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的宿命——《黑社会2以和为贵》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去年的《黑社会》和今年的《以和为贵》其实就是杜琪峰参加戛纳电影节时的完整版,看碟时有意连在一起看,却看出了一套中国式的官场哲学。
其实仅仅从官场角度来说,《黑社会》的硬伤不少,首先就是社团话事人两年一换届的规定。
每两年一场腥风血雨,这不是自毁长城吗?为了稳定,相信哪个社团都不会如此频繁的更换话事人。
另一个硬伤在东莞仔身上,他为保龙头棍,开车撞死警察,第一集片尾表示会去自首,可第二集一开头,也就是两年后,他已经做完牢被放了出来,还掌握了社团不少生意,似乎期限过短,动作过快。
但如果抛开这些硬伤,接受杜琪峰的背景设定,就可以从片子中看出一出“官场现形记”来。
这套官场哲学,在《黑社会》第一集中便已经由片中资格最老的邓伯说了出来。
在众位社团“叔父”投票选话事人时,串爆等人都倾向于实力更强的大D,邓伯却用一句“请茶”压住了众人的唇枪舌剑,然后说:“社团不能让一个人独大,要平衡,我选阿乐。
”也就是说,话事人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但一定是可以平衡并且最善于平衡的那个人。
1、社团架构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和联胜的社团架构:话事人无疑拥有最大的权力,但有一群老资格的“叔父”作为监督,予以制衡,下面是各个堂口的大哥,相当于社团的中层,比如阿乐在做话事人之前就是荃湾的大哥。
至于飞机、吉米仔等人,则是各个堂口大哥的心腹,相当于社团骨干。
下面还有一堆小古惑仔,则是社团的基石。
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社团架构,“叔父”们没实权,却拥有对话事人的约束权,话事人不能连任,两年后自然退下来成为“叔父”,这个制度有利于社团的更新换代,逐步年轻化。
但也存在两个冲突根源,一是原先的话事人想连任,二是多人争夺话事人位置。
不过和联胜多年来都维系了这个制度,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平衡”的体现——社团不能让一个人独大,权力必须制衡,所以话事人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做得太久,新话事人要淡化老话事人的势力,退为“叔父”的老话事人则要依靠自己剩余的影响力对新话事人予以制衡,这可以最大限度的平衡社团。
试论香港警匪动作片的四种江湖作者:赵国靖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11期摘要:警匪动作片作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片,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里见证了香港社会和香港电影的起落兴衰。
自1986至2006年,香港警匪动作片依次经历了“英雄的浪漫江湖”“古惑仔的热血江湖”“小人物的宿命江湖”和“现实主义的人性江湖”四个阶段,而梳理和探讨这四个阶段所透露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意义尤为必要。
香港警匪动作片在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地缘政治、文化积淀,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香港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成为港人几经波折心路历程的最佳记录。
关键词:香港;警匪动作片;浪漫;热血;宿命;人性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曾凭借其成熟的电影工业和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一度让全世界的观众为之着迷。
作为最典型的警匪动作片,从《英雄本色》系列到《古惑仔》系列,再到小人物承当主角的《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最后到《黑社会》系列,在风格的演变和人性的角逐中,为观众呈现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一、英雄的浪漫江湖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时间节点大概在20世纪60—70年代,此时香港民众生活优渥,轻松悠闲,追求享乐与娱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消遣,受此影响,香港电影逐渐向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方向迈进。
