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比例的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14.09 KB
- 文档页数:3
.早产配方奶:这是特别为早产宝宝设计的、在住院期间专用的配方,热卡密度80 kcal/10 0 ml,其特点是:(1)蛋白质含量高,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为60∶40或70∶30,供应足量的胱氨酸。
(2)脂肪中中链脂肪酸占40%,易于消化吸收。
亚油酸含量高,利于促进婴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
(3)碳水化合物中40%乳糖,60%多聚葡萄糖,供给所需要热量,而不增加血渗透压。
(4)钠含量增加,补充早产儿肾排钠量增加的需要。
(5)钙含量为正常母乳含量的3倍,使Ca∶P接近?2∶1。
(6)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强化。
总之,早产配方奶保留了母乳的许多优点,使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素易于消化和吸收,同时适当提高热量,强化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母乳对早产儿营养需要的不足。
但早产儿配方奶缺乏母乳中的许多生长因子、酶和IgA等。
一般来说,适合体重<2000克早产儿的乳类是强化母乳或早产配方奶,而前者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生物学功能都应作为首选。
3. 婴儿配方奶:即普通足月儿的配方,热卡密度67kcal/100 ml。
如果胎龄较大、出生体重> 2000克、无严重并发症、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健康早产儿可以直接使用婴儿配方奶。
脐膨出-巨舌-巨大躯体综合征(Exomphalosmacro-Glossia-Gigantism Syndrome)亦称新生儿低血糖-巨舌-内脏肥大-脐膨出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伴内脏肥大-巨舌-小脑综合征。
1963年首先由Beckwith描述本征,故称Beckwith综合征。
1964年,Weidemann又报告了一家三兄妹均发生本病。
因此,又称Beckwith-Weidemann 综合征。
婴儿配方奶粉每100g含量标准
婴儿配方奶粉是新生儿喂养的重要营养载体,其营养构成和成分含量是关乎婴儿成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因此,每100克婴儿配方奶粉的标准含量是婴幼儿营养健康的首要保证,值得认真研究。
首先,每100克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主要是白蛋白和乳清蛋白,其中白蛋白含量占总蛋白质的70~80%,而乳清蛋白占其余
20~30%,乳清蛋白所含的非氨基酸物质使奶粉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可以有效促进婴儿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每100克婴儿配方奶粉的脂肪含量也很重要,它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并含有大量必需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可以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帮助提高免疫力,抗病能力等。
其次,每100克婴儿配方奶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45%~55%,主要有果糖、乳糖、多糖和糊精,而糖类的种类和含量,则取决于婴儿的年龄和社会发展状况。
比如,对于新生婴儿来说,它的代谢能力还不比成年人强,因此,婴儿配方奶粉中果糖含量应尽量减少,乳糖占95%以上,以保障婴儿肠道细菌的正常运作。
此外,每100克婴儿配方奶粉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钙、铁、锌等,这些物质对着营养和生长发育的整体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婴儿配方奶粉每100克的标准含量至关重要,要求高于一般成年人的食品,因为它们的营养成分布局是围绕婴儿的具体的生长发育而调整的,它不仅调节婴儿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有效保证婴儿的
营养健康。
因此,消费者不仅要购买正规品牌,还要做好批次比对,以确保该批次配方奶粉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婴儿食品标准2023
2023年2月22日起,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简称配方奶)新国标开始实施。
新国标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食品国家安全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三大标准。
新国标将原有的《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拆分成了2个标准,即“较大幼儿”和“幼儿”,等于是将6-12月龄宝宝的口粮标准与12-36月龄宝宝做了细分。
新国标调整了二、三段配方奶中乳糖含量应≥90%的要求,细化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增加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并明确了限制果糖和蔗糖的添加等。
此外,新国标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维生素D、铁、锌等进行了更严格的限量。
同时,新国标还对生产过程、标签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标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三大标准原文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乳基婴儿配方食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基婴儿配方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加油脱盐乳清配料粉、全脂羊奶粉、脱盐乳清粉、乳清蛋白粉为原料,添加复配维生素营养强化剂和复配微量元素营养强化剂、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低聚果糖、碳酸钙,添加或不添加乳铁蛋白、低聚半乳糖、胆碱、牛磺酸、左旋肉碱酒石酸盐,经配料、混合、灌装、包装加工制成的适用于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6月龄婴儿正常营养需求的乳基婴儿配方食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886.214食品添加剂碳酸钙GB1886.2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GB1903.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铁蛋白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的检验GB4806.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GB5009.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GB5009.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5009.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5009.8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的测定GB5009.8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1GB5009.8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的测定2GB5009.8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磷的测定GB5009.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5009.9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铁的测定GB5009.