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楼联梁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4
科技大楼联梁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一、施工方案概述
为确保科技大楼联梁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安全、高效进行,本文拟定施工方案
计算书,详细阐述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计算内容及措施。
二、施工场地和脚手架概况
科技大楼为一座现代化建筑,悬挑部位需要悬挑脚手架进行支撑。
脚手架材料
选用联梁型钢,以确保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三、施工方案细则
1. 脚手架设计参数计算
•承重能力计算:根据实际工程要求,计算悬挑部位的负荷及脚手架的承重能力要求。
•支撑方式设计:设计支撑方式,确保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
•悬挑长度计算: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悬挑部位长度,进行悬挑脚手架的设计计算。
•横梁间距计算:确定横梁的间距,保证脚手架搭设的牢固性。
2. 安全措施计算
•风险评估:分析悬挑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措施。
•紧急预案: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撤离和救援预案,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 施工流程计划
•脚手架搭设计划:制定脚手架搭设的具体计划和时间安排。
•材料调配计划:按照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的调配和使用。
四、施工方案实施
根据上述计算和细则,科技大楼联梁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已经制定完毕。
在实施过程中,施工方案的各项内容将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以确保施工的高效、安全进行。
五、总结
科技大楼联梁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为施工提供了详实的指导和计算依据。
在实际执行中,将密切关注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完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引言型钢悬挑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施工设施,它能够在高空作业中提供稳固的支撑和安全保障。
本文将从悬挑脚手架的选择、搭建、验收等方面,详细介绍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方案。
二、型钢悬挑脚手架的选择1. 材料选择悬挑脚手架的主要材料是型钢,型钢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适合悬挑脚手架的搭建。
2. 规格选择在选择型钢悬挑脚手架时,需要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和悬挑距离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尺寸,确保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施工流程1. 监理单位验收在搭建型钢悬挑脚手架之前,首先需要由监理单位对搭建方案进行验收,确保搭建方案符合安全规范。
2. 桩基施工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桩基施工是搭建过程中的第一步,需要选取合适的基础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桩基的牢固性。
3. 钢梁安装在桩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型钢悬挑脚手架的钢梁安装,确保钢梁的连接牢固,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
4. 主体搭建随后进行型钢悬挑脚手架的主体搭建,按照搭建方案逐步进行搭建,确保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型钢悬挑脚手架的验收1. 结构验收悬挑脚手架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结构验收,检查主体结构是否符合搭建方案的要求,是否存在破损等情况。
2. 安全验收除结构验收外,还需要进行安全验收,检查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固定性、抗风能力等安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五、结语型钢悬挑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上不可或缺的施工设施,正确搭建和使用悬挑脚手架对保障施工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介绍的施工方案,希望能够对悬挑脚手架的搭建和验收提供一定的参考,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使用材料执行的标准 (1)1.3外架质量执行标准 (1)2. 工程概况 (2)3. 脚手架材料的选用 (4)4. 施工准备 (6)5. 材料准备 (6)6. 搭设方式 (7)7. 脚手架质量保证措施 (9)8. 安全生产措施及操作要求 (9)8.1安全生产措施 (9)8.2操作要求 (9)9. 脚手架搭设方法 (10)10.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21)11.外墙悬挑型钢穿墙洞眼处封堵施工技术要求 (37)12.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38)13. 脚手架的维修与保护 (38)14. 脚手架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38)15. 附脚手架的拆除方案 (39)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2使用材料执行的标准1.3外架质量执行标准2. 工程概况2.1项目基本概况工程名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语音云大厦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外架分包单位:安徽娄氏脚手架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合肥市高新区永和路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基地内本工程语音云大厦为26层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47136.69㎡;地下建筑面积为:5090.32㎡;基底面积为2926.40㎡;建筑物总高度为:103.6m,地下一层层高为:4.7m,地上一至二十六层层高为:3.8m,屋面构架为:4.5m,室内外高差为:0.3m,檐口高度为99.1m,则该工程脚手架搭设高度为0.3+99.1+4.5+1.2防护=104.8m。
悬挑脚手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悬挑架六次,搭设高度分别如下:备注:本方案仅介绍悬挑脚手架体系,落地式外双排脚手架搭设详见《科大讯飞语音云大厦项目建设工程落地式外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1、语音云大厦挑板部位采用6m工字钢进行悬挑;悬挑2.5m,内置3.5m;采用双道14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验算附后;2、裙房与主楼交接处七层外架落于标高为23.1m七层顶板上,搭设高度为:3.8m;3、二十四层东侧F-J轴线重新悬挑;悬挑高度为:3.8×3+4.5+1.2-0.3=16.8m4、为了预防高坠事故和上下交叉施工安全,故在每次悬挑梁处分别用多层板做封闭隔离防护。
