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物质鉴别、物质分离(除杂)、物质推断专题练习(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1.55 KB
- 文档页数:8
一、物质共存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2CO3、NaClB、Ca(OH)2、K2CO3、NaNO3C、NaOH、(NH4)2CO3、HClD、BaCl2、Na2SO4、NaOH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OH、HNO3、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D、H2SO4、NaCl、Cu(NO3)2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KOH、MgSO4B、K2SO4、FeCl3、NaNO3C、KCl、NaOH、Ba(NO3)2D、Na2CO3、K2SO4、HNO3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aOH、HNO3、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D、H2SO4、NaCl、Cu(NO3)2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BaCl2、NaNO3、KOH、MgCl2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D、ZnSO4、Mg(NO3)2、NaNO3、KCl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可能正确的是A、Na2CO3、NaCl、HClB、NaOH、KCl、Ba(NO3)2C、AgNO3、NaCl、HNO3D、H2SO4、NaNO3、FeCl3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BaCl2、NaNO3、KOH、MgCl2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D、ZnSO4、Mg(NO3)2、NaNO3、KCl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NO3、KOH、FeCl3B、K2SO4、KCl、HClC、AgNO3、HCl、KClD、Na2CO3、KCl、BaCl2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Cl、KNO3B、NaCl、NaOH、NaNO3C、CaCl2、NaNO3、Na2CO3D、KNO3、H2SO4、NaCl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42━、Ba2+、NO3━B、Ca2+、H+、NO3━、Cl━C、Mg2+、K+、NO3━、Cl━D、K+、Na+、Mg2+、SO42━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42━、OH━、Ba2+B、K+、Mg2+、NO3━、OH━C、Na+、H+、NO3━、CO 32━D、Na+、K+、H+、SO42━1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Ag+、Cu2+、Na+、OH━、Cl━、NO3━、CO 32━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取该溶液少许,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5 物质的鉴别、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考点01 酸碱盐的检验与鉴别考点02 物质的分离、除杂与提纯考点03 离子的共存考点1 酸碱盐的检验与鉴别1.(2024河南,10)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软水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C.用灼烧法区分涤纶、羊毛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2.(2024山东滨州,1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3.(2024山东烟台,1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4.(2024四川眉山,1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方案是5.(2024四川乐山,13)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CaCl2、KCl、K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①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AgCl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B.一定不含CuSO4和KClC.一定只含有K2CO3D.一定含有K2CO3和KCl6.(2024重庆A卷,15)下列实验方法和主要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2024云南省卷,19)由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8.(2024江苏连云港,12)O 2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认识和获取O 2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生产的O 2可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字母)。
a .O 2分子质量变小 b .O 2分子间间隔减小 c .O 2分子转变为其他分子 (2)实验室里现有MnO 2固体、H 2O 2,溶液以及下列装置(A ~D ):① 仪器M 的名称是 (填字母)。
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c .集气瓶① 利用上述药品制取O 2,应选择的两个装置是 (填字母)。
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四大题型(离子共存和物质鉴别)一、离子共存解题方法:1、原理:由于离子化合物的电离作用,可溶的酸碱盐在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发生反应时也是离子之间进行。
若离子之间可以反应(看是否有沉淀、气体、水产生),则说明离子之间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
2、观察题目条件的限定,如限定“某无色透明溶液”,则有颜色的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如Cu2+、Fe3+、Fe2+等离子。
3、常见的复分解反应知识储备(1)生成:如:Ba2+与CO32-,Ag+与Cl-,Mg2+与OH-等不能大量共存。
(2)生成:如:NH4+与OH-,H+与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3)生成:如: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4、记住物质溶解性表中常见的沉淀:CaCO3、BaCO3、BaSO4、AgCl、Mg(OH)2、Cu(OH)2、Fe(OH)3、Fe(OH)2、Al(OH)3等。
