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守变电所安装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技术要求及监控中心基本技术要求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要求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和设备选择应遵循“安全、高效、环保”原则,优先采用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少维护的高可靠性产品。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具备完善的防火、防盗等措施。
站内建筑应满足安全工器具等的存放需要。
应适当考虑变电站检修、保电、防灾等特殊需要。
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接线方式。
同一地区在同一电压等级上宜采用统一的接线方式和设备配置原则。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微机型产品,满足继电保护反措、设备标准化企业标准和有关规程规定要求,并应具备信息远传功能。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应满足无人值守的运行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配置应能支撑无人值守站各分系统对通信的需要。
原则上至调度和监控中心的通信配置应满足双通道的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交直流电源设备应根据无人值守站的实际地理和交通条件考虑适当提高配置,应具备远方监视和控制功能。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视频安防、消防、环境监测等系统,并应能够实现远方监视和控制。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首先需要满足常规变电站标准规范的规定,各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相关标准中的规定,无人值守变电站需着重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一、建筑无人值守变电站在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原常规变电站内的为人服务设施。
变电站内建筑面积和功能设置应适当考虑变电站检修等特殊情况的需要。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中心、操作队所在变电站应考虑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满足生产和生活所需设施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筑物一楼应少设门窗,对于必要的门窗,应考虑实体防护措施。
二、一次设备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接线方式。
所有一次设备必须安全可靠。
应选用设计完善、工艺优良、运行业绩优异的产品。
2024年无人值班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运维效率,维护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2024年以后投运的无人值班变电站。
第三条无人值班变电站是指通过远程监控、自动化设备和无人值守等技术手段实现无人值班,并具备自动检测、诊断、控制和通信能力的电力变电站。
第四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科学、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营和管理。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五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管理应按照设备管理规定进行,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更新等环节。
第六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购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购买具备高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第七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工程设计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合理布局和连接方式,同时考虑设备的可维护性。
第八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调试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九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应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隐患。
第十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包括定期巡检、保养和维修等工作。
第十一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更新应根据设备技术的发展和运维需求进行,及时淘汰老化设备,采用新型的高效节能设备。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应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权限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四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监控系统,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十五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建立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和事故。
10kv无人值守变电所设计规程一、总则1. 本规程适用于10kv无人值守变电所的设计、安装、调试和验收。
2. 无人值守变电所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保的要求,具备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的功能。
3. 设计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和规定,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和现场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二、一次设备选择与配置1. 变压器:选择低损耗、高效率的变压器,根据负荷需求合理配置容量和台数。
2. 开关设备:选用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隔离功能的开关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互感器:选用准确度高、稳定可靠的互感器,满足测量和保护的要求。
4. 避雷器:配置避雷器,防止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坏。
5. 电容器:根据负荷需求,配置适当的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和电压质量。
三、控制系统与监控系统1. 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微处理器,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2. 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实现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为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支持。
四、保护与自动化装置1. 保护装置:配置完善的保护装置,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自动化装置:采用自动化装置,实现设备的自动投切、自动调节等功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3. 故障诊断与处理:通过故障诊断和处理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故障对设备的影响。
五、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1. 继电保护: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保护。
2. 自动装置:采用自动装置,实现设备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3. 信号处理:对设备运行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生成各种报警信号和故障信息,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供支持。
六、防雷与接地1. 防雷设计:根据现场环境和设备特点,进行合理的防雷设计,确保设备免受雷电损害。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设及运行要求要实现及完善工业园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功能齐备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综合自动化系统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为一体,为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的基本前提条件。