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1)第二节工程概况 (1)一、建筑概况 (1)二、方案概况 (2)三、脚手架方案的选择原则 (2)第三节施工部署 (3)一、劳动力计划 (3)二、材料投入计划 (3)2.1脚手架搭设材料要求 (3)2.2材料投入计划 (4)三、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5)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 (6)一、施工流程 (6)二、施工工艺 (6)1.1技术参数 (6)1.2架体搭设 (6)1.4架体使用 (7)1.5架体拆除 (7)1.6架体验收 (8)三、构造及技术措施 (12)3.1型钢脚手架的选择 (12)3.2钢丝绳的选择 (13)3.3立杆 (14)3.4大横杆(纵向水平杆) (15)3.5小横杆(横向水平杆) (15)3.6剪刀撑与斜撑 (16)3.7脚手板 (17)3.8连墙件 (18)3.9防护措施 (19)3.20挡脚板 (19)3.11扣件 (19)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0)一、组织管理措施 (20)二、脚手架施工主要危险源 (20)三、技术保证措施 (22)3.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措施 (22)3.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22)3.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23)3.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23)3.5临时用电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 (24)四、监测监控 (24)第六节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6)一、项目应急响应小组 (26)二、应急救援联系方式 (27)第七节钢梁悬挑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 (29)一、计算依据 (29)二、脚手架参数 (29)三、横向水平杆验算 (31)1、抗弯验算 (32)2、挠度验算 (33)3、支座反力计算 (33)四、纵向水平杆验算 (33)1、抗弯验算 (34)2、挠度验算 (35)3、支座反力计算 (35)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35)六、立杆稳定验算 (35) (36)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 (36)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13、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36)4、风荷载统计 (36)5、荷载组合立杆荷载组合 (36)6、稳定系数的计算 (37)7、立杆稳定的验算 (37)七、连墙件承载力验算 (37)八、悬挑钢梁验算 (38)1、计算简图 (38)2、荷载统计 (38)3、抗弯强度、整体稳定验算 (39)4、抗剪强度验算 (40)5、悬挑钢梁的挠度验算 (40)6、固定钢梁的U形拉环(或螺栓)强度验算 (40)7、钢梁固定点下楼板的负弯矩钢筋计算 (41)8、悬挑钢梁前搁置点下混凝土强度的验算 (41)悬挑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据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20-202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0、《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11、《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3、《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14、《建筑工程施工手册》(第五版)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6、《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17、***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8、***项目施工图纸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建筑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单位***勘查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位于***省***市***新区。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1. 引言
1.1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悬挑脚手架计算书的模板范本,以供参考使用。
1.2 悬挑脚手架是一种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支撑设备,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悬挑脚手架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悬挑脚手架计算基础
2.1 悬挑脚手架的定义和特点
2.2 悬挑脚手架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2.3 悬挑脚手架的施工要求和安全标准
3. 悬挑脚手架计算步骤
3.1 确定悬挑脚手架的使用条件和工作荷载
3.2 确定悬挑脚手架的几何参数和结构布置
3.3 进行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
3.4 进行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
3.5 进行悬挑脚手架的结构材料选择和验算
4. 悬挑脚手架计算实例
4.1 实例一:悬挑脚手架的水平荷载计算
4.2 实例二:悬挑脚手架的竖直荷载计算
4.3 实例三: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
4.4 实例四: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
5. 悬挑脚手架计算结果和结论
5.1 悬挑脚手架的工作荷载和几何参数
5.2 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3 结论和建议
6. 附件
6.1 悬挑脚手架的平面布置图
6.2 悬挑脚手架的荷载分布图
6.3 悬挑脚手架的验算表格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7.1 施工安全法:指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施工安全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7.2 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指国家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项要求和规范的文件,用于指导和监督施工工作。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0.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50米,立杆的步距1.75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50米,水平间距3.0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30kN/m2,按照铺设10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0.600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8号工字钢,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2.5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3.50米。
