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传统文化《歇后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1.00 KB
- 文档页数:12
狗等骨头——干着急狗不吃屎——没人信狗扑家雀——管得宽狗吠月亮——白汪汪狗啃骨头——干磨牙狗皮帽子——没反正狗得骨头——忘了形狗舔磨盘——瞎转悠狗吃猪肠——扯不清狗吃麸子——不见面狗吃青草——装样(羊)狗等骨头——急红了眼狗啃骨头——津津有味狗钻篱笆——进退两难狗打哈哈——一张臭嘴狗逮老鼠——多管闲事狗戴礼帽——冒充好人狗戴箩筐——藏头露尾狗叼骨头——本性难移狗急跳墙——逼出来的狗舔米汤——沥沥啦啦狗扯连环——撕咬不开狗扯羊肠——越扯越长狗扑蚂蚱——细打细吃狗啃南瓜——无从下口狗咬石头——胡嚼乱啃狗咬旗杆——不知高低狗咬主人——找挨棒子狗咬朝廷——惊了大驾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狗咬云雀——差得太远狗咬黄鼬——又臊又臭狗咬乌龟——不知头尾狗咬旋风——望风捕影狗咬王八——找不到头狗叼骨头——死也不放狗见主人——摇头摆尾狗翘尾巴——得意扬扬狗撵兔子——奋起直追狗啃地球——嘴可不大狗啃油磨——溜舔一圈狗打哈欠——不喘人气狗撵蜻蜓——往高处蹿狗吃热肉——又爱又怕狗吃糖稀——沥沥啦啦狗吃蚂蚁——不够嚼的狗吃粑粑——耍嘴皮子狗吃石灰——一张白嘴狗坐轿子——不识抬举狗钻篱笆——两面受夹狗钻鸡窝——藏头露尾狗肉包子——上不得席狗穿皮袄——不分季节狗咬木匠——找着挨凿狗儿做梦——想死(屎)狗守厕所——等死(屎)狗咬日头——白费(吠)狗长犄角——洋(羊)式狗吃黄瓜——错了时(食)狗皮糊墙——不像话(画)狗钻灶门——碰一鼻子灰狗看星星——认不得稠稀狗掀帘子——全靠一张嘴狗咬铁锚——张嘴就挨夹狗咬铁饼——嘴上的劲儿狗咬汽车——找错了对象狗戴吊铃——假充大牲口狗看月亮——圆的扁的难分狗吃豆腐——拣着软的下嘴狗咬老虎——不知死的东西狗穿马褂——装有身份的人狗啃盘子——满嘴是词(瓷)狗咬石匠——想挨捶(锤)了狗扯麻绳——不知厉(勒)害狗咬太阳——不晓得天高地厚狗咬粽子——解不开那个扣儿狗吃桐油——吃的没有吐的多狗钻刺蓬——过去了也掉了把毛狗脸亲家——一会儿好,一会儿坏。
传统文化歇后语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兔子跟着月亮走——-沾光不浅3、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4、八仙过海——各显神通5、刘备借荆州——一借没回头6、雷公劈蚂蚁——以大欺小7、决了口的水渠——放任自流8、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9、开水锅里揭奶皮——白费功夫;白费劲;万万办不到10、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11、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12、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13、老太太捋胡子——假牵须(谦虚)14、草鞋无样——边打边象15、肚脐上面巴膏药——贴(铁)了心16、卒子走路——有进无退17、决了堤的河水——横冲直撞;挡不住;滔滔不绝18、寒天喝凉水——点滴在心头19、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20、猴照镜子——得意忘形21、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22、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23、兔的尾巴——长不了24、墙上栽花——高种(中)25、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26、芝麻开花——节节高27、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28、花店挂弓——不弹(谈)了29、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30、阿哥吃面——瞎抓31、打着灯笼上茅房——-找屎(死)32、矮子上楼梯——步步升高33、赖蛤蟆吃秤砣——-铁了心34、阿斗的江山——白送35、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36、老太太坐飞机——抖起来了37、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38、老子偷猎儿偷牛——一辈比一辈坏,一个更比一个凶39、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40、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41、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42、老中医把脉——慢慢地摸43、换大炮——闹粗了44、老子纳妾儿姘居——一窝不正经45、蛇吃黄鳝——比长短46、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47、麻开花——-节节高48、鲤鱼跳龙门——高升49、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50、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51、短杜的秤——上升得快52、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53、铁棒磨成针——全靠功夫深54、多一个和尚——多一分斋(灾)55、老太太赶集——紧赶慢赶56、泥鳅上水——争先恐后57、大姑娘坐轿——头一回58、挨刀的鸭子——乱窜59、老头捅马蜂窝——找辙(蜇)60、豆腐掉到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61、开灯聊天——说亮话62、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63、拔浪鼓——两面光64、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65、木匠的斧头——方头扁嘴铁心肠66、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67、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68、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69、青出于蓝而胜蓝——后来居上70、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71、床底砍柴——撞板72、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73、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74、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75、熬尽了灯油——烧心(芯)76、旧鞋踏狗屎——提不得;提不起来;别提了77、矮子打狼——光喊不上78、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79、落水麻绳——先松后紧80、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81、开春的鸟儿——成双成对82、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中国传统文化歇后语中国传统文化歇后语1
1、孙悟空关进老君炉—三魂冒火,七窍生烟
2、猪八戒穿红袄—不伦不类
3、开花卷心菜——开花卷心菜
