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7.01 KB
- 文档页数:8
2017—2018哈师大附中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
G20杭州峰会在达成一系列会议成果的同时,更借此机会,向与会国家展示了中国的丰厚文化底蕴与迷人的文化魅力,并以此为依托,使与会各国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完善了对中国的认知,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借助公共外交平台,完成了此届峰会的中国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是一个古而有之、广为传播、涵义有争议的专业名词。
在文化外交不断发展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外交的定义做出了诸多努力。
最早的文化外交( Cultural Diplomacy)的定义是在1934年的《牛津英语大词典》中:英国议会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外交手段,就是致力于海外英语教学。
在此之后,“文化外交”的定义百家争鸣,这些定义的分歧都围绕文化在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们对文化与外交二者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从“文化背景论”到“文化工具论”,再到“文化利益论”三个不同的境界。
传统层面的文化外交是指以国家外交利益为目的,依托艺术、文学、生活方式、人类的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等文化因素,以这些文化因素为手段开展的,以建立、发展和维持与它国关系为主要目的的政治活动;现代层面的文化外交是以维护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利益为宗旨,以包括文化手段在内的各种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与决策,以及由此形成的外交理论和政策。
文化外交是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学者认为,各外交分支之间的关系是平行,这些外交分支在总体外交的指导下,在各自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同时也履行总体外交肩负的部分使命。
更有学者指出,文化外交不仅是外交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外交的核心所在。
同时,总体外交指导并制约文化外交的开展。
文化外交作为外交的一种活动方式、形式、手段和策略,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外交战略;而且这种形式的“和平手段”最能体现“使用访问、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的外交特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筑欲密B.义不赂秦C.驼业种树D.名我固当【答案解析】C(意动用法,其它为名词作动词)2下列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故不我若也其又何尤惟兄嫂是依B.臣之所好者道也燕王,吾所立戍卒叫,函谷举C.而告以成功以为口实足相蹑于其门D.洎牧以馋诛不吾知也盛以锦囊【答案解析】D(被动,宾前,状语后置)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19分)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
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
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
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
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
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曰:“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徒手归,奈何?”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遂去。
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
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间,令击河北宋景诗。
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级。
又明年,迁布政使。
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干议,皆得恩旨留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
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
时捻①趋海澨,李鸿章建议筑墙胶莱河,宝桢会军蹙之。
六年,东捻走濰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河,宝桢以闻。
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②职留任。
先是东军守濰河,本皖将潘鼎新汛地。
皖军甫南移,而北路遽失。
诏斩心安,宝桢抗辩,乃宥心安而责鸿章;宝桢复屡疏相诋,于是上益责鸿章忌刻纵寇矣。
明年,西捻趋定州,近畿震动。
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三千,赍五日粮,倍道北援,捻遂南溃。
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寇,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
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
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部分(共10题,30分)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B.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C.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D.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 项,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患难与共)。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结合“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分析可知,这个成语不能用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不合语境。
B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结合“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分析可知,使用正确。
C项,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
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D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
此处望文生义。
故选B。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广州混了几年的李一鸣,这次回来搞起了房地产,开着宝马到处跑,俨然一个大老板,叫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B. 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了如指掌....。
C.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出版社争相翻译国外的畅销书,缺乏起码的译校标准,一个译者译成一个样,随心所欲,教读者莫衷一是....。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张载)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③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迅)④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木心)⑤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泰戈尔)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
