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急诊科护理操作质量评价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急诊科护理操作的质量评价提供标准。
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处理急救和危急病情的科室,护理操作的质量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2. 护理操作质量评价标准
2.1. 操作技能
- 护士应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血管通路建立、导尿、溶栓治疗等。
- 护士应熟悉常见病症的处理方法,能够迅速判断患者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护士应掌握各种护理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2. 沟通与协作
-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安慰。
- 护士应能够与急诊科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
相互之间及时交流患者情况和护理措施。
2.3. 心理护理
- 护士应了解急救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能够通过言语和行为
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
- 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能够及时采取措施缓解患
者的紧张和焦虑。
2.4. 安全管理
- 护士应遵守急诊科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 护士应熟悉应急处理流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和处置,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2.5. 文档记录
- 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等信息。
- 护士应遵循医院的文档记录规范,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3.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急诊科护理操作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操作技能、沟通与协作、心理护理、安全管理和文档记录等方面。
希望这些标
准能够帮助提高急诊科护理操作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诊科护理实施质量评价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急诊科护理实施质量评价标准,以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的部门之一,准确评价护理实施的质量对于提供及时有效的紧急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2. 质量评价标准
急诊科护理实施的质量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
2.1 护理操作规范
- 护士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如输液、换药、测量生命体征等。
- 护理操作应符合医学原理和证据,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2 护理沟通和协作
- 护士应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 护士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并准确记录相关信息。
2.3 紧急情况处理能力
- 护士应具备应对急诊科常见病症和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
- 护士应熟悉急诊科的设备和药物,并能够熟练应用。
2.4 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
- 护士应确保患者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 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患者的风险。
3. 实施过程
为有效评价急诊科护理实施质量,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设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2.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 评估护理实施的质量,并汇总评估结果。
5. 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改进计划。
4. 结论
急诊科护理实施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评价标准,能够提高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优化患者护理的流程,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急诊科急诊服务质量控制标准1. 引言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门诊科室之一,承担着及时、高效、安全地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的责任。
急诊科急诊服务的质量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急诊科急诊服务质量控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急诊科急诊服务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服务流程的规范、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设备设施和环境的要求等方面。
2. 急诊服务流程急诊科的服务流程对于保证急诊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是急诊服务流程的几个关键环节:2.1 患者接待•确保接待区域干净整洁,有充足的座位。
•接待护士应礼貌、热情地接待患者,询问病情并记录相关信息。
•尽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避免出现排队拥堵现象。
2.2 评估和分诊•评估护士需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分诊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
•分诊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简要的初步体格检查,以便及时判断患者需要进行哪种急救处理。
2.3 治疗和观察•医护人员应按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救治。
•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处理结果,做好相关文档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对于需要住院观察的患者,应提供相应的舒适的床位和医疗设备。
2.4 出院管理•出院医生应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和用药指导。
•出院医生应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答相关问题。
•出院护士应确保患者离院手续的顺利办理。
3. 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服务质量,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技术能力:•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急诊医疗知识。
•具备应对各种急诊情况的能力,包括病情评估、急救处理和紧急手术等。
•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各类急救设备。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协同工作,提供高效的急诊服务。
4. 设备设施和环境要求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服务质量,医院需要提供合适的设备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急诊科应设立符合相关标准的急救设备室,确保设备齐全、功能正常。
急诊科科内护理质量管理标准项目基本要求标准分扣分标准科内护理管理1.严格执行护士条例,未注册护士不能单独上岗。
2.有护理质量控质小组,有计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改进措施,有记录;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会议。
3.有紧急状态下护士调配预案。
4.护士仪表、行为符合要求。
不戴首饰,淡妆上岗,佩戴胸卡。
5.各工作室(抢救室、诊疗室、治疗室、处置室、输液室、护办室、值班室)保持整洁、安静、物品放置有序。
6.进入治疗室、处置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及口罩;治疗车、治疗盘清洁、规范,有消毒措施。
7.推车、轮椅清洁,功能良好,定点放置,有消毒措施。
25分(一项做不到扣1分)设备物品管理常用设备物品管理:8.各类仪器、物品有完整账目,专人管理,妥善保管摆放整齐有序,仪器上悬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9.物品有交接记录,保持清洁,物品丢失及时报告。
10.精密仪器有定期保养维护记录,保持完好状态,熟悉仪器使用及常见故障处理。
11.每日检查“五机”性能一次,性能完好,处于充电备用状态,有记录。
12.出诊箱药品、物品齐全,有目录,无过期,每班清点并记录。
13.车载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有备用电源。
