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茯砖茶水溶性氟浸出量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4
收稿日期:1999-10-18 修订日期:2000-02-26作者简介:白学信(1947—),男,四川省卫生防疫站,地方病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研究。
文章编号:1000-369X (2000)01-0077-03砖茶高氟的原因调查白学信(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成都610031)关键词:砖茶;含氟量;调查Key words :Brick tea ;Fluorine content ;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TS 272.2 文献标识码:B 藏民因饮用砖茶而引起氟中毒的现象,已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
众所周知,茶科植物是自然界的高氟植物,而一般的茶叶含氟量远不会引起中毒。
那么,藏民饮用砖茶引起氟中毒的原因何在?为什么砖茶含氟量特别高呢?现据我们1986年对四川的雅安、荣经、都江堰、北川等砖茶生产地的茶园环境、茶树、茶厂加工流程及配料等的调查结果,简报如下:1 四川砖茶的生产概况四川的砖茶又称边茶(边贸茶)。
以产地和生产工艺不同分为两类,即南路边茶,如雅安、荣经等茶厂生产的“康砖”、“金尖茶”(前者含梗8%,后者含梗15%),其工艺流程为揉捻、发酵、烘干、配料、成型、包装,主要销往西藏和甘孜州;西路边茶如都江堰茶厂、北川茶厂生产的“获砖”、“方包”或马茶(前者基本不含梗或含梗16%,后者含梗60%),其工艺流程为碎料、蒸堆、炒青、成型、发花、缓慢烘干、包装,主要销往青海和阿坝州。
砖茶原料主要是老茶叶、“红苔绿梗”、老茶梗和条茶。
2 砖茶生产区茶园的环境质量据对雅安中里茶园、荣经冯家坝茶园,都江堰石碑岗茶园和北川候家坪茶园的环境调查,这些茶园均处于海拔700—980m ,周围无工厂污染,土壤中的水溶性氟含量为0.39—2.05mg /L 。
3 茶树品种及茶树不同部位含氟量的差异 上述四个产区的茶园,主要的茶树品种为云南大叶种、福建小叶种和本地种。
可以看出,品种间的含氟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同部位间含氟量差异更甚,尤其是老叶与嫩叶之间的差异达12—36倍,茎梗中的含氟量较低。
89茯砖茶降氟工艺研究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Key words1. 材料与仪器 1. 1材料 1.2仪器2. 实验方法2.1茶叶中氟含量测定2.2散茶水浸降氟处理 2.3茶叶中水浸出物测定 2.3. 1测定步骤2. 3.2结果计算 2. 4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测定 2. 4.1试液制备2. 1. 1 测定2. 1.2 校准曲线2. 1. 3 结果计算2. 4. 2测定892. 4. 3咖啡碱标准曲线的制作2. 4.4结果讣算2.5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2. 5.1试液制备 2.5.2测定 2. 5.3结果计算 3, 实验结果与分析4.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103. 1水浸对茶叶氟含量的影响 3.2 水浸对茶叶茶水浸出物的影响 3.3 水浸对茶叶咖啡碱含量的影响 3.4 水浸对茶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3.5 综合考虑水浸对茶叶氟含量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10 ••茯砖茶降氟工艺研究摘要:本课题主要研尢了水浸处理茯砖茶原料黑毛茶•不同水浸温度和水浸时间对茶叶氛含量、水浸出物、茶多酚以及咖啡因的影响,以求寻找出散茶水浸降氟处理的最佳温度及时间。
氟含量的测定采用常用的氛离子选择电极法,其它成分的测定则采用国标法。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温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茶叶氟含量显著下降,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也受到影响。
茶叶经过7CrC水处理2niim茶叶氟含量显著下降,而主要的品质成分可得到较好保留是本实验的结论。
关键词:茯砖茶:降氛:水浸Study on the Craft of Reducing Fluorine in Fu Brick TeaAbstract: The subject mainly research the influence which the different flooding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flooding time on (he content of fluoride.water extract.polyphenols and caffeine when flooding the black Maocha which is the raw materials of fu brick lea. so that we can find out the best flooding condition to reduce the content of fluorine in fu brick tea. The test method of fluorine in tea is electrode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fluorine ion, and the test method of other components in tea is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Experimeni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water temperature and processing time extended, lea fluoride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its main chemical composilion is also affected. That te a after 70 °C water treatment 2 minuters. tea fluorine 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main quality components can be better retained is the experimeniai conclusion.Keywords: Fu brick tea: reduce fluoride; flooding氟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每日约需要摄入l・0~l・5mg 的氟。