1986年,吴宇森携带《英雄本色》闯入观众的视野,影片中由周润发饰演小马哥一角,身穿风衣、眼戴墨镜、英俊潇洒的形象和侠肝义胆的性格成为其最显著的标签,用钞票点烟的场景更是俘获了万千观众的心。
然而,当小马哥落魄之后,他仍然不放弃任何希望,最后历经枪林弹雨牺牲之时,其忠义豪情的形象满足了观众对英雄的想象,也给予了处于焦虑中的香港人以精神的释放。
此后吴宇森接连拍摄了《英雄本色2》(1987年)、《喋血双雄》(1989年)、《喋血街头》(1990年)、《纵横四海》(1991年)等警匪动作片,这些作品在风格上与《英雄本色》基本一致。
影片以警匪矛盾冲突为背景,重点在于展示重情重义、为兄弟两肋插刀的英雄形象,这类英雄形象无论从穿着打扮还是个人气质上,都基本符合高大帅气、忠义礼信的形象设定。
作为导演杜琪峰Johnny To的电影作品(数量:47)------------------------------------------------------神探Mad Detective (2008)蝴蝶飞Hu die fei (2008)文雀Man jeuk (2008)铁三角Tie saam gok (2007)神探Sun taam (2007)放·逐Fong juk (2006)黑社会:以和为贵/黑社会2 Hak se wui yi wo wai kwai (2006)黑社会/龙城岁月Hak se wui (2005)柔道龙虎榜Yau doh lung fu bong (2004)龙凤斗Lung fung dau (2004)大事件Daai si gin (2004)机动部队/PTU PTU (2003)大块头有大智慧/大只佬/健力士Daai chek liu (2003)百年好合Baak nin hiu gap (2003)向左走向右走Heung joh chow heung yau chow (2003)我左眼见到鬼Ngo joh aan gin diy gwai (2002)呖咕呖咕新年财Lik goo lik goo san nin choi (2002)瘦身男女Sau san naam neui (2001)暗战2/暗战II Am zin 2 (2001)全职杀手Chuen jik sat sau (2001)钟无艳Chung mo yim (2001)辣手回春Lat sau wui cheun (2000)孤男寡女Goo laam gwa lui (2000)暗战Am zin (1999)枪火Cheung fo (1999)再见阿郎Joi gin a long (1999)真心英雄Chan sam ying hung (1998)十万火急Shi wan huo ji (1997)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Tian ruo you qing III feng huo jia ren (1996)无味神探Wu wei shen tan (1995)济公Chai gong (1993)东方三侠Dung fong saam hap (1993)至尊无上Ⅱ之永霸天下Zhi zun wu shang zhi yong ba tian xia (1993) 现代豪侠传Xian dai hao xia zhuan (1993)赤脚小子Chik geuk siu ji (1993)审死官Sam sei goon (1992)踢到宝Ti dao bao (1992)沙滩仔与周师奶/专钓老千(台) Sha Tan-Zi yu Zhou Shih-Nai (1991)爱的世界Ai de shi jie (1990)阿郎的故事 A Lang de gu shi (1989)特警90II:亡命天涯Iron Butterfly, Part 2: See No Daylight (1989)吉星拱照Ji xing gong zhao (1989)城市特警Cheng shi te jing (1988)八星报喜Ba xing bao xi (1988)七年之痒Qi nian zhi yang (1987)开心鬼撞鬼/开心鬼ⅢKai xin gui zhuang gui (1986)碧水寒山夺命金Bi shui han shan duo ming jin (1980)作为演员杜琪峰Johnny To的电影作品(数量:4)------------------------------------------------------2006 Asian Excellence Awards (2006)2006 Asian Excellence Awards (2006)Hong Kong Superstars (2001)莎莎嘉嘉站起来Sha sha jia jia zhan qi lai (1991)作为编剧杜琪峰Johnny To的电影作品(数量:2)------------------------------------------------------瘦身男女Sau san naam neui (2001)爱的世界Ai de shi