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法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2
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依据遗传规律,分析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
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1、看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
是则肯定;不是则继续进行判断。
2、看属于细胞核遗传的哪一种类型:(1)是否属于伴Y遗传——家族中男性都患病,同时患病的都是男性。
是则肯定;不是继续进行判断;(2)判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如果家族中,每一代都有患者,一般属于显性基因致病的结果;如果家族中,患者有隔代现象,一般属于隐性基因致病的结果。
(3)看伴X染色体遗传病是否成立——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若成立,则肯定;不成立,则直接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疾病。
二、遗传定律在育种上的应用:例2:现有高杆(A)抗病(B)和矮杆(a)易染病(b)的两种纯合体小麦,你如何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小麦新品种。
解析:(一)做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1、育种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又是什么2、题意要求的小麦类型是什么3、确定获得理想小麦类型的育种方法;4、写出育种方案。
(二)附下表: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表。
(三)答案:方法一,杂交育种;方法二,单倍体育种。
(过程略)三、依据亲本的表现型,判定其是否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例3: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分析它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解析:(一)判定思路:1、判定某动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测交”形式。
即让该个体与其具有相对性状的隐性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2、判定某植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自交形式。
因为植物多数为雌雄同体,采用自交的方法会比较方便,只要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二)答案:测交可以,但最好是采用自交方法。
(过程略)四、依据一亲本或一细胞的基因型,分析配子种类或数目。
例4:一头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公牛,体内有100个精原细胞。
高考中遗传基本规律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思路1、涉及一对相对性状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1.1正推型: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求子代全部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例1 番茄茎的有毛(H)与无毛(h)是一对遗传性状,并且已经知道有毛对无毛是显性。
如果让基因型都为Hh的两个亲本杂交,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后代会产生什么样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呢?你能通过分析,推算出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出现的概率吗?分析:棋盘法。
(1)将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棋盘的一侧。
(2)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合子出现的概率是两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亲代 Hh x Hh↓子代练习1:Aa x Aa 纯合子占——;杂合子占——;显性占——;隐性占——。
答案:1/2;1/2;3/4;1/4。
练习2:(2002全国理综)科学家用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种抗虫棉,它能产生毒素,杀死害虫,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
科学家还研究了害虫的遗传基础,发现不抗毒素对抗毒素为显性(此处分别用B和b表示)。
据此回答:(1)种植抗虫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
(2)棉田不抗毒素害虫的基因型为————;抗毒素害虫的基因型为———。
(3)不抗毒素害虫与抗毒素害虫杂交,则子代的基因型为——————。
答案(1)减轻环境污染;(2)BB、Bb;bb;(3)BB和Bb。
1.2逆推型:已知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
例2 某学校动物饲养室里养有2只黑毛豚鼠和一只白毛豚鼠,其中黑毛雌豚鼠(甲)与白毛雄豚鼠(丙)交配后,共生殖了7窝小豚鼠,其中8只黑毛,6只白毛。
另一只黑毛雌豚鼠(乙)与白毛雄豚鼠(丙)交配后,生殖的7窝小豚鼠全部是黑毛豚鼠。
已知豚鼠的毛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性状,黑色为显性。
根据以上资料,你能够推算出甲、乙、丙3只豚鼠的基因型吗?分析:亲代甲♀丙♂乙♀丙♂(黑毛)(白毛)(黑毛)(白毛)B__ x bb B__ x bb↓↓子代 B__ bb Bb(黑毛)(白毛)(黑毛)方法一:隐性个体突破法或基因填充法。
遗传学的三大定律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遗传学的三大定律》①基本定义:- 分离定律:简单说就是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然后进入不同的配子。
比如,猫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基因,在繁殖产生配子(类似精子和卵子)时,白色基因和黑色基因会分开。
- 自由组合定律:当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时,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例如,我们同时考虑豌豆的高矮和种子的圆皱这两对性状。
- 连锁与交换定律:处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大多会连在一起,并作为一个整体传递给后代。
但有时候同源染色体之间会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从而使基因重新组合。
就像是一排紧紧相连的小球串在两根绳子之间,偶尔两根绳子之间会交换一部分连着小球的片段。
②重要程度:在遗传学中是基石般的存在。
这三大定律就像是密码,帮我们理解生物的性状是怎样从亲代传到子代的,为什么生物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态等。
③前置知识:得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知道基因大概是什么东西,还有雌雄配子结合这种最基础的生殖知识。
要是连基因在哪都不清楚,就很难理解遗传学定律了。
④应用价值:育种上大大有用。
比如说培育高产抗病的农作物品种,就可以利用这些定律研究农作物的性状遗传。
在医学上也有用,如果一种遗传病是符合相关定律的遗传模式,就能根据家族成员的发病情况来预测后代患病的概率。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三大定律是遗传学的核心内容,在学习遗传学的步步深入过程中,很多知识点都是从这三大定律展开或者以它们为基础进行研究的。
②关联知识:与基因结构、孟德尔豌豆实验、基因频率还有细胞的减数分裂等知识点都有联系。
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配子这个环节就和三大定律紧密相关,因为这些定律其实就是对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基因行为的总结。
