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站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14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指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操作规定和指导。
生活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预防疾病传播和资源回收利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的操作规程。
一、污水采集1.1 污水管网建设:建立完善的污水管网,确保污水能够顺利地流入处理设施。
1.2 污水采集井设置: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污水采集井,便于采集污水,减少污水泄漏。
1.3 污水采集井清理:定期清理污水采集井,防止淤积阻塞,确保污水畅通流入处理设施。
二、初级处理2.1 机械格栅:设置机械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杂物,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损坏。
2.2 沉砂池:通过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
2.3 沉淀池:利用沉淀池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减少悬浮物对水体的污染。
三、中级处理3.1 活性污泥法:通过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有机碳、氮和磷等,提高水质。
3.2 厌氧消化法:利用厌氧消化法处理污泥,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沼气,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3.3 植物净化法:采用植物净化法处理污水,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净化水质。
四、高级处理4.1 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提高水质。
4.2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生物、胶体和悬浮物等,使水质更加纯净。
4.3 氧化技术:采用氧化技术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处理,提高水质的稳定性。
总结: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包括污水采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部份。
污水采集要建立完善的管网和设置采集井,确保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处理设施。
初级处理通过机械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去除大颗粒杂物和悬浮物。
中级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植物净化法进一步提高水质。
高级处理利用活性炭吸附、膜分离技术和氧化技术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水质更加纯净。
通过遵循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可以有效保护环境、预防疾病传播和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污水站操作规程《污水站操作规程》一、岗位职责1.操作人员负责污水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2.操作人员负责监控并及时处理污水站出现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3.操作人员负责记录日常操作数据和维护记录,以便对污水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二、操作流程1.接班交接: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与前一班的操作人员进行交接班;2.设备检查:对污水站设备进行例行检查,确认设备状态正常;3.操作控制:按照操作手册和规程,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操作和控制;4.异常处理:如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出现,立即进行处理并上报相关部门;5.数据记录:及时记录操作数据和维护记录,确保操作过程的全面记录。
三、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做好个人防护;2.禁止在污水站内吸烟、饮食、带酒精饮料等行为;3.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操作人员需熟悉应急预案和紧急停车程序,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四、期望目标1.确保污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2.提高污水站运行效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3.减少因操作和维护不当引起的故障和停机时间;4.保障污水站运行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五、责任制度1.操作人员需严格执行岗位职责,确保规程的全面执行;2.对于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3.对于因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事故和故障,操作人员需承担相应的责任;4.对于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操作人员需进行相应的赔偿和处理。
以上为《污水站操作规程》,请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并执行,确保污水站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规程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等相关单位。
二、定义1. 生活污水:指来自居民生活、商业、服务业等活动产生的废水,包括洗浴、厨房、洗衣、厕所冲洗等废水。
2. 生活污水处理:指对生活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去除悬浮物、有机物、营养物质等,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三、操作流程1. 接收污水- 污水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前,应经过初次筛分,去除大颗粒杂物。
- 污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流量调节和均化处理。
- 调节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2. 初次处理- 污水进入格栅室,通过格栅去除较小的固体杂物。
- 经过格栅去除后的污水进入沉砂池,通过沉砂去除沉积物。
- 沉砂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3. 二次处理- 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
- 好氧生物处理池应维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DO(溶解氧)浓度,以促进好氧菌的生长。
- 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沉淀去除悬浮物。
- 二沉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4. 三次处理- 污水进入厌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 厌氧生物处理池应维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以促进厌氧菌的生长。
- 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三沉池,通过沉淀去除悬浮物。
- 三沉池应定期清理,保持正常运行。
5. 消毒处理- 污水进入消毒池,通过加入适量的消毒剂,如氯化物,杀灭病原微生物。
- 消毒剂的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消毒效果。
