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查房(最新版)
- 格式:pptx
- 大小:7.38 MB
- 文档页数:27
01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炎概述Chapter溃疡性结肠炎定义与发病原因溃疡性结肠炎定义发病原因结肠炎定义与分类结肠炎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估治疗方法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营养支持主要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对症治疗包括止泻、止痛、补液等。
预后评估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肠梗阻、癌变等。
预后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02患者评估与护理问题识别Chapter人口学资料病史采集生活习惯与环境030201患者基本信息收集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症状评估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护理问题识别与优先级划分护理问题识别优先级划分根据护理问题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对护理问题进行优先级划分,以便合理安排护理措施。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护理目标设定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设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缓解疼痛、改善营养状况等。
护理措施制定根据护理目标,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心理支持等。
护理计划实施与评价将护理计划付诸实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评价护理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03护理措施实施与效果评价Chapter药物治疗管理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指导患者掌握放松技巧,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预防措施并落实到位。
对已发生的并发症,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促进康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04查房过程中注意事项Chapter查房前准备工作准备查房用具了解患者病情准备好查房所需的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压舌板等用具,并确保其清洁卫生。
患者,女,68岁因“反复腹痛,腹泻伴便血一月余”收治入院。
入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现病史:一月前感腹痛,疼痛位于脐周,性质为绞痛,稀水样便,每次100ml,混有少量脓液,腹泻后疼痛缓解不明显,间断血便,色暗红,每次10ml,仍混有黏液及脓冻讵物质,一天约7-8次。
查体: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mmHg,脐周有压痛。
治疗:抑酸保护胃黏膜,止血,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辅助检查:电子结肠镜: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患者主要护理诊断:1、腹痛与受损的肠粘膜有关2、腹泻与大肠粘膜炎症造成对水钠吸收障碍和结肠运动功能失常所致有关3、营养失调与肠道吸收不良有关4、体温过高与肠道炎症有关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肠道炎症致长期频繁腹泻有关6、潜在并发症中毒性结肠扩张,直肠结肠癌变,大出血,肠梗阻7、焦虑与病情反复迁延有关8、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的预防与治疗知识二、护理措施1、腹痛的护理:护理目标: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缓解。
日常生活能自理。
护理措施: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
嘱病人注意休息,给予舒适的体位,保持安静,以保存体力。
指导病人放松自己,分散注意力的一些技巧,如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等。
疼痛剧烈时及时报告,并协助其日常生活。
重点评价:疼痛缓解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缩短2、腹泻的护理:护理目标:病人大便次数减少。
恢复正常的排便状态。
护理措施:给予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低渣、高营养饮食,勿食牛奶和乳制品。
病情严重者,给予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
保留灌肠时,指导病人正确体位(左侧卧位),药液量(小于200ml)及灌肠后的注意事项(抬高臀部左侧卧位0.5h)。
腹泻频繁者,嘱便后用温水清洗,防止肛周皮肤粘膜破溃、糜烂。
使用大杨酸制剂或甲硝唑治疗时,注意胃肠道的副作用,嘱病人宜饭后服用。
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形态、次数、伴随症状及便后症状缓解情况。
重点评价:饮食与药物疗效;腹泻减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