③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定律里基因的行为模式、比例关系还有不同定律的适用范围等。
- 难点:对于连锁与交换定律,理解它的机制比较难。
因为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和交换不是那么直观,不像分离定律中对等位基因分离看得那么清楚。
..遗传定律常见题型总结一.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那么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二. 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1、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 Bbcc∶AabbCc=1∶1∶1∶1,那么以下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2.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体杂交〔无链锁无交换〕,求:①双亲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②后代基因型种类及其比例③后代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④后代基因型为AaBbcc的几率为多少?3、假设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杂交。
请答复以下问题:〔1〕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种不同的基因型。
〔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是_____。
〔3〕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种不同的表现型。
〔4〕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是____。
〔5〕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杂合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是____。
〔6〕杂交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占____。
孟德尔遗传定律题型总结1--常染色体一、基础原型题:1)显隐判断:遗传题中往往不会明确的指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最基本的还是要掌握几类关系:1、AAXaa/A_结果全为显性(单纯的这个公式为条件是判断不出来的)2、AaXaa结果为1:1(单纯的这个公式为条件是判断不出来的)3、AaX Aa结果为显:隐=3:14、aa Xaa结果全为隐形(单纯的这个公式为条件是判断不出来的){例1}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说明()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黑色为隐性性状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说明不了什么解析:Co非常明显的是黑色与枣红马的比例接近为1: 1。
2)基因型、表现型判断:遗传题中多有根据亲本基因型或者表现型求子代的基因型或者表现型及比例,或者根据子代的基因型或者表现型比例逆推亲本的基因型,做题的方法就是我们第一次课上所给的两个表格及计算方法:{例2}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IYYrr、IYyRR、2YyRr、I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 和YYRrB、YYrr 和YyRrC、YYRr 和YyRrD、YyRr 和Yyrr 解析:C o由题意可知,我们采用拆分法,将两对等位基因拆开来计算,YY:Yy=l:l, RR:Rr:rr=l:2:l,对照表格推论出来得知选C。
{例3}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 : 3 : 2 : 1, 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 aaBBXAAbbB. aaBbXAAbbC. AABbXaabbD. AaBbXAabb解析:B…由题意可知,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知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且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后代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 :3 : 2 : 1,因此可以猜想,后代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理论上应该是A_B_ : aaB_ : A_bb : aabb=9 : 3 : 3 : 1,其中A_BB和aaBB个体致死,导致出现了6 : 3 : 2 :1,所以F1中的红色鹦鹉的基因型为AaBb。
分离定律的题型及解题方法一、遗传图解的写法1、交叉线法三步:一写亲本、二写配子、三写子代2、棋盘法二、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1、一分为二: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交配,如果新出现了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合二为一: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定义法)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必须大量统计子代)例、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受一对遗传因子(丫、y)控制。
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F1为黄色。
(1) 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
(2)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和。
(3) 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比例是。
三、确定基因型的方法:1、隐性突破法2、显性待定法3、若某个体基因型是AA,则其亲本和子代都至少含有(A).若某个体的基因型是aa,则其亲本和子代都至少含有(a)。
4、根据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若子代中显性:隐性=1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Xaa若子代中显性:隐性=3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XAa四、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自交法若自交的子代无性状分离,则亲本是若自交的子代无性状分离,则亲本是2、测交法3、花粉鉴定法(课本P8)五、概率的计算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特定事件与总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从0-1。
1、熟记分离比,直接计算①、若亲本为Aa X aa则子代分离比为1:1。
子代中Aa、aa的概率分别是1/2、1/2②、若亲本为Aa X Aa,则子代显性:隐性为3 : 1。
子代中AA、Aa、aa的概率分别是1/4、1/2、1/42、利用配子的概率的乘积计算子代基因型的概率例1: AaXAa,则F1 中aa 的概率为1/2aX1/2a=1/4aa,即1/4.例2:某植物群体中2/3Aa,1/3AA,进行杂交后,F1中AA、Aa、aa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六、自交与自由交配(随机交配)的区别例2如果在一个种群中,AA的比例占25%,Aa的比例为50%,aa的比例占25%。
例说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析方法
遗传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原理,对于研究遗传和繁殖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定律在各学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遗传的学习中,考试中的题型也会变得多样化,学习者也会有不同的困惑,那么例说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析方法应该如何研究?
