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关键因素分析法
- 格式:xl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麦肯锡⽅法(⼲货版完整版下载)麦肯锡被誉为“诞⽣巨⼈的温床”。
对管理界⽽⾔,麦肯锡就像珠宝中的名牌Cartier⼀样。
没有哪⼀家咨询公司能像麦肯锡公司这样,既闻名遐迩、成就⾮凡、⼤受吹捧,⼜守⼝如瓶。
这⼀具有传奇⾊彩的战略思想库培养了许多世界上最出⾊的管理思想家和商界领袖。
管理⼤师——汤姆·彼得斯、⼤前研⼀和卡岑巴赫,在这⾥形成了他们的清晰逻辑和敏锐洞察⼒;商界巨⼦——IBM的郭⼠纳、美国运通的哈维·格鲁布,把麦肯锡思想成功地运⽤于世界级的公司。
其实,麦肯锡并不神秘,⽅法论铸就神奇。
作者以在麦肯锡⼯作的经验及访谈⼤量麦肯锡顾问为基础,总结出⼀系列麦肯锡⼈始终坚守的管理⽅法,可以在任何组织中运⽤,也能帮助任何⽔平的⼈像麦肯锡顾问⼀样思考,解决从⽣活到⼯作、从简单到棘⼿的各种问题。
即教会你:⽤简单⽅法解决复杂之事!⼀、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法麦肯锡的全部⼯作就是为了解决企业问题。
本部分将揭⽰麦肯锡利⽤“以事实为基础,严格的结构化,以假设为导向”达成解决⽅案的⽅法,以及如何处理商业问题,如何有效地发挥解决问题程序的效⽤,同时提供⼀些在解决问题时可选择的有⽤规则,⽐如著名的80/20规则、电梯测验等等。
1.建⽴解决⽅案(1)以事实为基础从进⼊项⽬的第⼀天,项⽬组所有成员就要对企业成堆的资料、内部研究报告进⾏梳理,收集⾜够多的事实,以便对问题进⾏说明。
事实对于思考问题⾮常重要,⼀⽅⾯,事实规避了直觉判断带来的风险。
尽管麦肯锡顾问经验丰富,可能在10秒内就能本能地说出解决办法,但是,与企业实际操作⼈相⽐,还是有所不⾜,因此麦肯锡必须先看事实。
另⼀⽅⾯,事实架起了跨越可信度鸿沟的桥梁。
麦肯锡顾问⼀般从名牌商学院MBA毕业,很年轻,企业难以对他们所说的话产⽣信任,但如果有⾜够分量的事实⽀撑就不⼀样。
尽管事实具有很⼤的威⼒,但很多⼈却害怕⾯对事实,⽽躲避事实是⼀剂失败的药⽅。
因此,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事实,必须不害怕、不逃避事实。
麦肯锡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管理沟通公司,其经典的问题解决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管理领域。
麦肯锡式的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法,通过分解问题、分析数据、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验证等步骤,帮助人们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麦肯锡式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和个人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方法。
一、问题的拆解和定义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对问题进行拆解和定义。
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前,我们都需要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本质、范围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拆解和定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明确问题的背景和现状。
了解问题发生的背景和现状,对问题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如果我们要解决一个销售额下降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市场情况、竞争对手、产品特点等相关背景信息。
2.明确问题的范围和影响。
界定问题的范围,确定问题的核心内容,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
分析问题的影响,包括对业务、客户、员工等方面的影响。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3.明确问题的关键因素。
通过分析问题的关键因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确定解决问题的重点方向。
如果要解决一个质量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如生产流程、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等。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定义和拆解问题,为下一步的分析和解决奠定基础。
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提出第二步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假设的提出。
麦肯锡式的问题解决方法强调数据驱动和假设驱动,通过对真实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可能性的假设推演,找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1.收集并分析数据。
我们需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大量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规律和特点,为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通过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数据、客户反馈数据等,对销售额下降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提出假设。
在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假设,并进行验证和修正。
假设是对问题解决的一种推演和预测,是对问题的可能原因和可能解决方案的猜测。
麦肯锡方法
麦肯锡方法是指麦肯锡咨询公司开发的一套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方法论。
