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2章 用图表展示数据
- 格式:ppt
- 大小:521.50 KB
- 文档页数:56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利用图表展示数据一、教材分析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本模块主要围绕初步理解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展开,从数据的实际搜集与处理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常识和思维水平,有助于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二、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搜集的概念,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学会如何收集数据;2.根据数据类型,学会选择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3.熟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的图表类型;4.能够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5.发现数据的规律和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数据搜集的方法与技巧;2.图表类型的选择和应用;3.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四、教学难点1.图表的效果和呈现方法;2.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五、教学内容设计本教学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数据搜集的方法和技巧,图表类型的选择和应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范例分析。
第二部分为实际操作,学生们将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展示。
六、教学方法本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等,既注重知识点的阐述,又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同时,灵活运用课堂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七、教学流程1.教师介绍数据搜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搜集到有效的数据;2.教师讲解图表类型的选择和应用,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的图表类型和使用方法;3.教师通过具体的范例,讲解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们熟悉各种数据的表示方法;4.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完成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展示;5.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分析和解读数据,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特征。
八、教学评价本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们了解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展示的方法和技巧,而且是让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第2章 1.1 指出下面的变量类型。
(1)年龄。
(2)性别。
(3)汽车产量。
(4)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5)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详细答案:(1)数值变量。
(2)分类变量。
(3)数值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2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量是多少?(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0名IT从业者”,样本量是1000。
(2)数值变量。
(3)分类变量。
1.3 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2)分类变量。
1.4 某大学的商学院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分别在会计专业抽取50人、市场营销专业抽取30、企业管理20人进行调查。
(1)这种抽样方式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2)样本量是多少?详细答案:(1)分层抽样。
(2)100。
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3)帕累托图如下:(4)饼图如下:2.2 为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数据如下:710~720 13 13720~730 10 10730~740 3 3740~750 3 3合计100 100(2)直方图如下:从直方图可以看出,灯泡使用寿命的分布基本上是对称的。
(3)茎叶图如下茎叶数据个数65 1 8 266 1 4 5 6 8 567 1 3 4 6 7 9 668 1 1 2 3 3 3 4 5 5 5 8 8 9 9 14 690 0 1 1 1 1 2 2 2 3 3 4 4 5 5 6 6 6 7 7 8 8 8 8 9 9 26(2 )雷达图如下:从雷达图可以看出,甲班成绩为优良的人数高于乙班,说明甲班的考试成绩好于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