(霍金)古今中外文化宝库的经典名句浩如烟海,直指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省。
读了上面六句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第一次读到袁枚的这句诗,心中便涌出深深的感动,作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智库|专题]。
苔,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也会像其他的植物一样生长。
它的花虽然小,也不好看,但它还是要向牡丹那样开放。
同样拥有脚下的一寸土地,同样拥有头上的一片蓝天。
我是个普通的学生,各方面都不突出,在学校里默默地存在着。
每天上学到校放学回家重复着这样的日子。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学好,到了高中知识一下变得又多又难,所以学习起来很吃力,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如何努力成绩都不理想,学习兴趣和信心越来越小。
就像一句名言说得那样:第一粒纽扣没扣准,整件衣服的纽扣就无法扣好。
于是整天和伙伴疯玩,时间久了,也渐渐感到空虚,浑浑噩噩,很茫然,家人是期盼又无奈。
终于有一天,偶然间看到小时候的画作,儿时在纸上沙沙作画的画面,依稀又浮现在眼前,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动物画,我不禁笑了起来。
于是我走进了美术课堂。
我拿出水粉,水粉笔,调色板,小桶等工具,画起我最钟爱的漫画和小动物们,一会儿就把不快乐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自己的底子薄,起初的时候画的一般了,但自己也是爱好画画,感觉也不比别人差在哪里,经过老师的点拨,自己的画大有进步。
而且自己画画干净,不像别人总用橡皮擦啊擦的,反正自己画画很少用到橡皮,老师还总表扬自己。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值得高中老师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B.虽然莫言其貌不扬,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性行高洁,大有光风霁月的襟怀。
? C.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星光中学每年秋季对新生例行公事进行的让我走近高中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D.韩国各派政治势力对于南北关系的态度泾渭分明,不同党派执政都把自己的政治理念灌输给国民,也在军队中造成了思想混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罕台川水从它的前面流过,孤子梁与它临川相视,一道缆车临空飞架其间,形成一道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线,此次旅游虽为一日千里,行程很紧,但仍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B.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亩产926.6公斤,再创新纪录,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称他为活着的国宝才是实至名归。
C.一踏入这繁华的都市,他便被这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所迷惑,什么母亲的耳提,父亲的面命,早已灰飞烟灭,心中充满的惟有消费,惟有享乐! D.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快乐,更是男人所不可理喻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B.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C.尽管在世界杯决赛面前,三四名之间的比赛显得无足轻重,取消的呼声也一度此起彼伏,国际足联坚持认为三四名决赛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D.今年春节,南开大学共有100余名研究生选择留校过年,学校在留校研究生中开展了“亲情春节感恩父母”主题活动,在新春佳节给父母寄一张感恩贺卡、打一通亲情电话,送上新春祝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弘扬“中国精神”。
而“中国精神”往往正蕴藏在历代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精神气节中:孔子、庄子、陶渊明、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岳飞……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中国精神”?请结合材料中的两三个典型人物,谈一谈你对“中国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有了精神,别人就不会以轻蔑的目光看扁你,就不会以飘忽的眼神注视你,就不会以不屑的态度对待你。
即使活得再累,也得有一点毅力。
就像宁夏1993年“7.23”特大空难的亲历者王嘉鹏。
“7.23”特大空难造成王嘉鹏腰椎爆裂骨折并伴下肢截瘫。
但是凭着他那坚强的意志,成为了中国惟一考取挪威红十字挪迪克世界联合学院的学生,并在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
此后,他参加了第36届瑞特尔耐特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荣获两枚金牌,还应邀出席了1998年诺贝尔和平颁奖仪式。
这是怎样的一种荣耀啊,而默默地支撑着他的,就是他那顽强的毅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
逃避、哭泣、唉声叹气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乞求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只能使别人更看不起你。
而能够感动人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够全力抵抗挫折,一次次倒下后又一次次奋力站起来的人。
看过体操比赛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中国体操男团的领军人物李小鹏吧!雅典的失败好似暗藏在角落中的黑影,猛然抡起铁棒,冷不防给了小鹏重重一击,使他在雅典的美梦化为青烟。
“失败不一定是坏事,及时总结原因也是一种收获。
”小鹏很坦诚,虽然他惯于将自己的想法“雪藏”,但重整河山的信念却从他坚毅的目光中表露无遗。
看着回国第二天就进训练馆训练的李小鹏,你会相信鹏鸟依旧翱翔。
他只不过是暂时遇到了暴风雨,不能伸展开湿淋淋的双翼,但是绝对没有丧失旺盛的斗志和孤傲。
哈师大附中18-19下学期高二年中-语文哈师大附中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50分〕【一】基础部分〔每题3分,共15分〕1、以下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美英法等国采取的推动叙利亚问题解决的手段,和当初其处理利比亚问题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公开宣称,现政府已经失去了继续执政的合法性。
B 、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C 、得知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徐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禁潸然泪下。
D 、面对贩毒手法被公安人员屡屡识破,贩毒团伙的头目气急败坏地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总有一天我要想办法把这些毒品成功地运出去。
” 2.以下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 、搬教室时,很多同学认为旧书旧讲义已经不名一文....,就把它们全都扔进垃圾堆。
C 、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 、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 、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B 、外国友人突然到访我公司,亟需现场翻译,而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只有高启明跟陈璐学过德语,能不能完成任务,还真不好说。
C 、纵观全国各地的博览会不难发现,利用展览会,开发商不仅推出众多让利措施,而且市民也乐意落定签单,双赢局面显露无疑。
