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型知识系列介绍_3_注射剂
- 格式:pdf
- 大小:199.99 KB
- 文档页数:4
药剂学专业知识:注射剂知识总结对于注射剂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它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
今天帮大家整理药剂学专业知识-注射剂。
1.特点①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②可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和不宜口服的药物③可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但注射给药不方便,注射时易引起疼痛④易发生交叉污染、安全性不及口服制剂⑤制造过程复杂,对生产的环境及设备要求高,生产费用较大,价格较高2.质量要求(1)pH:注射剂的pH应和血液pH相等或相近。
一般控制在4~9的范围内。
(2)渗透压:对用量大、供静脉注射的注射剂应具有与血浆相同的或略偏高的渗透压。
(3)稳定性(4)安全性(5)澄明(6)无菌、无热源3.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1)制药用水: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无热源水。
主要是应用注射剂和滴眼剂的溶剂纯化水:应用于非灭菌制剂用具的精洗用水和不得用于注射剂的稀释和配剂(2)注射用油常用的有大豆油、茶油、麻油等植物油。
(3)其他注射用溶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4.注射剂的附加剂【考题1】1.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CA.无菌B.无热源C.无色D.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E.PH与血液相等或相近【考题2】A.纯化水B.灭菌蒸馏水C.注射用水D.灭菌注射用水E.制药用水1.经蒸馏所得的无热原水,为配置注射剂用的溶剂C2.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D3.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E。
执业药师考点:注射剂执业药师考点:注射剂概述一、注射剂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一)注射剂的概念与分类注射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分类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溶液型注射剂:适于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②混悬型注射剂:适于水难溶性药物或油性液体药物;③乳剂型注射剂:适于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或油性液体药物;④注射用无菌粉末:适于水中易溶且不稳定的药物;(二)注射剂的特点优点:①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②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③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④可以产生局部作用⑤定向作用缺点:①使用不便②注射疼痛③安全性低于口服制剂④制造过程复杂二、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与质量要求(一)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①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剂多为水溶液,不得添加抑菌剂。
②椎管注射椎管注射液渗透压应与脊椎液相等、PH应与脊椎液相当,不得含有微粒等异物,注射量不超过10ml。
③肌内注射一次剂量一般在1~5ml;刺激性太大的药物不宜,以免引起局部刺激。
④皮下注射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的软组织内。
⑤皮内注射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
注射剂量1~2 ml。
常用于过敏性试液或疾病诊断此外还有穴位注射、腹腔注射、关节腔注射等。
注射于真皮与肌肉之间软组织内的给药途径为【D】A .静脉注射B .椎管注射C . 肌肉注射 D. 皮下注射 E .皮内注射(二)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①无菌②无热原③可见异物(澄明度)检查合格④安全性⑤渗透压:要求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⑥PH 要求与血液的PH7.4相等或接近,4~9⑦稳定性⑧降压物质⑨澄清度⑩不溶性微粒例:下述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的正确表述有。
【A B D E】A.无菌B.无热原C.无色D.澄明度检查合格(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E.pH 要与血液的pH 相等或接近例:关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中叙述错误的是A.无菌是指不含任何活的细菌B. PH和渗透压不合适可增加注射剂的刺激性C.PH对于注射剂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有很大影响D.大量供静脉注射用的药物制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E.脊椎腔内注射的药液必须等渗。
注射剂知识点总结一、注射剂的定义注射剂是指将医药成分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注射至皮下、肌肉或者静脉等部位以达到治疗或诊断目的的制剂。
注射剂的制备要求严格,必须符合药典及相关法规标准,能够确保安全有效的应用。
二、注射剂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包括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静脉内注射剂、动脉注射剂等。
2.按疗效分为:治疗注射剂、诊断注射剂、预防注射剂等。
