)二、院感管理 (5)(一)医院传染病管理 (5)(二)医院感染管理 (6)(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6)三、药事管理 (6)四、输血管理 (7)(一)11月份全院用血情况: (7)(二)血液科工作检查 (9)五、主要医疗统计指标 (9)(一)抢救成功率 (9)(二)病床使用情况 (10)1、2012年11月份各科平均病床利用率 (10)2、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数 (11)3、平均病床周转次数 (11)(三)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11)(四)各类业务指标 (11)六、各种申请单抽检情况 (11)1、病理申请单 (11)2、彩超申请单 (11)3、处方 (11)4、手术通知单 (11)5、输血申请单 (12)七、医疗安全 (12)1、11月份无明显医疗安全隐患 (12)2、11月份无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及医疗服务投诉 (12)八、流动红旗评比情况 (12)九、满意度调查 (12)(一)住院患者对医院满意度96% (12)(二)2012年11月份对各个辅助科室考核情况 (12)(三)2012年11月份各临床科室对医技科室的满意度 (12)人民医院2012年11月医疗质量管理报告(模板)医教部质控科从病历管理、院感管理、药事管理、输血管理、统计指标、各类清单抽查情况、医疗安全、流动红旗评比情况、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对我院2012年11月份的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了汇总,现汇报如下:一、病历管理(一)运行病历检查情况2012年11月10日14:00——17:00,非术科组组长带领各组成员随机抽查我院临床科室运行病历份。
评分标准:运行病历总分85分,甲级病历>77分,乙级病历65分—77分,丙级病历≤65分。
检查结果:经评定,合格病历份,合格率%。
(以下列举部分科室做样板)消化科:床病历书写者:王住院医师住院号:得分:分病程记录:1、病历污损;2、抢救记录无参与人员职称;3、医嘱时间涂改1处;4、无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组织抢救;5、抗生素使用过于高档(胃肠炎使用9天头孢三代抗生素);6、大便常规示真菌感染后仍用头孢三代。
2017 年 11 月份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检查情况药学部处方点评小组抽取门诊药房 11 月 17 日至 11 月 30 日共计 922 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一、总体情况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用药频次、给药剂量等项目进行合理性评价。
共计检查处方922 张,合格处方 700 张,不合格处方222 张,合格率 75.92%。
各科室处方合格情况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处方基本情况不合格处方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不合格的处方有 114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51.35%;头孢克洛缓释片 33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14.86%;克林霉素注射液 22 张,占不合格处方的 9.91%。
遴选抗菌药物不适宜59 张,所占处方比列为26.58%,列第一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2 张,所占处方比例为23.42%,列第二位;用法用量不适宜49 张,所占处方比例为22.07%,列第三位,其余为诊断不明确、急诊处方超 3 天量、无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以及存在 2 处以上错误等,所占比例较小,具体情况见附表2。
三、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推荐大部分轻、中度感染予以口服治疗。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超说明书给药。
给药频次:绝大多数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 时间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低于MIC 时,细菌可重新迅速生长。
应该依照PK/PD原理制定给药方案,时间依赖型的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且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应多次给药使T>MIC 时间延长,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发表时间:2016-12-22T15:53:33.8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3期作者:陈晓燕饶瑶[导读]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中药临床合理使用,规范中药临床应用行为,提高中药临床应用水平。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中药临床合理使用,规范中药临床应用行为,提高中药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方法:对医院2016年7、8两月全部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审方和点评,最后统计分析。
结果:7月份不合理处方占2%,8月份不合理占1%,总不合格率1.46%。
处方总体质量较高,且通过处方点评制度的落实我院中药处方不合格率在显著降低,但依然仍存在不合理处方值得注意。
结论:通过中药处方点评与反馈,当即纠正不合理处方,有效阻止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关键词】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审方;处方点评 [Abstract] objective:to further enhance TCM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linical application,improve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linical application,and ensure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Methods:the hospital in 2016,7,8 months all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prescription for prescriptions and review,the fi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accounted for 2% in July and August,unreasonable accounted for 1%,1.46% of the total fraction defective. Prescription overall quality is higher,an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cription review system in our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fraction defective in significantly reduced,but still there are still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are worth noting. Conclusion:throug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escription reviews and feedback,promptly correct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effectively prevent the unreasonable drug use,and ensure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safety,. [Key words]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prescription;Prescriptions;Prescription comment on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中药临床合理使用,规范中药临床应用行为,提高中药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