【例题1】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SO42-、NO3-、Ba2+、Cl-B. Cu2+、Na+、NO3-、K+C. K+、CO32-、NO3-、Cl-D. H+、Ba2+、K+、NO3-【例题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2、NaCl、KNO3B. CaCl2、HCl 、NaNO3C. K2CO3、Mg(NO3)2、NaOHD. KOH、NaCl、(NH4)2SO4【例题3】溶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A.HNO3、Ca(OH)2、NaClB.KNO3、CuCl2、Na2SO4C. NaOH 、MgSO4、BaCl2D. HCl 、Na2CO3、Ca(NO3)2【同步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NaCl 、BaCl2、Na2SO4B. Na2CO3、NaCl 、Na2SO4C. CuSO4、NaCl 、NaNO3D. Na2SO4、HCl 、KCl2.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CuSO4、FeCl3、NaNO3、MgSO4B. H2SO4、HCl、AgNO3、KMnO4C. NaNO3、NaCl、K2CO3、K2SO4D. BaCl2、KNO3、(NH4)2SO4、NaOH 3.能在PH=9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AlCl3、Fe2(SO4)3、NaClB. BaCl2、Na2SO4、NaClC. MgCl2、NaNO3、Ba(NO3)2D. K2SO4、NaNO3、CaCl24.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FeCl2、NaCl、KNO3B. CaCl2、HCl、NaNO3C. K2CO3、Mg(NO3)2、NaOHD. KOH、NaCl、(NH4)2SO45.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FeCl3、NaCl、KNO3B. CaCl2、 HCl 、NaNO3C. K2CO3、Ca(NO3)2、NaOHD. KOH 、 NaOH、(NH4)2SO46.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B. 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C. 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D. 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二、物质鉴别与检验解题方法:1、物质检验的原理:根据某些离子可以发生的特殊反应,通过产物颜色、状态和特殊性质等特征来反推原来被检验的离子,进而推测出含该离子的物质。
主题17物质的共存、检验与鉴别、除杂与分离(建议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区分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两种待测溶液,其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2. (2019遵义)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在氯化钠溶液中:Zn2+、SO2-4B. 在稀盐酸中:Ag+、NO-3C. 在硫酸钾溶液中:Ba2+、Cl-D. 在硝酸铵溶液中:K+、OH-3.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鉴别空气、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 分离NaCl和MgCl2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C 鉴别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D 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4. (2019广东)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NaCl 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O2C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D C 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5. (2019十堰)在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的是()A. 氯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B. 硝酸钾、氯化铜、氢氧化钠C. 硝酸钠、氢氧化钾、氯化钡D. 碳酸氢钠、氯化钾、稀硫酸6. (2019宜昌)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B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加足量水,过滤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7....A. 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B. 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C. 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D. 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8.(2018新疆内高)从混合物中分离与提纯X物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用如图所示实验方案的是()A. Ag(Zn)B. Cu(CuO)C. CaCO3(CaCl2)D. Fe(NO3)2[Cu(NO3)2]9. (2019襄阳)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 HCl、Ba(NO3)2、KCl、Na2CO3B. H2SO4、NaOH、Ba(OH)2、CuSO4C. BaCl2、Na2SO4、K2CO3、NaNO3D. HCl、H2SO4、BaCl2、K2CO310. (2019娄底)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该固体适量加入水,得到浑浊液体,过滤;实验二:取实验一所得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一、除杂质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除去该杂质可加入适量( )A. 稀42SO HB. HClC. 硝酸D. 石灰水2、欲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分别写出所加试剂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CO NaCl(Na 32B.(HCl)HNO 3C. )CO (Na SO Na 3242D. )SO HCl(H 423、除去NaOH 中混有的少量32CO Na 杂质,可加入试剂( ) A. 盐酸 B. 石灰水 C. 2CO D. 2CaCl 溶液4、除去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加入的试剂是( )A. 2BaCl 溶液B. NaOH 溶液C. 3AgNO 溶液D. 23)(NO Ba 溶液5、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A. 加入过量稀42SO H 微热后,过滤,洗涤。