砖茶含氟量测定方法实验研究
于光前;石玉霞;孙殿军
【期刊名称】《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年(卷),期】2001(16)2
【摘要】目的研究建立砖茶氟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砖茶氟含量。
结果沸水浴加热,水浸提砖茶样品,总离子强度缓冲液的柠檬酸钠浓度为120g/L,电极法测定样品含氟量;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4.0%,平均变异系数CV=1.02%(0.51%-1.61%);测定国家茶叶标准物质氟含量与标准值相符。
结论本实验方法测定砖茶样品氟含量结果可靠,操作简便,有实际应用意义。
【总页数】3页(P65-67)
【关键词】砖茶;总离子强度缓冲液;氟含量;测定;实验研究
【作者】于光前;石玉霞;孙殿军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氟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54
【相关文献】
1.砖茶含氟量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比较 [J], 徐建峰;许凌;周卫龙
2.桑叶含氟量测定方法的比较试验 [J], 徐林生;顾晓山;翁荣林;邹建芬
3.砖茶含氟量综述 [J], 孙殿军;孙玉富
4.地方性氟中毒与环境含氟量关系的研究Ⅱ.煤炭、粮食及空气含氟量与氟中毒的关系,兼论各类病区的氟素来源问题 [J], 田兆顺
5.桑叶含氟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J], 张至庆;戴松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种茶类茶叶中氟含量及茶氟浸出规律的试验研究[整理版]茶平均氟含量达 416. 38 mg/kg ,含量最低的花茶平均氟含量只有 129. 15 mg/kg。
含氟量最高的单种茶叶是二级红茶,达649.68 mg/kg ,最低的是茉莉花茶,只有 82. 93 mg/kg。
普洱茶属于黑茶的一种,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普洱茶的茶叶一般较为粗大。
一般来说,选自成熟粗大的老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含氟量较高,因为很多研究表明,氟在茶叶中的积累随着叶片的生长不断增多,嫩叶氟的积累量最低,成熟叶片氟的积累量较高,而老叶的氟积累量最高[3]。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类,本试验选取的二级红茶是一种档次较低的红茶,制作原料也是选取质量较低的大叶粗茶,因此在 24 种茶叶里氟含量最高。
花茶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在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所制成的茶类[4]。
花茶一般含氟量较低,本试验中,花茶平均氟含量只有129. 15 mg/kg ,最低的茉莉花茶氟含量只有 82. 93 mg/kg。
5类茶类水浸出氟含量大小顺序与全氟含量相似,为普洱茶>红茶>乌龙茶>绿茶>花茶,与全氟含量略有不同的是,乌龙茶水浸氟含量要略大于绿茶。
水浸氟含量最高的茶叶是普洱茶类的七子饼茶和茶末粒,均为 182. 43 mg/kg。
水浸氟含量最低的是康乃馨花茶,为22.78 mg/kg。
从表1 中结果可以看出,茶叶中的氟并不能全部被水浸出来。
从测定结果看,水浸出氟量只占茶叶全氟量的 12.8%~56.6%,平均为32.7%。
根据这个比例,我们可以在测定茶叶全氟含量的条件下,估算出茶叶水浸出氟的含量,进而作为饮茶摄氟量的计算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 WHO)提出,人均每天适宜的氟摄入量为2.5 ~4.0 mg ,我国卫生部 1986 年制订的初级卫生保健规定的氟摄入量最高限额为 4 mg/d。
陈化时间对泾阳茯砖茶品质及抑制α-淀粉酶与脂肪酶效应的影响郭爽爽;唐磊;黄荣浩;肖罗丹;肖斌;周天山【摘要】为研究陈化时间对泾阳茯砖茶品质和抑制α-淀粉酶、脂肪酶效应的影响,选取自然贮存1~5 a的同系列茯砖茶为材料,分别进行内合成分测定、感官审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茯砖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荼多酚的含量随之减少,茶多糖、荼褐素的含量随之增加,经过4 a陈化的茯砖茶感官品质最佳.茯砖茶浸提液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能力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而减弱,对脂肪酶的抑制能力则随之增强.相关性分析发现,茶多酚、茶红素的含量与抑制α淀粉酶活性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7、0.980),茶褐素、荼多糖的含量与抑制脂肪酶活性能力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998、0.939).【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3)005【总页数】6页(P179-184)【关键词】泾阳茯砖;陈化时间;品质;α-淀粉酶;脂肪酶【作者】郭爽爽;唐磊;黄荣浩;肖罗丹;肖斌;周天山【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茶叶可分为6大类,分别为绿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和黄茶[1]。
茯砖茶是黑茶的一种,因其特殊的发花工艺而产生的“金花”(冠突散囊菌的闭囊壳)和“菌花香”成为茯砖茶独特的品质特征[2]。
茯砖茶具有降脂[3]、减肥[4]、抑菌[5]、抗氧化[6]等多种保健功效,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7]。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泾阳茯砖因处于“丝路”的起点和具有诸多的保健功效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