jie (1990)作为制片人杜琪峰Johnny To的电影作品(数量:46)蝴蝶飞Hu die fei (2008) ------------------------------------------------------铁三角Tie saam gok (2007)神探Sun taam (2007)每当变幻时Mui dong bin wan si (2007)跟踪Gun chung (2007)黑社会:以和为贵/黑社会2 Hak se wui yi wo wai kwai (2006)放·逐Fong juk (2006)天生一对Tin sun yut dui (2006)黑社会/龙城岁月Hak se wui (2005)柔道龙虎榜Yau doh lung fu bong (2004)大事件Daai si gin (2004)大块头有大智慧/大只佬/健力士Daai chek liu (2003)百年好合Baak nin hiu gap (2003)机动部队/PTU PTU (2003)奇逢敌手Kei fung dik sau (2003)向左走向右走Heung joh chow heung yau chow (2003)呖咕呖咕新年财Lik goo lik goo san nin choi (2002)无限复活Miu haan fook wood (2002)全职杀手Chuen jik sat sau (2001)钟无艳Chung mo yim (2001)爱上我吧Ai shang wo ba (2001)暗战2/暗战II Am zin 2 (2001)瘦身男女Sau san naam neui (2001)辣手回春Lat sau wui cheun (2000)天有眼Tian you yan (2000)孤男寡女Goo laam gwa lui (2000)无人驾驶Mo yan ka sai (2000)枪火Cheung fo (1999)暗战Am zin (1999)再见阿郎Joi gin a long (1999)暗花/暗花之杀人条件Um fa (1998)真心英雄Chan sam ying hung (1998)重案组之非常任务/非常突然Fai seung dat yin (1998)一个字头的诞生Yi ge zi tou de dan sheng (1997)两个只能活一个Liang ge zhi neng huo yi ge (1997)Kong bu ji (1997)甜言蜜语Tim yin mat yue (1997)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Tian ruo you qing III feng huo jia ren (1996) 摄氏32度Sip si 32 doe (1996)最后判决Zui hou pau jue (1996)呆佬拜寿/阿呆拜寿Dai lao bai shou (1995)现代豪侠传Xian dai hao xia zhuan (1993)东方三侠Dung fong saam hap (1993)天若有情Ⅱ之天长地久Tian ruo you qing er (1992)天若有情:追梦人Tian ruo you qing (1990)特警90II:亡命天涯Iron Butterfly, Part 2: See No Daylight (1989)作为助理导演杜琪峰Johnny T o的电影作品(数量:1)------------------------------------------------------中华战士Zhong hua zhan shi (1987)。
《大上海》观后感范文5篇与其说影片《大上海》是一部黑帮片,倒不如说是一部感情片,当然,黑帮和感情这两个元素从来都不矛盾冲突,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大上海》:瞬间即为永恒在经典黑帮片《美国往事》里人们记住的,除了“面条”和算计了他一辈子的麦克斯之间的纠葛,还有他和黛博拉之间的情感杯具,而那句“我们浪费了一生”,虽是“面条”对麦克斯说的,但用在感情上,也同样适用。
在当下遍网的“感觉不会再爱了”的“哀嚎”中,难得有部国产片能如此情深意切地表述感情,也难得上了年纪的发哥在影片中深情似海一回,还是“我拿生命换取爱”的类型。
当片尾成大器怀抱爱人坐在车里,从容应对欣然微笑时,不免令人想起一句话:“心中充满爱时,瞬间即为永恒。
”有的观众或许会纠结片中的成大器究竟最爱谁,其实这不算是个问题,正因人的情感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变化,虽然有时候并不自觉。
一个是青葱完美的初恋,虽然完美但留有遗憾,人们难忘初恋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大抵是怀念年少时爱的那种感觉,仿佛时刻余烬中的一抹青炎烛光,影影绰绰,散发出点点暖意,虽不能驱寒,却叫人欲罢不能。
人不能穿越,但感受能够,于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回忆并全心关照,这是重情之人难以抗拒的宿命。