- 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消毒后,达到排放标准。
6. 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最后一次检测,确保达到排放标准后,可进行排放。
- 排放口应定期清理,保持通畅。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3. 操作人员应熟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1 、调节池和人工、机械格栅的操作规程:(1)生活污水进入集水池(生活污水)前必须先经过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过筛,档在人工格栅前的浮漂物,必须及时清除。
(2)机械格栅操作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法,按自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自动操作,实现自动开机和停机,时间可以任意设置调整。
按手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手动操作。
被机械格栅清除后的垃圾进入小车内,满后及时处理。
2、生物接触氧生化池操作规程:a、调试时,先开启集水池(生活污水)内潜污泵,将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化池,进行1—2 天的充分闷曝气,同时开动污泥回流装置。
b、生化池内污水自动流入二沉池,经沉淀污泥循环又回流到厌氧池,经2 天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浮现含糊状的絮凝体,此时可适当增添营养物质 (如尿素和磷肥) 和排除对微生物增长有害的代谢物质。
c 、要及时进行换水,即及时排除上清水,补充新鲜水,换水可以间歇进行,也可以连续进行。
直到悬浮混合液 (MLSS) 浓度30 分钟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d 、普通水温在15℃以上条件下,经过 10-15 天以上大致培养后可达到上述要求。
若进水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为缩短培养期,可将二沉池或者污水沟污泥直接引入曝气池,也可以在运行时,先投入部份菌种污泥或者粪便水,作为菌种和营养物质,以加速活性污泥的形式。
在培养和运行阶段,曝气池内必须连续曝气。
(间歇换水时住手曝气)。
e、活性污泥培养也可以用粪便水或者生活污泥接种后直接培养,用粪便水直接培养时,先将浓粪便用水稀释并经过滤后投入曝气池,进行静态(闷曝 1-2 天)后培养,在采用间歇或者连续方式进行培养。
对于普通生活污水,在培养开始阶段,普通均采用间歇法培养,并最好引入接种污泥和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可用淘米水、面粉、氮肥、钾肥、磷肥等,碳;氮;磷=100:5:1 为宜。
当活性污泥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即时可改间歇培养为连续培养。
连续进出水一定时间后,曝气池内浮现絮凝体,表示活性污泥已经形成,即可正式投入运行。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适用于各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二、术语和定义1. 生活污水:指由居民生活排放的含有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质等的废水。
2.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指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各类装置,包括污水收集系统、预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等。
3. 操作人员:指负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维护的工作人员。
三、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1.2 检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1.3 检查处理设备中的化学药剂和消毒剂的储备情况,如有不足应及时补充。
1.4 确认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设置正确,如温度、压力等。
1.5 确认处理设备的安全措施已经落实,如防护网、安全警示标识等。
2.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2.1 打开生活污水收集系统的进水阀门,确保污水顺利进入处理设备。
2.2 检查预处理设备,如格栅、沉砂池等,清理其中的固体废物,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3 调整生物处理设备的操作参数,如曝气量、搅拌速度等,以确保生物膜的正常生长和活性。
2.4 定期监测处理设备中的水质参数,如悬浮物浓度、COD浓度等,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2.5 根据需要添加化学药剂或消毒剂,控制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和臭味。
2.6 定期清理处理设备中的污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3. 操作后清理3.1 关闭生活污水收集系统的进水阀门,停止污水进入处理设备。
3.2 清理处理设备中的残留物,如污泥、固体废物等,保持设备的清洁。
3.3 对处理设备进行常规维护,如润滑设备、更换损坏部件等。
3.4 记录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操作参数或操作流程。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健康问题。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一、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农村等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要求。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活污水处理操作流程,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城市、农村等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监管部门。
三、术语和定义1. 生活污水:指由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公共设施等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悬浮物、营养物质等污染物的废水。
2. 生活污水处理厂:指专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设施,包括进水处理、生化处理、沉淀池、消毒等单元。
3. 排放标准: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质量标准。
四、操作流程1. 进水处理(1)生活污水进入处理厂前,应进行初步筛除工序,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2)经过初步筛除后,进入沉砂池,去除沉淀物。
(3)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利用生物膜或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
(4)对生活污水进行除磷、除氮等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2. 沉淀池处理(1)将经过生物处理的水体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悬浮物。
(2)定期清理沉淀池中的淤泥,保持池内水质清洁。
3. 消毒处理(1)经过沉淀池处理的水体,进入消毒单元。
(2)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如氯化物等,对水体进行消毒杀菌。
(3)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水体,消毒时间符合规定要求。
(4)消毒后的水体应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进一步利用。