处方点评与通报公示制度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学人员在调配处方时须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处方要拒绝调配,并向处方医师提出修改意见。
二、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定期抽查门、急诊处方及病历用药医嘱,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5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对抽查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记录。
医院点评专家组定期对点评工作小组的点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给出处理意见。
三、不合理处方是指处方的格式或内容不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诊疗指南、药品说明书相关规定的处方。
四、点评分析主要内容及点评结果: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虎门医院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工作2010-12-06为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近日,虎门医院依据卫生部组织制定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在医院药事委员会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质控办、医务股与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处方点评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本单位处方点评细则等相关要求,并参考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及公开出版的医药学书籍等专业资料,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与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虎门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
本次共抽查1500张门急诊处方,处方合格率达95.3%。
检查内容包括处方书写、使用通用名称、药品用法用量、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处方合理用药评价、处方药品费用等方面对有代表性的不合格处方采用匿名方式在医院内部公布栏中公开点评与公示,并要求各临床科室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总结经验。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与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虎门医院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对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与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质控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处方点评是医改重点,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对不合理用药、药品费用比例必须做好干预工作。
医院实施处方点评的目的不是揭短,而是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吕圣飞)2010年临床药师工作总结2010年临床药学室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临床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1篇一、前言药品是治疗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质,而处方作为药品使用的依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报告旨在对过去一年的处方质量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报告时间范围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三、处方质量总体情况1. 处方开具数量:本年度共开具处方XX万张,较去年同期增长XX%。
2. 处方合格率:处方合格率为XX%,较去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3. 处方不规范问题:本年度共发现处方不规范问题XX起,主要涉及开具不规范、用药不适宜、剂量过大等方面。
四、处方质量分析1. 处方开具不规范问题:- 部分医师在开具处方时,未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导致处方开具不规范。
- 部分处方存在字迹潦草、涂改现象,影响处方审核。
2. 用药不适宜问题:- 部分患者存在多重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问题。
- 部分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足,导致用药不适宜。
3. 剂量过大问题:- 部分处方存在剂量过大、用药过频等问题,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医师专业水平:部分医师对药品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开具处方不规范。
2. 处方审核制度:处方审核制度不够完善,对不规范处方的处罚力度不足。
3. 患者用药教育:患者对药品知识了解不足,容易导致用药不适宜。
六、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定期组织医师进行药品知识、处方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师专业水平。
2. 完善处方审核制度: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加大对不规范处方的处罚力度。
3.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通过健康教育、用药咨询等方式,提高患者对药品知识的了解。
4. 引入信息化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处方审核效率,减少不规范处方。
七、总结过去一年,我单位在处方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将认真分析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以下是具体改进措施:1. 加强医师培训:定期组织医师进行处方规范、药品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师专业水平。
**县人民医院2009年上半年处方调查和分析评估汇总报告为了了解临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每月对门诊处方各项完整性和书写正确性、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2009年上半年处方评估汇总报告如下。
一、资料来源2009年上半年共抽查处方* 294张,其中门诊药房244张、中心药房处方50张。
1~6月份处方抽样构成,见表1。
表1 2009年上半年(1~6月份)处方抽样构成表*注:不包括“麻、精”药品、中药饮片处方。
二、处方各项完整性及书写正确性调查分析1、整体情况1)抽查的294张处方,按《处方评分标准》评定,合格处方(得分>80分)为244张,占样本的82.99%(244/294)。
急诊病人选用普通处方、处方用量超时未注明理由为50张不合格处方的主要原因。
见表2。
表2 处方得分、合格率汇总表选择两个方面,其中共有6张处方未填写临床诊断(非特殊情况);药品剂量、数量及单位书写缺失或不规范现象突出;未使用药品通用名、不注明药品剂型也较为突出。
见表3。
3)处方书写缺陷举例及纠正,见表4。