这套方法由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顾问们在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经过了长期的实践验证和不断的改进。
麦肯锡方法在商业界被广泛使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用于帮助企业解决复杂问题、制定战略和实施变革。
麦肯锡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分析问题,获取并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从而可以做出客观、科学和可行的决策。
麦肯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定义问题: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清楚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收集信息: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的内外部因素。
3. 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关键驱动因素。
4. 生成解决方案: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这些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最佳方案。
5. 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和目标,推动方案的执行。
6. 再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执行。
总体来说,麦肯锡方法强调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出自MBA智库百科(/)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Key Successful Factors [K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目录[隐藏]∙ 1 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 2 关键成功因素的4个主要来源∙ 3 关键成功因素的8种确认方法∙ 4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5 关键成功因素法案例分析o 5.1 案例一:运用关键因素分析法分析财务战略[1]∙ 6 参考文献[编辑]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key success factors,KSF)是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之一,由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提出。
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关键成功因素是在探讨产业特性与企业战略之间关系时,常使用的观念,是在结合本身的特殊能力,对应环境中重要的要求条件,以获得良好的绩效。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MIS总体规划的方法。
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
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编辑]关键成功因素的4个主要来源咨询工具安索夫矩阵案例面试分析工具/框架ADL矩阵安迪·格鲁夫的六力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标杆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波士顿经验曲线波特钻石理论模型贝恩利润池分析工具波特竞争战略轮盘模型波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波特的行业组织模型变革五因素BCG三四规则矩阵产品/市场演变矩阵差距分析策略资讯系统策略方格模型CSP模型创新动力模型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大战略矩阵多点竞争战略杜邦分析法定向政策矩阵德鲁克七种二元核心模式服务金三角福克纳和鲍曼的顾客矩阵福克纳和鲍曼的生产者矩阵FRICT筹资分析法GE矩阵盖洛普路径公司层战略框架高级SWOT分析法股东价值分析供应和需求模型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岗位价值评估规划企业愿景的方法论框架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华信惠悦人力资本指数核心竞争力识别工具环境不确定性分析行业内的战略群体分析矩阵横向价值链分析行业内战略集团分析IT附加价值矩阵竞争态势矩阵基本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三角模型竞争对手分析论纲价值网模型绩效棱柱模型价格敏感性测试法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竞争优势因果关系模式竞争对手分析工具价值链分析方法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价值链信息化管理KJ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KT决策法扩张方法矩阵利益相关者分析雷达图分析法卢因的力场分析法六顶思考帽利润库分析法流程分析模型麦肯锡7S模型麦肯锡七步分析法麦肯锡三层面理论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麦肯锡七步成诗法麦肯锡客户盈利性矩阵麦肯锡5Cs模型内部外部矩阵内部因素评价矩阵诺兰的阶段模型牛皮纸法内部价值链分析NMN矩阵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PAEI管理角色模型PIMS分析佩罗的技术分类PESTEL分析模型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QFD法企业价值关联分析模型企业竞争力九力分析模型企业战略五要素分析法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人力资源经济分析RATER指数RFM模型瑞定的学习模型GREP模型人才模型ROS/RMS矩阵3C战略三角模型SWOT分析模型四链模型SERVQUAL模型SIPOC模型SCOR模型三维商业定义虚拟价值链SFO模型SCP分析模型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V矩阵陀螺模型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威胁分析矩阵新7S原则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新波士顿矩阵系统分析方法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实体价值链信息价值链模型战略实施模型战略钟模型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战略地图组织成长阶段模型战略选择矩阵专利分析法管理要素分析模型战略群模型综合战略理论纵向价值链分析重要性-迫切性模型知识链模型知识价值链模型知识供应链模型组织结构模型[编辑]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置于企业其它所有目标、策略和目的之上,寻求管理决策阶层所需的信息层级,并指出管理者应特别注意的范围。
【核心精要】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一、什么是问题
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叫问题。
举例,你希望自己10分钟跑完1000米,但实际情况是10分钟只跑了800米,那少跑的200米就是问题。
二、问题的分类
问题可以分为3种:1.恢复原状;2.维持现状;3.突破提高。
举例,修车是恢复原状;保养是维持现状;改车是突破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步骤
解决问题分为3个步骤:
第1步明确问题:a.问题是什么;b.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c.为了达成目标需要用到的资源有哪些
第2步分析原因:通过《MECE分析法》将原因进行归类分组,最大可能的找出原因,减少遗漏
第3步解决方案:在明确问题找出原因后,可召集与问题相关的人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建议
举例,老板觉得公司Q1季度6%利润率有点低,希望财务总监能拿出解决方案。
第1步明确问题:老板觉得6%利润率有点低,那他希望把利润率提高至多少,并依据目标提出所需资源支持(人、钱、物、信息/数据)
第2步分析原因:利润低的原因有a.成本上升(原材料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税收加剧);b.销售下降(竞争对手低价挤压、行业需求减弱);c.内部管理不善(核心领导离职、人治大于法制、创新不足),哪几个原因是导致问题的做关键因素
第3步解决方案:找出最关键的原因(原材料上涨、行业需求减弱),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The End
钥匙1028
2019年6月2日。
麦肯锡战略咨询方法——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考察了客户业务的四个方面:优势、劣势、机会、挑战。
优势和劣势分析集中考察客户内部存在的问题,机会和挑战则分析客户的外部经营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SWOT分析表,用以分析客户目前的战略定位,通过建立业务发展或部分发展的战略测量标准,就可以沿用这个标准到下个计划年度(半年度或一年以后)。
测量标准还有利于跟踪客户,改善管理,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
SWOT分析表
I.优势
II.劣势
III.机会
用对钩(√)标出你对下面每一项陈述的看法
IV.挑战
V.评分说明
1、优势和劣势
(1)选“不同意”得1分
(2)选“中立”得2分
(3)选“同意”得3分
2、挑战和机会
(1)选“不同意”得1分
(2)选“中立”得2分
(3)选“同意”得3分
优势(S)总分挑战(T)总分机会(O)总分劣势(W)总分(S+O)减去(T+W)
总得分(制定战略的基础)。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七步分析法”是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做过的大量案例,总结出的一套对商业机遇的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在实际运用中,对新创公司及成熟公司都很重要的思维、工作方法。
第一步:确定新创公司的市场在哪里?这里一是要搞清楚市场是什么?再一个是在市场中的价值链的哪一端?确定自己的市场在哪里,才能比较谁和你竞争,你的机遇在哪里。
第二步:分析影响市场的每一种因素知道自己的市场定位后,就要分析该市场的抑制、驱动因素。
要意识到影响这个市场的环境因素是什么?哪些因素是抑制的,哪些因素是驱动的。
此外还要找出哪些因素是长期的?哪些因素是短期的?如果这个抑制因素是长期的,那就要考虑这个市场是否还要不要做?还要考虑这个抑制因素是强还是弱?第三步:找出市场的需求点在对市场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就很容易找出该市场的需求点在哪里,这就要对市场进行分析,要对市场客户进行分类,了解每一类客户的增长趋势。
如中国的房屋消费市场增长很快,但有些房屋消费市场却增长很慢。
这就要对哪段价位的房屋市场增长快,哪段价位的房屋市场增长慢做出分析,哪个阶层的人是在买这一价位的,它的驱动因素在哪里?要在需求分析中把它弄清楚,要了解客户的关键购买因素,即客户来买这件东西时,最关心的头三件事情、头五件事情是什么?第四步:做市场供应分析即多少人在为这一市场提供服务,在这一整个的价值链中,所有的人都在为企业提供服务,因位置不同,很多人是你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如奶制品市场中,有养奶牛的,有做奶产品的,有做奶制品分销的。
如公司要做奶制品分销,那前两个上游企业都是合作伙伴。
不仅如此,还要结合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找出供应伙伴在供应市场中的优劣势。
第五步:找出新创空间机遇供应商如何去覆盖市场中的每一块?从这里能找出一个商机,这就是新创公司必需要做的这一块。
这样分析后最大的好处是,在关键购买因素增长极快的情况下,供应商却不能满足它,而新的创业模式正好能补充它,填补这一空白,这也就是创业机会。
经典的麦肯锡解决问题七步法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缜密而系统化思维的产物,任何一个有才之士都能获得这种能力。
有序的思维工作方式并不会扼杀灵感及创造力,反而会助长灵感及创造力的产生。