第二段: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遗传定律的常用题型有哪些。
一般来说,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有三类:一类是遗传相关的定义题,例如:对下列哪种遗传异常有一定的解释?二类是定位遗传题,例如:一个染色体上有多少种染色单位?三类是分析型题,例如:下列哪种染色体组合是重组配对的?
第三段:
要解决这些遗传定律的题目,首先要明确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包括染色体的结构、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因的分离机理、连锁遗传的原理等。
其次,见多识广,要熟悉题目中出现的各种概念,经常复习遗传学的典型案例,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遗传定律题目。
第四段:
总之,要想解决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学生必须把握这几个关键:一是按照正确的逻辑思维,明确关键概念;二是要多多熟悉遗传的典型案例;三是要经常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只有学生充分掌握遗传定律基本原理,并多多练习,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遗传题目。
结语:
遗传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原理,解决考试中的遗传题目,只有正确把握其基本概念,并多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
2025年遗传定律知识点与高频题型解析遗传定律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理解生命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具有关键作用。
在 2025 年的学习和考试中,遗传定律的知识点和题型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这些知识点以及常见的高频题型。
一、遗传定律的基本知识点1、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例如,对于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假设高茎由基因 D 控制,矮茎由基因 d 控制。
那么纯合高茎(DD)和纯合矮茎(dd)杂交产生的 F1 代均为杂合高茎(Dd)。
F1 代自交后,F2 代中会出现高茎:矮茎= 3:1 的性状分离比。
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该定律指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比如,豌豆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杂交,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F1 代(YyRr)自交,F2 代中会出现 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为 9:3:3:1。
3、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该定律指出,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常常连在一起传递,即连锁;但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换,从而产生新的组合类型。
4、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比如人类的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就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往往隔代遗传。
二、高频题型解析1、遗传图谱分析题这类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要求判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伴 Y 染色体遗传等),并计算后代患病的概率。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在遗传传递中的规律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在遗传学中,存在着多种题型和解法。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遗传题型及其解法进行归纳。
1. 基因型推断题型:在这类问题中,给定一组已知基因型的个体,需要推断其后代的基因型。
解题思路是根据遗传规律进行基因型的组合和分离。
常见的基因型推断题型包括单基因遗传和双基因遗传。
2. 染色体数目题型:这类问题考察染色体数目变化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例如,某种物种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需要推断其后代的染色体数目。
解题思路是根据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规律进行推理。
3. 表型比较题型:这类问题考察不同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
通常给定一组基因型的个体和其表型,需要推断某个表型的遗传方式。
解题思路是根据表型的表达规律和可能的遗传方式进行推理。
4. 基因重组题型:这类问题考察基因重组的频率和位置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常见的基因重组题型包括连锁性和基因距离的计算。
解题思路是根据遗传交换的频率和可能的重组位置进行计算。
5. 基因突变题型:这类问题考察基因突变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通常
给定一组基因型的个体和其表型,需要推断某个表型的突变概率。
解题思路是根据突变的频率和可能的突变类型进行推理。
总的来说,解决遗传题型需要熟悉基本的遗传规律,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推断。
通过多做题目和实践,可以提高遗传问题的解题能力。
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法
一、依据遗传规律,分析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
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
1、看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
是则肯定;不是则继续进行判断。
2、看属于细胞核遗传的哪一种类型:(1)是否属于伴Y遗传——家族中男性都患病,同时患病的都是男性。
是则肯定;不是继续进行判断;
(2)判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如果家族中,每一代都有患者,一般属于显性基因致病的结果;如果家族中,患者有隔代现象,一般属于隐性基因致病的结果。
(3)看伴X染色体遗传病是否成立——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若成立,则肯定;不成立,则直接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疾病。
二、遗传定律在育种上的应用:
例2:现有高杆(A)抗病(B)和矮杆(a)易染病(b)的两种纯合体小麦,你如何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小麦新品种。
解析:(一)做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
1、育种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又是什么?
2、题意要求的小麦类型是什么?
3、确定获得理想小麦类型的育种方法;
4、写出育种方案。
(二)附下表: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表。
(三)答案:方法一,杂交育种;方法二,单倍体育种。
(过程略)
三、依据亲本的表现型,判定其是否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例3: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分析它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解析:(一)判定思路:
1、判定某动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测交”形式。
即让该个体与其具有相对性状的隐性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2、判定某植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自交形式。
因为植物多数为雌雄同体,采用自交的方法会比较方便,只要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二)答案:测交可以,但最好是采用自交方法。
(过程略)
四、依据一亲本或一细胞的基因型,分析配子种类或数目。
例4:一头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公牛,体内有100个精原细胞。
问这头牛:理论上可产生AB 的精子多少个?其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AbY的精子,此类型精子有多少个?
