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数据图表展示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136
统计学的数据可视化方法数据可视化是统计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它通过使用图表、图形和图像等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统计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呈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统计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可视化方法,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
1. 条形图条形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通过长方形条形的高低表示不同类别或不同时间段的数据量或数值。
在条形图中,横轴通常表示不同的类别或时间,纵轴表示数据的数量或数值。
条形图的主要优点是易于理解和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条形图来比较不同城市的人口数量,通过条形的长度可以直观地看出哪个城市人口更多。
2. 折线图折线图也是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通常用于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
在折线图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表示数据的数值。
通过将数据点连接起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折线图来展示某个产品销售额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产品销售情况的趋势。
3. 散点图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散点图中,每个数据点代表一个观测值,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的取值。
通过观察散点图上的数据点的分布,我们可以判断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以及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散点图来研究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身高和体重是否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
4. 饼图饼图用于显示数据的相对比例和百分比。
饼图通常由一个圆形和多个扇形组成,每个扇形的角度大小表示对应类别的占比大小。
通过观察饼图的扇形面积,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饼图来展示一家公司不同部门的占比,以及各个部门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5. 热力图热力图用于表示数据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热力图通常以不同颜色的渐变来表示不同区域的数据密度或强度,从而反映出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热力图来展示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平均气温,通过颜色深浅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地区的温度差异。
数据的图形展示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直方图、饼图、条图、线图、散点图的绘制。
2.熟悉茎叶图、箱图、面积图的绘制。
3.熟悉交统计图的编辑和绘图中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提要1.绘制消费者信心值的直方图,并考察其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2.用箱图分月份考察消费者信心的分布3.使用饼图分城市、月份考察样本性别比例4.用条图比较不同职业人群的消费者信心值5.用多重线图分城市比较信心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三、实验步骤1.消费者信心值的直方图①选择图形→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打开图表构建程序对话框,②在图库中选择直方图组,将右侧出现的简单直方图图标拖入画布中③在变量列表中找到index1,将其拖入画布的横轴框中,④在元素属性对话框中选中显示正态曲线复选框,随后单击下方的应用按钮。
2.箱图分月份考察消费者信心的分布①选择图形->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打开图表构建程序对话框,②在图库中选择箱图组将右侧出现的简单箱图图标拖入画布中,③在变量列表中找到index1,将其拖入画布的纵轴框中④将月份time拖入横轴框中,⑤单击确定按钮2.使用饼图分城市、月份考察样本性别3.①选择图形->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打开图表构建程序对话框②在图库中选择饼图组,将右侧出现的饼图图标拖入画布中③切换至组/点ID选项卡,选中行嵌板变量和列嵌板变量复选框④将性别S2拖入分区依据列表框中⑤将月份time拖入列嵌板变量框中,城市S0拖入行嵌板变量框中⑥将统计量下拉列表由合计改为计数,单击应用按钮⑦单击确定按钮4.用条图比较不同职业人群的消费者信心值①选择图形->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打开图表构建程序对话框②在图库中选择条图组,将右侧出现的简单条图图标拖入画布中③将职业S5拖入横轴框中④将index1拖入纵轴框中⑤单击确定按钮绘制出图形,然后双击图形进入编辑状态,选中类别分类轴,在属性对话框的分类选项卡中,在排序依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统计选项,在方向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降序选项,单击应用按钮4.5.用多重线图分城市比较信心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5.①选择图形->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打开图表构建程序对话框②在图库中选择线图组,将右侧出现的多重线图图标拖入画布中③将月份time拖入横轴框中④将index1拖入纵轴框中⑤将城市S0拖入分组(设置颜色)框中,然后再双击该框,再打开的分组区域对话框中将分组依据由颜色改为图案⑥单击确定按钮绘制出图形,然后双击图形进入编辑状态,将均值连续轴刻度范围修改为85~105,小数位数更改为0四、实验结果与结论。
幼儿园数学学习统计教案:如何用图表展示数据结果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幼儿来说,数学学习以往更多地关注基础概念的传授,而随着时代变化,数学学习也变得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
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数学教学中的数据统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用图表展示数据结果成为了幼儿园数学学习中的必备技能之一。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如何通过统计教案来帮助幼儿学习使用图表展示数据结果的方法和技巧。
一、统计教案的意义和价值统计教案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
它不仅可以在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中提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统计思维,让孩子们更加关注数据的变化和规律。
通过统计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可以了解到实际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过程,熟悉并能够使用各种统计工具和方法。
此外,统计教案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帮助幼儿加深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应用。
二、统计教案中的重要要素设计一份成功的统计教案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数据来源。
为了使统计信息真实可靠,首先需要准确收集数据。
2.数据类型。
数据可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
定量数据是可以被量化的,如年龄、身高、考试分数等;而定性数据则是无法被量化的,如性别、颜色等。
3.统计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或形态的数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
如对定量数据可使用均值、中位数、离散度数等统计方法,而对于定性数据,则需要使用频率分布等统计方法。
4.图表展示。
图表作为数据展示和可视化的主要工具,可使数据结果更加生动形象而有说服力。
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统计方法,选择不同的图表,如饼图、条形图、折线图等。
三、实例分析小红班有25位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孩子们的身高进行了测量。
下面我们以小红班学生身高来进行统计教案的分析和设计。
1.数据来源和类型首先需要了解数据的来源和类型,这是一个成功的统计教案的前提。
第三章数据的表格与图形表示
重点:理解“分布”的概念,可通过两种途径来表示分布:表格与图形
1、组织数值数据:有序数组和茎叶图
有序数组(Ordered Array)
对数据进行排序归类
(可用EXCEL或其它计算机软件处理)
茎叶表示 (Stem-and-leaf display)
垂直线左边的数字称为“首数”或“茎”
垂直线右边的数字称为“尾数”或“叶”
选择多少作为茎? 应根据形状。
实例: 美国59个增长共同基金(Mutual funds) 表3.1(p.55)及图3.1
(p.56).