B. 加强热或在空气中灼热。
C. 加适量水,加热,过滤,洗涤。
D. 加适量稀42SO H ,微热,过滤,洗涤。
6、下列反应能够一步实现的是( )A. 32CaCO CaCl →B. 3FeCl Fe →C. 2)(OH Cu CuO →D. NaCl NaNO →3 二、物质鉴别7、不用其它任何试剂鉴别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① NaOH ② MgSO 4③Ba(NO 3)2④Cu(NO 3)2⑤KNO 3,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 )A. ⑤④③②①B. ④③①②⑤C. ④①②③⑤D. ②③①④⑤ 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是所选试剂,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A 、NaCl 和NaOH (紫色石蕊试剂)B 、氧化铜和炭黑两种黑色粉末(稀盐酸)C 、Na 2SO 4和AgNO 3两种溶液(BaCl 2溶液)D 、H 2SO 4和NaCl 两种溶液(Ba(NO 3)2溶液) 9、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 A. 生石灰、食盐、烧碱 B. 汽油、酒精、浓硫酸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D. 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10、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Ba(OH)2 、稀硫酸 、KCl 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 K 2CO 3溶液B. NaCl 溶液C. 石蕊试液D. 酚酞试液 11、利用无色酚酞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 BaCl 2 H 2SO 4 HClB. NaOH KOH HClC. K 2CO 3 Na 2CO 3 HClD. NaCl NaOH H 2SO 4 1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NH4)2SO4、Na2CO3、KNO3.若只用一种试剂将它一次性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 )。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鉴别、除杂专题训练一、推断题“突破口”1.从物质的特征入手(1)有色固体①黑色:黑色单质C、Fe粉、黑色混合物CuO、Fe3O4、MnO2②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③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④KMnO4(暗紫色或紫黑色)、红磷(暗红色)(2)有色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2.从化学之最入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最常见的金属是铁;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常见的有机物是甲烷CH43.物质的用途(1)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CaO;(2)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CuSO4、Ca(OH)2(3)胃酸的主要成分:HCl;(4)常用的调味品:NaCl;(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NaHCO34、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SO4+2NaOH = Cu(OH)2↓+2NaCl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Cl3 +3NaOH = Fe(OH)3↓+3NaCl;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⑥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的是CO;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二、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思路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专题练习一、离子共存1.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SO42-、NO3-、Ba2+、Cl-B. Cu2+、Na+、NO3-、K+C. K+、CO32-、NO3-、Cl-D. H+、Ba2+、K+、NO3-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2、NaCl、KNO3B. CaCl2、HCl 、NaNO3C. K2CO3、Mg(NO3)2、NaOHD. KOH、NaCl、(NH4)2SO43.溶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A.HNO3、Ca(OH)2、NaClB.KNO3、CuCl2、Na2SO4C. NaOH 、MgSO4、BaCl2D. HCl 、Na2CO3、Ca(NO3)2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NaCl 、BaCl2、Na2SO4B. Na2CO3、NaCl 、Na2SO4C. CuSO4、NaCl 、NaNO3D. Na2SO4、HCl 、KCl5.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CuSO4、FeCl3、NaNO3、MgSO4B. H2SO4、HCl、AgNO3、KMnO4C. NaNO3、NaCl、K2CO3、K2SO4D. BaCl2、KNO3、(NH4)2SO4、NaOH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2SO4、Ba(OH)2、KClB. Cu(NO3)2、NaCl、KNO3C. Na2CO3、KNO3、NH4ClD. MgSO4、NaNO3、KCl7.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A. K2SO4Ba(OH)2KClB. Cu(NO3)2NaCl KNO3C. Na2CO3 KNO3NH4ClD. MgSO4NaNO3KCl8.