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质遗传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5
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特色:母系遗传;无必定分别比;同一植株可能表现多种性状。
最能说明细胞质遗传的实例:紫茉莉质体遗传。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都能自我复制,并经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构造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外显子+内含子)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遗传病的诊疗、治疗;基因表达的调控体制;推进生物高新技术发展。
在调控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 聚合酶联合位点。
在真核细胞中,每个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含有若干个外显子核内含子。
基因工程基础:各样生物都拥有同一套遗传密码。
基本步骤:提取 → 联合 → 导入 → 检测和表达。
提取目的基因:直接分别、人工合成。
当表现出目的基因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达成了表达过程。
基因工程能为人类开拓食品根源。
基因剪刀——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微生物)基因针线—— DNA 连结酶基因运输工具——运载体(质粒、病毒)最常用的质粒:大肠杆菌的质粒。
运载体条件:复制并稳固保留;多个限制酶切点;拥有某些标志基因。
应用技术生产药品转基因工程菌胰岛素、扰乱素、白细胞介素、疫苗基因治疗转基因健康基因导入缺点细胞农牧食品转基因优秀质量、抗逆性、动物产物、食品向日葵豆、抗虫棉、乳腺细胞(蛋白)环境保护转基因转基因生物净化假单孢杆菌→超级细菌基因诊疗DNA 探针环境检测DNA 探针水质监测(迅速、敏捷)侦察犯人DNA 探针部分 DNA 片段在个体间有明显差别蛋白质工程在试验室里加速进化过程。
第一节细胞质遗传生物的遗传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和物质基础2、了解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一、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思:①下列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的是()A. 人的色盲B.线粒体C.叶绿体D.紫茉莉花E.紫茉莉叶色②怎么用实验判断出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相关结论:通过______ 实验,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
③为什么细胞质遗传为母系遗传?④母系遗传是否表示子代表现型一定与母本一致?⑤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细胞质遗传物质分配的特点是什么?⑥细胞质遗传后代能否出现性状分离?⑦细胞质遗传的后代是否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总结: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思考:①细胞质、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②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分别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的什么结构中?③在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于何处?三、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思考:①下列哪一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A. 紫茉莉叶色B.水稻、玉米等的雄性不育C.人的白化病D.链孢霉线粒体②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雄性不育:雄性可育:③三系配套中的三系分别指什么?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得到的杂交种的基因型是什么?(填入下表)④三系中只能作母本的是什么?三系中,既能使母本结实,又能使后代保持不育的品种是什么?三系中,能使雄性不育系的后代恢复可育性的品种是什么?⑤解这类遗传题时的规律:①细胞质遗传为_____ 遗传;②细胞核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律。
例:杂交子一代中有雄性不育系,则它的双亲可能的基因型为(A.早 S(Rr) Xs N(rr) C.早 S(RR) Xs N(rr)B. 早 N(rr) D.早 S(rr) Xs S(rr) Xs N(RR)检测:1、控制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是()A. 染色体B. 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D.线粒体和叶绿体2、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分配 ②随机分配 ③均等分配 ④不均等分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下列关于紫茉莉叶绿体遗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不能产生后代 5、紫罗兰的胚表皮呈深蓝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相互杂交时, 胚表皮深蓝色早X 胚表皮黄色S TF I 胚表皮深蓝色 胚表皮黄色早X 胚表皮深蓝色S T F I 胚表皮黄色由此可知胚表皮颜色的遗传属于( ) A.细胞核遗传B.随机遗传C.细胞质遗传D.伴性遗传6、 下列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因此 F —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 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C. 性状遗传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D. 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细胞器中的染色体上7、 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一种由线粒体中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第一节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有时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质体、中心体等细胞器中。
通常把上述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统称为细胞质基因组。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学的研究表明,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卵细胞内除细胞核外,还有大量的细胞质及其所含的各种细胞器;精子内除细胞核外,没有或极少有细胞质,因而也就没有或极少有各种细胞器(图11-1)。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1、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2、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故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性遗传;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4、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第二节母性影响一、概念: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子代表现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
∴母性影响不属于胞质遗传的范畴,十分相似而已。
二、特点: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三、实例: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椎实螺是一种♀、♂同体的软体动物,每一个体又能同时产生卵子和精子,但一般通过异体受精进行繁殖。
∴椎实螺即可进行异体杂交、又可单独进行个体的自体受精。
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第六节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一、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特点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性可分为核不育型和质核不育型等多种类型。
(一)核不育型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核不育型。
多属自然发生的变异。
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提纲挈领一、细胞质遗传巩固:夯实基础理解:要点诠释考点一比较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概念真核细胞中由细胞核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真核细胞中由细胞质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遗传物质都是DNA,但是分布的位置不同细胞核中细胞质中遗传桥梁都是配子雌雄配子的核遗传物质相等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来源于链接·聚焦遗传规律在生物遗传中都起作用,对吗?提示:细胞核遗传都遵循遗传规律,但细胞质遗传不符合。
考点二紫茉莉花斑枝条作母本时的遗传花斑枝条上的叶呈白色和绿色相间的花斑状,花斑叶中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正常的叶绿体,白色部分细胞中含有白色体,在绿白组织交界区域细胞中既有正常叶绿体,又含有白色体,这样,用花斑枝条作母本时,绿色部分产生的卵细胞就是含正常叶绿体的,白色部分产生的卵细胞就是含白色体的;在绿白组织交界区域的细胞,因为同时含有正常叶绿体和白色体,在产生卵细胞时,细胞质不均等分配,所产生的卵细胞就可能有三种类型:含有正常叶绿体的、含有白色体的、两者兼而有之的,并且无一定比例。
上述三种卵细胞受精后,无论父本是哪种枝条,所产生的后代都会出现三种类型:绿色的、白色的、花斑的,并且无一定比例。
考点三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很多学者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信息统称为真核细胞第二遗传信息系统或核外基因及其体系。
这是因为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除有DNA外,还有RNA(mRNA、tRNA和rRNA)、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
说明这两种细胞器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功能。
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身转录RNA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但迄今为止,人们发现叶绿体仅能合成13种蛋白质,线粒体能够合成的蛋白质也只有60多种,而参与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却分别有上千种。
这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自身编码合成的蛋白质并不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