例5: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接受了基因型为aaBB的另一株玉米的花粉,写出它所结玉米籽粒胚和胚乳的基因型。
解析:(一)判定思路及依据:
1、被子植物产生配子的情况:成熟的花药,含有的花粉,一个花粉粒中含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子;一个成熟胚囊中,含有8个细胞(一个卵子、两个极核、两个助细胞、三个反足细胞), 基因型完全相同。
2、动物产生配子的情况表:
(二)依据上述判定思路进行分析:答案分别为——例4:200个;2个。
(过程略)例5:胚(AaBb、aaBb),胚乳(AAaBbb、
aaaBbb)。
胚卵子:Ab ab 胚乳两极核:AAbb aabb 精子aB AaBb aaBb 精子aB AAaBbb aaaBbb
五、依据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
例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曾生过一白化(a)又色盲(b)的儿子,问该夫妇的基因型。
解析:(一)判定思路:
1、先判定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以确定书写方式;
2、从隐性性状(其基因型是确定的)入手,依据基因的传递规律,顺次将未知基因写出来。
(二)答案:AaX B Y、AaX B X b。
(过程略)
六、依据亲本、后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求后代的患病率。
例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过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和一个正常的女儿,此正常的女儿与一个正常的男子(其母亲是白化病患者)结婚后:1、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多少?2、此正常女儿与一正常的男性婚配后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后,再生一个白化病儿子的概率是多少?3、假如自然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一个患白化病,此正常的女儿又与另一正常的男性婚配,他们生患病孩子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解析:(一)解题思路:
1、依据亲本、后代的表现型,推出亲本的基因型;
2、确定亲本的基因型是否是唯一的(如果不是唯一的,必须弄清各种基因型之间的比例关系);
3、看清题目要求(比如,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是不一样的。
);
4、明确遗传病的性质,写出遗传概率的计算公式。
(1)隐性遗传病:后代正常孩子的概率=1-后代患病孩子的概率;
(2)显性遗传病:后代患病孩子的概率=1-后代正常孩子的概率。
(二)依据上述解题思路,本题答案为:5/12;1/8;1/200。
(过程略)
七、依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表现型、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例8:现有基因型为CcDd的豌豆与基因型为ccDd的豌豆杂交。
已知控制豌豆种子的基因为:黄色(C)、绿色(c)、圆粒(D)、皱粒(d),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后代,可能的基因型种类?可能的表现型种类?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CcDd的概率?3、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4、杂交后代中,纯合体或杂合体分别出现的概率?5、杂交后代中,出现的不同于双亲表现型的概率?6、如果杂交后代共有480万粒种子,其中胚胚的基因型为CcDd的种子有多少粒?解析:(一)判定依据及解题思路:
1、遗传学的三大遗传规律,基础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故此,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情况,附表如下。
一对基因的杂交情况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AA×AA 一种:AA 一种:显性AA×aa 一种:Aa 一种:显性AA×Aa 两种:AA、Aa 1:1 一种:显性Aa×aa 两种:Aa、aa 1:1 两种:显性、隐性1:1 Aa×Aa 三种:AA、Aa、aa 1:2:1 两种:显性、隐性3:1 aa×aa 一种:aa 一种:隐性
2、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灵活利用“加法定理”和“乘法定理”。
(二)答案:6种,4种;1/4;3/8;1/4,3/4;1/4;120万粒。
(过程略)
八、已知双亲基因型,求解母本植株所结果实、籽粒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例9:已知豌豆的硬荚圆滑种皮和黄色子叶,对软荚皱缩种皮和绿色子叶是显性。
现用纯种硬荚圆滑种皮和黄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给纯种软荚皱缩种皮和绿色子叶豌豆的雌蕊柱头,即进行杂交。
问:1、当年母本植株所结果实、种子的性状及分离比:豆荚:;种皮:;子叶:。
2、F1植株所结果实、种子的性状及分离比:豆荚:;种皮:;子叶:。
例10:已知西瓜红瓤(A)对黄瓤(a)是显性。
第一年将黄瓤西瓜种子种下去,发芽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
以该四倍体植株做母本,二倍体纯合红瓤西瓜做父本进行杂交,并获得三倍体植株,开花后再授以纯合红瓤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所结无籽西瓜瓜瓤的颜色和基因型分别是?
解析:
(一)解题思路:1、首先明确植株在杂交过程中,谁做母本,谁做父本;2、熟练掌握果实的各部分由谁发育而来。
(二)答案:例9:1、软荚;皱缩;黄色;2、硬荚;圆滑;3黄色:1绿色。
(过程略)例10:红瓤,Aaa。
(过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