而另一个是陪伴自己走过打拼之路的女生,从年少到如今,仿佛习惯成自然般不必劳心和牵挂,于是惯常易让人的感官迟钝,心灵也一样,除非境况陡转。
个人感觉成大器是爱着陪伴他走了一路的阿宝的,虽然“成宝恋”的结局看上去悲情而虚无,却显得相对成熟,至少在阿宝身上有成熟的因子,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的言行仿佛是对狄更斯这句话的注解:“成熟的感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而对成大器而言,最重要的情感是需要熟化过程的,该片的叙事恰恰带给了这样一个熟化过程,他早期被爱而不得(初恋)的遗憾折磨过,后又被得而复失(妻子)的痛苦折磨过,历经过这样反复的碾压后,最后催发出了他心中最想说的、也是阿宝最想听的话。
lcplee 毒战影评黑暗写实,毒辣阴狠踏入2013年,我相当喜爱的王家卫周星驰杜琪峰都有新戏上映,墨镜王的《一代宗师》,星爷的《西游降魔篇》,雪茄帝的《毒战》。
看完前两部之后,略带遗憾,但仍然是十分喜欢。
但看完杜SIR的《毒战》后,有一种圆满的感觉,这实在是一部神级电影!《一代宗师》拍得相当精致唯美,但讲真,其在叙事上仍然略有不足。
《西游降魔篇》在风格上玩出新意,故事也讲得完整,却感觉失去了灵魂(没有星爷参演始终遗憾,但年华逝去又怎能强追过去)。
直到《毒战》一出,果真是杜琪峰一出,谁与争锋!依然银河映像式的凌厉,黑暗写实的风格由头到尾,强烈地贯彻始终;并且在叙事上毫不含糊,单线叙事,不玩结构不玩虚的,实打实,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捋得顺顺溜溜,一气呵成!尤其在讲故事这一点上,实在太难得了,太少像杜SIR这样能够踏踏实实讲好故事的好导演了。
我给《毒战》打五颗星,9分。
之所以不是10分满分,因为本人是银河映像的拥趸,更是杜SIR的死忠,看惯了以往银河映像那些原汁原味的港产片,《毒战》显得港味较淡。
如果在本片中,香港七人帮能有更多的戏份发挥,毫无疑问,10分。
不过有一点我是相当不满的,片头竟然没有飞出“银河映像制作(香港)有限公司”的画面,以及香港电影的金字招牌——银河映像的logo。
作为银河死忠,没看到这一幕很失落。
在看《毒战》之前,我特意找来游达志的《非常突然》看一看,就是爲了对比两者的结局。
幸好是先看了《非常突然》再看《毒战》,如果顺序调转过来的话,《非常突然》遇上《毒战》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两者结局都是冚家铲(死光光),但并不具备太多的相似性,杜SIR也不会更无必要去刻意模仿。
但豆瓣上有句短评说得很精彩——片头写着游乃海的名,片尾浮现游达志的魂,银河双游阔别十五年的再一次“合作”(语出Obtson)。
因为游乃海有份参与《毒战》的编剧,而这种浓烈黑暗色彩的银河风格,确实会令人想起游达志(有兴趣者可观赏其作品《暗花》《非常突然》《两个只能活一个》,都是银河映像经典好片)!有人认为杜SIR此次爲了过审以及迎合内地市场而削弱了银河映像的风格,我并不这样认为。
黑社会,以和为贵导语:黑社会组织为什么通常会在特定行业滋生,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经营上有何中国特色?黑社会组织用什么方式解决自行火并和权力交接?凡是痴迷于暴力的黑社会都是愚蠢的黑社会。
前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先生认为,“黑社会”有三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是靠暴力非法获得利益的原始犯罪团伙,容易被发现消灭;中级阶段有自己的经济企业,组织紧密,手段多元,对利益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隐形控制。
其头目常以企业家、慈善家身份出现;高级阶段是发展出独立于官方的社会秩序,具有政治游戏规则,推出自己的政治代理人,形成影子政府,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结论是中国现在尚未出现黑社会,只有大大小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有组织犯罪课题组的实证调查也证明了这一判断:该调查统计湖南、湖北、河南三省近年76个案例,发现从组织方式、获利方式、相互关系、武装化程度上看,与国际有组织犯罪集团相差甚远。
数据来源:武汉大学该课题研究的统计结果数据来源:武汉大学该课题研究的统计结果而刘汉团伙标志着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到中级阶段,其近20年的经营刷新了同类组织的存活纪录。
从官方历年公布的资料看,中国涉黑组织存续时间多不超过15年,这使其难于发展到较高阶段,而较大涉黑团伙多有地方保护伞,甚至一些政府公务员和警察甚至自行组织,充任老大。