悬挑水平钢梁上面的联梁采用[12.6号槽钢U口水平,相邻悬挑钢梁之间的联梁上最多布置2根立杆。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拉杆与建筑物拉结,最外面支点距离建筑物2.00m。
而拉杆采用钢丝绳。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1.050/2=0.157kN/m活荷载标准值Q=3.000×1.050/2=1.575kN/m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157=0.235kN/m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575=2.205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矩为M1=(0.08×0.235+0.10×2.205)×1.5002=0.538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矩为M2=-(0.10×0.235+0.117×2.205)×1.5002=-0.633kN.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0.633×106/4729.0=133.931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 q1=0.038+0.157=0.196kN/m活荷载标准值 q2=1.575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196+0.990×1.575)×1500.04/(100×2.06×105×113510.0)=3.663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架体设计、搭设与拆除 (2)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 (2)2.2外架结构构造 (2)2.3外架防护构造 (3)2.4脚手架的拆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三、脚手架材质要求 (4)3.1钢管 (4)3.2扣件 (4)3.3脚手板 (4)3.4连墙件 (4)3.5安全网 (5)四、外脚手架的验收、使用与保养 (5)五、安全管理 (6)六、计算书 (6)七、质量保证措施 (22)八、安全管理制度 (22)一、工程概况:焦作市中亚小区2#楼位于焦作市岭南路中段,由焦作易元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筑面积约10869.27平方米,设计由河南华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地下二层,地上17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储藏室,地上16层为住宅;室内外高差0.100m;建筑高度49.400m,工程地质勘察焦作市神龙水文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由于需要及时进行基础回填土,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型钢悬挑脚手架。
本方案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以及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二、架体设计、搭设与拆除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
外架搭设时,严格按照规范对材质、搭设顺序的要求进行,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对外架搭设的安全操作要求,保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以确保外架搭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2.2外架结构构造本工程悬挑脚手架采用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架体距离墙面400㎜,架体宽度1200㎜,立杆间距1500㎜,大横杆步距外侧1800㎜,内侧1800㎜。
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根据立杆间距,分出立杆位置。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编者:一、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底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从第2层4.50m~22.5m,22.5~顶采用两次悬挑型钢脚手架;女儿墙顶标高为38.70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分别为18m、17.2 米,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50米,立杆的横距为0.800米,横杆的步距为1.80 米;内排架距离墙距离为0.2米;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1 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连墙件布置:竖向间距按层高 3.0米,水平间距按3跨4.50 米,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单扣件连接;吉工注:1、《扣规》规定,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2、《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化管理实用手册》(以下简称《标化》)要求:悬挑架每段容许搭设高度小于18m;现在已形成了悬挑脚手架的标准做法,即:立杆横距0.8m立杆纵距1.5m内立杆与墙面的间距0.2m连墙,竖向每层、水平小于6m3、《扣规》6.2.1条,第2款第3项,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所以本案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可以采用1 根,我以前用2根;现在工地也只用一根;4、有的考虑楼层周边梁支模而增大内立杆与墙的间距,常见的为0.45m左右,这种情况折模后要封闭内立杆与墙的间隙;5、“椒建规[2009]45号”,脚手架(一)严格执行钢管、扣件分色管理制度;(二)严禁不同受力性质的脚手架混搭;(三)脚手架搭投应及时跟上楼层施工进度。
(四)有地下室的建筑,考虑到地下室防水施工和土方回填,一层难以搭设脚手架的须规范设置临边防护。
从二层面开始必须搭设悬挑脚手架。
本案就是尊从上述第(四)条的做法;6、“台建规转[2003]17号” 按照省厅规定,严格界定钢管、扣件的使用范围。
住宅工程型钢悬挑脚手架(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架体验算一、脚手架参数二、荷载设计立杆稳定性)计算简图:立面图侧面图三、纵向水平杆验算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纵向水平杆在上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4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107800横杆弹性模量E(N/mm2)206000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4490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2×(0。
033+G kjb×l b/(n+1))+1。
4×G k×l b/(n+1)=1。
2×(0.033+0.1×0。
9/(4+1))+1.4×3×0。
9/(4+1)=0。
818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0.033+G kjb×l b/(n+1))+G k×l b/(n+1)=(0.033+0。
1×0。
9/(4+1))+3×0.9/(4+1)=0.591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 max=0。
1ql a2=0。
1×0.818×1。
52=0。
184kN·mσ=M max/W=0.184×106/4490=40。
96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0.677q’l a4/(100EI)=0。