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钙的测定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的测定GB5009.15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6GB5009.15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K的测定1GB5009.1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5009.1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5009.2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5009.25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聚糖的测定GB5009.25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GB5009.2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的测定GB5413.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GB5413.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GB5413.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GB5413.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胆碱的测定GB5413.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GB5413.3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10004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10335.3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卡纸GB107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16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126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34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T14251镀锡薄钢板圆形罐头容器技术条件GB1475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牛磺酸GB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9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T23528低聚果糖GB2379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55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肉碱酒石酸盐GB264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GB264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油脂(发酵法)GB2668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92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氮气GB299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左旋肉碱的测定QB/T2492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第20号关于批准低聚半乳糖等新资源食品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第6号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3分类产品根据配方原料不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5个品型。
奶粉新标准
新国标奶粉主要提升了婴配粉当中宏量营养素含量和质量的要求。
其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当中蛋白质的含量,同时规定2段奶粉当中乳清蛋白的比例应该占到40%以上。
新增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关于碳水化合物的规定,要求2段奶粉当中乳糖应该作为碳水化合物来源的首选,占比应该达到90%以上;3段奶粉当中乳糖的含量应该达到50%以上。
明确限制了果糖、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当中的添加,同时还调整了脂肪的含量,新增了2段奶粉当中亚油酸的含量、α-亚麻酸的含量以及二者比值的范围。
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值也进行了修订,部分调整了最小值或最大值。
调整最显著的是胆碱,从可选择成分变为必须添加成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当中硒、锰也从可选成分变为必须添加成分,还有维生素D的添加量显著提高。
关于国家乳品正常标准中“乳清蛋白〞的讨论1.引言假如对照一下国家乳品正常标准GB10765-2022?婴儿配方食品?,在网上公示的征求意见稿和正式公布稿的话,能够发觉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蛋白质〞名下有一个附注“乳清蛋白〞。
前后两稿,对它的描述措辞略有不同,但对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比率的规定,却完全一致:不低于60%。
具体如下所示:公示稿3的表达是:以乳蛋白及其加工制品为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其中乳清蛋白含量应大于等于60%。
正式公布稿2的表达是: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
对乳清蛋白含量规定的高度一致,是因为在我国婴幼儿奶粉连续发生安徽阜阳和河北三鹿两次重大正常事故后的今天,我们差不多熟悉到关于婴幼儿来讲,他们不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而且需要与母乳成份配比相一致的乳的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
一般情况下,牛乳中的乳清蛋白只占总乳蛋白总量的20%,而人乳高于60%。
因此当“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提议我们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必须追随国际标准同步设定该指标时,其意义不言自明,也无异议。
那么两稿之间毕竟还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呢?2.咨询题的起因: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讨论的内容,在显现给公众的这两个文本里是瞧不到的。
它反映在作为?婴儿配方食品?配套的另一个检验方法标准的“废立之争〞。
即公示稿的5?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清蛋白的测定〔征求意见稿〕?,而那个文本现在差不多被完全“砍〞掉了,因此曾经讨论过的内容,也将可能从此被完全“隐〞往。
在当时制定公示稿的卫生部专家组里,有专家特不专业地提出:那个检验方法只能给出“天然没有变性的乳清蛋白〞含量,不能包含“差不多变性的乳清蛋白〞〔至于局限非乳的含氮物,例如三聚氰胺,所以也不能包括〕在内。
因此,假如企业采纳的原材料或者加工工艺不能保证得到“不变性的乳清蛋白〞,那么由于检验结果不计进差不多变性的那部份“乳清蛋白〞,必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据此认为这将是对企业的不公,并推断认定那个检验方法标准缺少科学性,是错误的,要求砍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问答(修订版)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9.02•【分类】问答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问答(修订版)一、关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这类食品的适宜人群、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要求等有一定特殊性,对其标签内容如能量和营养成分、食用方法、适宜人群的标示等有特殊要求。
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修订目的和背景《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发布实施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以及《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等特殊膳食用食品产品标准。