但他们仍难长期存活,或许与中国定期换届导致地方权力重组有关。
刘汉涉黑案告破后,舆论出现一个有趣对比:一方面是官方大力宣扬“广大群众拍手称快、放鞭炮庆祝”,另一方面,大众流行文化中黑社会题材却经久不衰,描写东北黑社会的《黑道风云20年》犹在火爆,另一部黑老大题材小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改编成的电视剧《谢文东》即将上映。
崇黑心理或许是中国过去将黑社会视为民间反抗精神的自然延伸——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往往被视为“好汉”,被一厢情愿赋予“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道德属性。
【遍及中国】黑社会被认为是个现代性现象。
杜琪峰无疑是近年来香港影坛最受关注的导演之一,在香港电影的低迷时期,他以黑帮类型抗起了救市的大旗,为港产电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目前,内地学术界涌现出诸多关于杜琪峰电影研究的论文甚至专著,对其艺术风格和文本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
本文不再赘述其创作轨迹,只是以《黑社会》和《以和为贵》的个案来阐述其创作轨迹、心态和操作模式的变化。
从《黑社会》到《以和为贵》:思辨和文化的缺失(原文发表于《当代电影》杂志2007年第二期)杜琪峰在多次访谈中,将自己的创作轨迹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96年之前的创作被他归入第一阶段,在此期间他主要遵循市场需求拍摄了一系列纯粹的商业类型片,这些影片如《八星报喜》(1988)、《审死官》(1992)、《济公》(1993)等票房颇佳,但这些影片总体上体现出杜琪峰更像一个技术娴熟的电影艺匠,距离营造自身的风格美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成立“银河映像”开始,他进入了营造“作者”类型风格的第二阶段。
杜琪峰这一阶段转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的某些影片如《暗战》(1999)、《枪火》(1999)不仅取得了市场佳绩,还在各种电影节上为他赢得了多种荣誉,也使杜琪峰对“作者”类型路线有了更深一步的自信。
从2003年开始,杜琪峰已不再满足于对类型电影的单纯解构,“希望自己的电影往文学化和文学深度方面转变,尽可能把深刻的精神理念、人文理念、历史观念放入电影中,提升电影的文化深度和意义内涵”,[1]也由此进入了他更具“作者”风格的第三个创作阶段。
经过一系列影片的探索之后,杜琪峰开始专注于黑帮这一类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从《黑社会》(2005)到《以和为贵》(2006)、《放逐》(2006)等“黑社会”系列片,杜琪峰已经超越了对黑帮的表层描述,进入了阐释黑帮文化的深层次范畴。
《黑社会》是最为典型的黑帮文化诠释文本。
在这部影片中,杜琪峰在内涵层次有新的突破,在显得并不流畅的电影叙事后面,潜藏着他的深刻思辨,影片在文化深度和意义内涵上确有提高。
《以和为贵》比不上《黑社会》?———兼论香港电影的欣赏方式杨 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湖北 十堰 442000) [摘 要]不能同意赵卫防先生对《以和为贵》作出的判断,用“思辨”和“黑帮文化”来界说此片是一种不太合适的介入思路。
从电影本身各形式因素来看,《以和为贵》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并不弱于《黑社会》。
用西方电影和戏剧的观念来衡量、诠释香港电影并不一定是最佳和唯一的选择,由中国古典戏曲与香港电影在美学特征上的联系入手,是一个新颖且可行的选择,这种研究思路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香港电影;古典戏曲;形式因;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72(2010)02—0048—04在反复观摩两部《黑社会》影片后,我越来越感到无法认同第二部比第一部差好多的观点。
面对同样的作品,却得出迥异的判断,原因可能很多,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大家进入影片的角度和方法不同。
其实,对一部艺术作品作出各种阐释都是可行的,即使得出与他人截然相反的看法也不要紧。
有些评论会与作品本身比较贴近,有些评论可能只是以作品为例证来宣扬自己所信服的某种理论,还有一些甚至与原作的联系非常稀薄、脆弱。
但即使出现后面两类意见也没关系,评论文章其实已经是讨论对象之外的文本,有独立的存在价值,没有什么不可以。
