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理零培【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9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6)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有瘳(chōu)渣滓(zǐ)黥(qíng)布诞淫厥佚(yì)B.酤(gū)酒深堑(qiàn)不肖(xiào)子孙靡(mǐ)不毕见C.狎侮(xiá rǔ)糗(qiǔ)粮晦(huì)暝(míng)啜(chuō)其醨(lí)D.縢(téng)匮(guì) 鸱(chī)鸮(xiāo) 惨怛(dá)皭(jiào)然2、下列选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癞蛤蟆想吃天鹅肉B.不为五斗米折腰C.吃一堑,长一智D.初生牛犊不怕虎3、北京市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已进入第12年,学校为古琴、昆曲、木偶戏、评书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机巧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C.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D.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4、小林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遇见<遇见>》《书虫诞生记》《对话孔子》《诸葛亮的治国之道》②《同桌的你》《第一次演话剧》《奔跑吧,兄弟》《首博参观记》③《“脱欧”与“留欧”》《瑞士人为什么拒绝“发钱”》《大白、闪电是“文化入侵”吗》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七嘴八舌C.读书万卷那些花儿七嘴八舌D.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5、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合纵是指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
连横是指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
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轻言转行或跨界在中国影视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创作风气也逐渐滋生成长起来,所生产出来的影视作品鱼龙混杂,既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也不乏偷工减料、广受诟病的质量低劣之作。
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影视创作实践中去,从而使国产影视剧与观众建立起更加稳固且充满信任的关系,成为影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工匠精神乃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为产品的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对与其工作相关的某一方面专业品质的不懈追求与顽强坚守。
具体而言,就是他们在向社会创造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过程中会以一种高度专注、近乎苛刻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或服务能力,使之精益求精、臻于完美。
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不会左顾右盼、朝秦暮楚,总是幻想找到一步登天的终南捷径。
哪怕只是一件在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也会将毕生的志趣和难以想象的精力贯注其中,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日复一日地将之做到极致。
具体到影视创作领域,工匠精神首先体现为从业者有长期甚至终生心无旁骛地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无怨无悔的志趣。
这意味着,无论从事影视生产的哪个行当,他们都不能受一时的利益诱惑就轻言转行跨界,而是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本位工作,立足于专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取代的位置上,为影视艺术提供丰厚而独特的养分。
影视市场的高热不退带动作品的产量激增,也将人才短缺这一棘手难题推上了台面:编剧、摄影等高端专业人才难觅,因为好多人转行去当了导演,甚至自组公司拍起了电影;与此同时,一些圈外人士眼见影视产业有利可图,遂凭借自己的“圈粉”能力跨界“触电”,摇身一变成为了导演或制片人,搭班子拍起影视剧,这进一步加剧了非导演类行家里手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
于是,大批缺乏经验的新人仓促上阵。
由于缺乏训练与积淀,其作品大多艺术水准低下。
结果,一些好不容易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创作技艺与经验无法传承下去,使创作无法形成有效的积累和生长。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无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勖勉(xù) 殒身不恤(xù) 发难(nàn) 排忧解难(nán)B.吐哺(bǔ) 衡阳之浦(pǔ) 鲜见(xiǎn) 屡见不鲜(xiān)C.搠倒(shuò) 横槊赋诗(shuò) 瞋目(chēn) 遥岑远目(chén)D.犄角(jī) 掎角之势(jī) 饯别(jiàn) 天梯石栈(zhàn)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推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C.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D.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给下面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微博的出现,形成了一种不均衡的信息传播态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影响青年群体住房租买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两类,即价格因素和社会因索。
前者主要体现在当期房价、房价预期、收入水平、收入预期、所处城市、文化程度等相关层面,而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婚姻、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心理需求等其他层面。
当然,不论其购房状况如何,住房对于青年群体而言无疑是“大件”消费。
住房的“租”与“购”看似可互为替代,但很多租房者对其租住现状并不满意,房屋租赁市场失控,这些必然加剧住房买卖市场的竞争。
那么到底该如何缓解青年群体的购房压力、改善居住条件呢?一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给住房和婚姻“松绑”,以此缓解婚龄青年的购房压力。
二是要推行因城施策、分类治理的方法,地方政府应该用政策手段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进一步改观房价预期。
三是要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住房租赁市场:通过出台更为缜密的管理条例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住房租赁平台: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手段弱化住房的社会附加属性,为租房者在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创造更多的便利,真正提高住房“租”与“买”的可替代性.四是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等住房金融制度的保障作用,更好地发挥以公积金为代表的金融政策在支持青年群体住房消费层面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青年群体住房租买选择及其购房压力研究》,《调研世界》2018年第4期)材料二:欧美发达国家,住房市场早就实现了租售并举。
居民住房自有率不高,租房意识较强,而租金回报率普遍在 2.5%~5%之间。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租房率和租金回报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租赁市场有着极大潜力。
近年来一些城市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纷纷降低落户门槛,出台各种吸引人才的措施。
这在刺激租房需求不断上涨的同时,也预示着租赁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相关调查显示,随着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居住观念的变化,年轻人对买房的执念在松动。