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FeCl3、NaCl、KNO3B. CaCl2、 HCl 、NaNO3C. K2CO3、Ca(NO3)2、NaOHD. KOH 、 NaOH、(NH4)2SO4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a2+ Cl- Na+ CO32-B. H+ K+NO3-OH-C. SO42- CO32- Na+ H+D. K+ Na+ NO3-SO42-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A. NaOH、NaCl、CuSO4、HClB. KNO3、Na2SO4、NaOH、KClC. KCl、Ba(NO3)2、HCl、CaCl2D. Na2CO3、Ba(OH)2、KNO3、Na2SO4 11.能在PH=9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AlCl3、Fe2(SO4)3、NaClB. BaCl2、Na2SO4、NaClC. MgCl2、NaNO3、Ba(NO3)2D. K2SO4、NaNO3、CaCl21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FeCl2、NaCl、KNO3B. CaCl2、HCl、NaNO3C. K2CO3、Mg(NO3)2、NaOHD. KOH、NaCl、(NH4)2SO413.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FeCl3、NaCl、KNO3B. CaCl2、 HCl 、NaNO3C. K2CO3、Ca(NO3)2、NaOHD. KOH 、 NaOH、(NH4)2SO414.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B. 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C. 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D. 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15.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已知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Ba2+、Cl-、CO32-、SO42-。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分辨、除杂练习题说明本文档提供了一些初中化学离子共存、分辨和除杂的练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每个问题都包含了具体的离子情境,并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信息进行共存、分辨或除杂的处理。
下面是题目和答案的列表:练题1. 在实验室中,你用盐酸试液进行了一组实验,得到的反应产物为A、B和C。
你用铵盐溶液对反应产物进行测试,结果发现A 和B与铵盐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气体,C则没有反应。
请问A、B和C分别可能是哪些离子的产物?- 答案:A可能是氯离子(Cl^-),B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HCO3^-),C可能是硫酸根离子(SO4^2-)。
2. 在实验室中,你用银离子试液进行了一组实验,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
你又用氯离子试液对这个沉淀进行测试,发现它可以溶解。
请问这个沉淀可能是哪种离子的产物?- 答案:这个沉淀可能是氯化银(AgCl)的沉淀,由于氯化银可以溶解,因此它是氯离子和银离子共存的产物。
3. 在一个已知溶液中,你分别加入了钠离子和铜离子的试液。
发现产生了一个蓝色的沉淀。
为了确定蓝色沉淀的成分,你又加入了氢氧化钠试液,发现沉淀完全溶解。
请问这个蓝色沉淀可能是哪种离子的产物?- 答案:这个蓝色沉淀可能是铜(II)羟基化物(Cu(OH)2)的沉淀,由于铜(II)羟基化物可以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因此它是钠离子和铜离子共存的产物。
4. 在实验室中,你用盐酸试液对一个未知溶液进行了测试,产生了气体A。
你又用碳酸氢钠试液对这个未知溶液进行测试,发现产生了气体B。
请问气体A和气体B分别可能是什么?- 答案:气体A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CO2),气体B可能是氢氧化钠中的水蒸气(H2O)。
总结以上是一些初中化学离子共存、分辨和除杂的练习题。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巩固相关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加深对离子共存、分辨和除杂的理解。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鉴别、消除杂质习题一、离子共存离子共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种或多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共存的情况。
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离子共存情况有以下几种:1. 铵盐的共存铵盐是指由铵离子(NH4+)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铵盐的共存有以下特点:- 两个铵盐共存时,其阴离子可能相同或不同。
- 若两个铵盐的阴离子相同,则它们的阳离子不同。
- 若两个铵盐的阳离子相同,则它们的阴离子不同。
例如,在溶液中共存铵氯(NH4Cl)和铵溴(NH4Br),它们的阳离子相同(NH4+),而阴离子分别为氯离子(Cl-)和溴离子(Br-)。
2. 碱金属离子的共存碱金属离子指的是周期表第一族元素(锂、钠、钾等)的阳离子。
碱金属离子的共存有以下特点:- 两个碱金属离子共存时,它们的阴离子可能相同或不同。
- 若两个碱金属离子的阴离子相同,则它们的阳离子不同。
- 若两个碱金属离子的阳离子相同,则它们的阴离子不同。
例如,在溶液中共存氯化钠(NaCl)和氯化钾(KCl),它们的阴离子相同(Cl-),而阳离子分别为钠离子(Na+)和钾离子(K+)。
二、离子鉴别离子鉴别是指通过化学实验或化学方法来确定某种离子的存在。
在初中化学中,常用的离子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1. 阴离子的鉴别阴离子是指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常见的阴离子有氯离子(Cl-),溴离子(Br-)、硝酸根离子(NO3-)等。
通过以下实验可以鉴别不同的阴离子:- 氯离子(Cl-):加入银离子(Ag+),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 溴离子(Br-):加入银离子(Ag+),会生成黄色沉淀(溴化银)。
- 硝酸根离子(NO3-):加入碳酸钠(Na2CO3),会产生气泡,并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 ...2. 阳离子的鉴别阳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常见的阳离子有铵离子(NH4+),钠离子(Na+)、铁离子(Fe2+)等。