为了提高该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应具有两套能够自动备用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以确保与调度中心的不间断通信。
新建项目验收期间必须对四遥功能进行全面、细致的试验验收。
确保上传信息的准确无误(包括站用变低压侧开关信息)。
二、远方监视条件完善齐备。
实现运行设备的全方位监视。
根据运行监视要求设置摄像头个数及位置。
确保需要监视的条件及质量。
三、完善的“五防”系统。
现场电气设备五防功能齐备完善,电气自动化五防功能设置合理。
“五防”系统是确保安全的有力后盾。
四、良好的通信通道良好的通信设施和通信通道是“四遥”功能得以实现的决定因素。
是保证“四遥”功能能够准确、及时反馈信息和发布遥控命令的前提。
五、完善的消防系统由于在无人值班的变电站火灾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而危及设备的安全运行。
因此在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中应装设一套火情检测、自动遥信报警及自动灭火自救系统。
以彻底消除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的火灾隐患。
六、变压器应加装油色谱在线检测装置、GIS微水在线监测、局放信息、开关触头及线路出线接头位置温度测点信息等现场检测数据需上传监视,现场保护及测控装置GPS对时准确。
主变油风冷、照明等具备就地自控条件设备自控准确稳定。
七、站内主要设备必须具备远方操作的条件“遥控”是“四遥”功能之一。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远方操作必不可少,所有一次设备都必须具有电动操作功能,以便于综合自动化系统相配合来实现远方遥控操作。
八、应具有并联补偿电容器自动投切装置和变压器挡位自动调整装置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主要指标之一,为确保电压合格率,应给电容器加装能根据电压和无功潮流的分布来自动投切的自动装置。
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应具有自动切档调压功能。
变配电站(室)安全技术规程
维修30.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检测周期按国家和地方相应标准执行;其中绝缘手套、绝缘靴、高压验电器每半年由供电部门或其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一次检验,保存记录。
*
31.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修;检修时应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需供
电部门的上一级电源停、送电时,应事先办理相关手续,报请供电部门审批;应保存检修记录。
32.配电变压器停止运行一年及以上,准备投入运行时应由供电部门或其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超
期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
33.高压配电装置及设备,应1-3年请当地供电部门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并保存试验报告;试验内容
至少应包括高压开关柜、避雷器、高压电缆等。
*
34.高低压配电装置的定期检修应根据设备的质量、已运行的时间、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及其严重程度、
负载和绝缘老化的情况、历次试验分析结果等确定周期并保存检修记录。
一般宜3年~5年作一次定期
检修。
*
35.变配电设备维检修时,应在被检修设备的两侧和可能来电的各侧的醒目位置悬挂相应内容的标示牌。
*
应急处理36.制定变配电站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发生电气打火、漏电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预案,并报告主管部门处置。
37.遇有人身触电危险的情况,应立即关闭前级电源开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使触电者与电源相互脱离,并立即根据触电情况进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将详细情况记录在值班日志上。
38.如发生电气引起的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扑灭E类电气火灾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同时上报。
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技术要求及监控中心基本技术要求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要求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和设备选择应遵循“安全、高效、环保”原则,优先采用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少维护的高可靠性产品。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具备完善的防火、防盗等措施。
站内建筑应满足安全工器具等的存放需要。
应适当考虑变电站检修、保电、防灾等特殊需要。
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接线方式。
同一地区在同一电压等级上宜采用统一的接线方式和设备配置原则。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微机型产品,满足继电保护反措、设备标准化企业标准和有关规程规定要求,并应具备信息远传功能。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应满足无人值守的运行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配置应能支撑无人值守站各分系统对通信的需要。
原则上至调度和监控中心的通信配置应满足双通道的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交直流电源设备应根据无人值守站的实际地理和交通条件考虑适当提高配置,应具备远方监视和控制功能。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视频安防、消防、环境监测等系统,并应能够实现远方监视和控制。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首先需要满足常规变电站标准规范的规定,各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相关标准中的规定,无人值守变电站需着重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一、建筑无人值守变电站在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原常规变电站内的为人服务设施。
变电站内建筑面积和功能设置应适当考虑变电站检修等特殊情况的需要。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中心、操作队所在变电站应考虑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满足生产和生活所需设施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筑物一楼应少设门窗,对于必要的门窗,应考虑实体防护措施。
二、一次设备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接线方式。
所有一次设备必须安全可靠。
应选用设计完善、工艺优良、运行业绩优异的产品。
2023年无人值班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工作,提高电网运行和设备运维的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包括新建、改建和运营中的变电站。
第三条无人值班变电站是指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减少人工巡视与操作的变电站。
第四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确保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五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六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七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实施跟踪处理,避免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重要数据和信息应备份保存,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第三章运行管理第九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应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远程控制操作应合理规划、有序执行,避免误操作和故障。
第十一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数据和信息应及时上传和归档,方便后续分析和维护。
第十二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配备相应的联络人员,负责对监控报警进行处理和反馈。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确保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四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执行,避免事故和灾难。
