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之后的中国资本市场
1
中国股票市场的过去十年
过去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较为沉重,未来可能的改革思路仍然 是“可支付成本的改革。” 十六大报告的第二部分: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 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 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 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占交易额的 市场份额 (百分比)
6.3 5.8 5.0 4.7 4.5 3.8 2.6 2.5 1.6 1.6
* 包括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的证券部
** 包括A股和基金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
14
中国券商的长期不况
• 券商的严重不充分竞争 • 中外合资券商的空洞性 • 券商退出机制的难度 • 和银行业相比的巨大风险 • 不可能的金融控股或者转型
250%
200%
英国
150%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美国
100%
中国50%
台湾 泰国
菲律宾 印尼
0%
0
韩国
20,000
40,000
人均GDP(美元)
* 流通股只占33%
资料来源:FIBV; 中国证监会; EIU; 香港证交所
3
交易量的历史增长,1993-2001
交易总额* 10亿美元
751
93-00年递
增率=50%
证券公司
市场份额 百分比
7
6
国泰君安
银河
5
南方
申银万国
海通
4 华夏
3
天同 大鹏
广发
2
国通 广东联合
国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