通过以下实验可以鉴别不同的阳离子:- 铵离子(NH4+):加热溶液,产生氨气(刺激气味)。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鉴别、除杂专题训练一、推断题“突破口”1、从物质得特征入手(1)有色固体①黑色:黑色单质C、Fe粉、黑色混合物CuO、Fe3O4、MnO2②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③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④KMnO4(暗紫色或紫黑色)、红磷(暗红色)(2)有色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4)有刺激性气味得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2。
从化学之最入手地壳中含量最多得金属元素就是铝;最常见得金属就是铁;密度最小得气体就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得氧化物就是水;最常见得有机物就是甲烷CH43。
物质得用途(1)改良酸性土壤得物质:Ca(OH)2、CaO;(2)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得物质:CuSO4、Ca(OH)2(3)胃酸得主要成分:HCl; (4)常用得调味品:NaCl; (5)发酵粉得主要成分:NaHCO34、常见一些变化得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得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SO4+2NaOH=Cu(OH)2↓+2NaCl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Cl3+ 3NaOH =Fe(OH)3↓+3NaCl;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得:不溶得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得:不溶得碱⑥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得就是CO;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得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得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二、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与思路1。
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与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ﻫ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得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得就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得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得分析与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得结果。
一、共存问题1.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FeCl3.CuSO4.NaCIB. BaCI2.Na2SO4.NaOHC. CaCl2.Na2CO3.NaNO3D. K2SO4.NaNO3.NH4Cl2、下列各组物质, 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NaCl BaCl2 Na2SO4B. Na2CO3 NaCl Na2SO4C. CuSO4 NaCl NaNO3D. Na2SO4 HCl KCl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2SO..Ba(OH)..KClB.Cu(NO3)..NaC..KNO3C.Na2CO..KNO.. NH4C...... ...D.MgSO... NaNO..KCl4.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NH4+、Na+、C1-、SO42-B. H+、Na+、NO3-、CO32-C. K+、Ba2+、OH-、SO42-D. K+、Ag+、NO3-、C1-5.下列溶液无色, 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A. CuSO4 NaCl KNO3B. NaOH NaCl NaNO3C. Na2SO4 NH4Cl ZnCl2D. K2SO4 AgNO3 NaCl6.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 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NaNO. NaC. H2SO......B. CaCO..NaO..Na2SO.C. BaCl..NaNO. CuSO.....D. AgNO..Na2SO4. NaCl1、下列各组物质, 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2CO3.NaClB.Ca(OH)2.K2CO3.NaNO3C、NaOH、(NH4)2CO3.HClD、BaCl2.Na2SO4、NaOH2、下列各组物质, 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OH、HNO3、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D、H2SO4.NaCl、Cu(NO3)2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 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KOH、MgSO4B.K2SO4.FeCl3.NaNO3C.KCl、NaOH、Ba(NO3)2 D、Na2CO3.K2SO4、HNO3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aOH、HNO3、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BaCl2.NaNO3.KOH、MgCl2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D.ZnSO4、Mg(NO3)2.NaNO3.KCl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 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Na2CO3.NaCl、HClB.NaOH、KCl、Ba(NO3)2C、AgNO3.NaCl、HNO3D、H2SO4.NaNO3.FeCl3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BaCl2.NaNO3.KOH、MgCl2B.Cu(NO3)2.NaCl、H2SO4.KNO3C、Na2CO3.NaCl、KNO3.NH4ClD、ZnSO4、Mg(NO3)2.NaNO3.KCl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 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NO3.KOH、FeCl3B.K2SO4.KCl、HClC.AgNO3.HCl、KCl D、Na2CO3.KCl、BaCl2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 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Cl、KNO3B.NaCl、NaOH、NaNO3C、CaCl2.NaNO3.Na2CO3D、KNO3.H2SO4、NaCl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2━4.Ba2+、NO━3B.Ca2+、H+、NO━3.Cl━C.Mg2+、K+、NO━3.Cl━D、K+、Na+、Mg2+、SO2━411、下列各组离子中, 能大量共存的是()A.H+、SO2━4.OH━、Ba2+B.K+、Mg2+、NO━3.OH━C、Na+、H+、NO━3.CO2━3D、Na+、K+、H+、SO2━4二、除杂质问题鉴别, 则该试剂可用()A. AgNO3溶液B. BaCl2溶液C. 