4、吃瓜子吃核桃——不能不求人(仁)
5、30晚案板——不得空
6、玉谷面做元宵——捏不拢
7、苦海无边——回头看,岸边是岸边
8、雨水浇泥菩萨,土气土气菩萨
9、端午节后,布谷叫——已经过时了
10、法官坐班房—明知故犯
11、霸王敬酒—不干也要干
12、大年初一抓兔子——有它过年,没有它也过年
13、孙悟空遇到如来佛—认栽
14、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15、绝户头要换个家——明看不成器,丢了又舍不得
16、红娘挨打——成全好事
中国传统文化歇后语2
1、飞蛾扑火,自杀灭亡
2、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心腹患者
3、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4、聋子看到哑巴——不要问不要问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6、老鼠钻进书箱——咬文嚼字
7、岳飞枪挑小梁王——忍无可忍
8、砍倒大树捉鸟——呆子捉鸟——呆子
9、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10、阴沟里的'洗手一个个干净
11、井底青蛙—目光短浅—目光短浅—目光短浅—
12、指鹿为马—混淆是非
13、盲人点灯—白费蜡
14、过年的肥猪——早晚得杀
15、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16、在脊柱上撒豌豆,两面滚动
17、钉头碰钉子,硬碰硬硬。
18、空手抓白鱼—难得(抓)
19、蝌蚪的尾巴——寿命不长
20、孙悟空大闹天宫——惊慌失措神。
有关传统文化的歇后语1、豆腐掉到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2、打着灯笼上茅房——-找屎(死)3、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4、飞蛾扑火——自取灭亡5、铁棒磨成针——全靠功夫深6、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7、墙上栽花——高种(中)8、老太太扎鞋底——千真(针)万真(针)9、开春的鸟儿——成双成对10、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11、赖蛤蟆吃秤砣——-铁了心12、暗室里穿针——难过13、大黄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14、酒壶当夜壶用——派错了用场15、拔葱种海椒——一茬比一茬辣16、麻开花——-节节高17、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18、擂台上见高低——全凭真本事19、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20、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21、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22、菩萨过江——自身难保23、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24、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25、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26、开水里捞肥皂——全凭手快27、麻袋里的铁钉——-个个想出头28、韭菜炒蒜苗——清(青)一色29、拔浪鼓——两面光30、跋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31、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32、磨子上睡觉——想转了33、老头子联欢——非同儿红34、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3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36、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37、草鞋无样——边打边象38、龙王爷跳海——回老家39、拔节的高梁——节节高;节节上升40、雷公打芝麻——专拣小的欺41、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42、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43、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44、跋子上台——立场不稳45、把鼻涕往脸上抹——自找难看46、开水锅里伸胳膊——熟手;手熟47、雷公打架——差天远48、吕洞宾打摆子——颤仙(占先)49、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50、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51、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52、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53、蛇吃黄鳝——比长短54、巴掌长疮——毒手55、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56、短杜的秤——上升得快57、矮子上楼梯——步步升高58、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59、肚脐上面巴膏药——贴(铁)了心60、开会差半点——知道迟到了61、大姑娘送郎——老走在前面62、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63、把肥料浇到莠草上——劳而无功;有劳无功64、开花期遇暴雨——结果不好65、阿二吹笙——滥竽充数66、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67、矮子观光——随声附和68、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69、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70、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71、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72、龙王爷搬家——厉害73、吃了秤砣——铁了心肠74、熬尽了灯油——烧心(芯)75、开水锅里捞红鱼——荒唐76、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77、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78、矮子打狼——光喊不上7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80、酒糟鼻不吃酒——枉担虚名81、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传统文化歇后语大全(传统文化歇后语大全集)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歇后语大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歇后语大全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谚语,歇后语传统文化2、节日习俗的歇后语3、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谚语有哪些?