五、操作要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定期检查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3. 定期对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5.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做好相关记录,包括进水水量、处理效果、设备运行情况等,以备查验。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点。
污水处理站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污水处理站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设施,其操作涉及到化学品、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站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安全操作人员1. 安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措施。
2. 安全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3. 安全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严禁酒后操作。
三、设备操作1.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确认设备正常运行,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上级。
2. 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操作或操作不当。
3. 操作设备时,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通道畅通,严禁堆放杂物或妨碍操作的物品。
四、化学品使用1. 使用化学品前,必须了解其性质、用途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使用。
2. 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3. 使用化学品后,必须妥善存放,防止泄漏和误用。
五、应急处理1. 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安全操作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
2. 在应急处理中,必须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3. 应急处理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六、安全培训1.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在新员工入职时,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安全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污水处理站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要点、化学品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七、安全巡检1. 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安全巡检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化学品存放情况等。
3. 安全巡检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并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八、安全意识1. 所有人员都必须具备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有违规操作行为。
生活污水处理站设备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一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站。
二、上岗条件第二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悉掌握生活污水处理站设备操作流程及操作规程,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疾病,视力良好,色觉、听觉、嗅觉正常,方可上岗。
第三条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各种药品配比,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第四条能正确、熟练使用各类安全用具和防火器材。
第五条上班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脱岗、串岗。
第六条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技术指标和维护保养规程。
第七条定期对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进行本规程内容考试,因故间断污水处理工作连续两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温习本规程,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恢复工作。
第八条新上岗的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进现场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且未经许可不得单独工作。
三、安全规定第九条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坚守工作岗位,遵守本操作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四、操作准备第十条水泵和电机各紧固件及防松装置应齐全、无松动。
第十一条检查设备所处状态(运行、检修、备用)。
第十二条检查水泵、阀门有无漏水情况及运转水泵是否正常等,水泵及电机有无异响、异震。
第十三条检查加药装置和计量泵完好及运转状态。
第十四条检查配电柜完好,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显示值是否正常。
第十五条检查各阀门密封良好、无渗漏、管路畅通无堵塞。
第十六条检查各水池水位、加药箱水位是否正常,清水池完好、无渗漏。
第十七条检查进水情况和污水的处理效果。
五、正常操作第十八条控制室电脑操作标准:启动设备首先把中控室控制柜主电源旋钮由OFF旋转到ON位置,再把各个控制电源空开由OFF推到ON位置,可以对PAC上水泵、PAC药品搅拌机、鼓风机、中间水池水泵、清水池水泵、调节池提升水泵进行控制了。
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为了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处理过程安全、高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污水采集1.1 确保污水管网畅通:定期清理污水管道,防止阻塞和积水,保证污水顺畅流入处理设施。
1.2 定期检查污水井盖:检查污水井盖是否完好,确保井盖密封性良好,防止异物进入管道。
1.3 安装污水采集器具:在污水排放口处安装采集器具,方便采集和监测污水排放量。
二、污水预处理2.1 筛除大颗粒杂物:通过格栅或者格板筛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防止阻塞后续处理设备。
2.2 调节污水流量:根据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调节污水流量,避免处理设备超负荷运行。
2.3 加入预处理药剂:根据污水成份,添加适量的预处理药剂,有利于后续处理过程。
三、生物处理3.1 氧化池运行控制:保持氧化池内氧气充足,控制污水停留时间和搅拌速度,促进生物降解。
3.2 监测污水处理效果:定期取样检测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
3.3 处理后污泥处理: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消毒等处理,合理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四、物理化学处理4.1 膜分离技术应用: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过滤、超滤等处理,提高水质。
4.2 药剂投加控制:根据水质要求,准确投加药剂,控制处理过程中的PH值、浊度等参数。
4.3 残留物处理:对处理后的残留物进行分类、回收或者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污水排放5.1 排放监测:定期监测排放口的水质和排放量,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5.2 排放管道维护:定期清理排放管道,防止阻塞和泄漏,保障排放安全。