步骤一:清晰地陈述要解决的问题清晰地陈述问题的特点:•一个主导性的问题或坚决的假设•具体,不笼统•有内容的(而非事实的罗列或一种无可争议的主*)•可行动的•以决策者下一步所需的行动为重点首要之务是对问题的准确了解步骤二:分析问题切勿低估团队合作对解决问题的价值步骤三:去掉所有非关键问题!步骤四: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最正确做法:•提早:不要等待数据搜集完毕才开场工作•经常:随著反复仔细分析数据而修改、补充或改善工作方案•具体:具体分析,寻找具体来源•综合:同工程小组成员一起检测,尝试其他假设•里程碑:有序地工作,使用80/20方法按时交付步骤五:进展关键分析需遵循的原则:•以假设和最终产品为导向,不要只拘泥于数字-要提问"我要答复什么问题?〞•经常反复地进展假设和数据分析,不要绕圈子•尽可能地简化分析,不轻言使用大的线性方案之类的工具•仔细分析之前估算其重要性,开阔视野,不要「见树不见林」•使用80/20及简便的思维方法,别钻牛角尖•从专家那里得到数据,经常给出比"图书馆数据〞更清晰的指导方向•对新数据采取灵活态度同工程小组共享良计•对困难有所准备,勇于创新尽可能选择简便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防止复杂,间接或推论的方法对准「够准确」的目标即可,不需完美寻找明显事物一定要充分利用其他人的经历……并设法找专家来导引你的分析工作进展检查以保证结论同事实相符……随着迹象的增多,准备重新修改你的假设放眼未来,迎接分析方面将遇到的困难…同工程小组共享良计永远寻找开创性的方法…仔细将你的工作纪录成文件步骤六: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并建立论步骤七:说故事(陈述来龙去脉)准备故事图解:画出你所持论点的完整构造,以每*图表上方的讯息文字串连成一个符合逻辑又具说服力的故事。
麦肯锡极简工作法之SWOT分析法SWOT分析模型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有可称为道斯矩阵),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
SWOT分析模型也适用于为达成某一目标,进行优劣势分析,进而拟定出应对策略。
SWOT分析模型简介SWOT分析模型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它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明朗。
SWOT模型含义介绍SWOT的4个因素:S (strengths)是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W (weaknesses)是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O(opportunities)是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T (threats)是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SWOT中4个因素的关系:SWOT中的优势和劣势是内部因素,而机会和威胁都是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存在于你的公司内,而外部因素来自于行业的大环境。
优势和劣势存在于现在,而机会和威胁着眼于未来。
优势和劣势是可以被你控制和调整的。
例如:企业文化、客户数量、地理位置、知识产权、资产等。
相反,机会和威胁常常不受你的控制。
你可以尝试影响外部环境,但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变。
3个步骤学会麦肯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麦肯锡在管理界的名气可谓是如雷贯耳,那麦肯锡的优秀人士在工作中是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呢?下面我就以艾森·拉塞尔的《麦肯锡方法》一书带大家学习一下:麦肯锡思考问题的三步法。
一、首先,定义核心问题。
定义核心问题是为了更专注的开展下一步工作。
那什么是定义问题呢?举个例子,病人去看病,病人只知道自己大概得了什么病,医生不能听病人说是什么病就开什么药,因为病人的认知可能是错的,医生需要通过询问、检查,找出病因。
这个确定病人得了什么病的过程就是定义问题。
解决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有些时候,表面的问题是X,但真正的问题可能是Y。
想要精准的定义问题,需要以事实为由,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分析影响该问题的核心要素。
假如你作为一个顾问要去面对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者,想要让他第一次见面就相信你比他更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数据说话。
只有当你说出了别人不了解的东西,别人才愿意相信你比他们更懂行、更专业。
就像在谈论美食的时候,你不能只是评价色香味,还得说出食材、产地、饮食文化等知识二、定义好问题之后,就是拆解问题了。
拆解问题需要运用一些工具,这样会更有效率,比如MECE法则。
它可以让我们更高效、更全面地去思考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MECE说的是4个单词(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的首字母,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相互独立说的是拆分的子问题要没有交叉,完全穷尽说的是拆分的子问题要尽可能周密和面面俱到。
简单来讲,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成了若干个分支问题。
一般一个复杂问题可以分解为3-5个分支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直拆分下去),经过这个过程,我们最后会形成一个树状逻辑图,得到一个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装饰品公司的老板,你想要“增加装饰品的销量”,你可以把它拆分成三个小的问题,比如“改变营销零售网点方式、降低单位成本、改进向顾客销售的方式”等等,以此类推,在不断拆分的分支下面,问题会越来越聚焦,从一个大而难的问题变成了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最后你会发现增加销量这个问题可能变成你是否要在下一个季度增加促销活动,或者说在零售店是否需要增加销售人员等具体实际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