石蕊试液D. 酚酞试液2.为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水和稀硫酸, 最简便的方法是分别滴入()A. 碳酸钠溶液B. 氯化钡溶液C. 紫色石蕊试液D. 无色酚酞试液3.若将碳酸钠、硝酸银、硫酸钾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 应选用()A. 氯化钡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稀硝酸D. 稀盐酸4. 可以用来一次鉴别出KOH溶液、NaCl溶液和盐酸的物质是()A. 硝酸银溶液B. 酚酞试液C. pH试纸D. 氯化钡溶液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H2SO4.NaOH和Ca(OH)2三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A. 碳酸钠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石蕊试液 D. 酚酞试液6.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2SO4.KOH、AgNO3三种无色溶液时, 可选用的试剂是()A. FeCl3 B. 盐酸 C. BaCl2 D. Cu(NO3)27.只用一种试剂区别Ba(NO3)2.NaCl、KOH三种无色溶液时, 可选用的试剂是()A. 碳酸钠溶液B. 盐酸C. 硫酸D. 硫酸铜溶液8. 两支试管中,一只装有盐酸,另一只装有硫酸,鉴别时最好加入( )A. AgNO3溶液B. 石蕊试液C. BaCl2溶液D. 酚酞试液9. 以下各组物质各有三种无色溶液,其中只用酚酞试液不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是( )A. NaOH、H2SO4.NaClB. Ba(OH)2.H2SO4.HClC. Ca(OH)2.HCl、KNO3D. NaOH、H2SO4、KOH10.实验室要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可使用的方法是()A. 加入盐酸B. 加入碳酸钠溶液C. 滴入酚酞试液D.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11.下列各组溶液中, 只用酚酞试液和通入稀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能鉴别的是()A. KNO3.NaCl、NaOH B. NaOH、KOH、HClC. H2SO4.HCl、NaOHD. NaOH、H2SO4.NaCl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 只须用氯化钡溶液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Na2SO4.AgNO3.HNO3B. Na2CO3.CuSO4.NaClC. Na2CO3.Na2SO4、HClD. KNO3.AgNO3.HNO313. 只用酚酞试液就可以将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区别开来的是()A. BaCl2.NaOH、MgCl2B. KOH、HCl、H2SO4C. HCl、HNO3、Ba(OH)2D. NaOH、HCl、NaCl考点2 不用外加试剂的物质鉴别1. 有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 它们的溶质分别是: ①Ba(NO3)2②AgNO3③NaCl④CuCl2, 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 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 ④②③①B. ①③②④C. ④①②③D. ②③①④2.不用其它试剂, 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溶液: ①NaOH②MgSO4③FeCl3④Ba(NO3)2⑤KCl, 则正确的鉴别顺序为()A. ②④③①⑤B. ③②④①⑤C. ①③②④⑤D. ③①②④⑤3.下列各组溶液, 不另选用其它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 CuSO4.NaOH、MgCl2B. Na2CO3.BaCl2.Ca(OH)2C. Ba(NO3)2.Na2CO3、HNO3D. NaOH、H2SO4、KOH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 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 HCl、H2SO4.Na2CO3.BaCl2B. Na2SO4.K2CO3.KNO3.BaCl2C. NaCl、MgCl2.NaOH、CuSO4D. NaCl、AgNO3、CaCl2.NaNO3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 不加任何试剂将它们两两混合就能将其一一区别开来的是()A. H2SO4.Na2SO4.Ca(NO3)2.Na2CO3B. K2SO4.BaCl2.KNO3.Na2CO3C. H2SO4、NaCl、Ba(NO3)2.Ba(OH)2D. FeCl3、NaCl、NaNO3、AgNO3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 不另加试剂, 就能鉴别的组别是()A. NaOH、Na2SO4.BaCl2.Na2CO3B. NaOH、CuSO4.KNO3.HClC. NaOH、CuSO4、BaCl2.NaClD. Na2CO3、NaCl、BaCl2.KCl1.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来, 这种试剂是()A.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C. BaCl2溶液 D. Ba(OH)2溶液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 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鉴别、除杂专题训练一、推断题“突破口”1.从物质的特征入手(1)有色固体①黑色:黑色单质C、Fe粉、黑色混合物CuO、Fe3O4、MnO2②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③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④KMnO4(暗紫色或紫黑色)、红磷(暗红色)(2)有色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2.