677×0。
591×15004/(100×206000×107800)=0.913mmνmax=0。
913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
钢梁悬挑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7、《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二、脚手架参数(图1)立面图(图2)剖面图三、横向水平杆验算由于纵向水平杆上的横向水平杆是均等放置的缘故,横向水平杆的距离为l a/(n+1),横向水平杆承受的脚手板及施工活荷载的面积。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2×(g+g K1×l a/(n+1))+1.4×Q K×l a/(n+1)=1.2×(0.033+0.35×1.5/(2+1))+1.4×3×1.5/ (2+1)=2.35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 K=g+g K1×l a/(n+1)+Q K×l a/(n+1)=0.033+0.35×1.5/(2+1)+3×1.5/(2+1)=1.708kN/m 根据规范要求横向水平杆按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验算,故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图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受力简图(图4)弯矩图M max= 0.318kN·mσ=M max/W=0.318×106/4490=70.81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图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受力简图(横杆)(图6)挠度图νmax=1.191mm≤[ν]=min[l b/150,10]=7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由于支座反力的计算主要是为了纵向水平杆的验算,故须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V= 1.48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V K=1.076kN四、纵向水平杆验算由上节可知F=V,F K=V Kq=1.2×0.033=0.04kN/mq K=g=0.033kN/m由于纵向水平杆按规范规定按三跨连续梁计算,那么施工活荷载可以自由布置。
科技大楼联梁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品茗软件大厦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杭州市文二路教工路口;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以及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一、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24 m,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5m,立杆的横距为1.05m,立杆的步距为1.8 m;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25 m;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根;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 150.00 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连墙件布置取两步两跨,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3 m,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荷载(kN/m2):3.000;脚手架用途: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 层;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云南昆明市,基本风压0.27 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214;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kN/m):0.1248;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4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自重标准值(kN/m2):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13 层;脚手板类别:冲压钢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木脚手板挡板;5.水平悬挑支撑梁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5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 2.3 m。
悬挑水平钢梁上面的联梁采用 12.6号槽钢槽口水平。
锚固压点螺栓直径(mm):12.00;楼板混凝土标号:C35;主梁间距相当于立杆间距的倍数:2倍;6.拉绳与支杆参数支撑数量为:1;钢丝绳安全系数为:3.500;钢丝绳与墙距离为(m):3.300;悬挑水平钢梁采用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最里面面钢丝绳距离建筑物 0.8 m。
二、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5 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1.05/(2+1)=0.105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1.05/(2+1)=1.05 kN/m;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5+1.2×0.105=0.168 kN/m;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1.05=1.47 kN/m;图1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图2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强度验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q1l2 + 0.10q2l2跨中最大弯距为 M1max=0.08×0.168×1.52+0.10×1.47×1.52 =0.361 kN·m;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M2max = -0.10q1l2 - 0.117q2l2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0.10×0.168×1.52-0.117×1.47×1.52 =-0.425 kN·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 =Max(0.361×106,0.425×106)/4730=89.852 N/mm2;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 = 89.852 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νmax = (0.677q1l4 + 0.990q2l4)/100EI其中:静荷载标准值: q1= P1+P2=0.035+0.105=0.14 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Q =1.05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为:ν =0.677×0.14×15004/(100×2.06×105×113600)+0.990×1.05×15004/(100×2.06×105×113600) = 2.454 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2.454 mm 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500/150 mm与10 mm,满足要求!