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A.反问反问拟人拟人B.设问借代比喻拟人C.反问比喻拟人比喻D.反问借代比喻拟人【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运用的是反问修辞;(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3)“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运用的是比喻修辞;(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
据此,答案为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2019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1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8.9亿元。
B.生态环境的强势逆转、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增速,这三者同时呈现,国外观察家称其为超级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北京奇迹”。
C.根据去年11月的一份调查显示,由于传感器坚持机头太高,被称为机动特性增强系统的自动化系统随即被启动,从而导致飞机失灵。
D.不仅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会在言传身教中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会在润物无声中助孩子立起人生坐标。
【答案】A【解析】【详解】B项,搭配不当,将“增速”改为“提升”。
C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D项,语序不当,“不仅”放在“家教”后面。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
(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A.反问反问拟人拟人B.设问借代比喻拟人C.反问比喻拟人比喻D.反问借代比喻拟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1)“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运用的是反问修辞;(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3)“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运用的是比喻修辞;(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
据此,答案为D。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洪宗礼先生说,没有实践,教材编写便缺了源头活水....。
C.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纷杂而来。
使用正确。
B源头活水: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使用正确。
C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褒贬误用。
使用错误。
D沁人心脾:指吸入芳香、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常用以形容优美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使用正确。
据此,答案为C。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______)《陋室铭》)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
江西省上饶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4分)1. (1分) (2019高一下·静海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萧瑟盗拓发髻遥岑远目舞榭歌台B . 巷陌迄今销魂玉枕纱厨修戚相关C . 天堑罗绮珠矶吟赏烟霞唉声叹气D . 推衍休憩嬉戏冠冕堂皇繁文缛节2. (1分)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信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 . 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C . 韩鹏力挺错失机会的朱挺:“对年轻队员来说,这无可厚非,这次错过两个机会,但下一场比赛,他可能两个机会都抓住。
”D .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3. (1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 . 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
”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C . 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D . 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军之职),分出去另过。
4. (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近日,长春市南湖公园内的30余组雪雕作品已接近完工,形态各异的雪雕成为“北国春城”的一道美景,深受市民所喜爱。
B . 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截至17时,全国共有近6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购买火车票。
当中,长春乘客用支付宝购买的就超过4100人次。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59分)(一)课内文言文部分(23分)1.选出加横线实词意义错误的一项()(3分)A.身七十余战身:亲身参加B.田父绐曰绐:欺骗C. 缦立远视缦:萦绕D. 族秦者秦也族:灭族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3分)A.六王毕,四海一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下列各组句子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B.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C.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D.左,乃陷大泽中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燕、赵之收藏..之心,日益骄固⑥用之如..⑤独夫..,韩、魏之经营泥沙..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多于市人之言语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5.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范之作。
6.课内文言文翻译(8分)(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019-2020学年江西上饶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山东省发布的《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成为国内首个餐饮业分餐制省级地方标准,其中专门明确了公筷公勺设计标准,让顾客面对两双筷子时不再“难辨雌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家、教授萧放介绍,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在汉魏之前都是分餐制,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
那时饮食简单,就是一锅煮,一个人就有一个小陶鬲。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介绍,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人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
无论是《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记录,还是东汉晚期壁画《宴饮观舞图》里一人一案、踞坐宴饮的描绘,都清晰可见分餐制在古代饮食礼仪中的主流地位。
随着农业社会的进步,同时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带来他们围坐一炉进餐的饮食习惯,分餐与共食开始并存。
正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既有分餐,也有共食的座次安排。
(摘编王君平《分餐是个好习惯》,《人民日报》2020.05.02)材料二:近日,张文宏医生提倡“分餐制”:传统中餐,大家习惯于用筷子在公共莱盘里夹菜,其优点是进餐气氛亲密、其乐融融;而缺点是一双筷子既夹菜,又直接进口,在每次夹菜之余,都会有少量唾液沾染在筷子头上,然后进入公共莱盘。
现代医学证明:唾液中有大量细菌,在患流感之类病毒性疾病时,还会有病毒等病原体,尤其是引发胃溃疡的幽门螺旋菌,通过口口相传的概率相当大。
事实上,“分餐制”,对时下在抗击“新冠疫情”背景下重启经济,尤其是重振餐饮业的意义很大,我们每人都应该重视起来。
当然,也应该对餐饮行业提出运营管理规范:在保持传统中餐的圆桌式聚餐、向心式布菜、觥筹交错式取菜宴饮等习惯的同时,推广“两级取菜”,杜绝唾液交换,使中餐餐饮不但美味,而且更加卫生、健康。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此成为中国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