从化学之最入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最常见的金属是铁;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常见的有机物是甲烷CH43.物质的用途(1)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CaO;(2)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CuSO4、Ca(OH)2(3)胃酸的主要成分:HCl;(4)常用的调味品:NaCl;(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NaHCO34、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 蓝色沉淀:Cu(OH)2、 CuSO4+ 2NaOH = Cu(OH)2↓+2NaCl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Cl3 + 3NaOH =Fe(OH)3↓+ 3NaCl;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⑥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的是CO;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二、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思路1.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都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除杂、共存、鉴别、鉴定、推断题型解题技法总结知识要点:一、除杂题:1、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
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
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
BaCO3+2HCl =BaCl2+H2O+CO2↑。
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二、共存的问题(相互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间能共存)1、在溶液中不能共存的:a.能反应的酸碱盐、Mg2+、Al3+;Ag+与Cl-、CO32-、SO32-、S2-;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MnO4-(紫色)。
专题练习一、离子共存1.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SO42-、NO3-、Ba2+、Cl-B. Cu2+、Na+、NO3-、K+C. K+、CO32-、NO3-、Cl-D. H+、Ba2+、K+、NO3-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2、NaCl、KNO3B. CaCl2、HCl 、NaNO3C. K2CO3、Mg(NO3)2、NaOHD. KOH、NaCl、(NH4)2SO43.溶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A.HNO3、Ca(OH)2、NaClB.KNO3、CuCl2、Na2SO4C. NaOH 、MgSO4、BaCl2D. HCl 、Na2CO3、Ca(NO3)2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NaCl 、BaCl2、Na2SO4B. Na2CO3、NaCl 、Na2SO4C. CuSO4、NaCl 、NaNO3D. Na2SO4、HCl 、KCl5.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CuSO4、FeCl3、NaNO3、MgSO4B. H2SO4、HCl、AgNO3、KMnO4C. NaNO3、NaCl、K2CO3、K2SO4D. BaCl2、KNO3、(NH4)2SO4、NaOH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2SO4、Ba(OH)2、KClB. Cu(NO3)2、NaCl、KNO3C. Na2CO3、KNO3、NH4ClD. MgSO4、NaNO3、KCl7.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A. K2SO4Ba(OH)2KClB. Cu(NO3)2NaCl KNO3C. Na2CO3 KNO3NH4ClD. MgSO4NaNO3KCl8.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FeCl3、NaCl、KNO3B. CaCl2、 HCl 、NaNO3C. K2CO3、Ca(NO3)2、NaOHD. KOH 、 NaOH、(NH4)2SO4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a2+ Cl- Na+ CO32-B. H+ K+NO3-OH-C. SO42- CO32- Na+ H+D. K+ Na+ NO3-SO42-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A. NaOH、NaCl、CuSO4、HClB. KNO3、Na2SO4、NaOH、KClC. KCl、Ba(NO3)2、HCl、CaCl2D. Na2CO3、Ba(OH)2、KNO3、Na2SO4 11.能在PH=9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AlCl3、Fe2(SO4)3、NaClB. BaCl2、Na2SO4、NaClC. MgCl2、NaNO3、Ba(NO3)2D. K2SO4、NaNO3、CaCl21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FeCl2、NaCl、KNO3B. CaCl2、HCl、NaNO3C. K2CO3、Mg(NO3)2、NaOHD. KOH、NaCl、(NH4)2SO413.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FeCl3、NaCl、KNO3B. CaCl2、 HCl 、NaNO3C. K2CO3、Ca(NO3)2、NaOHD. KOH 、 NaOH、(NH4)2SO414.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B. 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C. 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D. 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15.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已知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Ba2+、Cl-、CO32-、SO42-。