5.3 排放报告记录:记录排放水质、量等数据,建立档案,以备日后查阅。
结论:生活污水处理操作规程是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过程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
遵守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生活污水系统操作规程生活污水系统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活污水系统的操作,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良好状况,减少污水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生活污水系统操作人员应熟悉本操作规程,并依法参加相关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证书。
第三条生活污水系统操作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稳定、高效。
第四条生活污水系统操作人员应当认真负责,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做到勤学好问、敢于创新。
第五条生活污水系统操作人员要保护自身安全,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劳动安全和卫生。
第二章操作规程第六条操作人员在使用生活污水系统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操作。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生活污水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污水的排放符合规范。
第八条在生活污水系统排放时,应遵循“先大后小、先强后弱”的原则,将分散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总污水管网。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当定期清理生活污水系统中的淤泥,并做好记录,以确保系统的畅通。
第十条操作人员要定期对生活污水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故障,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要做好使用和保管相关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可靠,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或人身的危险。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要及时上报和配合处理生活污水系统的异常情况,如水位异常、噪音异常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计划和调整生活污水系统的运行工艺,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第三章异常处理第十四条在生活污水系统出现运行异常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并及时上报情况。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事故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安全,并及时组织修复设备。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解决生活污水系统运行中的相关问题,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生活污水系统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运行记录、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清洁情况等。
生活污水处理概述我厂生活污水处理站设在厂区西北面,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管网集中排放到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系统出力为500 m3/d,生活污水主要通过格栅捞渣、蓄水自动调节、机械搅拌、加氧氧化、混凝沉淀、加氯杀菌处理,以控制悬浮物含量、COD、大肠杆菌量,达标排放至1#冷却塔做循环水补充水。
混凝沉淀池、斜板沉淀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池,由污泥泵送往净化站进一步处理,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到生活污水收集池进行再处理。
处理流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监控指标注:SV30(%),即污泥沉降指数:取曝气状态下的水样,摇匀后注入1000ml量筒,静置30分钟,污泥量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定期测定。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设有1座机械格栅,其作用是分离固体杂物,降低水中悬浮物(SS)、化学耗氧量(COD),减轻后续工序的处理负荷;设有1座格栅井,其作用用于收集各片区污水,减少对系统的冲击;设有2座调节池,其作用是根据重力沉降去除水中夹带的比重较重的悬浮物,从而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设有1座生化反应池(A2/O池),由厌氧池、缺氧池、#1、2好氧池、中沉池、混凝反应池、配水池、斜板沉淀池组成,其作用是在生化反应区通过活性污泥的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降低COD浓度;在反应沉淀区通过自动加药系统投加絮凝剂PAC 和助凝剂PAM、,使胶体和悬浮物失去或降低稳定性,形成大量矾花,混凝反应后的出水自流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沉淀,合格清水从上部流出。
启动前的检查1) 查看值班记录、现场应无故障记录或故障显示。
2) 检查水位正常,水面上无大块浮渣,进水阀已开启和进水渠道畅通。
3)叶轮和进水部分无杂物。
4)电机电缆绝缘良好。
5)现场配电箱电压指示正常。
泵的启动操作1)提升泵就地启动(1)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将出口手动阀开启,保持出水管道畅通。
(3)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提升泵启动”按钮,“提升泵运行指示”灯亮, 提升泵投入运行。
(4)检查泵的电流及出口流量、压力指示是否正常,泵和电机有无杂音及异常。
2)提升泵远程点操启动(1)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将出口手动阀开启,保持出水管道畅通。
(3)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需启动的泵,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启”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亮, 提升泵投入运行。
(4)检查泵的电流及出口流量、压力指示是否正常,泵和电机有无杂音及异常。
3)污泥泵就地启动(1)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将进口手动阀开启。
(3)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污泥泵启动”按钮, “污泥泵运行指示”灯亮, 污泥泵投入运行。
(4)检查电机转动方向,电流及压力指示是否正常,泵和电机有无杂音及异常振动,待泵运转正常后,逐渐开启泵出水阀。
4)污泥泵远程点操启动(1)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将进口手动阀开启。
(3)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需启动的泵,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启”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亮, 污泥泵投入运行。
(4)检查电机转动方向,电流及压力指示是否正常,泵和电机有无杂音及异常振动,待泵运转正常后,逐渐开启泵出水阀。
泵的停运操作1)提升水泵就地停运(1) 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 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按下“提升泵停止”按钮,“提升泵停止指示”灯亮。