第十五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异常和设备故障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六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运行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五章信息管理第十七条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集中存储和高效调取。
第十八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数据和信息应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九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信息应定期备份和存储,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第二十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信息技术系统应定期更新和升级,保持与时俱进。
无人值班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定无人值守变电站是指由无人操作或仅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的变电站。
它是现代化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城市及农村电力供应和传输中。
为了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效能,制定一套标准化管理规定势在必行。
一、总则无人值守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定是制定和实施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的基本依据,旨在规范各级电力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与建设要求1. 设计阶段要求(1)根据变电站所处环境条件和电力负荷需求,确定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设总体布局和具体功能分区。
(2)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具备自动监测、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测、操作和维护。
(3)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现场设备和系统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并具备自动报警和故障自恢复功能。
(4)设计和建设无人值守变电站时,要考虑各种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
2. 建设管理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变电站建设,确保设计与实际建设一致。
(2)建设过程中要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输、安装和调试,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质量。
(3)建设完成后,要进行全面验收,并进行运行试点和演练,确保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正常运营。
三、运行与维护要求1. 运行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值班制度、工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2)运行期间要加强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3)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和监测数据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为设备维护和升级提供参考。
2. 维护管理要求(1)建立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设备巡检、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设立设备维修专职人员,完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确保维修工作的及时和有效进行。
(3)建立健全设备维修和故障报修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报修需求,确保用户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无人值守配电室建设标准随着社会信息化、建筑现代化的发展,各类建筑开始关注提升变配电运维管理能力,希望能通过智慧运维解决方案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减少运维成本。
浙江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无人值守配电房建设方案,落实无人/少人值守的期望,提供采集接入、视频监控、变配电站巡检管理、安全防范及门禁、环节及火灾监测、报警、控制与联动控制、数据存储与上传、平台展示和报表九大功能,提高配电房运维效率,保持供电稳定性。
前言为规范和统一35kV及以下变配电站“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辅助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提高变配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水平,为变配电房无人值守实现提供建设技术支撑。
本技术条件由交联集团新能量运维事业部和变配电产品部负责解释。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维事业部。
一、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35kV及以下变配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能及系统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本技术条件仅适用于35kV及以下变配电站的辅助监控系统(下称系统)。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0.15 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GB/T 2900.50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GB/T 2900.57 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运行GB/T 3015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GB/T 32581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三、术语和定义GB/T2900.15、GB/T2900.50、GB/T2900.57、DL/T860 和GB/T30155、GB50395、GB/T3258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关于实施无人值守牵引变电所的条件和要求柠条塔牵引变电所位于红柠铁路柠条塔车站西侧,成立于2010年12月,投运至今全所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所内主要设备采用了西安高压开关厂、北京三德普华厂家,综合自动化系统保护装臵采用了南瑞继电保护厂家。
110KV进线电源由陕西地方供电局引入两路,采用了单塔双回供电方式,部分踩空区域经过改造后,使用单塔单回使用。
目前所内人员有7人,其中负责人2名,值班员3名、助理值班员2名。
主要负责牵引变电所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检修工作。
一、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的要求:1、可靠的一、二次设备要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必须由可靠的一、二次设备。
常规变电所改造为无人值班变电所时,既要考虑现有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必须考虑原有保护及自动装臵与远动的接口、信号的复归。
在撤人之前,应进行全面、彻底的检修或技术改造,使设备的性能满足变电所无人值班的要求。
2、可靠的通信通道及所内的通信系统无人值班变电所,其通信通道条件及所内通信系统要气更高。
反应变电所运行状态的遥测、遥信、事故报警信息要及时发送到集控站(电力调度中心),供电调度的命令要准确的下发执行,因此必须由可靠的通信通道作保障。
选择先进性可靠的通信方式及所内通信系统,保证通信质量,提高遥控可靠性,是无人值班变电所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3、调度自动化要求要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必须有一个能实现远方监视和操作、稳定好、可靠性高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用于完成遥控命令的发送、传输、返校、结果反馈。
这是决定变电所能否实现无人值班的关键条件。
4、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无人值班变电所在撤人之前,必须建立一套有效得运行管理制度,并以此来规约与变电所运行相关的调度部门、电调集控室、运行、检修部门,建立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正常巡视、维护、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构。
5、成立变电检修组变电所从有人值班转变到无人值班,为了保证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有一支专业的检修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