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得到干燥沉淀6.27g,再用足量稀盐酸洗涤、干燥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a+B. CO32-、Cl-一定存在C. Na+一定存在D.一定不存在Cl-二、物质鉴别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它试剂就能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 Ba(NO3)2、NaOH、H2SO4、KClB. AgNO3、KCl、HNO3、MgCl2C. Ba(NO3)2、NaCl、CuSO4、NaOHD. CuSO4、NaCl、NaNO3、BaCl22.下列试剂中,不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A. 碳酸钠B. pH试纸C. 碳酸钙D. 石蕊溶液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 FeCl3、HCl 、NaCl、NaSO4B. HCl 、CuSO4、KNO3、Na2SO4C. K2SO4、BaCl2、Na2CO3、HClD. NaNO3、Na2SO4、HCl、H2SO4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A. NaOH、HCl、CuSO4、MgSO4B. Na2CO3、K2SO4、BaCl2、HClC. KNO3、NaCl、FeCl3、NaOHD. NH4NO3、H2SO4、NaOH、MgCl2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互相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 Na2SO4BaCl2KNO3NaClB. Na2SO4Na2CO3 BaCl2HClC. NaOH Na2SO4 FeCl3BaCl2D. NaCl AgNO3NaNO3HCl6.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它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A. ②③④①B. ②④③①C. ③①④②D. ③②④①7.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向丙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钡离子B. 乙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C. 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D. 丁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乙: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A. 只有甲的可行B. 只有乙和丁的可行C. 只有乙的不可行D. 都可行42(1)观察5瓶溶液的颜色,溶液呈色的是CuSO4溶液。
(2)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写出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请简要写出鉴别剩余两瓶溶液的方法:。
三、物质分离(除杂)1.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A. 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B. 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BaC12溶液)C. 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D. CO中混有CO2(NaOH溶液)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试剂),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 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水)B. 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碳酸钙)C. 硫酸钠中的碳酸钠(稀硫酸)D. 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氧气)A. AB. BC. CD. D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除去N2中少量O2,可以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N2B. 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可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可以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可以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5.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
该工程示意如下:对该过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①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速度B. ③、④两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C. ⑤操作得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D. ⑥操作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6.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
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 )A. Na2CO3、BaCl2、NaOH、过滤、HClB. NaOH、BaCl2、Na2CO3、过滤、HClC. BaCl2、Na2CO3、NaOH、过滤、HClD. BaCl2、NaOH、Na2CO3、过滤、HCl7.某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小青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除去可溶性杂质.(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步骤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3)步骤③中加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A、CaCl2B、MgCl2C、NaOHD、Na2C038.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从①Na2CO3溶液②盐酸③Ba (NO3)2溶液④K2CO3溶液⑤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试问:(1)该实验的目的是除去二种离子(写离子符号).(2)A、B、C三种试剂分别为(填序号).四、物质推断1.海水晒制的粗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