三、小横杆的计算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0.035×1.5 = 0.053 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1.05×1.5/(2+1)=0.158 kN;活荷载标准值:Q=3×1.05×1.5/(2+1) =1.575 kN;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53+0.158)+1.4 ×1.575 = 2.458 kN;小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 qmax = ql2/8M qmax = 1.2×0.035×1.052/8 = 0.006 kN·m;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 pmax = Pl/3M pmax = 2.458×1.05/3 = 0.86 kN·m ;最大弯矩 M = M qmax + M pmax = 0.866 kN·m;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 / W = 0.866×106/4730=183.099 N/mm2;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 =183.099 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qmax = 5ql4/384EIνqmax=5×0.035×10504/(384×2.06×105×113600) = 0.024 mm ;大横杆传递荷载 P = p1 + p2 + Q = 0.053+0.158+1.575 = 1.786 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pmax = Pl(3l2 - 4l2/9)/72EIνpmax = 1785.6×1050×(3×10502-4×10502/9 ) /(72×2.06×105×113600) = 3.135 mm;最大挠度和ν = νqmax+ νpmax = 0.024+3.135 = 3.159 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 3.159 mm 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050/150=7与10 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2.5):R ≤ R 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 kN;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 0.035×1.5×2/2=0.053 kN;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 = 0.035×1.05/2=0.019 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 = 0.3×1.05×1.5/2=0.236 kN;活荷载标准值: Q = 3×1.05×1.5 /2 = 2.362 kN;荷载的设计值: R=1.2×(0.053+0.019+0.236)+1.4×2.362=3.677 kN;R < 8.00 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五、脚手架立杆荷载的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248kN/mN G1 = [0.1248+(1.50×2/2)×0.035/1.80]×24.00 = 3.703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0.3kN/m2N G2= 0.3×13×1.5×(1.05+0.2)/2 = 3.802 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kN/mN G3 = 0.14×13×1.5/2 = 1.365 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 kN/m2N G4 = 0.005×1.5×24 = 0.18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 G = N G1+N G2+N G3+N G4 = 9.051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 Q = 3×1.05×1.5×2/2 = 4.725 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 = 1.2 N G+0.85×1.4N Q = 1.2×9.051+ 0.85×1.4×4.725= 16.484 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1.2N G+1.4N Q=1.2×9.051+1.4×4.725=17.476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 k=0.7μz·μs·ω0其中ω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ω0 = 0.27 kN/m2;μ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μz= 0.74;μ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0.214;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W k = 0.7 ×0.27×0.74×0.214 = 0.03 kN/m2;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为:M w = 0.85 ×1.4W k L a h2/10 = 0.85 ×1.4×0.03×1.5×1.82/10 = 0.017 kN·m;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 = N/(φA) + M W/W ≤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6.484 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 = N/(φA)≤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N'= 17.476kN;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 = 1.59 c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 k = 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μ = 1.5 ;计算长度 ,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 = 3.118 m;长细比: L0/i = 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 l o/i 的结果查表得到:φ= 0.188立杆净截面面积: A = 4.5 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3 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考虑风荷载时σ = 16483.59/(0.188×450)+17309.739/4730 = 198.501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198.501 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不考虑风荷载时σ = 17475.84/(0.188×450)=206.57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206.57 N/mm2大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不满足要求!建议减少脚手架"纵距"或"横距",或降低脚手架搭设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