急救设备物品管理:14.急救设备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抢救器材性能完好,急救物品完好率100%.15.护士每班交接抢救物品并有记录,分管护士每天、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有签名,急救药品不得外借。
供氧装置:16.备用物品齐全,处于完好状态。
备氧气装置一套(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管,湿化瓶干燥备用。
17.简易呼吸器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中心吸引:18.备用物品齐全,处于完好状态,备吸引装置一套,(调节阀体、瓶体、接管、吸引管)。
19.使用中的吸引瓶每班及时倾倒瓶内液体,用后消毒,干燥备用。
30分(一项做不到扣1分)20.各类药品定点放置,摆放整齐,标签清晰,药物无过期、无变质;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消毒剂标识清楚,严格分开定点放置。
目录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2)二、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4)1、病房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4)2、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6)2.1、特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7)2.2、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9)2.3、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1)2.4、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3)3、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4)4、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5)5、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7)6、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9)7、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1)8、急诊科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4)9、门诊部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9)10、输液室、注射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32)11、产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35)12、节假日护理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38)13、夜班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39)14、总护士长岗位工作标准及评估细则 (40)15、副总护士长岗位工作标准及评估细则 (42)16、护士长岗位工作标准及评估细则 (43)17、护士考核标准 (45)18、护理服务意见改进调查表(一) (47)29、护理服务意见改进调查表(二) (48)30、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 (49)31、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检查表 (50)32、健康教育质量评分标准 (51)33、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标准 (52)34、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评分标准 (53)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二、各项质量考核评分标准1、病房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科室:得分:检查人:时间:注:药物试验阳性标志应填写在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床头卡、注射卡、病历夹封面、门诊病历说明一、分级护理质量检查(特、一级护理合格率)1、特、一级护理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基础护理标准分40分,合格分38分。
2、一级质控检查:特级护理必查、一级护理患者1例,二级护理患者2例,三级护理患者2例,按月计算合格率。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00分分得标准与要求检查方法扣分标准值分 (一)环境管理 1(布局合理、标识清楚,有绿色通道示意图。
现场查看 1处不符合要求2(分诊大厅、走廊做到门窗明亮,家具、墙壁清洁无污迹,地面无扣1分。
痰迹、无垃圾。
洗刷间、厕所无异味。
3(各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清新,窗明桌净。
4(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不放置私人用品。
5(清创室(1)整洁明亮,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有标记。
(2)物品摆放规范,无菌、清洁物品分别放置。
(3)各种外用药标签清晰醒目。
(4)清创完毕后做好终末处理。
6(抢救室(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所用,其它情况不得使用。
20 (2)室内光线明亮,物品摆放有序。
(3)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齐全,定点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用、外借,保证抢救仪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定时检修,专人管理。
(4)药品、敷料、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后放回原处。
严格交接班。
(5)抢救完毕后整理环境卫生,保持抢救室整齐、清洁。
7(观察室(1)室内整洁、安静、通风良好,加强防护管理。
(2)专人负责,随时主动观察病情,观察输液、氧气吸入及各种仪器使用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病人出观察室后,做好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二)急救质量 1(分诊护士听到急救车铃声后,立即推担架车到门口迎接病人并护现场查看 1.迎接病人不及时送至抢救室配合抢救。
扣5分。
2(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并能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抢救。
2.抢救措施不到位3(急救措施及时、到位,执行医嘱准确无误。
宁波市眼科医院急诊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日期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计划表科室:急诊室6个月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请描述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并附上原始资料收集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结果报告表1.预检护士在5分钟内认真接待和处理病人:判断病情危重程度,根据预检分诊病情分级按照《急诊分诊流程》真确分诊,送入复苏室/抢救室/诊疗室,对危重抢救者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通知有关医生接待。
(1)对危重患者,应简化步骤,立即送饭抢救室先抢救,后办办挂号手续。
(2)需要立即抢救的危重患者,在值班医生到达前,护士可以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止血、给药、人工呼吸、吸痰、胸外心脏按压等,亦可以请其他科室值班医生进行初步急救,被邀请医生不得拒绝。
(3)发绀及呼吸困难者预以吸氧,体温大于39.5℃可以冰敷、呼吸、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CPR。
2.预检护士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挂号登记手续。
3.病人挂完号号后;预检护士做好急诊患者的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就诊初次生命体征,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病人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4.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预检护士要做好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重事,免延误病情5、若需绿色通道的病人,预检护士按照《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及时报告医院相关人员。
6.对于重大突发时间,预检护士立即按照《重大突发时间呈报制度》进行上报。
中毒(一)中毒的急救与治疗:1)吸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服,静卧,保暖,保持呼吸通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必物。
昏迷者,防止舌后坠,应拉出舌头并将下颌前倾。
2)接触性中毒:触去被污染的衣物,一般用清水清洗体表,毛发及假缝内毒物(不用热水,以免血管扩张,真加毒物吸收)。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者,冲洗时间要求达15-30分钟左右,并选择适当的中和液或解毒液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