2、数值数据的表格
频数分布 (Frequency Distribution)(p.61,表3.2)
1) 组数 ( Number of Class)
一般规则:5到15组(取决于观察值的数量)
2)组距 ( Class Interval)
组距=全距/组数
(1)和(2)是相关的,关键要考虑分布的形状
3)组界 ( Boundary of Class)
不重复而包括全部数值
(注意“互斥且完备”的含义)
频率分布(Re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表3.3, p.62)
百分比分布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表3.4, p.63)
累积频率分布显示了从最低组到最高组频率如何累积 (表3.5, p.64)
先用频数分布建立累计频数分布
累积频率分布只计算频率分布的下界
3、数值数据的图形
04/26/22 商务统计基础(第3章)3-1。
统计学原理教案中的数据可视化揭示学生如何运用图表和图形来展示统计数据数据可视化在统计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图表和图形的展示,统计数据可以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探讨统计学原理教案中的数据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如何有效地运用图表和图形展示统计数据。
一、数据可视化在统计学原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在统计学原理教案中,数据可视化具有如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特点:通过数据可视化,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分布、趋势、关联等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图表和图形的展示,学生可以学会分析和解读统计数据,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通过数据可视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统计学中的各种概念,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并学会如何用图表和图形来表示和比较这些概念。
4. 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教学,学生将逐渐培养起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形成统计思维的习惯。
二、运用图表展示统计数据在统计学原理教案中,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图表来展示统计数据,如:1. 柱状图:柱状图是最常见的一种图表形式,通过不同高度的竖条来表示不同数据的大小,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2. 折线图:折线图通过连接不同的数据点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清晰地显示数据的波动和趋势。
3. 饼图:饼图将数据按照比例表示为不同大小的扇形,可以直观地展示各个数据占总体的比例。
4. 散点图:散点图通过在二维坐标系上绘制数据点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数据的相关性。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图表,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统计数据,让观众一目了然地理解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三、运用图形展示统计数据除了图表,图形也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学生可以运用以下图形来展示统计数据:1. 条形图:条形图通过不同长度的横条来表示不同数据的大小,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
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中国海洋大学2018研] 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答案】C【解析】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通常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多少的图形;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角度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它主要用于表示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组成部分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例。
2.下面哪个图形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研]A.直方图B.茎叶图C.条形图D.箱线图【答案】B【解析】茎叶图是保留并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它由茎和叶两部分构成,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的。
ACD三项都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求得一些测度值之后再作出图形。
3.用于显示时间序列数值型数据,以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的图是()。
[重庆大学2013研]A.直方图B.箱线图C.茎叶图D.线图【答案】D【解析】如果数值型数据是在不同时间上取得的,即时间序列数据,则可以绘制线图。
线图主要用于反映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4.雷达图的主要用途是()。
[浙江工商大学2011研、安徽财经大学2012样题] A.反映一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B.比较多个总体的构成C.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答案】D【解析】雷达图在显示或对比各变量的数值总和时十分有用。
假定各变量的取值具有相同的正负号,则总的绝对值与图形所围成的区域成正比。
此外,利用雷达图也可以研究多个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
5.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想了解消费者购车时的颜色偏好趋势,抽取新近售出的40辆车并记录其颜色种类(黑、白、红、绿、棕)和深浅类型(亮色、偏淡、中等、偏浓);你认为以下展示数据的图表中,哪一种不适合用来处理这一样本数据?()[中山大学2011研]A.散点图B.饼图C.条形图D.频数图【答案】A【解析】散点图是用二维坐标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