D 、今年11月25日,因为叙利亚没有签署阿盟提出的和平调解协议,阿盟拟定了对叙利亚的一系列制裁办法,包括对叙利亚央行实施交易禁令。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划线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 踹水揣测湍急惴惴不安B . 祈祷宫绦韬略叨陪鲤对C . 庇佑孤僻精辟筚路蓝缕D . 矫首角逐皎洁咬文嚼字2.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力能扛(káng)鼎果脯(fǔ)量(liàng)体裁衣悭(qiān)吝B . 芟(shān)夷大难沏(qī)茶拾(shí)级而上埋(mán)怨C . 荷(hè)枪实弹犒(kào)劳韦(wéi)编三绝症(zhēng)结D . 牵强(qiǎng)附会分娩(miǎn)宵衣旰(gàn)食盘桓(yuán)3.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衰鬓舟辑修葺弃如敝屐B . 暝想戎马寂寥宵衣旰食C . 澹泊皓腕潦缩旌麾南指D . 缛暑乌骓剽掠斩将骞旗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古人云“万变不离其中”,透过欧洲杯弥漫的硝烟,我们可以看到各支球队求新求变、革故鼎新的决心和勇气,更看到它们恪守传统、振奋进取的意志和品质。
B . 这篇文章描写的当年爆发的革命情景的文字十分出彩,革命者面临的困境可谓层见叠出,但是凭借他们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C . 交朋结友需要真心真情,像冯小刚一样非诚勿扰,以“诚”相待;像潘石屹一样吵而不散,以“知”相和;像王刚一样既往不究,以“度”相处。
D . 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青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
5. (2分)下列一组句子选词填空完全正确的是()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a.简洁b.直捷c.直接d.简捷)的说。
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2016·温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坊间(fāng)苔藓(xiǎn)黑黢黢(qū)令人发指(fā)B . 涮洗(s huàn)叨扰(dāo)抹桌子(mā)席不暇暖(xiá)C . 契合(qì)挫折(cuò)牛皮癣(xuǎn)渐臻佳境(zhēn)D . 谂知(rěn)窨井(yìn)歼击机(jiān)大谬不然(miù)2.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长篇小说有《老人与海》《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等,短篇小说有《在桥边》等。
B . 《炮兽》节选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
C .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课文《娜塔莎》选自《安娜·卡列尼娜》。
D . 《骑桶者》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写的一篇表现主义小说。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变形记》《城堡》等。
3.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 . 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 . 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D . 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哈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50分)一、古诗文阅读(50分)(一)课内古文(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筑.欲密 B.义.不赂秦 C.驼业.种树 D.名.我固当2.下列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故不我若也其又何尤惟兄嫂是依B.臣之所好者道也燕王,吾所立戍卒叫,函谷举C.而告以成功以为口实足相蹑于其门D.洎牧以馋诛不吾知也盛以锦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19分)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
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
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
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
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
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曰:“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徒手归,奈何?”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遂去。
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
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间,令击河北宋景诗。
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级。
又明年,迁布政使。
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干议,皆得恩旨留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
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
时捻①趋海澨,李鸿章建议筑墙胶莱河,宝桢会军蹙.之。
六年,东捻走濰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河,宝桢以闻。
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②职留任。
先是东军守濰河,本皖将潘鼎新汛地。
皖军甫南移,而北路遽失。
诏斩心安,宝桢抗辩,乃宥心安而责鸿章;宝桢复屡疏相诋,于是上益责鸿章忌刻纵寇矣。
明年,西捻趋定州,近畿震动。
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三千,赍五日粮,倍道北援,捻遂南溃。
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寇,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
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
安得海者,以奄人侍慈禧太后,颇用事。
八年秋,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
所过招纳权贿,无敢发者。
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
安得海犹大言,谓:“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
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
”奏上,遂正法。
光绪二年,代吴棠署四川总督。
成都将军恒训覈覆堤工,亦摭及盐运病商民、流弊大,宝桢抗辩。
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
寻予实授。
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
治蜀凡十年,初莅事时,郭内月有盗劫,至是诛匪几尽,声为道不拾遗。
十一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
宝桢严刚有威。
其初至山东也,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敬铭闻之,大称异,至之日,亲迓于郊。
自是事无大小,皆咨宝桢而后行。
至今言吏治者,常与沈葆桢并称,尤励清操。
丧归,僚属集赙,始克成行云。
子五人,体常尤著名,官广东布政使。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①捻:“捻”即“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
