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264.88 KB
- 文档页数:3
高校知识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高等学校要维持竞争力和组织活力,顺应时代的挑战,知识管理或许能提供学校管理新的思维模式,并解决学校组织现有的困境。
但是,高等学校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清、缺乏创新与整合等,造成了知识管理难以落实,没有收到实际成效的结果。
因此,有必要探讨高等学校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而更好将知识管理运用于学校组织管理,以提升学校效能。
一、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1、学校缺乏对知识管理的系统化认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知识是个人与组织竞争优势维系的关键,也是组织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环。
学校知识管理是系统化的工程。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如何有系统地管理及运用组织内部与外部包含有形及无形的资产,结合个体与团体,将个体知识分享,为其他成员共享,并将内隐知识外显化;结合组织内部与外部,将外部知识内隐化,将组织知识成果产品化,这都是值得高等学校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学校知识管理是由学校组织、人、知识、科技等一系列过程组合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组织以有效的领导与策略,在组织文化、绩效考核、信息科技等因素的促发下,通过整合系统的方式将组织的知识进行收集、组织、转换、扩散、转移、分享、创新及运用等系统化的流程,学校组织不断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化、知识筛选和优化整合的过程。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大都秉持专业分工、学科分离,又有“文人相轻”的思想作祟,造成学校教师间很少进行专业对话、知识分享。
同时学校各个部门也存在着各自为政、部门利益至上,不能有效做到既分工又协调。
因而,在学校组织中,会产生本位主义特性,这会影响学校的运作及效能,使学校组织管理过于僵化,造成效率低下,运转不畅,缺少生机及活力。
2、知识管理中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显著功能是促进知识的创造。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价值的产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创新知识的教育将成为主流,高等学校应是创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平台。
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面高效地利用和管理组织内外各类知识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提升组织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实施的意义以及实施的步骤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是指通过对知识的采集、整理、存储、利用和共享等一系列的活动,以实现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和创新,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知识的价值挖掘和分享,它不仅包括对内部知识的管理,还包括对外部知识的引进和应用。
二、知识管理的实施意义1. 提升组织创新能力:通过知识管理的实施,组织可以更好地捕捉创新的机会,加快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2. 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效管理知识资源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市场信息、竞争对手情况,提供决策支持,并优化组织的运营和管理流程,提高竞争力。
3. 促进知识共享与学习: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传递,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从而推动组织的智力资本的积累。
三、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1. 确定组织的知识管理目标: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和期望效果,以便于实施过程中的评估和调整。
2. 识别和评估知识资源: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知识的价值和利用潜力。
3. 知识的采集和整理:通过调研、专家访谈、研发项目等方式采集知识,并加以整理归类,以便于后续的存储和利用。
4. 知识的存储和管理:建立合适的知识管理系统和平台,实现知识的有效存储和管理,以便于员工的访问和利用。
5. 知识的应用和共享:通过培训、分享会议等活动,推动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应用和共享,全员参与知识管理活动。
6. 知识管理的评估和持续改进:对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1. 建设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和分享知识,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
2. 建立多元化的知识获取渠道:除了内部知识的整理和利用外,还要通过外部合作、参观考察等形式引进新知识。
高校行政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教育论文高校行政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教育论文摘要:概述了高等院校行政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阻碍实施知识管理的因素,阐述了高校行政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场管理革命,知识管理是近几年来信息学、情报学界的研究热点。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是通过影响组织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组织内部环境,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已经深入各社会组织,包括高校。
作为知识的生产源和集散地的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而保障和服务高校各项正常活动的高校行政管理也必须面向知识管理。
1、高校行政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
而知识管理就是一种人对资源的动态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
因而,实施知识管理是高校行政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必然选择。
1.1 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行政面向知识管理’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能否善于利用各种知识资源和创新知识成为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行政管理要研究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学校科研教学工作,增强知识持续创新的能力,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而且,今天高校的竞争并非是靠单一的规模和数量,也不是看学校有多少师生,开多少专业,而是看高校能培养多少高质量的人才,靠内涵和质量。
为此,高校的行政管理必须围绕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科研水平这一中心任务,面向知识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1.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高校校同网、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在高校教育中所承担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它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办公及管理不可缺少的支撑环境。
知识管理计划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知识资产,企业可以提高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一项全面有效的知识管理计划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知识管理计划的制定过程和实施策略。
一、知识管理计划的制定过程1.明确目标:制定知识管理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企业的目标和愿景。
通过对企业当前状况的分析,制定出符合企业需要的知识管理目标。
2.识别知识资产:企业内部拥有丰富的知识资产,包括员工的专业技能、企业经验和专利等。
通过调研和评估,识别出企业的核心知识资产,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库。
3.知识获取与共享:建立有效的渠道和平台,促进知识的获取与共享。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专家讲座、员工交流等方式,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沟通。
4.知识存储与管理:采用适当的知识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
确保知识的安全可靠,并便于查询和利用。
5.知识利用与创新:鼓励员工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并鼓励创新和改进。
定期举办创新活动和竞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
6.评估与调整:制定知识管理计划后,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根据实际效果,对计划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二、知识管理计划的实施策略1.领导支持:知识管理计划的成功离不开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和重视。
领导应树立榜样,积极参与知识管理活动,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
2.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是全员参与的活动。
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投身于知识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热情和积极性。
3.技术支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可以使用知识管理软件、云平台等工具,实现知识的在线分享和协同创作。
4.文化建设:建立一种积极向上、鼓励学习和分享的企业文化。
培养员工自主学习和持续改进的意识,推动知识管理文化的深入发展。
5.保护知识产权: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建立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保护企业的核心知识资产免受侵权和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