3.按性质分类:水溶性注射剂、脂溶性注射剂等。
4.按制剂类型分类:普通注射剂、缓释注射剂、微球蛋白注射剂等。
5.按制剂形式分类:液体注射剂、干粉注射剂等。
6.按制备工艺分类:原位制备注射剂、预混注射剂等。
7.按临床应用功能分类:镇痛类注射剂、抗生素类注射剂、免疫类注射剂等。
三、注射剂的制备注射剂的制备包括原料准备、溶解混合、灭菌、灌装和包装等环节。
关键的制备工艺包括:1.原料准备:制备注射剂的原料包括有机化合物(药物)、溶剂、辅料等。
必须确保原料的质量标准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2.药物溶解:将药物溶解于水、油或其他溶剂中,制备出符合需要浓度的溶液。
3.消毒和灭菌:对制备好的注射剂溶液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无菌。
4.灌装和包装:将制备好的注射剂溶液装入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并进行合适的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
四、注射剂的贮存注射剂的贮存是确保产品品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一般要求在干燥、阴凉、光照不透的条件下贮存。
关键的贮存要点包括:1.温度控制:注射剂的贮存温度一般在2~8°C之间,部分注射剂可能需要低温或冷冻条件下贮存。
2.湿度控制:防止注射剂受潮和受潮后发生细菌污染。
3.光照控制:光照会对某些注射剂产生不良影响,需避免直射阳光和强光照射。
4.保存期限:每种注射剂都有其保存期限,一般在包装上标注清楚。
过期的注射剂应严格禁止使用。
五、注射剂的使用注射剂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在使用注射剂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射部位: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药品的剂型名词解释一、背景介绍药品作为医学和药学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品,了解药品的剂型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常见的药品剂型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品。
二、口服药剂型1. 片剂(oral tablet)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片状的固体药剂形式,常见于药房和医院。
它具有易于储存和服用的优点,应用广泛。
2. 胶囊剂(oral capsule)胶囊剂是将药物包裹在胶囊中,通常由软胶囊和硬胶囊两种形式。
它更容易被吸收,用于包裹味道不好或易挥发的药物。
3. 口腔溶解片(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口腔溶解片是一种快速溶解在舌下的片剂,不需要水或其他液体一同服用。
它在治疗紧急情况或无法吞咽固体药物时十分有用。
4. 汤剂(oral solution)汤剂是一种药物溶液,可直接口服。
它适用于需要精确剂量、易于调剂或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
三、外用药剂型1. 软膏(ointment)软膏是一种质地柔软、成分与药物的黏稠剂剂型。
它可以直接应用于皮肤表面,用于局部治疗皮肤疾病和干燥等问题。
2. 凝胶(gel)凝胶是一种半固态剂剂型,用于局部治疗皮肤病变。
它通过形成保护膜在皮肤上提供保湿和保护作用,同时使药物释放更为均匀。
3. 贴剂(patch)贴剂是一种便于贴在皮肤上的剂型,通常由药物、黏合剂和支撑材料构成。
它通过透皮吸收的方式传递药物,方便控制剂量。
四、注射剂型1. 静脉注射剂(intravenous injection)静脉注射剂通过直接注射进入静脉,药物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它常用于急救、高浓度药物或需要快速作用的治疗。
2. 肌肉注射剂(intramuscular injection)肌肉注射剂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肌肉中,药物可以缓慢而逐渐地释放,提供长时间的疗效。
3. 皮下注射剂(subcutaneous injection)皮下注射剂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它与肌肉注射剂相似,但是药物的吸收速度更慢。
注射剂的分类注射剂是一种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注射剂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注射剂的分类。
一、根据药物溶解度的不同,注射剂可分为溶液型注射剂、悬浮型注射剂和乳剂型注射剂。
1. 溶液型注射剂:溶液型注射剂是将药物完全溶解于溶剂中的制剂。
这种注射剂常见的有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溶液型注射剂具有容易制备、易于吸收和快速作用的特点。
2. 悬浮型注射剂:悬浮型注射剂是将药物悬浮于溶剂中的制剂。
这种注射剂常见的有悬浮性注射液、混悬注射液等。
悬浮型注射剂通常需要摇匀后使用,药物颗粒相对较大,吸收速度较慢,但可以增加药物的持续时间。
3. 乳剂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是将药物以微细悬浮液或乳胶的形式分散于溶剂中的制剂。
这种注射剂常见的有乳剂注射液、乳状微粒注射液等。
乳剂型注射剂具有分散稳定、药物释放缓慢等特点,常用于肌肉注射。
二、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注射剂可分为抗生素注射剂、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生物制品注射剂等。
1. 抗生素注射剂:抗生素注射剂是含有抗生素成分的注射剂,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常见的抗生素注射剂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抗生素注射剂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2.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抗肿瘤药物注射剂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注射剂。