只要是有人出来谈论作品,就说明它还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起大众的注意,这样一来,它所属的艺术样式也不至于立马萎缩乃至消亡,这种艺术因为普遍的消费和接受而拥有了存在的依据和支撑,也就是说,它还有生命力。
我们把话题拉回电影,回到两部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上来。
一、“思辨”与“文化”欠缺吗?赵卫防先生在《当代电影》上撰文,认为《以和为贵》在“思辨”和“文化”方面比《黑社会》欠缺许多。
[1]就“思辨”和“文化”这两个概念来看,“文化”的意思比较明了,而“思辨”的意思则比较模糊,不太容易把握。
我查到以下两种解释:一是“思考辨析”,又作“思辩”;二是对经验的纯粹思考,是一个哲学名词。
黑社会的宿命——《黑社会2以和为贵》
杜琪峰估计上次被《龙城岁月》和《大块头有大智慧》搞得很郁闷,这次《以和为贵》好此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给大陆面子。
影片主要人物的心理动因,全部继承《黑社会》而非《龙城岁月》。
影片一上来就是利欲熏心的贪官污吏,结尾更牛逼,直接把大陆公安或者说国家权威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终极boss。
当尤勇对正在殴击他的古天乐说出“以和为贵”的时候,他的背后是阴郁的山峰,不可侵犯不可撼动压倒一切的力量感。
而一直沉稳的古天乐犹如发了疯的小丑,不断出拳,却越显弱势,瘫软在地。
这种力量对比,就好像当时山雨欲来乌云压城的天气,已经让人窒息,那一句看似谦恭的谢谢合作,已经具备的无穷无尽的威胁意味。
这时如果回到影片片头,重新品味一个虚幻的过去时下,不同身份的那个尤勇用一口别扭的京腔劝诫各帮派的时候,同样的以和为贵的深意重新品味,就不再是“和联胜”里面的那个“和”字这么简单。
而在背景画面里面还隐约有“武英殿大学士”官衔,也不奇怪,洪门本就是和延平郑家关系极大,本就是准官方授权的“反清复明”组织,本就和政府阳光下的权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尤勇在谈判的时候说:“只要你爱国。
”
实际上,“爱国”等于听政府的话跟着政府走,你爱了国,当然政府允许你做生意,当然要你“以和为贵”。
在杜琪峰的表述下,黑社会从来就是政府权威管辖下的一部分,这里面是金钱权力胶着纠缠的沥青滩,而不是金庸笔下与权威对峙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江湖。
而在我的眼里,政府只不过是黑社会做大的那一部分而已。
尤勇所代表的不过是更大层面上胜出的阿乐或者吉米,这个派系,不希望见到任何的风吹草动,他们也不需要象征权力共享的龙头棒。
这本来就是“赢家通吃”的规则。
这不单是尤勇激励古天乐参选的借口,也是它背后象山一样力量的来源。
如果政府是山?那么阿乐是什么?或者死去多年的大d又是什么?钓鱼的场景重复出现,难道只是为了渲染杀人前的安详气氛。
窃以为,和联胜是水,山没有办法阻挡水的流动,就如政府无法彻底消灭黑社会。
而水又是不确定的,无定势的,今天是阿乐,明天是吉米,后天可能是飞机。
不同的人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走向,无法捕捉。
而尤勇要做的,不是阻断水,而是让水围绕山,随着山的走势前进,或者,烧掉龙头棍,变成山。
这,便是黑社会的宿命。
杜琪峰的另一层意思,是关于一个黑社会成员的宿命。
吉米一心要跳出浑水,却始终身不由己,他肢解阿乐手下的那一场戏里,死去的是一个带着干净身份存活愿望的自己。
吉米挥刀的瞬间,吉米已经死去。
一个新的阿乐诞生,尽管还有侥幸心理——未出世的孩子。
阿乐的下场也是注定的,他的孩子惊恐的在路上左转,而阿乐已经浑身伤痕向右走上了不归路。
从这个标志性的镜头去理解吉米最后一点点愿望被尤勇的威严压碎。
影片的压抑气氛已经达到了高潮。
无以复加。
一个蛊惑仔的所有光荣与梦想,都不过是他扭曲的一生终结时的陪葬。
这就是邓伯的入殓时,吉米将龙头棍放进棺材时所要表达的一切。
这个结局与选举和龙头棍无关。
尽管影片的压抑被杜琪峰的冷静克制的很好,也能在诸如钓鱼对峙的桥断中表现出足够的张力。
但是一种绝望和悲观始终笼罩在《以和为贵》上。
只有一个例外,关于飞机。
飞机不是黑社会的希望和栋梁,却是黑社会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最动人的东西。
或许杜琪峰或是游乃海最喜欢的人物是飞机,那是一个最纯粹的蛊惑仔,只靠自己的拳头,头脑简单,只要上位出人头地。
而在所有人被金钱权力异化之后,也只有他可以轻松的扔掉新话事人吉米的名片,满身伤痕,回到那个充满杀机的江湖。
这一瞬间,有强烈的宿命感,却毫不令人沮丧。
我想,那一瞬间,飞机在微笑,杜琪峰也在微笑,而我,也在微笑。
黑社会的宿命——《黑社会2以和为贵》作者:独行的大猪(转载)影评类别:香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