表4 处方书写缺陷举例及纠正缺陷内容举例说明正确方法处方选用不当急诊使用白色普通处方急诊:淡黄色;儿科:淡绿色;普通:白色前记选择项填写不规范性别:○男女性别:男女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吗丁啉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多潘立酮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未注明药品剂型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剂量及单位书写缺失或不规范复方磺胺甲噁唑片0.48×14片复方磺胺噁唑片0.48g×14片数量及单位书写缺失或不规范阿莫西林胶囊 0.25g×1盒阿莫西林胶囊 0.25g×24粒×1盒药品用法书写不规范阿莫西林胶囊 0.25g×24粒×1盒用法:遵医嘱(自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1g×2支用法:静注用阿莫西林胶囊 0.25g×24粒×1盒用法:口服,1g,每日2次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1g×2支用法:静注,1g,每日2次处方用量超时辛伐他汀胶囊 10mg×20粒×2盒用法:口服,10mg,每晚一次。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手册科室 ______________年度 ______________******医疗质量管理科编印目录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4.质量管理小组名单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名单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7.1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7.2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7.3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11.年度工作总结****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科室检测的重点疾病重点手术肾脏内科重13 肾衰竭心血管重1 急性心梗手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重2 充血性心衰重15 高血压病(成人)消化内科重5 消化道出血重16 急性胰腺炎内分泌科重9.1 糖尿病短期并发症重9.2 糖尿病长期并发症重9.3为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无并发症呼吸内科重7 细菌性肺炎重8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神经内科重3.1 脑出血重3.2 脑梗死肿瘤内科重18 恶性肿瘤维持性化疗神经外科重4 颅脑外伤手8 颅脑手术骨科重6 累计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手1 髋.膝关节置换重9.3 糖尿病下肢截肢术手术3 胰腺切除手术普外科重10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5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重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手12 乳腺手术重16 急性胰腺炎手14 胃切除术重17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手15 直肠切除术手18.1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手18.5胃远端、近端切除术,全胃切除术手18.6 肝叶、半肝、肝段、肝肿物切除术手18.7 结肠、直肠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18.8 惠普尔氏术、胰体尾切除术乳腺外科重17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手18 乳腺手术手18.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留乳房术胸腺外科手4 食管切除术手13 肺切除术手18.3 全肺切除术,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手18.4 食管部份切除术、食管胃弓上、弓下吻合术妇科手9 子宫切除术手18.13 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手18.14 全子宫切除术手18.15 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产科手10 剖宫产手11 阴道分娩**********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序号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目标1 平均住院日≤12天2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3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4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5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符合率100%6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7 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8 住院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9 不良事件报告率≥95%10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11 治愈好转率≥90%12 麻醉死亡率≤10%13 药品和医疗器械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患者告知率100%14 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15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16 医嘱、处方合格率≥95%17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18 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20 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21 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22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23 用血适应证合格率100%24 输血前检测率、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25 术前准备制度落实,执行率100%26 手术标记执行率、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100%27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28 员工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知晓率≥90%29 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达到入组率≥50%30 入组完成率≥70%31 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核准率100%32 出院小结规范100%33 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34 手术离体组织送检率100%35 符合条件的自体输血率不断提高,术中合理用血率≥95%36 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37 术后患者诊治效果随访率≥90%38 病历在 2 个工作日内归档达≥95%, 7 工作日达100%39 员工对岗位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知晓率100%科室质控小组职责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3、在医务部、质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11月份处方合格率公示
发布时间:2009-12-10 8:29:22
11月处方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之处,反馈如下:
1、存在药物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如:地塞米松与头孢呋辛应避免合用,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6针应避免合用。
2、给药途径(用法)不规范:如1静脉点滴下成静推,或反之。
2注射液下成口服,皮下注射下成肌肉注射。
例:胰岛素(N)下成肌肉注射(应皮下);吗啡针下成肌肉(应皮下)。
3特殊给药如耳鼻喉、肛肠、阴道用药不能笼统选择外用,应具体选择,如:眼用制剂选滴眼用,耳科用制剂用滴耳用,阴道用药选择阴道用药。
4片剂或胶囊下成冲服;外用膏药下成口服。
3、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不得使用“遵医嘱、备用、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