为确保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标准与现行特殊膳食用食品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相衔接,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我委组织修订了原《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以下简称GB13432-2004),新发布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以下简称GB13432-2013)将于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三、标准的适用范围GB13432-2013适用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标签,包括营养标签。
标准涵盖了对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一般要求,如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及营养标签要求,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
婴幼儿奶粉营养素介绍营养素是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七大类。
本部分主要针对奶粉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常见的营养成分进行汇总、介绍。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材料。
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当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越接近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也就越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如动物性蛋白质中蛋、奶、肉、鱼以及大豆蛋白,因此被称为优质蛋白质。
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讲,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母乳、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
1.乳清蛋白(伊利婴幼儿奶粉均添加)乳清蛋白较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乳清蛋白含60%,酪蛋白含40%,故一段(婴儿配方奶粉)奶粉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为60:40。
2.α-乳清蛋白(珍护、金领冠、普装1段添加)α-乳清蛋白是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具有调节蛋白质平衡,增强免疫系统发育的作用。
同时α-乳清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和半胱(guāng)氨酸,可有效促进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3.β-酪蛋白(珍护、金领冠添加):研究表明,在母乳中,β-酪蛋白约占酪蛋白的80%;在牛乳中,β-酪蛋白仅占酪蛋白的35-38%。
金领冠奶粉(1段),α+β黄金蛋白占比提升15%!给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带来更多呵护。
4.α+β黄金蛋白(存在于金领冠、珍护产品),金领冠1段中α+β黄金蛋白占比提升15%!增强免疫系统发育, 有效促进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激发宝宝自身抵抗力5.牛磺酸(伊利婴幼儿奶粉均添加)可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提高神经传到和视觉机能,同时也是人体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增进消化能力。
6.氨基酸(自然存在于牛奶蛋白质中):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亮氨酸:作用平衡异亮氨酸7.乳铁蛋白(仅金装听装的1、2、3段添加):母乳中的重要成分,有益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帮助宝宝抵抗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侵袭,降低病毒引起的腹泻等婴幼儿常见疾病。
关于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比例的说明
一、关于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为人体提供必需氨基酸等成分。
乳清蛋白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乳汁中,母乳和牛乳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乳清蛋白。
二、国际上关于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的要求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婴儿配方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标准(CODEX STAN 72)中,没有对产品中乳清蛋白的比例提出要求,而推荐以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是否接近母乳作为婴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质量的判定依据。
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均未规定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比例。
三、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要求
我国国家标准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中,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即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大于等于60% 。
该要求主要是参考了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沿用了我国GB10766-1997《婴儿配方乳粉ⅡⅢ》中关于乳清蛋白比例的相关规定。
目前国际上推荐采用氨基酸模式来评价婴儿配方食品的蛋白质质量,在我国的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中,也推荐婴儿配方食品可以参照母乳的氨基酸含量(该标准附录A)来适当添加氨基酸,在保证婴儿配方食品蛋白质含量的同时,提高蛋白质质量。
酪蛋白是牛乳中天然存在的一种主要蛋白质,除了提供人体必需氨基酸外,还可以促进一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目前尚无证据显示酪蛋白跟肠道出血之间的关系。
四、关于乳清蛋白含量的检验方法
我国现有GB/T5413.2-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清蛋白的测定》,该方法利用SDS -聚苯烯酸胺凝胶电泳的原理来进行分离和测定。
但对于经过一定加热处理后的样品,由于蛋白质变性,其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采用湿法生产的婴儿配方食品需要通过杀菌、浓缩干燥喷粉等过程,这一过程会不同程度导致蛋白质变性(这一变性过程不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或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利用电泳方法测定的乳清蛋白与生产过程实际添加量相比,低估5-15%左右。
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有关单位研制新的乳清蛋白的检验方法。
五、关于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和提倡母乳喂养,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科学的母乳喂养。
同时在我国国家标准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中,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明“对于0~6月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本产品”,进一步强调了应首先选择母乳喂养婴儿,只有当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时,才选择婴儿配方食品来合理喂养婴儿,以保证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