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西南大学 [1112]《农业气象学》作业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25.20 KB
- 文档页数:19
农业气象学答案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气象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臭氧层分布在B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2、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COA、呈指数规律B、成正比C、成反比3、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有关。
A、太阳高度角B、太阳方位角C、大气量4、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AA、时角B、大气量C、高度5、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AOA、稳定B、不稳定C、无影响6、下列因子中,B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B、经度C、纬度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B。
A、增大B、减小C、不变8、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B oA、增大B、减小C、不变9、自大气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B oA、地转风B、梯度风C、摩擦风10、影响乱流交换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地面粗糙度和C OA、气压B、气温C、大气稳定度11、辐照度的单位是_C_。
22A、瓦/米B、米/秒C、瓦/米12、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3、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BoA、正B、负C、零14、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5、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BoA、正B、负C、零二、填空题1、地球大气是经过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2、根据大气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底层叫对流层,中纬度地区,其高度为10-12公里。
3、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太阳直接辐射越强,天空散射辐射越弱。
4、在土壤蒸发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为了保境,应分别采取松土和镇压措施。
5、一般情况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减小,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多项选择题1 2 3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四、问答题1 2 3 4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1112)《农业气象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杜海香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 当晴朗无云、大气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作用造成的B.散射作用造成的C.漫射作用造成的D.吸收作用造成的2. 在陆地上,气压最高的季节是()。
A.秋季B.夏季C.冬季D.春季3. 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转变为负值的时间出现在()。
A.日落前1小时左右B.日出后1小时左右C.日落后1小时左右D.日出前1小时左右4. 随着高度的降低,气压会()。
A.先增大后减小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增大5. 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A.3000~80000nmB.400~760nmC.4000~120000 nmD.150~4000nm6. 大气结构是指大气()。
A.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不均匀性B.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C.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组成成分D.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空气的成分变化7. 气层是绝对稳定的条件是()。
A.γ>γmB.γ<γdC.γ<γm8. 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季节是()。
A.秋季B.夏季C.冬季D.春季9. 明天少云,最高气温27℃,风向北转南,风力2—3级,这说明明天()。
A.气象好B.气候好C.天气气候好D.天气好10.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
这是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
A.基尔荷夫定律B.普朗克定律C.维恩位移定律D.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11. O3对下列辐射有很强吸收能力的是()。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气象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臭氧层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2.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 C 。
A.呈指数规律 B.成正比 C.成反比3.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C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4.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A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5.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 A 。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影响6.下列因子中, B 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经度 C.纬度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8.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9.自由大气中,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 B 。
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10.影响乱流交换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地面粗糙度和 C 。
A.气压 B.气温 C.大气稳定度11.辐照度的单位是__C_。
A.瓦/米 B.米2/秒 C.瓦/米212.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3.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14.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5.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大气是经过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2.根据大气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底层叫对流层,中纬度地区,其高度为 10-12 公里。
3.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太阳直接辐射越强,天空散射辐射越弱。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课程代码:1112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F. 1000百帕
760百帕
1013百帕.【√】
4/3百帕
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
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
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
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凹面的E比平面大
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
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
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
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越快
越慢.【√】
无法判断
不变
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秋季。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课程代码:1112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F. 1000百帕
760百帕
1013百帕【√】
4/3百帕
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
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
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
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凹面的E比平面大
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
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
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
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越快
越慢【√】
无法判断
不变
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秋季。
一.单选题(共15题,27.0分)1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________中。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长波辐射。
正确答案:C2作物一生中的需水量是随着其生育进程变化的,大致符合的规律;( )•A“少-多-少”•B“少-少-多”•C“多-多-少”•D“多-少-多”正确答案:A3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 )。