②褫(chǐ):剥夺。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服阕.,会苗、教蜂起阕:完毕B. 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款:赃款C. 宝桢会军蹙.之蹙:逼迫D. 汝辈自速.辜耳速:招致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B.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C.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D.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宝桢散尽家财招募壮士拱卫乡里,在遣散壮士时,他直言亏欠的饷银无法偿付,大家有感于丁宝桢毁家纾难的无私付出,纷纷放弃饷银离开。
B.丁宝桢早年宦海浮沉,多次被贬,曾因与捻军长期对垒时修筑防御工事不利,被革职留任,因为直言上谏,保护了王心安,却使皇帝错误处罚了李鸿章。
C.同治七年,西路捻军进攻到京城附近,丁宝桢率领一千骑兵,三千步兵,火速北上,转战数地,收复失地,得到皇帝的屡次褒奖,加官为太子少保。
D.丁宝桢性情刚正严明有威严,不屈服于权贵,磨砺自己清廉的节操,家无余财,后世说起官吏的作风和治绩,经常把他和沈葆桢放在一起来称赞。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
(5分)(2)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
寻予实授。
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
(5分)(三)古代诗歌鉴赏(11分)旅夜怀远客许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7.“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析。
(5分)8.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6分)(四)填空题(14分)9.实词解释。
(8分)(1)骑能属.者百余人()(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4)终葬汝于先人之兆.()(5)袜材当萃.于子矣()(6)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8)勖.尔植,督尔获()10.名句默写。
(6分)(1)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3),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4)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5)曲罢曾教善才服,。
(白居易《琵琶行》)(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医精诚,妙手仁心雷黎明“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黄凯钧《友渔斋医话》①200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成立5O周年,亦是罗征祥教授从事心血管病研究56周年。
②祥和的面容,儒雅的风度,神情中透着成熟与稳重,眉宇间充满平和与慈祥——这就是罗教授给大家的印象。
罗教授1952年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毕业,几乎没有多少犹豫地选择了当时在医学领域里最难最复杂的专业——心脏外科学。
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几乎无人涉足的禁区:除了专业技术的难度外,还有众多的不解和怀疑。
罗教授经过与广大患者的接触后,深信心血管疾病并不是少见病、富人病,他就是要到这个没有路的地方闯一闯,为数以万计的病人闯出一条新路来!他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图书馆,从摸清心脏基本结构开始,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在心脏外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心脏手术要求极高,罗教授从最基本的止血练起。
大血管不慎破了,满视野都是涌出的鲜血,触目惊心,罗教授眼睛看着无影灯,一按、一压、一捏,大弯针缝合创面,气定神闲的几下子:好了!瓣膜要一针针依次缝合,重复的动作简单却枯燥,1小时,2小时……有些医生已经站酸了腿,看花了眼;罗征祥依然目不转睛,一双手不紧不慢,对生命精雕细琢。
经过多年的探索,禁区的大门终于向这个不服输的突破者缓缓打开。
③1974年,为发展中国心血管事业,周总理推荐阿根廷专家到广州、北京、上海选定交流医院及团队。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罗教授现场演示心脏手术准确无误,动作干净利落,旁观者叹为观止。
考察结束后,阿根廷决定邀请以罗教授为团长的7名心血管病专家赴阿学习考察。
在国内,手术间是他人生拼搏的战场,他努力地做好每一台手术;在国外,他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争分夺秒地学习心血管领域的新知识,常常带着面包等简单方便的食品,泡在手术间和病房。
④“坚持就是胜利! ”这是罗教授的座右铭,经年累月的探索与辛劳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1977年,罗教授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创的广东I、Ⅱ型生物心脏瓣膜和左心室辅助循环器“罗叶泵”,罗叶泵被认为是中国医学的一项重要突破。
罗教授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没有一点大牌专家的架子。
他的手术做得“漂亮"是远近闻名的,因此,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同行专程前来观摩。
每当这时,罗教授总是将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有时还一边手术一边讲解操作要领,使观摩的同行受益匪浅。
这种毫无保留的大医风范赢得了同行们的广泛赞誉。
⑤在这些年中,盘桓在罗教授脑海中的一直是一个未能达成的愿望:建立一个集预防、临床诊治、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心血管病研究中心。
1984年,罗教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霍英东先生,在霍英东先生的帮助下,罗教授从零做起,克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研究中心规划、建筑专家聘请、施工现场勘察……每一项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罗教授亲力亲为,同专家们一起克服一个个困难。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霍英东心脏中心(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终于建成了。
该中心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我国首批仅有的3个心血管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之一,并连续多次任命至今。
⑥罗教授在治病医人的同时,不忘进行医学科普宣传,教育广大群众;也不忘培养更多的学生,让医学事业这朵火花不断放大。
罗教授对年轻医生的要求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先学好做人,再好好做事;要树立目标,不怕困难,干好自己的临床工作和相应的科研工作。
罗教授把培养年轻医生比作链式反应。
也正是有了罗教授这些老一辈省医人对年轻医生的辛勤培养,省医的精神才得以在新省医人的身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如今,心研所已经建立了一支立体的人才队伍,科研与临床互相支持,前沿和基础相互渗透,有力地推动着心研所的可持续发展。
⑦罗教授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成功的,他所创立的心血管病研究所,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研究与治疗中心。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断探索,从不停止。
现在已经81岁高龄的罗老,依然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继续为繁荣我国的心脏外科事业奉献着心血!(摘编自中国人物传记网)(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当时的人们认为心血管疾病是少见病、富人病,对罗教授选择心脏外科学专业感到不解和怀疑,但罗教授用几十年的医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了自己的正确选择。
B.为发展中国心血管事业,在周总理的推荐下,罗教授作为团长带领专家赴阿根廷考察,学习心血管领域的新知识。
C.在罗教授主持心研所工作期间,心研所科研与临床并重,前沿与基础渗透,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