这类药物通常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见的抗肿瘤药物注射剂有紫杉醇、顺铂、多西他赛等。
3. 生物制品注射剂:生物制品注射剂是由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常见的生物制品注射剂有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等。
三、根据注射部位的不同,注射剂可分为皮下注射剂、肌肉注射剂和静脉注射剂。
1. 皮下注射剂:皮下注射剂是注射到皮下组织的注射剂,常见的有胰岛素注射剂、疫苗等。
皮下注射剂通常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大腿外侧等。
兽药剂型的分类1.液体剂型(1)注射剂又称针剂,是指灌封于特别容器中的灭菌水溶液、混悬液、乳浊液或粉末(粉针剂),必须用注射法给药的一种剂型,如恩诺沙星注射液、油制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
粉针剂一般应在临用时加适当的注射用水,制成液体剂型后应用。
(2)溶液剂指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其溶媒多为水,亦有醇和油。
可内服或外用,如恩诺沙星溶液、维生素A 油溶液等。
(3)酊剂及醑剂将生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的溶液称为酊剂,如橙皮酊、龙胆酊等。
碘溶解于乙醇制成的溶液,习惯上也称为碘酊。
以挥发性药物为原料制成的乙醇溶液称为醑剂,如樟脑醑。
(4)合剂一般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龙胆合剂等。
(5)乳剂、搽剂是将油脂或其他不溶性物质与药物,加乳化剂,与水混合后制成的乳状混悬液。
供内服的称为乳剂,如鱼肝油乳。
刺激性药物的油性或乙醇溶液称为搽剂,有溶液型、混悬型、乳化型等,如松节油搽剂,专门用于未破损皮肤。
(6)煎剂及浸剂为生药(中草药)的水浸出剂。
煎剂是加水煎煮,浸剂则加水浸泡。
煎煮及浸泡的时间有一定规定。
中药汤剂属煎剂。
(7)流浸膏及浸膏将生药的乙醇或水浸出的液体用一定方法浓缩而成的称为流浸膏。
通常每1 ml 流浸膏相当于原生药1g ,如甘草流浸膏等。
2.气体剂型目前常用的是气雾剂,是将药物与抛射剂(液化气或压缩气)共同装封于具有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应用时揿按阀门系统,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药物喷出的一种制剂。
供呼吸道吸入给药、皮肤粘膜给药或空间消毒。
3.半固体剂型(1)软膏剂是药物与适当的赋形剂(如凡士林、油脂等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剂型。
在皮肤、黏膜或创面上容易涂布,如鱼石脂软膏等。
供眼科用的灭菌软膏称为眼膏。
(2)糊剂是一种含粉末成分超过25 %的软膏剂。
分为油脂性糊剂和水溶性凝胶糊剂,前者多用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等为基质,与大量水性固体粉末混合制成,如氧化锌糊剂;后者用明胶、淀粉、甘油、羧甲基纤维素等为基质,加一定量固体粉末制成,常用作防护剂。
初级药师考试知识点之注射剂2018初级药师考试知识点之注射剂你知道什么是注射剂吗?你对注射剂的分类、特点和给药途径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注射剂的分类、特点和给药途径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概述1.注射剂的分类、特点和给药途径(1)注射剂的分类1)溶液型:包括水溶液和油溶液。
2)混悬型:水难溶性或要求延效给药的药物。
3)乳剂型:水不溶性药物,如静脉营养脂肪乳注射液等。
4)注射用无菌粉末:亦称粉针。
(2)给药途径1)皮内注射:在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
2)皮下注射:一般用量为1~2ml。
皮下注射剂主要是水溶液。
3)肌内注射:注射于肌肉组织中,一次剂量为1~5ml。
注射油溶液、混悬液及乳浊液具有一定的延效作用,且乳浊液有一定的淋巴靶向性。
4)静脉注射:一次剂量自几毫升至几千毫升,且多为水溶液。
5)脊椎腔注射:注入脊椎四周蛛网膜下腔内,一次剂量一般不得超过10ml。
pH值在5.0~8.0之间,注入时应缓慢。
6)动脉内注射2.注射剂的特点和一般质量要求(1)注射剂的特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可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3)可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4)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5)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注射时疼痛。
6)制造过程复杂,生产费用较大,价格较高。
(2)一般质量要求1)无菌。
2)无热原。
3)澄明度4)安全性5)渗透压:6)pH 7)稳定性 8)降压物质(二)注射剂处方组分2.注射用溶剂(1)注射用水:①注射用水②灭菌注射用水③纯化水1)原水处理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及反渗透法。
2)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最经典的方法。
(2)注射用油。
3.注射剂主要附加剂主要作用是:①增加药物的理化稳定性;②增加主药的溶解度;③抑制微生物生长,尤其对多剂量注射剂更要注意;④减轻疼痛或对组织的刺激性等。
4.注射剂的等渗与等张调节(1)冰点降低数据法(能计算)一般情况下,血浆冰点值为-0.52℃。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 注射剂的概念及特点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 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 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注射剂的概念是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 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注射剂的特点1.优点(1)药效迅速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组织吸收快, 而静脉注射, 由于是直接进入血管而没有吸收阶段, 所有剂型中起效最快, 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2)剂量准确、作用可靠注射剂属于非胃肠道给药途径, 不受胃肠道诸因素影响, 因此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3)适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对有吞咽困难及处于昏迷的病人, 均可注射给药。