•A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B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C气温=露点,饱和差=0;•D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正确答案:C4热带气候带位于( );•A10°S-10°N之间•B10°-23.5°N(S)之间•C23.5°-33°N(S)之间•D33°-45°N(S)之间正确答案:B5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
•A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B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D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正确答案:D6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____。
•A加快;•B减慢;•C不变;•D取决于气温。
正确答案:A7某时刻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 ) 。
•A清晨转换型•B正午受热(日射)型•C夜间放热(辐射)型•D傍晚转换型正确答案:C8湖北省秋季出现秋高气爽天气时,地面和高空分别受____控制。
•A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B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C赤道海洋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D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正确答案:B9在大气中放射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A氧;•B臭氧;•C氮;•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D10当气团离开源地移动到性质不同的下垫面上时,气团的物理属性会逐渐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称为( );•A气团变性•B气团减弱•C气团消失•D气团填塞正确答案:A11当饱和水汽压为8.0hPa,实际水汽压为6.4hPa,则相对湿度为( );•A1.6 hPa•B80%•C20%•D14.4 hPa正确答案:B12____的天气有利于夜间辐射霜冻的形成。
1、大量吸收红外线的是()。
1.水汽2.臭氧3.微尘杂质4.氧2、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1. F. 1000百帕2.760百帕3.1013百帕4.4/3百帕3、辐射雾的特点是()。
1.辐射雾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时形成,全天都大2.辐射雾在一天中任何时间均可形成,夜间最大3.辐射雾在清晨形成,上午最大4.辐射雾在夜间形成,日出前后最大4、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1.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2.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3.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4.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5、某地今年春季的降水量为250㎜,同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则该地今年春季降水的绝对变率为()。
1.20%2.50㎜3.25%4.-50㎜6、从冬到夏,太平洋副高移动的方向是()。
1.由东向西2.由西向东3.由南向北4.由北向南7、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1.凹面的E比平面大2.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3.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4.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8、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1.秋季2.夏季3.春季4.冬季9、根据蕾莱分子散射定律,以下哪种光的散射系数最大()。
1.红光2.蓝光3.紫光4.红橙光10、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
1.分期观测2.联合观测3.平行观测4.地理观测11、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称为()。
1.锋线2.锢囚锋3.锋4.锋面12、下列属于天气系统的是()。
1.气温2.气压3.气流4.气旋13、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1.冬暖夏凉2.四季如春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山前桃花山后雪14、对于气温日较差描述正确的是()。
1. E. 高纬度小于低纬度2.夏季小于冬季3.陆地小于海洋4.晴天小于阴天15、高空天气图属于()。
1.等温线图2.等雨量线图3.等高面图4.等压面图16、大气有温室效应,是因为其能够阻挡()。
1.地面辐射2.大气辐射3.宇宙辐射4.太阳辐射17、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精品文档1、大气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150~4000nm400~760nm3000~80000nm7000~120000nm2、按热力分类法,可将气团分成()。
2类3类4类5类3、夜间,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是()。
–Qs = + R + P – B – LE–Qs = + R – P – B – LE–Qs = –R – P + B + LE–Qs = –R + P + B + LE精品文档4、人们现在非常关注南极出现的臭氧空洞,是因为()。
臭氧浓度减弱,将使到达地面的红外线减少臭氧浓度减弱,将使到达地面的红外线增加臭氧浓度减弱,将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臭氧浓度减弱,将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5、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绝热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γ<γdγ=γdγ>γdγ≥γd6、主要的农业气象条件是()。
气压、温度、湿度和降水气压、温度、风光照、温度、湿度和降水光照、温度、风7、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
这是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普朗克定律基尔荷夫定律维恩位移定律8、不同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昼夜长短变化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气温非周期性变化不同海陆分布不均9、风由西吹向东,则称为()。
东风南风西风北风10、使空气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运动的最基本的力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11、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小麦水稻油菜豌豆12、用密度接近的方法估计的大气上界高度是指()。
散逸层密度与星际气体高度密度接近的800公里极光出现高度的密度与星际气体密度接近的高度1200公里地球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2000-3000公里高云族云顶的高度与星际气体的密度接近的高度8000公里13、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在线作业标准答案1112 20182单项选择题1、大量吸收红外线的是()。
.水汽.臭氧.微尘杂质.氧2、一天中,土壤表面最低温度出现在()。
.日落前后.正午.日出前后.子夜3、辐射雾的特点是()。
.辐射雾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时形成,全天都大.辐射雾在一天中任何时间均可形成,夜间最大.辐射雾在清晨形成,上午最大.辐射雾在夜间形成,日出前后最大4、某地今年春季的降水量为250㎜,同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则该地今年春季降水的绝对变率为(.20%.50㎜.25%. -50㎜5、从冬到夏,太平洋副高移动的方向是()。
.由东向西.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北向南6、随着高度的降低,气压会()。
.先增大后减小.增大.减小.先减小后增大7、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是()。
.宇宙射线.红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8、形成不同气候带的基本原因是()。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昼夜长短变化.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海陆分布9、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
.分期观测.联合观测.平行观测.地理观测10、大气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400~760nm.7000~120000nm.3000~80000nm.150~4000nm11、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转变为负值的时间出现在()。
.日落后1小时左右.日出前1小时左右.日出后1小时左右.日落前1小时左右12、当晴朗无云、大气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散射作用造成的.漫射作用造成的.吸收作用造成的.反射作用造成的13、主要的农业气象条件是()。
.光照、温度、湿度和降水.光照、温度、风.气压、温度、风.气压、温度、湿度和降水14、单圈环流的形成主要是()。
.惯性离心力的作用.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作用15、露点温度表示的是()。
.空气的温度.潮湿地面的温度.空气的湿度.未饱和湿空气的温度16、风由西吹向东,则称为()。
单项选择题
1、大量吸收红外线的是()。
1.水汽
2.臭氧
3.微尘杂质
4.氧
2、一天中,土壤表面最低温度出现在()。
1.日落前后
2.正午
3.日出前后
4.子夜
3、辐射雾的特点是()。
1.辐射雾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时形成,全天都大
2.辐射雾在一天中任何时间均可形成,夜间最大
3.辐射雾在清晨形成,上午最大
4.辐射雾在夜间形成,日出前后最大
4、某地今年春季的降水量为250㎜,同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则该地今年春季降水的绝对变率为(
1. 20%
2. 50㎜
3. 25%
4. -50㎜
5、从冬到夏,太平洋副高移动的方向是()。
1.由东向西
2.由西向东
3.由南向北
4.由北向南
6、随着高度的降低,气压会()。
1.先增大后减小
2.增大
3.减小
4.先减小后增大
7、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是()。
1.宇宙射线
2.红外线
3.可见光
4.无线电波
8、形成不同气候带的基本原因是()。
1.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
2.昼夜长短变化
3.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
4.海陆分布
9、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
1.分期观测
2.联合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