(3) 将出口手动阀关闭。
2)提升水泵远程点操停运(1) 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 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需启动的泵,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停”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熄灭, 提升泵停止。
(3) 将出口手动阀关闭。
3)污泥泵就地停运(1)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关闭出口手动阀。
(3)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污泥泵停止”按钮, “污泥泵停止指示”灯亮。
(4)将进口手动阀关闭。
3)污泥泵远程点操停运(1) 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 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需启动的泵,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停”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熄灭, 污泥泵停止。
(3) 将出口手动阀关闭。
运行监督与维护1)提升泵(1)严格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
(2)不要让水泵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不要抽含泥量大的水,电泵脱水运行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使电机过热而烧毁。
(3) 运行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水位的变化情况,不允许长时间低液位运行,以免电机温度过高烧毁。
(4)不允许同时启动多台水泵,如需多台水泵运行时,应依次开启。
(5)水泵应每24小时换机运行。
2)污泥泵(1) 严格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倒换和加油。
(2)检查格兰盘根处温度是否正常。
(3)检查泵和电机有无杂音及异常振动,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4)检查润滑油油质和油位。
机械格栅运行与维护投运前的检查1)查看值班记录、现场应无故障记录或故障显示。
2)检查生活污水进水总阀已开启,收渣斗已清空,机械格栅无异物卡涩等。
启停操作1)就地启动先投运螺旋运输机,再投运机械格栅。
(1)将就地控制柜内螺旋输送机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螺旋输送机启动”按钮, “螺旋输送机运行指示”灯亮,螺旋输送机投入运行。
(2)将就地控制柜内机械格栅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机械格栅启动”按钮, “机械格栅启动指示”灯亮,机械格栅投入运行。
2)远程点操启动(1)检查格栅井内固体杂物、机械格栅前后液位差情况。
(2)将就地控制柜内机械格栅、螺旋输送机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
(3)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机械格栅图标,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启”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亮,机械格栅、螺旋输送机投运。
注:螺旋输送机随格栅机启停。
1)就地停运先停运机械格栅,再停运螺旋运输机。
(1)将就地控制柜内螺旋输送机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螺旋输送机停止”按钮, “螺旋输送机停止指示”灯亮,螺旋输送机停止运行。
(2)将就地控制柜内机械格栅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机械格栅停止”按钮, “机械格栅停止指示”灯亮,机械格栅停止运行。
4)远程点操停运(1)检查格栅井内固体杂物、机械格栅前后液位差情况。
(2)将就地控制柜内机械格栅、螺旋输送机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
(3)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机械格栅图标,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停”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熄灭,机械格栅、螺旋输送机停运。
运行监督与维护1)严格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
2)设备运行后,观察生活污水进水量和渣量情况,确定开机频率,一般为两小时运行20分钟。
3)观察设备运行的振动、声音等情况,如有异常马上停机。
4)如长期停用,应关闭进出水阀,并每月运转机械格栅一次。
潜水搅拌机运行与维护1)开机之前,检查运行记录、现场是否有故障记录或显示。
2)检查生化池内的水位高度(须至少淹没垂直的叶轮顶部800mm)、下水电缆松紧程度。
3)控制厌氧池溶解氧≤l,否则调整1号潜水搅拌机高度或停运;控制缺氧池溶解氧≤l,否则调整2号潜水搅拌机高度或停运。
4)如选择现场手动操作则:(1)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启动”按钮, “运行指示”灯亮,潜水搅拌机投运。
(2)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停止”按钮, “停止指示”灯亮,潜水搅拌机停运。
5)如选择远程操作,则把选择开关置于“自动”,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潜水搅拌机图标,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启”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亮,潜水搅拌机投运。
6)运行中要经常检查推进器的振动、噪声、电流,电缆的松紧情况,如有异常马上停机。
7)如长期停用,应每月运转一次。
罗茨风机运行与维护启动前的检查1)检查油箱油位应在窥视孔1/2左右。
2)压力表、安全阀完好,进、出口阀处于开启状态。
3)风机的空气过滤器完好,消音器正常,四周无杂物。
4)靠背轮联接螺丝、保护罩和地脚螺丝应牢固、完整,接地完好。
5)按旋转方向手动盘车时,带轮或联轴器应有无异常卡涩现象。
.风机的启动操作1)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
2)将风机出口手动阀开启,开启用气设备进气阀,保持气路畅通。
3)开启罗茨风机出口母管上排空阀。
4) 就地启动: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罗茨风机启动”按钮,“罗茨风机运行”指示灯亮, 罗茨风机投入运行,调整“罗茨风机变频调速”旋钮,将罗茨风机转速、频率调至额定值(1460转/分钟),关闭排空阀。
5)检查风机的电流及出口流量、压力指示是否正常,风机有无杂音及异常。
6)远程点操启动:将就地控制柜内罗茨风机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需启动的风机,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启”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灯亮, 风机投入运行,根据需要调整风机频率。
注:为防止罗茨风机超温,频率设定不得低于70%。
运行监督与维护1)严格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
2)运行中应检查风机的出口压力、电流是否正常。
3)运行中应检查风机是否有撞击声、摩擦声,皮带摆动振幅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行,通知检修处理。
4)检查各轴承、风机外壳、润滑油温度是否正常,运行温度不超过65℃。
5)检查风机是否带油,若有油则停运,联系检修处理。
风机的停运操作1)将罗茨风机转速调至500转/分钟左右。
2)就地停运:将就地控制柜内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手动”,按下“罗茨风机停止”按钮, “罗茨风机停止”指示灯亮。
3)将出口手动阀关闭。
4)远程点操停运:将就地控制柜内罗茨风机对应的转换开关选择“自动”,在上位机打开生活污水处理界面,点击需启动的罗茨风机,检查弹框中间“远方”指示灯亮,选择“点操”按钮并颜色变红,点击“停”按钮,弹框中选“确定”,运行指示熄灭, 罗茨风机停止。
一体化加药系统运行与维护一体化加药系统投运前准备1)合上电源开关,就地控制柜内的电源指示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