(4)适于不能口服的药物如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 异丙肾上腺素在肠系膜被生物转化, 而链霉素与胃内溶物形成不能吸收的复合物。
因此, 这些药物都可制成注射剂而发挥疗效。
(5)可产生定位、靶向及长效作用局部麻醉药注射剂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脂质体、微球等微粒系统静脉注射具有靶向作用, 而混悬型注射剂, 特别是油性混悬剂, 及皮下注射微球等均具有长效作用。
2.缺点(1)使用不便除少数的注射剂, 如胰岛素注射剂由于需长期注射, 病人经过培训可自行注射外, 注射剂一般不能自己使用, 需由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注射, 以保证安全。
(2)注射疼痛;(3)生产过程复杂。
例题:关于注射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药效迅速, 作用可靠B.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C.适用于能口服给药的病人D.使用方便, 但注射疼痛E.毒副作用小, 安全可靠正确答案:CDE。
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知识:注射剂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知识:注射剂导语: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
一、概述1、注射剂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以及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
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为静脉输液。
(2)特点:①药效迅速,作用可靠;②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制剂;③适用于昏迷、不能吞咽或其他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用药;④可使某些药物发挥定时、定位、定向的药效。
但是注射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性;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制剂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2、分类:(1) 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注射剂、混悬液型注射剂、乳浊液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
(2) 按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脊椎腔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
不同部位给药的要求:①静脉注射分为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一般为5~10ml,后者多至上千毫升。
静脉注射多为水溶液,油溶液,一般混悬液不可用。
能导致红细胞溶解或蛋白质沉淀的药物均不宜静脉给药。
②脊椎腔注射液的渗透压应与脊椎液相等,体积在10ml以下。
③注射用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均可肌注,剂量小于5ml。
④皮下注射主要是水溶液,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剂量1~2ml、⑤皮内注射系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习称皮试,剂量在0、2ml以下。
3、质量要求:(1)无菌不得含任何活的微生物(2)无热源(3)澄明度(4)pH值一般4~9,脊椎腔注射5~8。
(5)渗透压供静脉注射与脊椎腔注射的注射剂应当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6)安全性包括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等。
(7)稳定性二、热原1、热原的含义、组成与特性(1)含义: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药剂学的注射剂的名词解释注射剂是指在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过程中通过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的药物制剂。
作为药剂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注射剂在现代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常用于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体内。
本文将对药剂学中常见的注射剂进行名词解释。
一、溶液型注射剂溶液型注射剂是将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透明或微浑的液体制剂,以便直接注射给患者。
它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1. 非气化性溶液型注射剂:指制剂中所使用的溶剂不会发生气化反应,例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这些溶剂具有生理性质,能够与人体细胞相容,降低对组织的刺激和损害。
2. 油剂型注射剂:指溶剂为油剂的注射剂,常见的油剂包括花生油和棉籽油等。
油剂型注射剂主要用于悬浮沉淀药物的输送,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并提高药效。
3. 澄清型注射剂:指制剂中所使用的溶剂以及药物均能够溶解形成透明澄清的液体,例如维生素C注射液、复方盐酸伊托必利注射液等。