哪些比较实用?4、歇后语中秋5、59谚语,歇后语传统文化6、包含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歇后语例句谚语,歇后语传统文化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纸老虎---一戳就穿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纸老虎---一戳就穿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纸老虎---一戳就穿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鸟入笼中--有翅难飞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纸老虎---一戳就穿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阿公吃黄连——苦也(爷)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矮子推掌——出手不高阿斗的江山——白送矮子爬坡——贪便宜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暗室里穿针——难过矮子坐高凳——够不着安禄山起兵——反了矮子放屁——低声下气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矮子上楼梯——步步高升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按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按着脑袋往火炕里钻——憋气窝火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把脸装进裤裆里——见不得人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白蜡材结桂花——根子不正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略显其能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八贤王进宫——好难请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百斤重担能上肩,一两笔杆提不动——大老粗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百万雄师下江南——兴师动众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中华传统文化歇后语范文一: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一个著名的文化形式叫做“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双句式的概括性语言,其形式简单又生动,而且语言简洁。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歇后语的使用,它涵盖了人们的智慧和幽默感。
作为一种双句式的语言,歇后语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句是一个问题,第二句则是一个幽默的答案。
例如,“瓜熟蒂落”的歇后语就是“肥皂溜了”。
这句歇后语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利用了汉语中“固定语”的特点,将“瓜熟蒂落”的惯用语转变为与之类似的简洁语言,而且这个答案也很巧妙地表示了一种事物的状态。
而在自然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找到歇后语的体现。
“瘤雪落哪响”的答案是“板凳响”,“闻鸡起舞”的答案则是“拍桌子”。
这些答案都是非常巧妙而且有趣的,它们利用了语言的双关和词语的变化,打破了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固有印象,并带给人们无穷的乐趣。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学习使用歇后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也可以增强思维能力和幽默感。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多多学习掌握歇后语,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而且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
重点分析:本文首先对于歇后语的定义进行了说明,引出了歇后语的双句式形式以及由两句构成的特点;接着通过具体的例子对于歇后语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歇后语语言简洁且利用了语言的双关和词语的变化;最后指出了学习歇后语对于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思维能力和幽默感的重要性。
用词分析:本文使用了浅显易懂的口语化非虚词,比如“通常”、“涵盖”、“幽默”等,用词中尽量避免了文学化或科技性词汇,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所使用的例子中,词语表达精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反映了歇后语在当前社会中的生动性,使得文章具有生动性。
范文二: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文化形式和传承方式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其中有一类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叫做“歇后语”。
它是许多经典时期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点。
汉字歇后语的由来
汉字歇后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语言游戏,指的是以一个成语或词语的后半部分作为谐音或暗示,配合前半部分,产生出一种新的意思或者引出故事。
汉字歇后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中,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这里的“急雨”和“私语”就是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是“嘈嘈”和“切切”,两者组合起来,既形象生动,又富有韵律美感。
随着汉字文化的发展,歇后语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在宋代,歇后语开始出现在文言文中,如“先礼后兵”和“以战止战”,并逐渐流传开来。
到了明清时期,歇后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民间语言游戏,广泛传播于民间。
现在,汉字歇后语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还被各种媒体广泛传播。
在这些歇后语中,有的是引人发笑的“搞笑歇后语”,有的是表达哲理的“哲理歇后语”,有的则是文化传承的“历史歇后语”等等。
无论是作为一种语言游戏,还是文化传承的方式,汉字歇后语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 1 -。