澄清型注射剂常用于对药物分解速率较快或药物在胃肠道吸收不良的情况下,以提高药效和降低毒性。
二、混悬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是指在注射剂中同时存在悬浮物和溶解物,以便传递包括颗粒状或微晶状药物在内的一系列药物。
常见的混悬型注射剂包括以下几种:1. 混悬型悬浮液:指在溶剂中悬浮固体颗粒形成的混悬液体,例如头孢菌素混悬液、磺胺嘧啶混悬液等。
混悬型悬浮液能够稳定地悬浮药物颗粒,从而达到均匀输注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的目的。
2. 脂质乳剂:指由油脂、磷脂和乳化剂等组成的乳状溶液型注射剂,例如脂质乳剂辅助营养注射液。
脂质乳剂通过增强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疗效。
三、悬浮型注射剂悬浮型注射剂是指将固体药物悬浮于溶剂中形成的液体制剂,其特点是药物颗粒不易沉淀。
常见的悬浮型注射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 粉末型注射剂:指将药物研磨成细粉并分散于溶剂中形成的液体注射剂,例如头孢呋辛钠粉末注射液、丙酸氯倍他索粉末注射液等。
注射剂(亦称针剂),系指药物制成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等,专供体内注射的一类剂型。
注射剂的特色(1)汲取快、药效快速。
因为药液直接注入组织或血管,特别静脉注射,往常注射刚结束血药浓度已达顶峰,故特别合用于急救危大病人,或给病人供给能量。
(2)合用于昏倒、不可以吞咽或其余消化系统阻碍患者的用药。
(3)药物不受消化道中的食品、消化液及酸的影响。
(4)可产生局部定位作用,如局部麻醉、关节注射、穴位注射等。
(5)注射时痛苦。
(6)用药不方便,一般自己不可以使用。
(7)因注射用药要超越人体防卫第一防线,即皮肤与粘膜,并且有相当部分不经解毒器官——肝脏,所以质量要求特高,不然易发生严重危害。
(8)工艺复杂,必要具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设施,成本高。
所以,口服给药疗效好的药物,就不必定制成注射剂使用。
注射剂的名词解释注射剂是指一种用于人体组织或血管内给药的药物制剂,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在。
它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通过注射将药物直接引入体内,使其迅速起效,并且能够避免消化系统的代谢和吸收过程,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 注射剂的分类根据注射剂的用途和制剂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溶液剂型:溶液型注射剂是将药物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制成的注射剂,常见的有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这种剂型适用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滴注等多种给药途径。
(2)混悬液剂型:混悬液型注射剂是将药物悬浮在适宜的溶剂中制成的注射剂,能够保持药物的颗粒状态。
它常用于一些不可溶于水的药物,例如沉淀针剂、混悬针剂等。
(3)脂质体剂型:脂质体型注射剂是将药物包封在脂质体中制作成的注射剂,能够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这种剂型常用于一些水溶性较差的药物,可以提高其溶解度,提高药效。
2. 注射剂的使用范围注射剂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可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
常见的使用范围包括:(1)抗生素注射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腔感染等。
抗生素注射剂能够迅速达到高浓度,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起到快速治疗的效果。
(2)疫苗注射剂: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肝炎、乙脑等。
疫苗注射剂能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增强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
(3)抗癌药注射剂: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
抗癌药注射剂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疗效。
3. 注射剂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注射剂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根据不同的注射方式,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臀部、上臂等部位,静脉注射一般选择手臂内侧的静脉。
(2)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在注射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控制注射速度、保持注射器的稳定等,以确保药物能够均匀、安全地注入体内。
药物剂型知识系列介绍(3) 注射剂
纪立伟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
【年(卷),期】2005(033)007
【摘要】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注射剂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纪立伟
【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4
【相关文献】
1.药物剂型知识系列介绍(1)片剂 [J], 纪立伟
2.药物剂型知识系列介绍(2)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 [J], 纪立伟
3.药物剂型知识系列介绍(四)注射剂-静脉输液 [J],
4.药物剂型知识系列介绍(五)注射剂-静脉输液 [J], 纪立伟
5.药物剂型知识系列介绍(六)注射剂-静脉输液 [J], 纪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